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雪域珍品西藏特产糌粑 西藏特产糌粑哪能买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雪域珍品西藏特产糌粑 西藏特产糌粑哪能买到更新时间:2022-05-02 16:51:45

一. 西藏 林芝 察隅县 藏式木碗

藏式木碗

藏式木碗的制作应和自然的纹理,保持着树木的芳香,木碗的大小高低,适应着不同人的需要。粗矿而显笨拙的是男人碗,西腻而成弯曲线条的是女人的碗,线条干净利落调和的是-使用的碗。

二. 西藏 林芝 朗县 麻森

麻森

在盘子里放上适量的糌粑、酥油、碎奶渣及碎红糖,搅混揉合,盛入一方形小木盒内,用手塞满、压实,既可制成麻森方形糕,其味香甜可口。

三. 西藏 阿里 噶尔县 野牦牛

野牦牛

野牦牛藏名“踵”,是西藏高原最典型的动物,它们体格高大,生命力强,身长可达3米,体重是家牦牛的3倍。全身披有黑色的长而厚的毛,下垂可及地面,以供卧雪御寒,比家牦牛多2.4倍的厚毛使它们能在零下40℃照常生活。野牦牛也喜欢群居,一般30多头一群,多者可达300余头。人们常看见黑压压一片的野牦牛逐草觅食。它们性格剽悍,却仍与已被人类驯化的家牦牛“认亲”,藏族牧民常从野牦牛群中找回失散的家牦牛,而野牦牛有时也加入家牦牛的行列。家牦牛同野牦牛0生育下的第一代牛犊,藏语叫“踵擦”,体格强健、生长迅速,但性情蛮悍。

四. 西藏 拉萨 曲水县 吹肺

吹肺

吹肺用新鲜猪肺从喉头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猪肺,使之扩张,再将适量的食盐、草果粉、辣椒面和蒜泥用温开水调成乳状,用汤匙从喉头灌入肺内,边灌、边抖、边吹气,边拍打,约需重复5-6次方能灌满。

用麻线扎紧喉管,挂在火塘高处干燥,2-3月后即可食用。

特点:

味香鲜,食而不腻,凉爽开胃,是极好的凉菜。随食随取,可保存约1年之久。

五. 西藏 林芝 工布江达县 金耳

你听说过银耳吧,可你大概很少听说过还有金耳吧?在西藏藏东南的山林里,在腐朽的青冈树上,长着一团团一簇簇、千姿百态、繁花似锦、闪烁着道道金光、酷似花朵般的植物,她,就是西藏著名的金耳。
金耳与银耳同属一科。其实用部分的子实体金黄透明,扁薄而卷曲,层层叠叠,极似朵朵盛开的金色菊花。最大的重达1斤,它同银耳一样,营养丰富,为虚弱之高级补品,更可贵的是我区出产的金耳是天然无污染之珍品。

六. 西藏 林芝 朗县 四味生肉酱

四味生肉酱

藏药历来就很有些神秘色彩,生牛肉酱就是几种可入味的藏药与捣碎的新鲜生牛肉最奇妙的混合。猩红血性的颜色,兴烈冲鼻的口味,吃下肚更是暖洋洋热烘烘的一团,据说西藏依然是一个让时间凝固的地方,据说千百年来-都喜欢在布达拉宫脚下晒太阳,当肚里存着一团火热,再给阳光一晒,今天的-仍是分外的自乐自足。

七. 四川省 甘孜州 炉霍县 炉霍雪域俄色茶

炉霍雪域俄色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雪域俄色茶”产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霍尔章谷地区,俄色树属.于在无任何污染环境中生长的野生树,为雪域高原地区独特的稀有树种。在霍尔章谷地区,许多树龄已达百年甚至数百年。长期以来,俄色“霍尔古藏茶”在藏区仅作为接待贵宾、节庆活动和专供土司、-以及贵族阶层的奢侈饮品,它的神奇药用功效被录入了最具权威的藏医学著作《四部医典》。2005年初,炉霍县林业局、林业开发总公司聘请科研人员,利用生长在海拔3000~3500米的雪域俄色一年生第一轮嫩芽,根据雪域俄色叶片的药用功效和药理,开展雪域俄色茶研发,经初试、中试,于2005年10月成功研发出了雪域俄色纯天然系列茶。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检验结果:变叶海棠(俄色“霍尔古藏茶”的制作原料)中,各种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含量丰富。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药物研究所雪域俄色茶课题组分别于2006年委托三峡大学天然产物研究所、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08年委托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分析测试中心,进行了俄色茶及提取物降脂降糖保健食品功效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雪域俄色茶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作用。. 2010年10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雪域俄色茶”进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炉霍雪域俄色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炉霍县仁达乡、斯木乡、宜木乡、泥巴乡、旦都乡、雅德乡、新都镇等7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炉霍雪域俄色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炉霍县仁达乡、斯木乡、宜木乡、泥巴乡、旦都乡、雅德乡、新都镇等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西藏 昌都 江达县 西藏麦片粥

西藏名吃—麦片粥:小麦浸泡后捶扁,晒干,称为麦片。将麦片、人参果、牛(羊)肉丁、奶渣放骨汤中煮熟即成。

九. 西藏 拉萨 拉萨风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萨风筝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萨风筝流行于西藏拉萨、日喀则、泽当等地,并传播到邻国尼泊尔、不丹,清代盛行于藏族上层。十三世01偏爱风筝,曾为专供风筝和加工筝线的“上哉”加封印章。

1八月卫藏地区风力较足,是放风筝的季节。民间认为,风筝放早了,秋季就会过早终结。拉萨风筝的放飞有许多规定。在时间上,拉萨在雪顿节后放飞,日喀则必须由东头宗的俗官先行放飞。风筝的形制与使用有年龄的规定,如六轴、八轴、十轴风筝,必须按年龄大小分开选择。藏族风筝形态较为单一,多为菱形平面,但讲究彩绘图案,有“加沃”(大胡子)、“古玛或古那”(钉头或黑头)、“米洛”(瞪眼)、“其瓦”(龇牙)、“帮典”(围裙)、“嘎林”(腿骨号)六种。因色彩艳丽,放飞时天空一片斑斓。平时这些风筝悬挂在墙,视为升腾运气的圣物。

拉萨风筝的放飞技巧体现在空中的争斗玩耍。放线与收线的微妙变化,可以使风筝在空中迅速地升降、旋转、左右打滚。最大的特点是“打架斗殴”,最后断线飘走者为败。各种打斗技巧最后都集中在“绞线”上,线的质量至关重要,故在制作时有一道工序即上“那”。“那”的主要成分是玻璃碎粉,加入一种粘性较好的植物“旺拉”,调上捣碎的大米、白糖和水搅拌煎熬。等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将“那”放在手心,将风筝的线从指间穿过,使粘上粗细不等的“那”如同锯齿。拉萨风筝的制作具有季节性。每年秋季在拉萨、日喀则等城镇有人专门做风筝出售。日喀则的拉达卡其和拉萨的次仁等家族风筝制作技术精湛、特色鲜明,颇有影响。但现在一批有造诣的风筝艺人相继去世或年迈古稀,技艺面临失传。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