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闽北建阳特产有哪些 福建建阳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闽北建阳特产有哪些 福建建阳特产有哪些值得买更新时间:2022-04-17 20:47:56

一.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窑黑釉瓷

建窑黑釉瓷:该窑烧制的产品以盏类为主,故又称建盏。由于釉色斑纹的不同,又分为多种品种。于黑釉中呈现黑蓝色或浅棕色流纹,犹如兔毫者称兔毫釉;于黑釉中隐有银灰色小圆点,状若水面油滴者称油滴釉;于黑釉中有大小斑点相串,在阳光下随角度变化而呈现五颜六色光亮闪烁者称曜变釉。该瓷为传统黑釉陶瓷中的名贵品种,宋代为生产鼎盛期,与当时定、钧、哥等名窑产品齐名。造型精巧大方,口大底深,薄边厚底,胎骨凝重,黑而润泽,纹理清晰,富有典型的民族风格。

二.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茶薪菇

茶薪菇是目前我市新开发的珍稀食用菌品种,味美、柄脆、香浓。是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名贵菌类食品
( 建阳)

三.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阳麻滋粿

麻滋粿,这一小吃在建阳的历史已无从追溯,至今,它仍以最原始的手工方式进行制作。先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材器皿之中,并用大木锤捶打,在捶打的过程中需要一人在旁不断翻动器皿中的米饭,以保证捶打均匀。不停的捶打翻动,直至成粘稠状,据说,这需要经历千余下的敲打才能成功。之后,再用手捏出大小均匀的小团子,撒上白糖,芝麻,一道糯香的麻滋粿便可上桌了。甜香的麻滋粿惹人爱,每至婚嫁、寿宴等喜事酒席,麻滋粿总是建阳人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餐前点。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四.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里外曹笋

里外曹笋,俗称小路笋。盛产于建阳市童游镇庵山下的里曹、外曹村一带,故名。竹笋按季节分为冬笋和春笋,里外曹笋一般是指春笋。据道光《建阳县志·物产志》载:“春笋所在多有,惟庵山下所产者最佳。”里外曹笋特点是个大、肉白、质嫩,略带清甜味,犹其是笋头,可食的成份多。吴向群有诗云:“白玉为肌金甲裙,里曹出阁献凡尘。登堂入席飘鲜味,诱唤神仙降小城。”里外曹笋与众不同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当地的土质和气候所致。因产地位于潭城东部庵山脚下,庵山海拔千余米,山腰山脚竹林土地为红壤土,土质松软水份饱满,面朝西南阳光充足,加上前人对毛竹品种进行优化,故形成了今天誉满潭城的独特竹笋。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五.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小湖杨梅

小湖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小湖杨梅——龙睛乌果诱流涎

小湖杨梅,是亚热带常绿果树,属杨梅科,别名龙睛、珠红、树梅。成熟于初夏时节。小湖杨梅也称大种杨梅、大乌杨梅,或称“回瑶仔”杨梅,明清时期就已知名。产于建阳市小湖镇马坑村的回瑶、山后、井后、南山、岭头等地,水吉、漳墩、徐市镇部分山村和回龙乡半天霄村也有种植。据建阳地方史料以及刘建《大潭书》记载,小湖镇回瑶村的“回瑶仔”杨梅,以大种、大乌闻名,大个“回瑶仔”十五、六个就一斤,产量高者每株可达百余公斤。成熟季节,满山碧树点红,满树红中映绿,个个红里带黑,尉为奇观。粒大核小,肉厚汁多,味甜微酸。杨梅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干、果酒和糖水罐头等,是人们喜爱的名果产品。文化名人刘建诗云:“龙睛乌果诱流涎,入口甘甜齿不酸。假令贵妃知此味,不求鲜荔到长安。”建阳女词人高荣娇有《采杨梅》五律诗一首:“妍丹碧翠中,纤手点梅红。腰系藤条篓,头披荷叶篷。篷随倩影动,叶映娥眉彤。难得闲暇日,深山做小童。”清末民初,小湖杨梅产量已达数十吨。新中国1958年产量达100余吨。“文革”期间,农业“以粮为纲”,小湖杨梅几乎绝种。1980年后恢复大乌和大种“回瑶仔”品牌,还从浙江引进优良品种与当地品种进行嫁接,促使小湖杨梅高产高质量。1982年产量达150吨,1990年后上升至600吨以上。至2000年,小湖镇马坑村全国劳模徐承云带领村民大力开发优良品种,全市产量已过1000吨,质量不断提高。

小湖杨梅

建阳市小湖镇三农服务中心

11083255

杨梅

六.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五香卷

五香卷

五香卷是建阳地区的传统名小吃。长期来,每逢过年过节、婚寿喜庆,家家户户必备卤面,配以五香条来招待亲朋好友,这已成了石码的传统民俗。

五香卷的主要原料:猪瘦肉、淀粉、洋葱、精盐、味精、砂糖、五香粉等。

七.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盏

建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有大量遗址位于今南平市建阳区各地(古时隶建宁府瓯宁县),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建宁府宋时已出产许多贡茶如建瓯北苑贡茶、武夷山御茶,“建盏”又是当时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们都认为是斗茶最佳的珍品。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秒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这样有名的宋代建盏,当时已由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们带回国而传到国外。日本古籍亦有青兔毫、黄兔毫、建盏、建州垸等记载。15世纪以后,他们把建盏及黑釉器讹称为天目;今天“天目”已成为黑釉一类陶瓷器的国际通用名词。传世的建盏以日本最多,其中宋代的“曜变”、“油滴”等四只建盏已被定为日本国宝,是稀世之珍,极受重视,免毫盏反居次位。除日本外,美国许多著名博物馆也有建盏的收藏,由于J.M.普鲁玛曾调查过水吉的窑址,故密西根大学有较多的样品收藏。当然,我国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他处也收藏有建盏的宝贵样品,然而目前最大的宝藏之一似乎可以认为是未经多少发掘和清理的建窑古窑址。

水吉原窑

70年代末,福建省博物馆的考古学者和60-70年代厦门大学的师生对建阳芦花坪窑址的一、二次发掘,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确定了“建盏是在龙窑中烧成的”,证明了“建盏的烧造年代创于北宋,盛于南宋及元初,而停烧或废烧于元末以后。特别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批青黄釉器,证明建窑早在晚唐、五代迟至北宋是烧制青瓷的地方。”

推杯换盏

推杯换盏有两种意义:古人不仅指喝酒的意义更深的含义是达官贵人一般都不用杯子用盏,指升官了把杯子换掉可以用盏了;二者是送盏和受盏之人都把对方视为好友知己之人可以交心推心置腹之意义。

建盏产地范围为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现辖行政区域。

八.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九.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水仙茶

建阳是水仙茶的发源地,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建阳水仙茶品质优良,加上精湛的制作工艺,成茶外形紧结肥壮,冲泡后富含天然兰花香,味浓而醇,滋味独特,令人益思明目,轻身缓老,为建阳传统名茶珍品.全市现有水仙品种茶8,600亩,年产水仙茶500吨左右,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建阳)

十.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水南芥菜

水南芥菜,产于建阳市潭城镇水南村,故名。芥菜,为普通蔬菜,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冬春季节,叶子表面多皱纹,叶脉显著,到处可见种植。此菜可煮食或炒食,或凉晒腌制成酸菜或咸菜食用。水南芥菜,属当地农民传统种植的独特蔬菜品种,表面看与普通芥菜没什么不同,可质量上有较大差距,主要特点是细纤维、易煮、易熟、味鲜爽、口感好。建阳居民上街多买水南芥菜。大凡宴席最后,主人都会点一道“芥菜米汤”或“水煮芥菜”以去油腻。王耘先生诗云:“闽山建水物华天,冬笋春菇次第鲜。最爱潭城霜雪后,水南芥菜透心甜。”据老菜农讲,水南芥菜栽种年代久远,大家都知道好吃,其原因无人考证,一般人分析认为,主要是水南土壤成份与别处不同,以及菜地朝东北的独特地理位置所致。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