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土特产标杆商城 十大特产商城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土特产标杆商城 十大特产商城更新时间:2022-05-01 21:04:56

一.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酿馅藕夹

藕,又称莲藕,属莲科植物根茎,富含维生素C及矿物质,生食、熟食、提取淀粉食用皆可,具有促进新陈代谢、防止皮肤粗糙等功效。以藕为原料的菜肴很多,现展演给广大观众朋友的是酿馅藕夹。

具体做法:

1.选取莲藕500克、五花肉250克、鸡蛋1枚、面粉250克、淀粉30克、食盐5克,调和油、猪油、香油、生姜、小葱、胡椒粉、料酒、生抽各适量。

2.将藕削皮洗净,放开水锅内煮3分钟捞起,切成0.5厘米厚的夹刀片,共计切21个。

3.将五花肉切片剁泥,姜切末,小葱切葱花。

4.五花肉放入器皿,加入适量食盐、香油、姜末、葱花、胡椒粉、料酒、生抽,搅打上劲成馅待用。

5.将肉馅填充入藕夹刀片之间,挤压密实,使藕孔充满肉馅,藕夹不松散。将填充肉馅藕夹逐个摆放在撒有淀粉的白瓷盘上,摆放完之后,表层再撒一层淀粉。

6.面粉加清水、全蛋液、猪油,搅打成酥糊状待用。

7.炒锅放置中火上烧热,放入调和油1500克,烧至七成热时,把藕夹逐个挂糊,逐个下入油锅内,炸成淡黄色捞起、控油,待藕夹冷凉,再下入七成热油锅中复炸至金黄色,捞起、控油。

8.将炸好的藕夹循序摆放到白瓷盘。

信息来源:商城县特色菜研究会

二. 河南省 信阳市 商城县 商茯苓

商茯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茯苓是名贵中药珍品,也是治疗多种疾病的主要配伍药。史有中药材“白银”之冠名,对人体具有极高的抗癌、抗衰、固精、保肾等药食保健功能。《神农本草经》中把茯苓列为上品,是中药的“八珍”之一。商茯苓主要产于大别山区的原始森林,以体大、色亮、泽莹、质优、生产历史悠久而享誉全国,商城也因此一直享有茯苓之乡的美誉。

商城县有大量的野生茯苓,主要寄生在马尾松等松树的根际,人工栽培于窖在地下的松木(椴木或树兜)上。商城县森林面积1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8.12%,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值,其中茯苓主要的寄生源马尾松占林地总面积的71.8%,达到68万亩。适宜的生态、良好的气候条件、肥沃的森林土壤,造就了商茯苓优良地道的品质,加上丰富地野生和人工栽培茯苓资源,使得商城县成为河南省的茯苓生产基地,并且是全国茯苓主产区之一。商城茯苓以其优异的品质,精细的加工,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特色,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茯荟之乡”的美名越传越广。

三.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商城炖菜

商城炖菜是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的。商城炖菜,半汤半菜、原汁原味、酥烂鲜香、肥而不腻、鲜而不腥、口味醇厚、易于消化、营养丰富,适合养生保健。商城县赢得“商城吃家”之美誉,获得“河南省炖菜之乡”之殊荣。

商城地处大别山北麓,位于淮河流域上游,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质的食物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朴实的风土人情,地方传统菜精华与满清宫廷名菜的完美融合,造就了商城独特的饮食文化,形成以炖为主,炖、炒、焖、炸、蒸等多种烹饪技法并存,融南北风味于一体的饮食风格,成为“信阳炖菜”之发源地,赢得“商城吃家”之美誉,获得“河南省炖菜之乡”之殊荣。

商城炖菜历史源远流长。始于唐宋,兴于明清,盛于抗日,发展于当代。千百年来,商城民众秉承原汁原味理念,精心制作商城炖菜,最终形成以清炖为代表的菜点风味流派,与东北炖菜、华南炖菜具有本质区别,在华厦5000年厚重的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

商城炖菜口味广泛接纳。原汁原味和清香鲜嫩的口味特点,符合商城及周边地区民众饮食习惯和时尚潮流,被区域外更大范围民众认同和接纳。

商城炖菜产品种类丰富。现流行的炖菜有原汤、奶汤、清汤、红汤四大类一百余品种,以原汤类炖菜为主,占炖菜产品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

商城炖菜原料选取严格。以选择鲜活品为主,主要选用本地产原生态的畜禽类、水产类、植物类和真菌类原料。

商城炖菜讲究火候运用。制作以鸡、鸭、鱼、肉为主料的原汤类炖菜,对火候要求十分严格。一般情况下,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中火撇去浮沫,后改用小火慢炖。

商城炖菜调料使用慎重。一般只使用葱、姜、盐、食用油等基础调料,不使用辣椒、胡椒、大蒜、酱油、生抽等调料。少数以鱼、肉为原料的炖菜制作,除使用基础调料外,加用少量料酒、糟米酒、香醋等调料。

商城炖菜适合养生保健。现流行的多数品种为多汤汁炖菜,半汤半菜、原汁原味、酥烂鲜香、肥而不腻、鲜而不腥、口味醇厚、易于消化、营养丰富,适合养生保健。

四.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商城香椿

香椿:又名红椿。为栋科落叶乔木。叶为羽状复叶,嫩时呈红色,嫩叶和嫩梢,是春末夏初的美味木本蔬菜。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椿木皮细,肌实而赤,嫩叶香甘可茹。”嘉庆《商城县志・物产》亦载:椿“初春芽叶微赤,采食甚美。”香椿的嫩芽嫩叶中,含有宜人的独特芳香气味,无论是炒食、凉拌、腌制均可。香椿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可治疗多种疾病。其性味苦、涩、凉、无毒。有除热、健胃、消炎、止血、杀虫之功效。可治久泻痢、肠便血、崩带下、遗精、白浊、疳积、蛔虫等病症。

信息来源:商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五.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商城板栗

商城县栽培板栗的历史极为悠久,县内所产板栗具有个大、肉嫩、皮薄、味甜、色泽鲜艳、颗粒饱满、种皮易剥离等特点,果肉含糖量高、品质优良、香甜可口而深受喜爱,适于作糖炒栗子。除炒食外,可生食、烘食或可磨成栗粉,做各种糕点,也可做烹调材料。

信息来源:商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六.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商城老鸭汤

主料是养鸭户用稻谷、杂粮作饲料,散放饲养的生长期一年以上的淮南麻鸭。以鸭肉、鸭杂、鸭血和当地山萝卜为原料,添加当地山泉水,采用当地传统厨艺烹制而成的鸭汤,营养丰富,肉质酥嫩,鸭血爽滑、汤清味鲜,萝卜清香,甘甜爽口,风味独特,令人常食不腻。以能清火解毒、滋补去湿、养胃补肾、除痰健肺,录入古籍药典《名医别录》,被称为“妙药”和滋补上品。

信息来源:县商务局

七.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腊肉炖鳝鱼

鳝鱼又名黄鳝,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鳝鱼素和钙、磷、铁等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元素,有补血益气、健脾、养肝之功效。立夏节之后,尤其是小暑时节,黄鳝体壮而肥,肉嫩鲜美,营养丰富,滋补作用最强,故我国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鳝鱼的吃法很多,腊肉炖鳝鱼非常常见,当地民众视其为高档菜肴,被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认定为河南名菜。

具体做法:

1.选取野生鳝鱼10~12条(毛重约1250g)、黑猪五花腊肉300g、蒜苗杆200g。

2.选取食盐5g及花生油、生姜、小葱、生抽、料酒、白胡椒粉、香菜各适量。

3.宰杀鳝鱼,整理洗净,切成4~5厘米长段,并在每个鳝段外表划四处蜈蚣刀。

4.将腊肉切大块,用温热水浸泡10小时,洗净、沥干,放入铁锅,加入适量清水,放置到旺火上煮沸,焯烫3分钟捞起,沥干水分,切成4×2.5×0.5厘米片状。并将蒜苗杆切成长约4厘米长段,生姜切片,小葱切段。

5.铁锅放置到旺火上烧热,先放入适量花生油,再下入腊肉片、姜片和四分之三份葱段,煸炒出香味后,放入鳝段、生抽,继续煸炒至鳝段变黄,下入食盐、料酒、白胡椒粉,加入1200克山泉水煮沸,倒入砂罐,调用小火炖20分钟,放入蒜段,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6.将菜肴盛入砂锅,并对覆在砂锅表面上的主、辅料进行调摆,撒上剩余葱段、香菜。

供稿单位:商城县特色菜研究会

八. 河南省 信阳市 商城县 商城挂面

老一辈的商城人,在过年的时候,还有一样是必备的,那就是挂面,挂面成为年货的不可缺品。

到每年的腊月,一些手工艺师傅们,就开始准备工具加工手工挂面,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会找到加工挂面的地方,采购一些挂面作为年货。

手工挂面是一种传统的汉族面食。细如发丝、清如白玉,洁白光韧,是耐存、耐煮的手工面食,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入口绵软,回味悠长。

当腊肉遇上挂面,一定会是一碗香喷喷的美食。小时候的春节,走亲访友的拜年,腊肉挂面便是最常见的招待。老人说那叫烧茶,这种烧茶的习俗一直在农村盛行,家里来了客人,是一定要吃点什么的,但为了不耽搁大家去其他亲戚家拜年,就用腊肉煮挂面,做饭速度快,吃起来也简单,而且都喜欢吃。

如今,走亲访友的也相对少了些,腊肉煮挂面也做的少了些,假若拜年时能吃上一碗腊肉挂面,估计比起满桌子的鸡鸭鱼肉更有0了。

九.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商城筒鲜鱼

商城筒鲜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城筒鲜鱼商城县特色菜研究会

商城筒鲜鱼是商城地方风味名菜,久为民间喜食。入冬时节,将2斤以上的鲜鱼刮鳞去脏,洗净沥干后切成块状,拌入适量食盐装进鲜毛竹筒内,密封置于阴凉处。月余后,取出以清汤加佐料煮沸食用,肉质鲜嫩、竹香中略带腐乳味,别具一格。后因鲜毛竹紧缺,民间多改以陶制坛罐作容器,味稍逊。

历史文化

据《商城志》记载,战国时期,山民为逃避兵战,贮备食品,用荷叶或辽竹叶包裹加有调味品的腌制鱼,放入毛竹筒内带进山里,存放10余日,熟制,鱼味独特,香鲜可口,故此得名“筒鲜鱼”。筒鲜鱼因鱼肉鲜嫩、芳香可口、味道独特、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成为商城菜肴之佳品。

做法

将1公斤以上的鲜鱼刮鳞去脏,洗净沥干后,切成块状,加盐、姜丝、干椒等拌匀。装入鲜毛竹筒内,密封置于阴凉处10日即可。食用时,取出腌好的筒鲜鱼,热锅底油,将腌好的筒鲜鱼块煎至两面泛黄后,加入鲜汤,调味后盛入火锅内即可。

十.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红薯焖肉

红薯,又称地瓜、白薯、甘薯、番薯等,富含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钾、铁、铜、硒、钙等成分,被营养学界称之营养均衡保健食品。尤其是红薯中的淀粉,加热后呈粘糊状,可使不耐热且易溶于水的维生素C得到保全,还有所富含的矿物质对维持和调节人体功能,起着十分重要作用。以红薯和五花肉为主要原料,焖制而成的红薯焖肉,色泽酱红,浓香微甜,鲜美可口,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具体做法:

1.选取红薯200克、五花肉500克、青、红椒各10克、食盐8克及花生油、生姜、小葱、老抽、胡椒粉、八角各适量。

2.将红薯洗净,除去皮层,切成1.5厘米方块,并将五花肉切成1.8厘米方块,生姜切片,小葱切段,青、红椒切成方块,放入沸火锅中焯烫30秒,捞起待用。

3.炒锅放置到旺火上烧热,加入花生油,放入姜片、葱段、八角,炝出香味后,下入五花肉块,炒至肉块微黄时,放入适量老抽,快速翻炒,再加入适量汤水,放入胡椒粉,盛入砂罐,放置到小火上,焖制20分钟。

4.将炒锅放置到旺火上烧热,下入调和油500克,待油温升至七成热时,放入红薯块,待红薯块炸成金黄色时,捞起控油,将砂罐内的焖肉倒入炒锅中,放入炸好的红薯块,用炒勺将其与肉块混合,放置到小火上焖制10分钟,致汤汁浓稠时起锅,撒上焯过水的青、红椒块。

5.将菜肴盛入盘中,调摆成型。

信息来源:商城县特色菜研究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