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宁中山路特产店 南宁哪里有卖土特产的地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宁中山路特产店 南宁哪里有卖土特产的地方更新时间:2022-05-26 14:25:08

一. 山东省 青岛 市南区 中山公园水蜜桃

■聂惠哲

提起中山公园的水蜜桃,恐怕很多老青岛都会溢口水。这也难怪,要知道早在半个世纪前,这可是青岛鼎鼎有名的优质水果,曾一度行销京津。不过,当年青岛的市区小,所以即便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吃到如此美味亦并非难事。而如今,只怕别说吃到,就是见到也很难。对于近十几年移居青岛的人,则是大多连听都没听说过。

中山公园水蜜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当时,青岛出产较多的水果为苹果和梨,但由于土质不甚相宜,果实质量不高,价钱也不是很好。为此,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林事务所建议大家种植桃树。原因是,花同样的本钱和劳力,获利更多。为在全市推广种植桃树,农林事务所于1932年编写了《桃树栽培法》分发给青岛的果农,书中详细讲解如何接木、种植、整枝及修剪、施肥、中耕除草、挂袋、病虫害驱除、采收、包装。为了调动果农的积极性,该书甚至详细计算了种桃的收益。

在农林事务所的推广下,30年代初青岛郊区开始广泛种植水蜜桃。农林事务所的人也在中山公园的东南角开辟了一大片桃园。只是没想到,这个桃园竟成了事务所的一个营生。三四十年代,中山公园水蜜桃非常热销,成为该所的主要收入来源。据档案记载,中山公园水蜜桃共有三个品种,分别是七月底成熟的早生玉露、八月下旬成熟的上海水蜜桃和八月底成熟的晚生玉露。这些水蜜桃除分送农林事务所的员工及各机关外,其余全部出售。

有趣的是,在日占期间,中山公园水蜜桃实行的是对外公开招商包销的出售方式。当时农林事务所自行留售三至四成。其余水蜜桃由事务所派人摘取,每日上午十时会同承销商过秤登记,承销商签字确认后即刻运走,农林事务所不负责保管。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公园水蜜桃仍为市民所喜爱。由于加强了技术管理,水蜜桃产量年年增加,质量也年年提高。1954年,中山公园水蜜桃大丰收,个特别大且蜜汁多,格外香甜。当年的中秋节前,公园专门提供了一部分上海水蜜桃和晚玉露供应市民。

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中山公园的桃园还成了中学生学农基地,到公园给桃树施肥,是当年“学农”劳动的一项主要内容。

如今,中山公园的水蜜桃仍是青岛夏季水果中的珍品。据报载,2006年时,中山公园水蜜桃园还有五十亩,年产近五千公斤水蜜桃。不过,因为这种桃子久负盛名,成熟后等不到上市就被订购一空,根本不会大量上市。这,也是很多市民无福品尝中山公园水蜜桃的主要原因。

吃不到也看不到的中山公园水蜜桃,它的样子和味道只能靠口口相传,这使得它多少有了一些神秘感。据品尝过的人说,中山公园水蜜桃一个就有半斤重,大小有些像莱阳梨。至于它的味道,则是肉嫩多汁,香甜可口,回味无穷。据说,中山公园水蜜桃之所以香甜味美,既得益于专业的培植技术,更得益于桃园本身的土质和太平山上的流水汇成的公园内湖水质。不过,也有人直言不讳地说,它的味道没有传说的那么玄。其美味更多源于没有化肥和农药的侵害。

或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中山公园水蜜桃更像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不过,如能在桃花盛开之时,于赏樱前,漫步至林木深秀的太平山下,一睹被守护神般的青岛电视塔所呵护的桃园,欣赏那如彩云般的桃花,也是一大乐事。

二. 广东省 中山 菊花炸鱼球

菊花炸鲮鱼球之所以有特色,除以菊花为菜食外,又因中山所产鲮鱼,尤为肥美。

菊花炸鲮鱼球的祖传制法:以鲮鱼肉配入生粉、水和腊肉粒(或肥肉粒),另蒜茸、陈皮、盐糖、味精等。搅拌至起胶;又放入生粉、开水,再搅拌,放入配料,以顺同一方向,由慢至快地搅拌,然后挤成球状,入油镬炸之。炸至呈金黄色,便可上碟。碟边再以食用菊花生菜丝铺成图案装饰。食用时,还可佐料配蚬蚧汁,其味更加香甜独特。小榄所制的蚬蚧,也是无与伦比的。

三. 广东省 中山 五桂山灵芝

灵芝一般生于阔叶林的树桩上,近年五桂山利用科技对灵芝进行人工培植成功。五桂山灵芝生长于青山绿水之中,具有野生灵芝的功效。性味甘平,功能滋补强壮,宁心安神,镇咳定喘。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症、急性传染性肝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虚劳咳嗽、小儿支气管哮喘、消化不良等症有特殊的疗效,是名贵的药材。

四. 广东省 中山 咀香园杏仁饼

咀香园杏仁饼创始于一九一八年,产于广东中山市。因其外形似杏仁,故称。已有八十余年历史,原属家庭自作自食;以后创制成为产品,外形改为圆形小饼。先选取一级绿豆,经传统工艺精选制成绿豆粉;配以上等菊花精制而成。饼身松脆,饼心香甜,入口松化,风味独特。中山杏仁饼,以咀香园生产为正宗,规模最大,质量最佳,故又称咀香园饼。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及港澳地区。

五. 广东省 中山 坦洲珍珠番石榴

坦洲镇因其水土的天然优势,所产出的珍珠番石榴,10多年来一直以风味清甜、果香浓厚的优点,享誉市内外市场。尽管珠三角多个地方都有种植番石榴,但均难以与之“匹敌”。根据省农业厅最新公布的2015年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名单,坦洲珍珠番石榴获得了省名牌产品称号。

珍珠番石榴是石榴家族的"名门",由于其形状椭圆如珍珠,加上表皮较其他品种光滑,颜色乳青至乳白,因而得名"珍珠"。与其他番石榴相比,珍珠番石榴的果肉脆爽化渣、果心较小、嫩滑少籽,相比之下更深得广大"吃货"的欢心。

六. 辽宁省 大连市 瓦房店 瓦房店闫店地瓜

瓦房店闫店地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瓦房店地区农产品就是地瓜和苹果,由于受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影响,这里的地瓜外观梭形、红皮黄壤、整体光滑顺溜无凸凹不平、口感细腻甜脆.

瓦房店闫店地瓜,产地位于大连瓦房店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东至西杨乡杜庄村,南至西杨乡柏屯神山,西至渤海湾,北至西杨乡北海村滨海公路。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3′-122°16′,北纬39°20′-40°7′,生产面积15万亩。2013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瓦房店禾信蔬菜专业合作社。瓦房店地区栽培地瓜历史悠久,闫店地瓜知名度最高。闫店濒临渤海,属退海滩地,大部分耕地是沙质土壤,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很适合地瓜生长。瓦房店闫店地瓜果实大小适中,颜色好,外观梭形、红皮黄瓤、整体光滑顺溜、口感细腻甜脆、淀粉含量高,即可蒸食又是各种加工食材的优良原料,很适合北方人的口味。目前以闫店为代表的瓦房店地瓜已形成规模化经营,地瓜成了各乡镇的主导产业,全市有数百名地瓜购销经纪人常年运销地瓜。瓦房店地瓜已成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新疆各大城市市场的主要供应商,部分经黑龙江边贸外销俄罗斯。瓦房店市成立了地瓜研究所,研究地瓜栽培新技术,引进地瓜新品种,进行试管脱毒地瓜苗示范栽植。如今闫店“康寿”牌地瓜已在国家注册。全市还建起三家地瓜制品加工厂,年加工地瓜300万公斤,主要产品有淀粉、粉条、粉皮、地瓜小食品、地瓜调料等。地瓜已成为瓦房店市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大产业。

地域范围

“瓦房店闫店地瓜”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地域范为:东经121°13′到122°16′,北纬:39°20′到40°7′,东临普兰店市,西濒渤海,南与金州区隔海相望,北与盖州市接壤。市区北距沈阳292公里,南距大连104公里。全市总面积3829.57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文兰街道、共济街道、铁东街道、岭东街道、祝华街道、岗店街道、太阳街道、九龙街道)、11个镇(复州城镇、松树镇、得利寺镇、万家岭镇、许屯镇、永宁镇、谢屯镇、老虎屯镇、红沿河镇、李官镇、仙浴湾镇)6个乡(土城乡、闫店乡、西杨乡、泡崖乡、驼山乡、赵屯乡)两个民族乡(杨家满族乡、三台满族乡)4个新区(大连瓦房店沿海经济区、大连瓦房店太平湾临港经济区、大连瓦房店红沿河核电循环经济区、大连龙门旅游度假区)。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生产地域分布图绘制规范》及瓦房店闫店地瓜独特品质形成的产地环境,适宜瓦房店闫店地瓜生长区域主要地在地处东经121°13′到122°16′,北纬:39°20′到40°7′,具体东至万家岭万屯村,西至东岗镇黄泥洞村,南至复州湾战屯村,北至太平湾滨海公路。全境总面积3829.57平方公里,其中瓦房店闫店地瓜种植分布于2793.5平方公里之内,瓦房店闫店地瓜保护面积12.2万亩,平均亩产3000kg,总产量36.6万kg。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品质特点:由于瓦房店地区具有北纬:39°20′到40° 7′地域独特的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沙壤土质优、年降 水适中的北方地瓜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条件,且按照无公害 标准进行栽培种植,再采用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使瓦房店甘薯更加具有独特的产品特点,瓦房店闫店地瓜具备如下特征 1.1.外观优:薯块纺锤型、单薯重300-800克,最大1000克左右,结薯多而均匀,单株结薯4-6个,薯面紫黑亮、美观。 1.2.品质优:该品种的营养含量明显高于其它薯类、其赖氨酸、钾、锰、锌的含量高于一般红薯5-8倍,尤其是抗癌物质碘硒的含量比其它甘薯高20倍以上,占食品中的第一位,因此被誉为“绿色保健食品”。 1.3.食味优:该品种由红皮黄瓤生食味甜甘脆,熟食香甜绵软色香味俱佳。 1.4.该品种品质、颜色、秧蔓均表现特佳,稳产、高产品质奇特、营养丰富,每公斤甘薯中,含蛋白质20-23克、糖290克、脂肪3克、维生素A6.8克、钙80毫克、磷200毫克、铁4毫克,维生素C300克、尼克酸55毫克、抗坏血酸300毫克,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及九种氨基酸,能防治呼吸道,消化道和关节炎等疾病,抑制癌症的发生,抗疲劳防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是保持身体苗条健美的最佳食品。 2:质量安全规定 2.1.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农药、农业生产资料和其他禁止使用产品。 2.2.部分获得认证的有机地瓜产品,严格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 2.3.要在温度、湿度适宜且卫生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地瓜采收。 2.4.包装、储存和运输,避免受污染。

七. 广东省 中山 山水腐竹

五桂山人制作腐竹的历史由来已久。境内有腐竹厂多间,年产腐竹吨。腐竹的原材料是黄豆,制作经过多道程序,先是把黄豆弃壳,然后浸豆、磨豆、榨浆、煮浆、提竹、最后晒干成腐竹,每道工序都非常讲究,要求恰到好处。腐竹按色泽分为上竹、二竹、三竹和甜竹各等级。五桂山腐竹采用精选黄豆配合五桂山水、利用传统制作工艺、经人工和机械制作而成,品质上乘,卫生可靠、营养丰富。

八. 广东省 中山 禾虫饼

禾虫是中山季节性极强的稀有物种,中山神湾一带的农民有句俗语:“禾虫过造恨唔返。”一年之中能收获的机会只有两造。每年在农历的三、四月和八、九月的初一、十五大潮时才捕获。

三月正当黄瓜盛产期,叫“黄瓜虫”,四月正当荔枝扬花结果期,称为“荔枝虫”,这两种禾虫体型小,吃起来带有点腥味。而到农历八、九月产出的禾虫叫分别叫做“秋分虫”、“禾花虫”,这两个月禾虫不但数量多,而且虫体肥美,特别好吃,是禾虫的极品,中山人最为喜欢。食家称秋季的才是“正造禾虫”,这时的顶级禾虫又美名为“金花虫”。

禾虫样子极之丑陋,幼时如红线,身体分节明显,成虫身体细长稍扁,体节两侧有突出的刚毛疣足,长约一两寸,其色金黄带红杂绿,虫身丰腴,含浆饱满,行动缓慢,形似蚯蚓,样子可怕。有人说它像蚯蚓、像蜈蚣,也有人说它像水蛭,但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觉得它更像乡下厕所里的蛆虫。中山也有句俗语叫“合埋眼,吃禾虫”。早期够胆食用禾虫的,只有中山、斗门、新会等河口地带的居民。禾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珠三角河口人家的餐中美食,懂享受之人一定要在短短的几天内尝个新鲜为快,不然的话,要翘首盼望到来年了。

中山的禾虫名菜有“生炒禾虫”、“禾虫煲莲藕”、“禾虫煲眉豆”等,各具特色,各有故事,而最传统最正宗的吃法是“瓦钵炖禾虫”。鲜活的禾虫漂洗干净后,放到瓦钵内,放入生油、鸡蛋、粉丝等配料,再加入适量生盐、味精、陈皮、蒜蓉、芫茜、榄角、糖以及胡椒粉调味,与禾虫搅匀后,隔水炖熟。以往,没有更多的保鲜技术,一夜之间大量收获的禾虫就这样全部炖好,一钵钵保存起来。到食用时,连同瓦钵再放到炉上去烤一会,直至钵内禾虫冒出白烟为止,这时整个空间都会弥漫着诱人的特有禾虫香味,被烤成外表金黄微焦,内里甘香软滑的禾虫糕就是中山地道的特色佳肴。现今亦有些大酒店将其切成一片片用平底锅做成“香煎禾虫糕”。这种烹制方法,既迎合了禾虫的风味特质,又适合于禾虫季节性强,便于长时间保存,慢慢享用。

由于禾虫的独特风味和地方独有性,常使远离家乡的游子魂牵梦绕。曾有那么一个传说,清朝光绪年间,中山黄圃人何文耀中了进士,被派到四川任职,他极好食禾虫,眼看要远离家乡,难再烹用美味,于是他让人将禾虫先焯熟后晒干,制成一个个“禾虫饼”带到四川。到职后,他将从家乡带去的名贵鲍参翅肚用于给上司送礼。不想,一天上司看到他一人在独享禾虫饼,随即认为他不敬,自己留着好东西,并责问他“为何有金龙仔不送我”。从此,黄圃一带的人就将禾虫称为“金龙仔”。之后,禾虫饼就成了中山人可长年享用的美食,其中,冬天禾虫饼煲仔饭是一绝。

九. 河北省 衡水 桃城区 侯店毛笔

产于河北衡水。

侯店制笔业始于明朝永乐二年,盛于清代。相传,清光绪年间,侯店有个叫李文魁 的制笔艺人在北京城开笔庄,因毛笔制作精良,被一个爱好书法的太监看中。有一次,他在光绪皇帝面前推荐李文魁的毛笔,光绪一用果然不错,便封之为“宫廷御笔”,随之名声大振,京城的文人、仕宦争相购买李文魁的“侯店毛笔”,笔庄也日益兴旺。从此,侯店独具一格的制笔工艺便世代流传下来。

侯店毛笔的主要原料是动物的毫毛和尾毛。他们经过试验,选用黄狼尾、香狸尾、 石獾毛、南山羊毛、牛耳毛等40多种毫毛,以冬季毛最佳,经过水盆、干作、零活、 刻字直管、包装五道大工序,七十三道小工序,才能制成不同规格、不同形状、不同用途的毛笔。

具有坚韧适度,刚柔相齐,含墨量大,不易脱毛等优点。

十. 广东省 中山 长江脆肉绍

长江脆肉绍是中山长江水库主要之一,是利用水库的矿泉水,采用特选的综合饲料和长流水养鱼法培育出来的一个特殊品种的皖鱼。这种鱼具有味道鲜美、肉质软滑、爽脆的特点,尤以鱼肚部分最佳。主要菜式有:生炒鱼片、生炒鱼球、蒸鱼肉卷、炖鱼头等,均具有独特风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