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大英有啥子特产 大英县十大名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大英有啥子特产 大英县十大名小吃更新时间:2022-04-29 08:11:31

一. 四川省 遂宁市 大英县 卓筒井盐

卓筒井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卓筒井盐是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筒井镇的。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卓筒井是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卤的盐井,“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

历代所食盐主要有:海盐、池盐(湖盐)、井盐、岩盐(矿盐)。 四川井盐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和专家考证,享誉世界的大英县卓筒井创始于北宋庆历年间,比西方要早八百多年。《中国钻探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井盐科技史》等著作皆称其为 “世界石油钻井之父”,“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

古代制盐工艺中,井盐的生产工艺最为复杂,也最能体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井盐的生产工艺经历过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早在战国末年,秦蜀郡太守李冰(生卒年不详)就已在成都平原开凿盐井,汲卤煎盐。当时的盐井口径较大,井壁易崩塌,且无任何保护措施,加之深度较浅,只能汲取浅层盐卤。北宋中期后,川南地区出现了卓筒井。卓筒井是一种小口深井,凿井时,使用“一字型”钻头,采用冲击方式舂碎岩石,注水或利用地下水,以竹筒将岩屑和水汲出。卓筒井的井径仅碗口大小,井壁不易崩塌。古人还将大楠竹去节,首尾套接,外缠麻绳,涂以油灰,下至井内作为套管,防止井壁塌陷和淡水浸入。取卤时,以细竹作汲卤筒,插入套管内,筒底以熟皮作启闭阀门,一筒可汲卤数斗,井上竖大木架,用辘轳、车盘提取卤水。

四川久大蓬莱盐化有限公司始建于1959年12月,是由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控股的子公司,位于有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之称的“卓筒井”故里的大英县城,是川东最大的制盐生产基地。公司目前已拥有生产盐卤矿山40余万吨/年、真空盐20万吨/年、液体盐12万吨/年、化工产品1.1万吨/年、自发电2200万千瓦时/年的能力。

卓筒井盐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大英县河边镇、卓筒井镇、隆盛镇、蓬莱镇、玉峰镇、象山镇、天保镇、金元乡、智水乡、通仙乡共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 四川省 遂宁 大英县 魁山牌菜籽油

魁山牌菜籽油是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的。“魁山牌”菜籽油采用了大英本地特色油菜与高科技压榨技术相结合,该产品曾获得首届巴蜀食品节同类产品唯一金奖,第二届巴蜀食品节特别金奖,四川省名特优博览会金奖。

四川省汇强油脂有限公司拥有日压榨菜籽160吨、棉籽180吨、浸出菜枯100吨和日精炼油50吨(日本引进)及灌装生产线。公司具有年加工油菜籽3万吨,棉籽2万吨、脂肪酸360吨、瓶装油200万瓶的生产能力,菜籽压榨量居川中之首,年产销量达100%。该公司拳头产品“魁山牌”一、二级菜籽油曾获得首届巴蜀食品节同类产品唯一金奖,四川省名特优博览会金奖,蒙古国乌兰巴托国际食博会金奖,并连续八届荣获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2004年5月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6年获“绿色食品”认证。被省食协评为“消费者最喜爱商品”,2003年首批获得国家质量QS认证。

本产品以川中地区无公害油菜籽为原料,通过先进的设备进行物理精炼,除去油脂中的酸、胶、臭、砷等有毒有害物质,不含任何防腐剂和黄曲霉毒素B1,长期使用可防止心脑血管硬化和高血脂,有利于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提高智力,是当今油脂中完美的健康食品。

三.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四. 四川省 遂宁市 大英县 天保文旦柚

天保文旦柚是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天保镇的。天保文旦柚堪称柚类珍品其果肉细嫩化渣,汁多味甜,清香浓郁,驰名川内。文旦柚体形如球,重可达四五公斤;果皮长浸颗粒状油点,晶莹剔透,抚之芳香浓烈,刺之有汁,香味更浓。冬季成熟时,文旦柚为黄色,肉汁丰满,味甘甜,无苦、麻、涩感;其果皮留数日后仍有余香。

天保文旦柚原产于浙江玉环县楚门,于八十年代中期引入大英县落户,现产于天保镇。

天保文旦柚系福建文旦柚的实生后代,于清光绪初年引入玉环,经多年栽培、嫁接、环境驯化,形成迥迂于母系的优良品种。

天保文旦柚其果实高扁圆形,果皮橙黄光亮,香气浓郁,果形指数0.86-0.88,果重1020-2400克,可食率高达60%以上。果肉总数0.77-1.19克/毫升,其果肉色泽晶莹,质地脆嫩化渣,酸甜最具事宜,清香可口,品味极高,口感回味悠长。天保文旦柚种子退化,品质上乘,是近代高雅富贵,长寿吉祥的馈赠佳品。

天保文旦柚在四川省大英县天保镇已步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1995年、1997年、2000连续被市评为优质水果,列入省、市、县重点果品开发项目。目前,天保文旦柚已达到10000亩,产量达到8000吨。

大英县天保柚子协会在天保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组织下,在1997年11月成立了大英县第一个乡镇民间经济组织。由供销社、天保湖管理所等5个单位和128个柚子生产大户自愿联合、组建的专业合作股份制合作技术经济实体。柚协建立了2个分会,21个服务网点,现有会员1326户,技术人员24名,建有优质文旦柚苗本基地60亩,母本园50亩。天保文旦柚挂果树7万株,年产果4871吨,实现销售收入1600万元,利润150万元。

五. 四川省 遂宁市 大英县 卓筒老井酒

卓筒井不仅是古代大英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也造福了大英的千秋万代,直到今天它仍是大英子孙的福音。大英人结合“卓筒井”取水文化内涵进行精心设计酿造出浓香型的“卓筒老井”及系列曲酒又成为今天大英的名优之一。



“卓筒老井”及系列酒是由大英县招商引资兴办的一家私营独资企业——四川省大英县酒厂所生产的。此酒具有窖香浓郁、香气纯正、锦甜甘冽、余味悠长、饮后不易上头的典型风格,属纯自然发酵酿造的绿色食品。

六. 四川省 遂宁市 大英县 “天保”文旦柚

“天保”文旦柚为大英,驰名川内,堪称柚类珍品。果肉细嫩化渣,汁多味甜,清香浓郁。其体形如球,重可达四五斤。果皮常浸颗粒状油点,晶莹剔透,抚之芳香强烈;刺之有汁,香更浓烈。冬季成熟时为黄色,肉质丰满,味甘甜,无苦麻涩感。果皮留数日犹有余香。 1997年、1998年天保牌文旦柚两度荣获市优质水果称号。现大英县天保镇天宝湖畔各村社建有基地约1万亩,年产果近万吨,天保柚子协会所属供.

七. 四川省 遂宁 大英县 蓬莱黄花梨

大英县蓬莱镇地处川中丘陵地区,是全县水果主产区之一。 1993年10月,该镇引进以砂梨系统黄花梨为主的嫁接苗4.4万株,集中成片在七桥村、幸福村、桅杆坝村、吊脚楼村,栽植面积1000亩,36.5万株,1994年至1998年又陆续引进黄花梨、长十郎、金水2号共40余万株。实行集约矮化密植栽培,面积达到2100亩,分布在该镇的7个村,12个农业合作社,1300户。

八.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九. 四川省 遂宁市 大英县 河边白柠檬

河边白柠檬,是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河边镇的著名,该品原名塔西提柠檬,源于美国,于1995年引进大英县河边镇,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柠檬新品种,享有“果中之王”、“食用佳品”称号。

遂宁市大英县的柠檬生产始于1978年,目前,以河边镇为中心的柠檬基地达10000亩,70余万株,主要有尤力克和塔西堤(白柠檬),2003年产柠檬鲜果500吨,获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河边白柠檬,原名塔西提柠檬,源于美国,于1995年引进大英县河边镇,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柠檬新品种,享有“果中之王”、“食用佳品”称号。QZd

河边白柠檬是无核水果,是很重要的天然香精原料,它为清香型填补了天然香精香型之空缺。河边白柠檬也是珍贵食品,其汁含珍贵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占1.2%,全糖占2%-3.6%,可溶性因形物7.76%-8%,各种果酸6.9%,每百克鲜果汁含维生素A2毫克,VC59-70毫克,VB30-60微克,VP抗癣皮病100-130微克,肌醇85微克,含胺基酸十七种,总量为256.51微克,同时,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成份。白柠檬汁酸,胚具有极高的美容保健作用和医药价值,对冠心病、高血压、血管硬化、支气管炎、胃病等有显著疗效,对癌症有预防抑制作用,对视力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具有抗衰老之独特功能。QZd

大英县河边镇栽植有白柠檬10余万株,年产量500吨以上,是目前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白柠檬生产基地。QZd

十.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