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深圳农特产品集团 深圳农产品集团下属公司哪个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深圳农特产品集团 深圳农产品集团下属公司哪个好更新时间:2022-04-15 19:52:53

一. 广东省 深圳 福田区 三杯鸭

客家招牌名菜三杯鸭,只听名字就可以0好奇的食欲。之所以叫“三杯”指的是一杯花雕、一杯酱油、一杯酒。

河源紫金山区放养的鸭,经和兴客家王主厨料理,肉质又紧又香,加之三杯客家原产花雕、酱油与上等白酒,迷了唇舌再醉心!

二. 广东省 深圳 罗湖区 金钱龟

金钱龟俗称三棱闭壳龟、红肚龟、金头龟等,它不仅肉味美,而且在医学上是一种珍贵药材。现在深圳金钱龟的畅销逐渐兴起,近年来已成为港澳市场的热门货。

三. 广东省 深圳 盐田区 窑鸡

窑鸡是有名的“农家乐”菜之一。    

它的做法是把鸡宰杀洗净后把掏空腹腔,塞入蒜头、香菇等佐料,鸡身内外都抹满精盐,再用锡箔纸严严实实包好。等窑上的瓦片烧到泛白时熄灭柴火,将包好的鸡放进窑里后即把窑弄塌,在窑上覆一层厚厚的泥土或沙子防止热气散发。有时为了保证鸡肉不粘上沙土,还可以在窑上面倒扣一个铁锅,再盖上沙土。一小时左右就可以开窑取鸡了。只消稍微打开锡箔纸包一角,鸡肉的香味就会扑鼻而来。若把整个锡箔纸打开,一只金黄金黄的童子鸡就会展现在你面前。

由于窑鸡是焖制而成的,它的水分并不会流失,相反各种佐料的香味都会渗透到鸡肉里面,使得鸡肉吃起来十分鲜嫩够味。

四. 广东省 深圳 宝安区 粉丝元贝

粉丝元贝

这道菜是喜欢吃海鲜的人一定都会点的。厚厚的一层粉丝铺在上面没有吸收到元贝的鲜味,从粉丝中间挖个洞把元贝先干掉,再把粉丝与元贝的汁液和蒜等配料伴着来吃,既好味又不浪费。

一般做法都会用蒜茸,芫茜,葱沫,少许白酒,熟油,盐调好料,泡好的龙口细粉丝放在开边的元贝上,再浇上调好的料放锅上蒸,水开后三到五分钟即可。

电话:0755-28027338

邮编:518110

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观兰大道与四黎路交汇处(福民路站台旁)

交通方式:312,K651,370

五. 广东省 深圳 福田区 家乡猪肉汤

猪肉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磷等,具有滋阴润燥、补肾养血、益气强身的功效。精选客家地道家乡猪肉,肉质优良,“和兴客家道”精心打造,清淡好味,烫头鲜美,肉质鲜嫩,给唇舌以最纯真的慰藉。

六. 广东省 深圳 罗湖区 蒜仔爆梅花鹿肉

蒜仔爆梅花鹿肉

蒜仔爆梅花鹿肉口感鲜香,而且非常细嫩并且带有微辣,菜肴色泽美观。令人味口大增。蒜仔爆梅花鹿曾经荣获首届深圳名菜桂冠。是来深圳选择特色菜肴的一个不错的选择。该菜主料选用新鲜梅花鹿肉。辅料为野山菌、竹笋、干辣椒节、蒜仔、调料。将鹿肉制净取净瘦肉切片码味,菌、笋切片氽熟。

锅内加油下辣椒节,蒜片爆香,下主料、辅料爆炒香至熟,加调料起锅装盘造型。这样一个色香味俱全的蒜仔爆梅花鹿肉就摆在面前。

七. 广东省 深圳 南山区 南山甜桃

南山甜桃

南山甜桃是南山区特有的地方名优水果,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70年代初,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南山甜桃果肉脆、味清甜爽口,皮色美观,深受当地群众及广大港、澳、台同胞的欢迎和喜爱。南山甜桃与南山荔枝、后海鲜蚝并称为“南山三宝”。

南山甜桃清甜透红,大的有碗口那么大,达250克重。1972年,南山公社(现南头片区)种植的南山甜桃千余亩,达3万多株。改革开放初期,南山甜桃曾一度是宝安县的农产品出口大户,南山甜桃曾是南山的骄傲。上世纪70年代末,因“流胶病”、“穿孔病”、“炭疽病”及“介壳虫”等病虫害日益严重,导致树势迅速衰退,甚至整棵桃树枯死,果实品质下降,产量和经济收入逐年下滑,大部分果农因此砍伐桃树而改种荔枝。

据南山区农业部门2000年调查,南山甜桃老树剩下不足30株,且都受到病虫严重危害,南山甜桃濒临绝种边缘。2001年南山区委、区政府作出决定,尽快保护、恢复南山甜桃。经区科技局立项,区农业部门开始对南山甜桃的种源、株系划分、桃园土壤因子、生物学特性、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和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3年的努力,目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南山甜桃的种植面积迅速推广。

南山现有甜桃70亩,共分早、中、晚熟8个优良品种,共14600多株。

八. 广东省 深圳 南山区 菜胆鱼翅

鱼翅特地选了裙翅,我喜欢它的翅尖相对大条,用金华火腿、老鸡、赤肉等慢火熬制8小时后而成的顶汤炖过6-7小时后,火候刚刚好,鱼翅软滑适中,恰到好处,翅汤喝起来清香舒服。

九. 广东省 深圳 南山区 盆菜

客家的盆菜驰名四方,不少深圳的大酒楼、餐厅都爱在冬天时推出盆菜,但大部分的盆菜都经改良,加入不少名贵菜式,如:大虾、带子、元贝等,但正宗的客家盆菜,全无这些海中的名贵材料,因为客家人一般住在山区,所以大部分材料都以蔬菜、肉类为主。最初的盆菜是山区的客家人,过年过节时,各人带自备的食物相聚一堂,但山路崎岖,相聚时食物已冷却,翻热时把所有食物倒在一个大盆中煮热,就成了盆菜的雏形,现在客家人红白二事,过年庆祝都会在自家围屋内大摆盆菜宴。


所谓的“盆菜”,是将荤素各道逐一烹制好的菜肴,一层层码放在盆里端上宴席,一盆菜里可荟萃有百菜百味, 包罗万有。关于盆菜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人说盆菜是“一品锅”的始祖。相传南宋末年,宋帝(上日下丙)途经新界饥寒交迫,当地居民希望殷勤招待,但仓卒之间找不到大量盛装菜肴的器皿,居民急中生智用大木盆盛载菜肴,于是就有了“盆菜”。从此往后,盆菜,一直以来都是乡间的喜庆节日必选的传统菜式,它既有节省餐具的优点,又有“十全十美”、“美美满满”、“团团圆圆”、“盆满钵满生意兴隆”的美好寓意。不过,如今深圳的盆菜通常以陶瓷或金属等方便加热的较大盆器装盛,整盆放在炉火上边热边吃,红红火火,热气腾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