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梅州大埔县城有什么土特产 梅州客家人必买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梅州大埔县城有什么土特产 梅州客家人必买特产更新时间:2022-05-17 19:52:48

一.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溜锅板

溜锅板是个很形象的名词,它的做法是把粘米调成稠糊状,用汤匙挑 起顺着锅壁溜下去沸腾的热油汤里去。一般是放咸味,但也有放甜味的,依各人所好这种方法做成的面食,又软又滑,口感好极了。如果再加点正宗的客家水咸菜。。。。。。啧啧!!( 兴宁)

二.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梅菜干

梅菜干为客家人的传统名菜,选取环境优雅的山村定点种植,采用鲜嫩大菜为主要原料,经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可作梅菜扣肉、梅菜蒸排骨、梅菜煲例汤及其他肉类佐料之用。平远梅菜干久负盛名产品畅销海内外。

三. 广东省 梅州 梅江区 鸭双羹

鸭双羹,也是一种主食,与鸭无关,制作原料为纯净洁白的雪粉、红糖、猪油、生姜及山柑子碎末。其制法先把生粉炒熟,再将红糖加适量的水煮稠,用粗纱布过滤,除净杂质,放回锅里,撒上生姜细粒及山柑子碎末,加上适量的油。待煮沸时,一边把炒熟的生粉用细筛均匀地筛选进稠糖上,一边缓慢地注入油料,并不停地搅拌,直至羹呈黑褐色,光亮润泽,香气喷发时便成。其味香甜松脆。

信息来源:梅州市旅游局

四. 大埔高陂瓷

大埔高陂瓷:产地高陂镇。有青瓷、薄胎瓷、釉下青花、釉下五彩等。著名产品为豆青竹节茶具、豆青竹节笔筒及豆青竹节杯,釉色别为深浅,颇为素雅。薄胎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被称为白玉瓷,精巧玲珑,秀丽典雅。釉下青花瓷瓶及釉下五彩瓷瓶,色彩斑斓,精巧细腻,绿如翡翠,白胜羊脂。该瓷创始于宋,已历经700余年。

大埔是“陶瓷之乡”,而高陂则是大埔县最早的陶瓷产地,又是周边乡镇的陶瓷集散地,故有“瓷都”、“白玉城”之称。

高陂的陶瓷生产早在宋朝末年就兴起,并一直持续发展,同时还辐射影响了高陂周围的光德、平原、银江、洲瑞等地的陶瓷生产。改革开放以来,高陂陶瓷业更添生机,在制作、煅烧、上彩等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新工艺和高科技手段,产品的质量、数量、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影响更大,销售更广,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陂的陶瓷久享盛名,饮誉中外,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访华时,特派英国记者来大埔购买赤山瓷厂生产的45头“柳亭牌”青花餐具和“帆船牌”青花茶具作为访华纪念品和礼品。高陂的陶瓷还被选为国礼瓷和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务院办公厅用瓷。大埔的薄胎瓷是广东省独特名瓷,被誉为“广东瓷器之花”。目前主要生产日用瓷、工艺陈设瓷、建筑瓷、工业卫生瓷、陶器等6大门类产品。陶瓷产品以出口为主,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9个省市。高陂镇共有陶瓷企业512间,年产量248万件,产值1.2亿元。陶瓷经济收入占全镇工农业总收入56.8%。因高陂是大埔瓷业中心镇,华侨瓷厂、赤山瓷厂、大埔瓷厂等10多间国有瓷厂均设在这里。

五. 广东省 梅州 梅江区 梅州腌面

梅州特有的著名小吃,选取手工制作的精大面条,用开水煮熟后捞起将碗,加拌猪油、炸香的蒜仁及葱粒,再配少许鱼露,即成一碗香喷喷的腌面。另加一份猪肉、猪肝、猪粉肠、枸札叶煮成的“三及第汤”,汤中又添加少许酒曲,可谓风味万千。一面一汤,为客家人的传统经典早餐,也是海内外游客的最爱。到梅州一定要品尝一面一汤,否则,连肠子都悔青了。

梅州腌面做法:

一:准备一些蒜末;然后在炒锅内放入少量的猪油,最后等待油热之后把准备好的蒜末放入锅内翻炒,待炒至金黄色即可调小火势。

二:当蒜末已经炒熟后,制作者应在锅内添加少量的食盐,并且来回翻炒将食盐完全渗透在蒜末中,然后再撒上一些细小的葱花即可出锅。

三:将准备好的湿面条(注意:面条可在市场购买)放在沸水中煮至两分钟后捞出控水,再放入冷水中冷却(过冷水的面口感佳,吃起来较筋道)然后就可以与炒制完的蒜末混合食用。

原料:

生面(大部分是扁的生面),蒜蓉,葱花,瘦肉末、油盐(最好猪肉味更加,但不要经常吃猪油哦)

面食制作:

1、煮面:将生面放入开水锅中,翻滚30秒左右即可捞出沥干水分。

2、拿出盘子或碟,碗,把切好的葱花丁放入盘里。

3、拌面:盛入碗中,将煮熟的肉丁,蒜末,鱼露,胡椒粉等作料和调味料撒入面上并且拌。

作料制作:

制作黄金蒜花和肉丁。先将蒜沫放入过热后的油锅中(油最好是猪油),先将蒜沫炒成金黄色出后盛起待用(蒜末炒熟后勿沾水,否则容易被软化),再将肉末用猪油加入少许盐,鸡精炒熟后盛起待用。切些葱花丁备用。

制作调味料:

一调羹左右鱼露加小半碗水兑匀,适量放点盐(可配半斤面条使用),放锅里煮熟后盛起待用。

注意事项:

1、客家腌面主作料即,蒜末,瘦肉沫,记住一定要好好做哦而且不能碰到水,不然容易软化。

2、面不能煮得软了,在开水中翻滚30秒左右即捞起。

3、一定要沥干,有水,口感会大打折扣。

4、一定要趁热吃。

5、吃腌面记住还有多种客家特色汤可选,比较常见有搭配有艾草瘦肉汤、甜菜瘦肉汤、咸菜瘦肉汤、咸菜牛肉汤、枸杞瘦肉汤、枸杞三及第汤、青菜三及第汤、鱼头汤或是肉丸汤等极具客家风味的汤水.

信息来源:梅州市旅游局

六. 广东省 梅州 五华县 金柚

金柚

1988年初,五华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的要求,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在河东镇联合开发茶亭岗,拉开了我县农业开发的序幕。近十多年来,在县镇的重视支持下,在农业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茶亭岗果农艰苦创业,大力发展金柚生产,时至今日,已发展上山种果的农户82户,种植面积达3400亩,其中挂果面积3000亩,昔日荒山披绿装,今日满山果飘香。近几年来,五华县农业部门在茶亭岗大力推广养、沼、种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使茶亭岗金柚生产技术日趋完善,果实品质不断优化,产品供不应求,2003年金柚总产量达5000吨。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生产的要求,今年五华县农业部门积极引进省、市动植物检疫局,建立农产品的全程检验检测系统,搞好茶亭岗金柚的有机生产,并获有机产地认证。

七. 广东省 梅州 蕉岭县 蕉岭葛根

葛根在蕉岭县各镇均有种植,种植面积1000亩,年产量达1000吨。葛根是蕉岭县十大长寿食品之一,其获得原因是:一是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及药用效果;二是有一定的长寿文化内涵;三是产品市场前景好,在县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八.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兴宁生鱼脍

兴宁生鱼脍

与五华鱼脍相似,制法和吃法略有不同,其中以大坪鱼脍为极品。把鲜鱼去鳞后,切开放血,然后剖开、去骨,再切片,鱼片较五华鱼脍厚。把鱼片放在竹筛上面上桌,以高山茶油调味。

九.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盐锔鸡

盐锔鸡则是久负盛名的客家菜肴,自古至今均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客家人选取当地嫩鸡,宰杀后不切块,除去内脏后凉干,然后用抹涂少许食油的草纸将整只鸡严实包好,埋进炒过的热盐堆中,用文火锔着半小时左右即可,取出后将其拆撕成丝肉片,放进盘内上席,再配以姜油或麻油时食,皮软肉嫩,香浓美味,并有温补功能

十. 广东省 梅州 大埔县 西岩乌龙茶

西岩乌龙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岩乌龙茶外形紧结稍卷曲,色泽乌绿匀润;内质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滑,茶汤橙黄明亮,叶底绿腹红镶边,耐冲泡。1994年获广东省名茶评比金奖,1995年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2003年获第五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金奖。

西岩乌龙茶,创制于70年代,产于大埔县西岩山一带,这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山高多云雾,林木茂密,群山环抱,直射光少,多漫射光,相对湿度大,土质肥沃,适宜茶树平衡生长,芽叶肥壮,叶质柔嫩,叶色鲜绿,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芳香物质等,因鲜叶内含物质丰富,为制好名优茶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西岩乌龙茶的茶树品种原为小叶种,抗性强,芽叶多紫色,成茶香气高长。20世纪60年代先后从饶平县、福建省引进岭头单丛、梅占、大叶奇兰和凤凰水仙等优良茶树品种,为适应国内外茶叶市场趋向高香型、中高档茶的需求,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制茶技术不断的改进和提高,现大埔白叶单丛己占全县茶园面积六成以上,逐步取代了原来的小叶茶树品种。

西岩乌龙茶,加工工艺分为,鲜叶、晒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分初烘、团袋、复烘]六道工序。高级西岩乌龙茶品质以香、甘、清、滑、醇五大特点,蜚声于世。西岩乌龙茶外形紧结稍卷曲,色泽乌绿匀润;内质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滑,茶汤橙黄明亮,叶底绿腹红镶边,耐冲泡。1994年获广东省名茶评比金奖,1995年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2003年获第五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金奖。

(一)产地范围。

西岩乌龙茶产地范围为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西岩乌龙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东省大埔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西岩乌龙茶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西岩乌龙茶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中小叶乌龙茶品种及当地群体种。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黄壤、红土壤、赤红壤和水稻土四大类。黄壤、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500至1000米以上,西岩山以黄红土壤为主,土壤疏松、湿润、肥沃、植被生长良好。土壤pH值为3.9至4.7,有机质含量2.3至4.0。

三、栽培管理

1.育苗:采用无性系繁育茶苗。

2.采摘期:每年只采春茶一季,时间为每年3月初至5月中旬。

3.采摘标准:驻芽两叶或驻芽三叶的鲜叶。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采摘→晒青→做青(摇青)→杀青(炒茶)→揉捻→干燥。

2.工艺要求:

(1)采摘:新梢要求适度成熟,新梢生长达到中开面(形成对夹叶即驻芽两叶)最适宜。茶青不损伤,不晒伤,不带鸡臂蕾、不带表面水。

(2)晒青:薄摊轻晒,以晴天上午9至11时,下午4至5时最适宜,茶青失水率15%左右,叶色变暗,端叶下垂为适度。

(3)做青:包括碰青(摇青)及静置多次互为交替,是形成西岩乌龙茶特有香味品质特点的关键环节。每一轮碰青(摇青)次数由少渐多,力度由轻渐重,静置时间由短渐长,摊叶厚度由薄渐厚。

(4)杀青:高温快速,杀熟、杀透、杀匀。

(5)揉捻:松压结合,促使条索紧结,叶细胞破碎率适中。

(6)干燥:分为初烘、复烘二个环节,初烘温度150℃,焙时20至30分钟尽快蒸发茶胚水,毛茶失水率≤7% ;复烘温度100℃,焙时延长,采用“文火薄焙”做法。烘焙过程要对茶胚适时翻拌,使茶胚受热及失水均匀。

3.精制:毛茶规堆、投料、筛分、风选、拣剔复焙、包装等环节。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项目 特征

外 形 条索肥壮紧结,饱满光滑匀整、色泽黄褐油润

香 气 花蜜香味,清香天然,香浓持久

汤 色 橙黄明亮、略显金黄

滋 味 醇厚甘润、浓醇鲜爽、回甘性好

叶 底 嫩绿,匀齐柔亮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浸出物,%(m/m) ≥ 36

茶多酚,%(m/m) ≥ 21

咖啡碱,%(m/m) ≥ 25

水分,%(m/m) ≤ 6.0

粉末,%(m/m) ≤ 1.0

灰分,%(m/m) ≤ 6.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