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省黔东南州土特产 黔东南州农特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省黔东南州土特产 黔东南州农特产品更新时间:2022-04-17 10:44:29

一.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黎平县 黎平茯苓

黎平茯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黎平茯苓

近年来,黎平县成立了县茯苓协会,引导做大做强茯苓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干鲜茯苓集散地”,已具有完整的茯苓菌种培育、种植、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现有茯苓加工企业1家,茯苓菌种生产厂8个,带动了周边省、县、市10余万人从事茯苓种、加、销产业。全县茯苓种植户达4000余户,年种植茯苓300万窖左右,年产鲜茯苓4000吨左右,成为全国茯苓产量大县。

据悉,“黎平茯苓”人工栽培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曾被国家轻工部评为“出口免检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该县下步重点打造“茯苓标准化种植”,计划到2018年发展茯苓菌种繁育基地3个,茯苓种植稳定在350万窖以上。

贵州省黎平县德凤镇、中潮镇、永从乡、德顺乡、洪州镇、水口镇、岩洞镇、双江镇、口江乡、九潮镇、茅贡乡、坝寨乡、高屯镇、罗里乡、孟彦镇、顺化乡、敖市镇共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黎平县人民政府关于申报黎平茯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黎府函〔2013〕179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黎平茯苓生产技术规程》(草案)

二.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天柱 家机布床单

家机布床单

纯棉家织土布床单,源于天柱县苗侗民族文化传统工艺,采用精挑细选的优质棉花抽丝、纺纱、手工穿梭编织而成,舒适质感,按摩健体,冬暖夏凉,

经洗耐用。

三.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凯里市 牛背筋

精选牛蹄、牛背处的蹄筋和腱子肉剁成小块,与鸡块、辣椒煸炒,熟后色香味俱全,韧性十足,香辣之味令人难以忘怀。

四. 贵州省 黔东南州 丹寨县 丹寨糍粑

糍粑是丹寨百姓过年时必须制作的美食之后,但是随便生活水平的提高,想吃糍粑不是过年才有的了,在市场里就可以买到热乎乎、香喷喷的糯米糍粑。糍粑的制作过程如下:将糯米用清水泡在桶里,等完全泡涨了,就装到专用的蒸饭器具——甑里去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把打好的糍粑从石臼中取出,放在事先铺好一层黄豆粉的簸箕里,在这里进行最后的加工。在手上黏蜂蜡或茶油,从糍粑上取下一小块,搓成坨,然后压扁,包上红豆、黄豆粉、芝麻、引子也就是苏麻等佐料,一个热乎乎的糍粑团就做好了。一口咬下去,又热又有韧性的糯米配上又香又甜的佐料,实在是让人胃口大开,停不下嘴来。

五.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锦屏县 黔东南苗族酸鱼汤

生活百味,酸、甜、苦、辣,酸当家。黔东南是“吃酸”的故乡。日常生活的家宴、宴会、红、白喜事中,酸食无处不有。男女老少,都有“嗜酸”的爱好。难怪当地乡谚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车”(指走路打趔趄的意思),道出了黔东南的酸食文化的特色功效和风格。    

在世界“吃在中国”。在中国素有北咸,东南甜,西辣的说法。气候干燥食为盐、气候湿热食为甜、气候潮湿食为辣。同为吃辣,湘、贵、川又各有妙趣,有所谓的“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的戏说。具体而言,贵州是酸辣,四川是麻辣,湖南是炸辣。黔东南又与贵州其他地区不一样,强调和突出的是第一个字“酸”,而其他地区则强调和突出第一个字“辣”。常言说“除油盐无贵味”,历史上,黔东南地区严重缺盐,只得用酸与辣来调味,可见酸食习俗,实非偶然,它是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产资料及人的生理需要等多种因素综合的产物。黔东中地区气候潮湿,多烟瘴,流行腹泻、痢疾等疾病,嗜酸不但可以提高食欲,还可以帮助消化和止泻。因此,每家每户都少个了几个酸坛子:酸水坛、醋水坛、奄莱坛、腌鱼坛、腌肉坛,还流传着三月腌菜,八月腌鱼、正月腌肉”和“坛不下,莱不烂”等关于酸食的腌制季节和保存方法的俗语。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黔东南苗、侗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自己不同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吃酸的独有风格和制作工艺,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酸食文化”,仅酸的制作就有近10种工艺。    

人类长寿,确有几份酸的功劳:酸食有防病健胃之药用,酸食有除惑提神之功效,酸食有防腐保鲜之功能。1990年全国第4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寿星与总人口之比高于传统长寿区广东省的比例,居全国前列。长寿是多因素的,这其中应该包含有“吃酸”的因素。1988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一群记者采访世界老年长跑冠军黔东南运动员李发品老人,问到能创造世界界老年长跑纪录的秘诀是什么时,李发品老人答道:“我要是能吃上家乡的酸菜,还要跑得快。”可算是妙语惊人。进入本世纪后期,酸食这一具有黔东南民族特色的传统食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眯。酸汤鱼、腌鱼、腌肉、酸汤鸡、酸汤猪脚、三合一酸汤、四合一酸汤……有的落户京城,有的飞进国宴,有的漂洋过海,更多的被移植宾馆、洒店,凡是到贵州的中外游客,都点名要吃正宗凯里酸汤鱼。

六.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天柱 天柱黑番鸭

品种名称 天柱黑番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主产于贵州省天柱县,锦屏、三穗、台江、剑河等地亦有分布。该鸭种具有生长快、耐粗饲、肉质好和产肉性能高等特点。据《天柱县志》记载,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已有洋鸭(即番鸭),可见番鸭在天柱的饲养已有百年历史。据调查,在20世纪末期还从省外引进番鸭品种,30年代中期该县渡马农民金香莲利用公番鸭与麻鸭进行杂交获得成功。

外貌特征:体呈橄榄状。头粗大,颈较短。喙短狭,喙基部和眼圈周围有赤色肉瘤,公番鸭肉瘤较母番鸭发达。胸部平坦宽阔。翼羽发达,长达尾部。尾瘦长。全身羽毛黑色,少数个体翼部及腹部有白色羽毛。胫稍短,行走迟缓。胫、蹼黑色或橘黄色,爪黑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50克;30日龄675克;60日龄公番鸭1200克,母番鸭1100克;90日龄公番鸭1800克,母番鸭1500克;120日龄公番鸭2130克,母番鸭1700克;成年公番鸭2800克,母番鸭1800克。羽毛生长,出壳至10日龄时,全身披绒毛;30日龄新羽长出,换下绒毛;60日龄长出主翼羽,新生羽逐步从颈延伸至腰部;90日龄翅羽从腰部延伸至背部;110日龄全身羽毛长齐。成年公番鸭半净膛屠宰率85.10%,母番鸭84.50%;成年公番鸭全净膛屠宰率73.76%,母番鸭71.76%。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番鸭平均开产日龄240天。平均年产蛋65枚,平均蛋重68克。平均蛋壳厚度0.42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38。公番鸭性成熟期210-230天。公母番鸭配种比例1:(6-8)。平均种蛋受精率95%,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5%以上。母番鸭就巢性强。公番鸭利用年限1年,母番鸭2年。

七.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镇远 镇远陈年道菜

镇远陈年道菜已有500多年的生产历史。相传,最初由贵州镇远县青龙洞中的道士所创,故称“道菜”。由于此菜储藏愈久,品质愈佳,味道愈美,因而又称“陈年道菜”。镇远是贵州东部的水陆码头和交通要道,又是许多商品的集散地。随着客商往来,陈年道菜的美名也享誉四方。到了清代,曾为进奉皇室的贡品。

镇远陈年道菜专选取当地生产的头大、叶长、苔短的特等青菜作主料,经过选料、搓盐、翻晒、揉搓、剔筋、甑蒸、喷酒等十四道工序,精心加工制成。要求选好的青菜先去掉老帮叶,在阳光下曝晒。晒至菜叶发软,用水洗净,再挂起晾晒。待晒到八成干时,加盐揉搓(一般每百斤干青菜苔加盐二十斤)。搓好后,放缸里腌一夜;然后取出再晒,再揉,反复搓揉四、五次,直到茎、叶柔软,盐分浸入菜苔、菜叶为止。最后,进行抽筋、喷酒、甑蒸,装坛密封,过二、三个月后,即可开坛食用。加工道菜最费时的是抽筋工序。青菜的茎、叶内均有菜筋,只有抽去筋的道菜才格外鲜嫩爽口。因此,抽筋工序的好坏是决定镇远陈年道菜品质优劣的关键。抽筋完全靠手工操作,就是用针把菜内的筋一根一根地挑出来。

八.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凯里市 凯里葡萄

凯里葡萄--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说明当时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 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葡萄为著名水果,生食或制葡萄干,并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食酸,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

九. 贵州省 黔东南州 榕江县 塔石香羊

塔石香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榕江县塔石香羊属地方名特优山羊品种。香羊是在洁净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育繁衍而育成。具有早熟、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繁殖力高、耐粗饲、膻味轻、肉味鲜美等特点。香羊饲养粗放,食性广。主要以放牧为主,让羊只在野外自由采食各种牧草和植物叶子,吃饱饮足即可,冬季时适当补给一定草料,平时保证清洁的饮水和一定的食盐。榕江县塔石乡地处雷公山主峰南麓,全乡平均海拔1065米,这里山清水秀,饲草资源十分丰富,是香羊保种繁殖、发展商品羊的理想基地。1988年经省有关部门专家对塔石香羊品种进行考察,被誉为“香羊之乡”。

榕江香羊,毛好皮优,羊瘪更是名扬黔中。羊瘪,原是榕江及邻县山区的一种美味,侗、苗、水、瑶等少数民族款待宾客的佳肴。宰杀香羊之后,将羊肚、小肠内正在消化或已经消化的食物滤取绿色的液体,以花椒、生姜、芫荽、桔皮、大蒜、朝天辣等配料,油煎而成“羊瘪”。在爆炒羊肉、羊杂时,放人羊瘪调味,制作成瘪味羊肉,味美香浓,微苦回甜,增进食欲,并具有补肾、健胃、清火之药效。

塔石香羊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古州镇、忠诚镇、寨蒿镇、平永镇、乐里镇、朗洞镇,栽麻乡、崇义乡、平江乡、三江乡、仁里乡、塔石乡、八开乡、定威乡、兴华乡、计划乡、水尾乡、平阳乡、两汪乡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十.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麻江县 麻江蓝莓

麻江蓝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麻江蓝莓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的。麻江蓝莓种植面积3.1万亩,已经取得有机认证1000余亩,已经取得有机转换认证1.4万余亩,目前是国内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

蓝莓被誉作“水果皇后”。自1999年开始,黔东南州麻江县率先开展蓝莓引种试验,经过10多年的艰辛探索,全面掌握了蓝莓的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等关键技术,成功闯出蓝莓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被纳入国家级蓝莓栽培标准化示范区,获得“南方蓝莓繁育及栽培示范基地”、“中国蓝莓产业科技创新十强县”等称号。

贵州麻江蓝莓种植面积3.1万亩,已经取得有机认证1000余亩,已经取得有机转换认证1.4万余亩,2012年成功举办黔东南首届蓝莓节,目前是国内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2013年鲜果产量2000余吨。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鞣花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明目、抗癌、预防动脉硬化、抗衰老和延缓脑神经老化、抗泌尿系统感染、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是近几年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第三代果树品种。

麻江蓝莓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凯里市、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镇远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丹寨县等16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