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米脂土特产加工厂 米脂加工厂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米脂土特产加工厂 米脂加工厂更新时间:2022-04-17 16:10:32

一. 陕西省 榆林 米脂县 老窑洞酒

老窑洞酒是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的。“老窑洞”以陕北高原窑洞文化和红色文化为品牌内涵,以原产陕北红高粱为基料,用现代技术融合当地传统勾调工艺,酿制成绵甜净爽、口感地道的“老窑洞”米脂特色佳酿。

陕西闯王酿酒总厂位于陕西北部米脂县城南,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建厂,至今已三十六年。二00九年由地方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米脂闯府宏远酒业有限公司是企业改制后的管理公司。

米脂古称“银州”,因盛产小米,“米汁淅之如脂”故以小米得名。米脂小米是我国四大名米之一,获得有机认证。米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上曾涌现出我国“四大美女”之首貂蝉,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等众多杰出人物,素有“文化县”、“英雄县”、“美人县”之美誉,米脂闯府酒更是当地著名白酒生产企业,它曾于一九九四年六月、十二月分别获得“第五届亚洲及太平洋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受消费者欢迎的最佳产品”以及陕西省总工会等五部门三秦质量万里行“质量信得过产品”等殊荣。

老窑洞酒是陕西闯王酿酒总厂二0一一年强劲推向当地市场的一款系列高、中档白酒。老窑洞酒精心选用当地优质小米、高粱及深井纯净水作原料,采用470多年前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延续下来的传统工艺,固态低温发酵,续渣六甑混蒸,结合现代科学管理,截头去尾,精心酿造,选用茅台、泸州等地高档调味酒勾兑而成的纯粮美酒,酒体中无食用酒精、香精及任何添加剂。它无色透明,醇香芳郁,甘润爽净,谐调典雅,回味悠长,深受当地消费者喜欢与青睐。

二. 陕西省 榆林 米脂县 闯府宴酒

闯府宴酒是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的。“闯府宴” 系列产品历三年而成, 具有色泽透明、 绵甜爽净、窖香浓郁、 余味悠长, 不干喉、 不上头等特点, 实为酒中之上品。

米脂古称 “银州”, 因 “米汁淅之如脂” 而得名。米脂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英才辈出。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西夏国创立者李继迁,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 抗日名将、 爱国人士杜聿明等一大批杰出人物。

米脂群英以闯王李自成最为著名,他是米脂人乃至整个陕北人的骄傲,其于1644年1月在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 “大顺”。同年, 其侄李过返乡将原米脂马鞍山真武庙改扩建为行宫, 并将马鞍山改为盘龙山。据米脂县志载, 李自成曾两次返里,在此居住。闯王回故里, 聚父老大排筵宴,席间饮用以当地优质高粱、 小米和甘泉酿造的美酒。闯王和群臣与民同乐,为民称道,百姓常忆席间美酒, 回味无穷,久久不散,世人皆称之为闯府宴酒。

时光飞逝, 岁月如梭, 今天米脂闯府宏远酒业 (原陕西闯王酿酒总厂) 精选当地优良红高粱、 小米、 小麦、 玉米、 豌豆及深井泉水(矿物质水) 为原料, 继承470多年前延续下来的黄土高原独特的传统古老酿酒工艺, 采用 “陈年老窖池固态发酵” 和 “双重窖藏”,“老五甑续渣” 高温蒸馏, 截头去尾, 分级摘酒, 长期贮藏、 精心酿制, 闯府宏远人利用陕北黄土高原得天独厚的土窑洞, 冬暖夏凉、 自然空调, 长期洞藏原浆酒。公司采取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工艺, 选用茅台、 泸州、 宜宾等地高档调味酒, 南北结合, 精心勾调制作。

“闯府宴” 以大西北土地为恢弘背景, 引来地下水为酿, 以原产陕北高粱为粮, 以闯王气概和英雄精神为魂, 着力打造陕系高品质浓香型白酒的旗舰品牌。经国家级专家组品鉴, 一致肯定了 “闯府宴” 系列酒的质量和品位一流, 认定 “闯府宴” 系列纯粮白酒是:“清亮透明, 芳香浓郁, 绵柔甘洌, 香味协调, 爽净余香, 回味悠长” 的优级浓香型白酒, 同时具有酒中上品 “不上头、不干喉” 的特色。

三. 陕西省 榆林 米脂县 米脂荞面仡饦

米脂荞面仡饦

荞面仡饦,米脂传统饭食之一.有一句非常著名的陕北民歌道:“荞面仡饦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荞面仡饦有名,倒不如说民歌更有名,其直白的语言所表达的忠贞之情绝不亚于海枯石烂之类的盟誓。每当提起荞面,几乎所有陕北人都会脱口而出这句民歌。

“手搓得溜溜转,好心操在你身上。”荞面和成团,搓成条状,略硬,揪指甲盖大小一节,放在手掌上用拇指麻利地一搓。即成一个。细小,边缘卷曲,空心中凹,圆润光滑。女子搓时,手指翻飞,如天女散花,而满案的又拟“大珠小珠落玉盘”。搓是陕北女子的一手绝活。下锅,快火几分钟就可食。捞入汤碗,浇上汤料即成。荞面,与羊肉汤搭配,珠联壁合,口味颇佳,最能体现其独特风味,故有“荞面羊腥汤”之说,为地道风味面食。从食品物性而言,荞麦性寒,羊肉性温,温寒相成,更益于人体健康,这也就是荞面多与羊肉为伍的营养学原因。荞面,特色在于中空部分易浸入油汤,吃起来坚韧爽口,油滑圆润。

四. 陕西省 榆林 米脂县 米脂油糕

米脂油糕为当地风味小吃之一。“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割忙,谷子呀糜子呀,到处一片黄”。米脂盛产糜子。糜子又称黎,去皮后,取软黎,民俗称“软黄米”,浸入温水,数小时后,篱捞出滤干,碾碎,过筛罗成面。食法为:取四分之一糕面,揉团蒸熟,与四分之三的面揉在一起,放在热温处发酵。酵好取出滚成椭圆形条,凉后切成巴掌宽窄的薄片,在沸油中炸至金黄即成。吃时,撒上白糖,粘软坚韧,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五. 陕西省 榆林 米脂县 陕北石雕

陕北石雕源远流长,其写意的造型,流畅的线条自成一体,在中国石雕艺术中占有独特位置。目前发现陕北最早的石雕是1981年出土于延川县延水关镇王家塬村的一枚带肩石斧,造型对称,做工精细,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另有洛川县石泉乡东村出土的石环,同样体现出较完美的构思和高超的雕造技艺。这两件石刻作品都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遗物,距今约3500年-5000年。

唐宋时期的陕北石雕主要转入佛像雕造。有圆雕、镂空等。在陕北众多的石窟寺造像中,子长县的钟山寺石窟,富县的石泓寺石窟,延安的清凉山石窟、黄陵县的双龙寺石窟都是佼佼者。其中钟山寺石窟已被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明清时期,陕北石雕出现了许多道教造像石窟,石刻造型比例适中,细部写实,注重表现人的体态。延长县七里村河对岸岩壁间的道教石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近现代陕北石雕,主要分为纪念性、装饰性两类。纪念性石雕主要雕造在陵园、集镇街头,如志丹陵的刘志丹雕像,各县烈士陵园的纪念塔、纪念碑等,还有延安大桥头的小八路群雕,万花山的木兰雕像,民俗文化村的石刻群等。装饰性的石雕较多,其代表性作品有绥德无定河大桥的石狮、西安草滩金龙酒店的石龙等均出自陕北石雕工匠之手。不仅如此,陕北许多石雕艺术品已走出了国门,迈入国际市场。

陕北民间石雕艺术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保存至今的艺术作品为数并不多。能较全面反映陕北民间石雕艺人的创作灵感和技艺的,当属散见于陕西各地的唐宋及其以后的众多佛教、道教的石窟寺造像。

六. 陕西省 榆林 米脂县 米脂红葱

米脂红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米脂红葱

地域范围

米脂红葱生产保护区域为米脂县全境,涉及银州街道办事处、城郊镇、杨家沟镇、桃镇、印斗镇、沙家店镇、龙镇、郭兴庄镇、杜家石沟镇等9个镇及街道办396个行政村。东至桃镇小寺则村,南至城郊镇的高二沟村,西至郭兴庄芦则沟村,北至沙家店镇的杜家塬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9′-110°29′,北纬37°39′-38°5′,总生产面积5万亩,年产量1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米脂红葱簇生,株高70厘米左右。其根系发达为白丝状;茎粗壮柱形,长30厘米左右,其入土部分表皮老熟后成红色,内部肉白质细;叶厚韧、管状长圆锥形、深绿色;花茎圆柱形,中空,花苔上不生种子,而在花苔上由花器发生很多小气生鳞茎,继而发育成多个环生小葱,又在小葱株的顶芽上再环生小葱,有些在花苔上能生长3-4层小葱株,其外观如龙爪。米脂红葱根茎叶辛辣味烈,后劲十足。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维生素C含量不低于18mg/100g、锌不低于5.5mg/kg、铁不低于20mg/kg。3、安全要求:米脂红葱的产地环境符合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要求;生产管理过程严格遵照《有机红葱生产技术规程》;农残检测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执行。

七. 陕西省 榆林 米脂县 米脂荞麦饸饹

荞麦饸饹,与羊肉汤搭配,珠联壁合,口味颇佳,最能体现其独特风味,故有“荞面饸饹羊腥汤”之说,为米脂县地道风味面食。特点:条细筋韧、挑起来不断条、清香利口。主要原料:新鲜荞麦。介绍: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磨现做,其特点是条细筋韧,挑起来不断条,清香利口。冬可热吃,夏可凉吃,有健胃消暑的功效。

八. 陕西省 榆林 米脂县 卤驴板肠

卤驴板肠是米脂风味小吃。用整副驴大肠做原料,反复用醋水搓洗干净,放入清水锅煮半熟。捞出再入卤汤锅,加酱油汤、辣椒、花椒、葱花、姜片炖煮至绵软。吃时切成小段,加原汤汁,口味麻辣咸嫩,香味袭人,可谓小吃一绝。

九. 陕西省 榆林 米脂县 米脂小米

米脂小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米脂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米脂小米,是陕北黄土高原米脂县的一种。广而言之,又称延安小米。它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明亮,质粘味香,储存数年,米质不变;焖成干饭,香甜松软,越嚼越香,回味无穷;煮成稀饭,粘糯爽口,清香四溢,饭汤表面有一层明亮的米脂油。米脂小米,因其质优,誉满全国,为我国“四大著名小米”之一。

小米,俗称“毛粮谷”,老百姓中流传着一句很概括的话:“小米养人”。小米中含蛋白质9.7%,脂肪1.7%,碳水化合物76.1%,粗纤维0.1%,以及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维生素B13与维生素B15。此外,小米味美甘滑,清香可口,明代也曾为贡品。

小米还具有养阴、壮阳、清热、利尿、消肿等功能,对高血压、皮肤病、炎症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有肾病者宜常食,脾胃虚者宜久食。人们通过日常膳食小米适当补充硒元素,调节人体自我免疫功能,以利抗击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所以被人们誉为“黄金搭档”食品。

地域范围

米脂县地处陕西省榆林市南部,无定河中游,位于东经109°49′-110°29′,北纬37°39′-38°5′。北承榆阳区,南连绥德,东接佳县,西邻横山、子洲,县界呈西北斜向的“凹”字形,东西长59公里,南北宽47公里,土地总面积1212平方公里。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海拔843.2--1252米。米脂小米是指米脂全县范围内种植的谷子生产的小米,全县辖7镇6乡,396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全县总人口235406人,其中农业人口208936人,非农业人口26470人。总生产面积6666.7公顷,年总产量21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米脂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类型主要有峁、梁、沟、川。土壤类型有黄土性土壤、红土、盐碱土、黑垆土、潮土、风沙土六个土类,以黄土性土壤面积最大,为138.6万亩,占土类总面积的96.59%。土壤易耕作,疏松软绵,通气透水性良好,宜植性广,有机质养分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

(2)水文情况:米脂县地表水年径流量6492万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53.6

毫米。无定河平均年过境径流6.3亿立方米,县内其它溪流流量合计为0.8立方米/秒。境内河水有一定量盐类,矿化度一般小于1克/升,多为重碳酸盐、硫酸盐-钠-钙-镁型水,适于灌溉。

(3)气候情况:米脂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5℃,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分别是10.3℃、22.3℃、12.1℃、-5.2℃,季度温差、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162天。境内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500-3000小时之间,年平均日照2753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138.1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456.1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557毫米,年平均湿度0.45K。

(4)人文历史情况:米脂小米,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品质优良,现存于县博物馆的碳化小米,就是最好的佐证。本县武隋渠、麻土坪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碳化粟粒”以及贮藏粮食的窑穴,说明米脂谷子的种植,至少已有4000-5000年的历史。明清两代米脂小米为上缴皇家之供品,被荣膺为我国“四大著名小米”。米脂县“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历来有“小米之乡”的美誉。根据米脂县志记载:“米脂城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浙之如脂,故以名城”。米脂县年种植谷子11万亩,年总产量2.9万吨,年产值5800万元。小米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十多个省市,深受广大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青睐,2007年8月米脂被首届中国榆林国际荞麦节认定为谷子优势生长区,“米脂小米”被评为首届中国国际荞麦节金奖,第十四届中国杨凌农博会后稷金像奖。产品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监督体系认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谷子耐瘠薄、耐干旱,适应性广,对地块的要求不高,坡地或梯田均可,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选择地势平坦,保水保肥,排水良好,肥力中等的地块,避免选择重茬地块。

(2)品种选择:品种以秦谷4号晋谷21、晋谷27号、晋谷29号为主。种子质量:发芽率不低于90%,纯度不低于94%,净度不低于96%,含水率不高于14%。播前一周,选晴天将种子摊放在席上2--3厘米厚度,翻晒2--3天,亦可在播前3--5天将种子放在10%的盐水中,捞出漂在水面上秕谷和杂草,将种子用清

水洗2-3遍,晾干或播前用40%敌克松或萎锈灵粉按种子重量的0.7%拌种,防治虫害。

(3)生产过程管理:执行NY/T5117-2002无公害食品生产水稻技术规程和米脂县谷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4)产品收获:当谷壳变为品种固有色泽,子粒变硬,成熟“断青”就要及时收获、晾晒、脱粒、贮藏。

(5)生产记录要求:详细记录生产操作日期、施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生产厂家、施用量等。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米脂小米,其颗粒圆大,色泽金黄,粘糯爽口,清香四溢,品质不凡,誉满神州。谷子作物适应性广,耐干旱脊薄,抗逆性强,比较稳产高产。我县谷子谷子种植面积近8万亩。我县谷子食用类型广,可以煮饭、吃糕、酿酒。正如米脂县志记载有:“不粘者白谷米,粘者白酒谷米”。

(2)内在品质指标:秦谷4号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20-125天,株高130-160cm,茎粗0.9cm,穗长24-30cm,穗粗2.5cm,单穗重21-25g,穗粒重17-20g,出米率78%-80%,千粒重3.6g,籽粒含蛋白质11.931%,赖氨酸0.246%,脂肪5.12%,淀粉60.63%,纤维5.87%,总糖4.808%。谷穗长纺锤形,谷码较长,松紧适中,谷粒和小米均呈黄色。抗旱力强,抗旱系

数为0.899,抗白发病、红叶病、黑穗病,川水地轻感谷瘟病。平均产量176kg/亩,较对照增产11%,最高单产可达382.3kg。晋谷21号单杆大穗,中晚熟品种,穗长34.6cm,长纺锤形,小穗较长,刺毛短,单穗重21.72g,千粒重3.54g,出米率74.81%,生育期125-130d,抗旱性强,抗旱系数为0.826,抗粟瘟病,对白发病免疫。晋谷21号系黄谷黄米,做稀饭粘而稠,适口性好,含粗蛋白14.344%,赖氨酸0.617%,脂肪4.55%,蛋氨酸0.489%,可溶性糖1.22%,淀粉63.23%,纤维6.34%,葡萄糖0.5%,果糖0.608%,蔗糖3.921%,17种氨基酸为13.999%。平均亩产193公斤,对照增产9.8%,最高亩单产339公斤。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执行NY5305-2005无公害食品粟米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米脂小米产品精选米脂县境内生产的优质小米加工而成,产品全部实行真空外包装。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米脂小米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十. 陕西省 榆林 米脂县 米脂红枣

陕北红枣主要产于黄河沿岸的宜川、延川、清涧、吴堡、佳县、米脂、神木、府谷等县,它以国大、核小、皮薄、肉厚、位醇、油性大、色红、酸甜可口、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闻名于世。枣果馅、油枣、滩枣、木枣、狗头枣等佳品,均可在西安的农贸市场、主要百货副食商场选购。红枣是陕北著名土。由于陕北土质独特,光照、气温、降雨量等自然条件适宜,因此所产红枣果大、肉厚、色红、味甜。红枣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但可以食用,还可入药,深受人们喜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