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蚌埠特产白银柱 蚌埠特产能打包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蚌埠特产白银柱 蚌埠特产能打包带走的更新时间:2022-04-17 10:15:40

一. 甘肃省 白银 靖远县 靖远白兰瓜

靖远白兰瓜

二. 甘肃省 白银 会宁县 会宁胡麻油

会宁胡麻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会宁胡麻油是由会宁境内种植的胡麻籽生产食用植物油。胡麻油具有α-亚麻酸含量高,是一种有较高营养和对人体具有保健功效的油品。 “会宁胡麻油”作为会宁特色食用油,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等地。2009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亚麻籽油国家标准》颁布实施。

胡麻种植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波斯湾、黑海及里海地区就开始种植胡麻,出现了用胡麻织就的布料。到中世纪时,胡麻籽在小亚细亚地区广泛种植。

中国对胡麻的利用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世纪汉代特使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胡麻种子,在我国甘肃、内蒙古、山西等地开始种植。据甘肃史话丛书《会宁史话》载,“会宁种植胡麻大约始于唐代,系油用亚麻,为主要油料作物”。 2013年8月26日,以“亚麻产业与健康”为主题的中国(会宁)第一届亚麻产业与健康高峰论坛在会宁召开,会宁县被中国协会授予“中国亚麻籽之乡”的美誉。

生长环境

胡麻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耐旱、耐贫瘠、怕高温。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栽培为宜,含盐量在0.2%以下的碱性土壤亦能栽培。会宁海拔高,土层深厚,常年少雨,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在这样的特殊自然条件下,所产的亚麻籽含油率高、品质优良,是全国最好的胡麻籽。

营养价值

胡麻油中的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含量达50%以上,远远高于深海鱼油的5%和核桃、松子的6%~12%,堪称“陆地鱼油”。亚麻酸是一种欧米伽3脂肪酸,在人体内可转化为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它们能到达大脑细胞膜和视网膜、视杆细胞膜中,使生物电脉冲在大脑中的定向传递加快,有利于思维,并使记忆容量更大。所以,亚麻酸具有增强智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保护视力的功能。亚麻酸还能调整血脂异常,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并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和转移。

保健功效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胡麻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引起了医疗、食品、农业等许多领域科学家的关注。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胡麻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富含α一亚麻酸及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可直接转化成DHA和EPA。会宁胡麻油中含50%以上的亚麻酸,这是植物油中最高的,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深海鱼油”。众所周知,“鱼油”指EPA和DHA,是由海里的α-亚麻酸(主要含在海藻中)在鱼的体内变成的。人服用α-亚麻酸(主要含在胡麻油中),在体内也会合成EPA和DHA。所以食用富含a-亚麻酸的胡麻油,就可以起到类似吃“鱼油”的效果;修复更新脑神经细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链,起到健脑、促智、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和预防血栓形成等。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镇、郭城驿镇、河畔镇、头寨子镇、甘沟驿镇、太平店镇、平头川镇、侯家川镇、中川镇、老君坡镇、柴家门镇、汉家岔镇、四方吴镇、大沟镇、白草塬镇、刘家寨子镇、丁家沟乡、新添堡回族自治乡、党家岘乡、杨崖集乡、翟家所乡、八里湾乡、韩家集乡、新塬乡、草滩乡、新庄塬乡、土门岘乡、土高山乡。

《会宁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会宁胡麻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会政发〔2016〕127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

《会宁胡麻油》(草案)

三. 安徽省 蚌埠 淮上区 蚌埠珍珠

蚌埠自古盛产珍珠,故有珍珠之美称。蚌埠市珍珠厂坐落在曹山脚下,龙子湖畔,有养殖水面4000余亩,培育珍珠有20多年的历史,生产的珍珠颗大,粒壮,色泽饱满。现已形成育珠,加工,销售为一条龙生产线。该厂注册的“龙湖牌”珍珠饰品款式新颖,种类繁多,有项链,鸡心链,手链,手镯,戒指,耳环,发夹,胸花,领带,珍珠,饰品,十二生肖,珍珠粉等多种工艺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还远销到,港,澳,台,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和地区。

四. 甘肃省 白银 靖远县 大庙香水梨

大庙香水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庙位于靖远兴隆乡北部的黄河谷地。所产香水梨为当地最佳。香水梨入秋成色,清黄鲜亮,果味微酸,熟后摘下冻藏,肉质变成褐色,解冻后汁液较多,营养丰富,食如甘蜜,有清肺醒酒之功效。

甘肃

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靖远县所辖兴隆乡、双龙镇、石门乡、糜滩镇、三滩镇、乌兰镇、东湾镇等7个乡镇34个行政村和农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3′~105°15′,北纬36°00′~37°15′

AGI2017-02-2108

五. 甘肃省 白银 景泰县 玉米制种

玉米制种

景泰县位于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具有丰富的光照资源,年降水量180毫米,无霜期160-190天,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年日照时数3080小时,年有效积温2950-3500℃,天然隔离条件良好,非常适宜于玉米制种业的发展。进入90年代后期,我县每年为北京、辽宁、湖北、山东等省区繁殖玉米杂交种2万亩,平均单产400-500公斤,且生产的种子纯度高,发芽率高,水份低,色泽好而受到省内外客户的信赖。我县种子公司近2年也与有关制种单位齐头并进,为省内外需种单位繁殖种子,2000年为北京、山东等需种单位繁殖玉米种子lOOO亩,预计产种40万公斤。县种子公司将本着“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价格合理,互急互利”的原则,积极寻求与省内外需种单位合作,共促玉米制种业健康、稳定、持续、协调发展。

六. 安徽省 蚌埠 蚌山区 水晶冰

关于水晶冰的出现在民间有这么一个传说:有一户王姓人家,有一女名王味缘,天生丽质,聪颖可爱,孝敬父母,是远近闻名的孝顺美女。一天味缘上山采梨,不小心将梨树上一株青藤(水晶树)上的果实无意中抖落于香包中。回家后,王味缘清洗香包时香包有透明果浆溢出,遂觉惊奇!便将果浆盛于碗中,过一会儿果浆便凝结了。王味缘一看亮晶晶的,似冰非冰,似粉非粉,忍不住尝了口,冰冰凉凉,爽滑无比!味缘高兴极了,但可惜的是没有味道。于是味缘又找来了红糖加水,兑成红糖水倒入其中,再尝,凉幽幽,甜咪咪!味缘好不陶醉,连称:“水晶!水晶冰!”。

七. 安徽省 蚌埠 蚌山区 蚌山区石榴

蚌山区石榴

蚌山区石榴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异久负盛誉,据传从唐代已有栽植,到了清代怀远石榴已诸正史,怀远县志中记有:“榴,邑中以此果为最,曹州贡榴所不及也。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可见,石榴在很久已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并以其艳丽的色彩,端正的果形,晶莹剔透的籽粒,佳美的风味,赢得了中外人士的好评。远销东南亚、英国、罗马尼亚等国,引种到前苏联、保加利亚等国。

八. 安徽省 蚌埠 淮上区 苗台大青豆

苗台村位于淮上区梅桥乡南部,人口2580人、土地面积4841亩,其中耕地面积4500亩,农业生产以大青豆、大蒜两茬连作为主,是淮上区大青豆重要生产基地。近年来,该村围绕大青豆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目前已拥有安徽省50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蚌埠市大青豆协会和1个拥有300吨速冻库、2000吨冷藏库、日加工200吨的大青豆拨壳速冻生产线和20吨大蒜油加工生产线的蚌埠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达公司。

该村已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带动周边农民发展大青豆、大蒜生产5.5万亩,年可带动农民增收1500余万元,2010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300元。

九. 甘肃省 白银 靖远县 二毛裘皮

二毛裘皮系滩羔羊一月龄左右宰剥加工而成,皮板轻薄,柔韧细密,毛股紧密,花穗美观,成明显大波浪弯曲,俗称“九道湾”,美观大方,驰名中外。靖远是中国重要的滩羊、中卫山羊主产区,   
羊只存栏41.9万只。靖远二毛裘皮、沙毛裘皮,特别是五合、北滩、高湾等地出产的二毛裘皮,细密柔软、毛股长而弯曲,其中有“孔道环”之称者为上品。靖远裘皮加工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靖远先民就开始用羊皮缝制裘皮大衣(俗称“二毛筒子”),用羊毛擀毡等生产生活用品。早期的皮革加工企业是靖远县白皮厂,后改名为靖远县裘皮厂,所生产的皮褥子深受外商欢迎。已开发生产二毛裘皮褥子、染色皮褥、领条、围巾、毛皮包、裘皮服装等10多个品种,年产值1300万元,实现利税390万元,产品销往美 国、意大利、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十. 安徽省 蚌埠 五河县 五河桂鱼

学名鳜鱼,又名桂鱼、鲈桂。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其中以翘嘴镢生长最快。桂花鱼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肉刺少,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胃、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可治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