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玉簪花是什么地方特产 玉簪花干品全图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玉簪花是什么地方特产 玉簪花干品全图更新时间:2022-05-11 02:34:31

一. 广西 玉林 容县 石锅鸡

石锅选用天然的-石雕琢而成,-石中蕴含丰富的微量元素,食用石锅烹饪的鸡、鱼等生鲜食品,对人体有防癌强体之功效,且风味独特。

寻找新口味:石锅鸡 石锅鱼

二. 福建省 漳州 华安县 华安玉

华安玉在明清时代就作为贡品进献朝廷,为历代石玩家所青睐,现北京故宫博物馆仍有收藏。它作为中国十大奇石之一。不但文化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实用、观赏和珍藏价值。

概况

又名九龙璧玉石,古又称茶烘石、梅花石、华安玉,分布在福建漳州市一九龙江流域。系距今2.48亿年古生代二叠纪的海相沉积岩,经距今1.63亿年中生代侏罗纪陆相火山喷发变质而成条带状钙硅角质岩,硬度在7.2至7.8度之间。经鉴定被权威的地质部命名为“九龙璧玉石”。其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硬玉类的透辉石、软玉类的透闪石、阳起石等,经硅化重新结晶而成。结构致密、质地细腻。九龙璧玉石因河段而异,七色俱全,有藕红、褐黑、1、碧蓝、嫩绿、金黄、米黄等。 九龙璧质地细腻坚硬,色彩斑斓、纹理清晰、形态各异,自古有“绿云”、“红玛瑙”之称,主要矿物成分多是长条状颗粒平行层理分布,故呈现紫红色、淡黄色、黑色、翠绿色及墨绿色条带状弯曲结构纹理,每件产品表面都是一幅天然的抽象画。

质地

九龙璧质地坚贞浑厚,肌理褶皱的变化大,风格迥异,色调雄奇高古,造型精妙独特,图案纹理富有国画意境。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使九龙璧产生特殊的肌理:一是地壳运动导致条带状硅钙质角岩产生强烈的扭曲,表现出一种有序的张力美、地质美;二是经亿万年的激流冲刷,将质地较软的钙质等部分掏去,而将质地较坚硬的硅质留下,便形成了凹凸明显,沟壑纵横的肌理。这些肌理的存在,便有如国画中使用了“皴法”,艺术味道很浓,视觉效果很好。

历史

唐宋年间被誉为珍宝进贡朝廷,现北京故宫博物院仍有珍藏。此石真正大规模采集,作为民间普及石玩,却已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了。如今,九龙璧玉石已名扬海内外。九龙璧玉石作为一种珍贵的石种,现已受到海内外藏石家的青睐。尤其是大型的山形九龙璧玉石,山峦起伏、意境深远,颇有收藏价值。

九龙江畔青山绿水、落差大、水流急、水质好,江水长年累月清澈见底,两岸四季常青。九龙璧玉石历经漫长岁月,受急流的冲刷、拍击、磨洗、滚动,自然造就千姿百态,斑驳、离奇,集柔美、秀美、壮美、雄美于一身。

物理性质

经地矿部鉴测,九龙璧的物理性能为:容量2.72,抗压强度2414kg/cm2,抗折强度122kg/cm2,抗拉强度111kg/cm2,抗剪强度316kg/cm2,硬度为摩氏7度~7.5度,耐摩度为0.92,吸水率为0.06%,孔隙率为0.12%,光泽度为100(法)。可见,九龙璧观赏石肌理缜密,质素细腻,光洁度极高,温润感极强,叩之声如金玉,观之泽似油脂,且耐磨耐腐蚀,抗压、抗拉、抗剪、抗渗透强度高,在十大名石中保存性最高,还比灵璧石略胜一筹。

九龙璧且含有锌、钼等20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硬度为摩氏7.0—7.8度,抛光后亮度达100度以上,经国家权威机构验证:放射性元素达标,其产品使用范围不受限制。

价值评定

专家们认为,九龙璧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意韵丰富,蕴涵深刻,其质美,美在坚贞雄浑;色美,美在五彩斑斓;纹美,美在构图逼真;形美,美在造型奇巧;意美,美在意味深长。其中蕴含的天地灵气、日月精华,无比奥妙神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因九龙璧硬度、密度高,吸水率几乎为零,故产品遇水后不变色、不易附着污物,使用中不易产生划痕,这是一般花岗岩不能比拟的。九龙璧石,似石非石,犹如硅质碧玉,五彩斑斓,嵯峨万象,其自然美和沧桑感是其它岩石类无法比拟的,是石中一绝。是我国十大奇石之一。1999年被选为十大候选石之一,2000年被中国宝玉石协会定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在第二届华安玉精品评鉴会上,由中国宝玉石协会11位专家教授评出的华安玉天然奇石作品《巍巍昆仑·大王峰》以168万元被竞价拍卖,引起巨大轰动;其出类拔萃的碧玉品位,在中国宝玉石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从美学角度看,华安玉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华安玉质美,美在坚贞浑厚;色美,美在五彩斑斓;纹美,美在构图逼真;形美,美在造型奇巧;意美,美在意味深长。正如文学大师林语堂说:"好的石块,一方固然应该近乎雄奇大俗,但天然的拙皱,更为重要”。原国家农业部部长何康于1992年12月曾题有"中华奇石·华安九龙壁"。

产品类型

【石雕茶盘茶具】:玉石茶壶·石雕茶盘、石茶几桌椅、紫袍玉茶壶

【精品动物摆件】:动物雕刻摆件、大型石雕雕刻

【仿古传统精雕】:风水灵兽、佛教器具、佛像雕刻、手饰饰品

【绿色装饰建材】:地板砖、洁具、石柱、石花盆、墓碑制品、大型雕刻

【家居生活用具】:物置石、餐具、坐垫、石桌椅、石花盆、石灯笼

【办公文具用品】:笔筒、台历、印章、名片台、烟灰缸

三. 广西 玉林 博白 那林鱼

那林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那林鱼是指位于广西博白县所辖那林镇、江宁镇、顿谷镇、永安镇、水鸣镇、浪平镇、双凤镇等7个乡镇境内养殖,符合特定质量标准,具有独特品质,用“那林”地域名称命名的一种本地活体草鱼。

地处六万大山余脉深处的那林镇一带,山顶浓雾覆盖,河溪纵横,无公害无污染的山溪泉水丰富,长流不息,水质清新无污染,矿化度小于1克/升。利用六万大山余脉山泉水源众多,水流长年不断,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等优越自然条件,当地人在溪边、山沟或村边空地挖成小鱼(塘)池,引来长流的山泉水养草鱼,名曰“小窝养大鱼”。那林鱼长年生长在山泉水中,全程投喂草料,经3年至4年养殖,便达到4公斤以上,所以形成了肉质结实,鲜嫩、味香、清甜与众不同的特点。

在博白当地一直有句老话流传下来:“博白蕹菜鲜,那林鱼味绝!”。那林鱼历史悠久,有300多年养殖历史,从古至今,深受文人墨客,逐味品鲜之人的喜爱。白州之野产异鱼,此言不假,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唐、宋时期,博白绿含山和大荒山上之池皆有婢妾鱼。宋·乐史《绿珠传》有云:州境有博白江盘龙,洞房山、双角山、大荒山有池,池中鱼有婢妾鱼。绿珠生双角山下,美而艳。据传,绝代美女绿珠即七彩婢妾鱼精幻化而生。到清代,这种珍贵的鱼类不再见记载于任何史料,倒见清道光年间的《博白县志》(道光十二年重版)记载,上述大山之池中亦见菩萨鱼清游。故老相传,最大的那林鱼是清朝年间养了105年的一条草鱼王,重达41公斤,有着“水浸木”的传说。

传说在古时候,当年七仙女中的织女跟牛郎相爱出走后,剩下的六仙女闷闷不乐,故偷偷下凡散心,经过那林镇六塘胫,见此地风景优美,有六口清澈见底的水塘,因而一人一塘在水中戏耍。由于塘中没有生物,显得过于沉静,六仙女中的一人便出从天庭中取鱼放入此六塘中,以焕生机。有一天,六仙女在水塘中逗玩水中的鱼,旁边有一放牛青年路过,由于长期缺乏营养,加之受烈日爆晒晕倒在地,六仙女看到后,便将其扶到树下,从水中取出一条鱼用于煲汤给该放牛青年喝,该青年喝后便恢复了清醒,更是感觉得精力充沛,口中鲜味仍回味无穷。六仙女同情放牛青年生活贫穷、艰辛,便取水中之鱼给他带回家中繁殖。

放牛青年得此鱼后,回家利用那林自然生态环境,在溪水旁边挖窝养鱼,每天勤勤恳恳上山割草,摘瓜叶喂养鱼,精心喂养的鱼条条都膘肥体壮。由于干旱无收,乡亲们每天都挨饿,放牛青年抓鱼煮汤,分发给乡亲们喝,助乡亲们渡过了难关;乡亲们个个称赞,口口相传,此后那林家家户户都把此鱼当宝一样养殖开来。鱼愈养愈多,名声越来越大,从此那林便成了鱼米之乡,那林鱼也因此得名。

博白群众自古就有利用山泉水养鱼的习惯,那林鱼主要以草鱼为主,利用六万大山余脉山泉水源众多,水流长年不断,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的优越自然条件,人们在溪边、山沟等地方筑10-100平方米的小鱼塘,且利用当地特有的泉水自由落差,形成一种循环流水养殖,名曰“小窝养大鱼”。那林鱼长年生长在山泉水中以吃嫩草、菜叶等草料喂养,养殖3年至4年,便达到6公斤以上,所以形成了肉质结实,鲜嫩、味香、清甜与众不同的特点。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殖与管理经验,并世代相传。

那林鱼在博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鱼类资源,而是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也承载着丰厚的文化沉淀,伴随着六万大山山泉溪水静静流淌,在博白的发展史上留下不可或缺的一笔。

那林鱼生活在长流山泉水中,山泉水水源充足,长流不息,非常有利于那林鱼的高品质、标准化养殖。那林镇一带冬暖夏凉,水温冬季在10度以下,夏季在25度左右,全年适合那林鱼生长,但由于仅投喂天然草料或农作物的茎叶,生长不是很快,养殖周期长,一般要喂三年以上,可长到4公斤以上,5年以上可达到6到10公斤。1981年,国家水产总局副局长肖锋闻讯亲自前往博白那林实地考察山窝大草鱼养殖,提出山区养鱼要学那林。中央电视台、广西日报、玉林日报等各级媒体也对那林鱼进行过大量报道。2010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博白大观》则对那林鱼的历史、地理方位、养殖方式、品质等等作了详细的记载。

如今,那林鱼早已畅销深圳、广州、东莞、南宁、上海等地,当地村民用氧气袋长途运输,越销越远,享誉全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那林镇、江宁镇、顿谷镇、永安镇、水鸣镇、浪平镇、双凤镇现辖行政区域

《博白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那林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称和保护范围的通知》博政发〔2016〕27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那林鱼》(草案)

四. 广西 玉林 容县 玉林大蒜头

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个头大、粒瓣结实、辛辣多汁、肉脆味香,茎皮颜色多为紫色,亦有白色。被列为广西土品,销路广,出口价值高,经济效益好。产地集中在仁东、仁厚、福绵、大平山等地。大蒜头气味辛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钙、铁和维生素A、B、C等营养物质,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消炎、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之功效。大蒜头还是常用的调料,在煮瓜、菜、鱼、肉时,放入几瓣,芳香可口
( 玉林)

五. 云南省 大理 漾濞县 漾濞玉香梨

漾濞玉香梨由漾濞秀岭铺一带果农培育出的一种晚熟、卵圆型、质优、高产、耐贮的梨品种。该种梨在冬春水果淡季上市,上市的梨飘溢出诱人的清香,口感甚好,倍受消费者睐。

六. 广西 玉林 兴业县 肉蛋

肉丸,玉林人称肉蛋。玉林肉丸洁白、嫩滑、松脆、无渣、味鲜美,富弹性,从高处扔下,可弹起10--20厘米。民国时期,玉林的酒楼、饭店多有肉丸出售。肉丸汤、炒肉丸是筵席的佳肴,30年代至40年代,城区专卖肉丸的摊档有十多个。那些制作肉丸高手,以其产品的独特风味广招顾客,生意兴隆。但是每日仅销售4公斤至5公斤。

     解放后,传统肉丸的制作工艺,得到继承和推广。70年代至80年代,除几家大酒楼有肉丸制作高手外,许多熟食摊和企业单位的厨师也能制作。有少数肉丸名家,靠此发家致富,80年代后期,城区各大菜市,每天都有专卖肉丸的摊档二三十个。

七. 广西 玉林 容县 烟草

为一年生草本茄科作物,分栽培型和野生型。栽培型可分为黄花烟和红花烟两种,由于烟草品种、栽培、调制等方法和用途不同,一般红花烟又分为烤烟、雪茄烟和晒烟、晾烟等

(玉林)

八. 湖南省 郴州市 临武 临武通天玉

临武通天玉,又名临武京白玉,是一种石英岩软玉。此玉质地细腻、天然透光,有白色、蓝色、淡红等多种色泽,分山料和水料。通天玉产于南岭山脉东段北麓的临武县通天庙地区,通过地质作用,吸取太阳、宇宙、万物之精气,集聚风、雨、光、热之能量,经亿万年风吹雨打、河流滚动孕育而成。

通天玉有个美丽传说。相传,有位皇帝女儿久病不治,听说通天庙灵验,每年七月七日上山跪拜。神灵感动后,赐予她健康体魄,并以玉当石,铺上通天庙,便于她登山礼拜。现在,当地人也上通天庙祈福、求子、求平安,十分灵验。

九.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南玉工艺美术品

南玉工艺美术品

信宜物华天宝,盛产南方碧玉(简称南玉)。南玉,碧绿如翠,晶莹如冰,玉质柔润,石纹雅致,是全国三大名玉之一。主要产地在金垌镇。这里峰峦叠翠,流水潺潺,锦山秀水,景色绮丽,南玉贮量丰富。清光绪《重修信宜县志》载:

“咸丰六(1856年),夏,大雨,德围(按:金垌镇旧名)山崩,出石,青绿色,……土人以之制器。”从此至1949年,当地艺人以手工加工的方法,制成玉手镯、玉香炉等工艺品,销往高州、化州、电白和广西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信宜玉雕工艺有新的发展。造工精巧,种类繁多,饮誉国内,风靡海外,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加拿大、美国以及欧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宜玉雕工艺品有:花卉、人物、兽口、平素、雀鸟、宝塔、多层玉球、首饰、盆景、玉碗、茶具、酒具、玉杯、餐具、杂件、文具、宝石景泰蓝等17大类、220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玉塔、玉石盆景、玉碗、宝石景泰蓝等产品蜚声中外。目前有玉器加工企业500多家,年出口额近5亿元。

玉雕塔

信宜玉雕行业生产的玉塔在全国玉器行业中一枝独秀。信宜市工艺厂制成一座大型玉雕塔——慈云塔,高3.1米,重1.5吨。该塔现在广州白天鹅宾馆长期展出。该塔是仿《西游记》中描写的慈云形状,参考国内现有的古塔、古寺建筑造型而设计成的。整个塔运用浮雕、镂空、圆雕等多种雕刻技艺,并巧妙组装、镶嵌而成,以大、古、雅、巧著称。玉珠佛塔

在《山西青年》杂志于1983年举办的有奖征答竞选活动中,有一题答案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巨型玉器工艺品——是1980年10月24日在我国(广东省信宜县)问世的大型玉珠佛塔。该塔高3.4米,底层直径0.76米,顶层直径0.4米。全座佛塔共由玉珠16万颗组成。这16万颗玉珠是用南方碧玉经精工细琢、磨成粒粒玲珑剔透的玉珠。佛塔正面两侧各有49级阶梯。塔身共11层,层层有拱门、栏杆、飞檐、瓦楞和垂滴。每层中央有袒胸露腹、笑容满面的勒弥佛。66个大小不同的挂钟,分别挂在每层的檐角。全塔选料上乘,造型优美,装饰华丽,古雅别致,被誉为“中华的世界第一”的高级艺术珍品。

玉石盆景

该工艺品是以南玉为原料雕制而成。其中以仙桃、葡萄盆景著称。它以天然翠绿南玉作叶子,淡绿透明的玉石作果桃,经过巧制,造成一个个熟透泛红的仙桃,一串串熟透发紫的葡萄。这些盆景,有的枝叶繁茂,含苞待放;有的果实累累,栩栩如生。1986年1月,0中央总书记-视察信宜时,观赏了各类玉器工艺美术品,对其中取材《西游记》中“蟠桃会”的特大玉石盆景深感兴趣,他赞说:“真是从古到今第一啊!”

1986年9月,信宜工艺厂制作的玉雕大仙桃盆景,荣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评奖结束后,送北京中南海紫光阁长期展出。

1989年,信宜玉雕工艺盆景在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

玉碗

信宜玉雕工艺厂生产的玉碗,具有薄胎光洁、色泽翠绿、玉质柔润的特点。玉石碗、杯共有20个花色品种,最大的玉碗口直径41厘米,在玉器史上罕见。宝石景泰蓝

这是玉雕工艺美术品的新产品,列为广东省科技开发重点项目。该产品以传统景泰蓝配上玉雕工艺美术品制成。有花碟、挂碟、时钟等10多个品种,产品雅观大方,古式古香,是艺海佼佼新秀。该产品获金质奖。

大型玉雕艺术珍品“一帆风顺”

香港回归,普天同庆。

粤港亲情,源远流长。

广东省人民政府贺香港回归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礼品——大型玉雕“一帆风顺”。

表达7000万广东人民迎接香港回归的深情厚意,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以龙船为题材,以信宜产的南方碧玉为原料,以信宜市工艺厂为承制礼品的主体,汇集全省工艺美术家、专家,云集信宜市制作广东省祝贺香港回归礼品。大型玉雕“一帆风顺”是一件巧夺天工、晶莹亮丽、造型精巧、神韵生动、气势雄伟、高贵典雅的稀世珍品,被香港市民誉为“最佳礼品”。其制作材料为蜚声海内外的绝无仅有的信宜产南方碧玉。信宜市也因承制这件稀世珍品而名声远扬。大型玉雕“一帆风顺”礼品寓意深刻,独具匠心。由三帆龙船、玉球和基座三部分构成。“九州方圆,龙昂首,飞千重云水。四海辽阔,帆鼓风,破万里波涛。”龙船,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古朴、坚实的船体和雄伟壮丽的建筑,浑然一体,喻示古老华夏繁荣昌盛,坚不可摧;炎黄子孙团结一心,乘风破浪。雕有“一帆风顺”、“国泰民安”、“繁荣稳定”三面风帆,无限的时空回荡着中国人民喜迎香港回归的共同心声。龙船上牡丹、红棉环抱着紫荆,象征香港回到祖国怀抱;飘带和56个灯笼映衬着明珠,寓意中国56个民族笑逐颜开,欢庆本世纪末最隆重的民族盛典——香港回归。基座为方形,玉球为圆形,基座和玉球的构成喻示九州方圆,象征香港这颗明珠有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后盾,在中华大地上将会发展越来越繁荣昌盛。整个玉雕重2390公斤,高(连基座)288厘米,龙船长288厘米,宽128厘米,谐香港市民“易发发”音,象征香港繁荣昌盛、财源广进、百业兴旺!整座玉雕全部以南玉为原材料,象征“南玉无瑕、晶莹剔透,尽显彼此爱心。粤港有缘,一衣带水,缔结手足情深。”龙船造型逼真,神韵生动,有勇往直前和向上腾飞的雄伟气势,用意祝愿香港特别行政区扬帆搏浪,驶向辉煌!

为完成这件稀世珍品,0信宜市委、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专门协调工作机构,调集精兵强将、能工巧匠,选取最好的玉矿材料,最佳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案,经过工艺师、专家53人和雕刻技工129人夜以继日、废寝忘餐、精益求精的工作,历时44个日日夜夜,攻克一道又一道玉雕工艺史上未有先例的技术难关,终于以工艺一流的佳绩,完成了这件稀世之作,在香港回归前夕的6月3日,广东省省长卢瑞华亲自到信宜视察工作和验收礼品,赞赏礼品制作水平高,超出意料,工艺美术界的专家称赞是一件空前的艺术珍品。

大型玉雕“一帆风顺”凝聚着广东省7000万人民的深情厚意,带去广东人民的良好祝愿,祝香港繁荣稳定,乘风破浪,鹏程万里!她成为友谊的使者,为构筑粤港友谊桥梁作出贡献,促使两地进步紧密合作,齐驱并驾,共创未来!

十. 广西 玉林 陆川县 陆川龙眼

优质龙眼:陆川县盛产储良、石硖等优质龙眼,现种植5000多公顷,年产7700多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