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阳特产镇平小米酒 河南南阳小米酒价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阳特产镇平小米酒 河南南阳小米酒价格更新时间:2022-04-17 08:16:55

一. 河南省 南阳 西峡 西峡山茱萸

西峡山茱萸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峡现山茱萸种植重点分布在太平镇乡、二郎坪乡、双龙镇、军马河乡、米坪镇、石界河乡、桑坪镇、陈阳坪乡、寨根乡等9个山区乡镇。年产量保持在1600吨左右。历史以来,西峡产山茱萸以其皮大、色红、肉厚、地道、有效成份含量高而驰名中外,名扬四海。1999年、2001年曾先后两次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山茱萸还被国家质监总局确定为原产地域保护品种。

山茱萸为西峡县地道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茂林修行地,桐漆茱萸乡”的美誉。因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四季分明,西峡产的山茱萸具有色红、肉厚、个大、柔软、油润和药味浓等特点,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氨基酸、多种糖、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可同时,西峡又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化进程慢,山区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脱贫致富任务十分艰巨。

近年来,西峡县依托宛西制药“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山茱萸生态示范区建设为载体,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项目倾斜等措施,推动山茱萸基地不断巩固和发展。目前,全县山茱萸种植面积达22万亩,挂果13万亩,年产1800吨。西峡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 “名优特经济林——山茱萸之乡”,西峡山茱萸通过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2万亩山茱萸基地全省首家通过GAP认证,并被评为“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

二. 安徽省 黄山市 休宁县 五城米酒

五城米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五城米酒产于安徽省休宁县五城镇。五城是水陆两栖的千年古镇,早在唐代就成为皖浙赣三边的商贸集散地和水运码头。五城的米酒文化与其酿制技艺一样渊远流长。唐至德二年(公元757),作为江夏名宗的五城黄姓人,每年举办"将军会"祭祀为平叛安史之乱而殉国的张巡将军。这种既有中原古风,又具吴越况味的"五城将军会",米酒成为祭会主饮料,它的品味及酿造技艺文化成了一大特色。千百年来,酿造米酒技艺一直在五城黄氏家族中世代传承,直至清代初,才有外姓人介入,米酒生产也随之向周边地区扩展。民国时期,百余家商铺的五城街上,米酒作坊就有二十多家。

酿制五城米酒的原料取当地优质珍珠米和地下清泉水,经过浸米、蒸饭、淋饭、拌粬、糖化、发酵、养酒、陈化、出酒、存放等十几道严密工序酿制而成。五城米酒酿造技艺与众不同,一年四季可以酿造,在处理水温、酒粬等工序上有着独特的祖传秘方。因此,五城米酒,清澈透明,不浑浊,不沉淀,香气浓郁,甜润爽口,醇厚甘绵,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不仅具有保健价值、经济价值,而且文化价值也很高。千百年来,五城米酒在徽州大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五城米酒历史悠久,到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到五城,喝米酒”,已成为这里的饮食文化。顶峰时,五城从街首到街尾尽是米酒飘香。近年来,随着我市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五城镇把培育发展“米酒、茶干”产业作为该镇重要的发展战略,做足特色文章,打响米酒品牌。2008年“米酒”纳入休宁县重点工业项目库,2009年入选安徽省孵化出园初创型企业项目,2010年米酒制作工艺成功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城米酒由此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黄山将军米酒有限责任公司”是五城最早成立公司的米酒生产企业。自“黄山将军米酒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成立后申请“徽嫂”商标注册成功后,连年举办“五城徽嫂米酒节”,如今,已经连续三届。通过“米酒节”,扩展了五城米酒的知名度。现今,通过“徽嫂”米酒的带动,五城米酒品牌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五城坊”也已取得商标注册证, “五城佬”、“大不同”、“新徽”已相继递交申请,另外还有“凤凰”、 “龙涧坊”等商标也在酝酿过程中,五城的米酒品牌注册正呈现着方兴未艾的势头。可以说,“商标富民”的概念已深入人心。

如今的五城米酒,既有精美瓷瓶,也有古拙瓦罐;既有现代气息型的纸盒,也有返朴归真类的提篮;既摆放在寻常百姓的饭桌上,也飞上了高档酒店的大雅之堂,销售额大幅增长,部分高档米酒的价格增长了10倍以上,产品已远销合肥、杭州、南京、苏州、上海等地。

安徽省休宁县海阳镇、万安镇、齐云山镇、蓝田镇、渭桥乡、五城镇、山斗乡、岭南乡、商山镇、东临溪镇、源芳乡、榆村乡、璜尖乡、白际乡、龙田乡、溪口镇、陈霞乡、板桥乡、流口镇、汪村镇、鹤城乡共2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休宁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五城米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休政函〔2013〕4号

黄山将军米酒有限责任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Q/HSJJ0001S-2012《五城米酒》

三.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南溪米酒

南溪米酒,远近闻名。酿者代代相传,饮者千年礼赞,南溪人自酿自饮,自行其乐,故南溪有酒乡之雅称。千百年来,南溪人逢年过节、婚庆寿诞等红白喜事必饮米酒,视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活幸福、其乐无穷的生活写照。南溪米酒浓醇香甜,最能醉人,充满朴实无华的乡土气息,是酒族中最为真纯质朴,具有乡土本色的美味,冬饮驱风去寒,夏饮提神健脑,具有养颜益寿,滋阴补阳,舒筋活血等功效。

四. 河南省 南阳 内乡 南阳黑猪

南阳黑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阳黑猪具有耳轮垂,耳根硬直,腰平直,双脊背等品种特征,具备性成熟早,杂交优势明显等优点。其屠宰率在70%左右,胴体肉率46-48%,脂肪率 2 4-30%,目前主要分布在淅川县、内乡县、邓州市等。据统计,全市现有南阳黑猪98675头, 其中淅川县畜牧场饲养的种猪系谱比较完整,有7个血统的公猪7头,31个血统繁殖母猪48头。( 南阳)

五. 河南省 南阳市 卧龙区 南阳角雕

南阳角雕,是南阳一种古老的民间雕刻工艺。生产雕刻主要以牛角为原料的艺术品实用品、保健品系列品等。产品质地细腻,色泽自然、雕琢精细,神奇自然,给人以独特新颖的感觉。雕刻手法有平浮雕、立体浮雕、通雕、沉雕等。风格古朴,深浅得宜,造型自然优美,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六. 山东省 济宁 鱼台县 鱼台米酒

鱼台米酒是以优质大米为主要原料酿成的浓香型低度白酒,酒液纯净透明,无沉淀,无悬浮物,清澈晶莹,绵软可口。畅销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省。

七. 河南省 南阳市 镇平县 镇平杜仲

镇平县杜仲栽培已有数百年历史。据历史资料考查,唐代在距县城东北25里的菩提寺建寺绿化时,就栽植有杜仲。杜仲原是野生植物,当人们对它的药用价值、生长习性有了认识以后,把他们从山地、荒野移栽在庭院及田边地埂等处时进行管理,杜仲采用播种繁殖,由于结实雌株稀少,加之结实大小年现象严重,以及过早采伐利用等原因,杜仲发展速度受到抑制,产量低,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据1983年林业资源调查,全县仅有杜仲26万株(墩),年产杜仲1万公斤。 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大了发展力度,1995年发展到1600多万株;产量由1万公斤提高到90多万公斤,年产值由8万余元,骤增到现在的3000多万元。已成为河南省杜仲生产第一县,并跃入全国杜仲六强县行列。

八. 云南省 昆明 富民县 云南米酒

云南米酒是云南昆明的。选用云南优质粳米、糯米,配以一定比例,经发酵酿造,压榨过滤,澄清盛装于鲜竹筒中。随着存放时间延长,酒色增浓,固形物增多,酒度回降,溶量渐减,但不影响饮用。

九. 河南省 南阳市 镇平县 广洋大枣

在镇平县北部山区,绵延百里的山丘峻岭之中,有一种天然生林大枣,由于它身价不菲而被海内外的人们普遍所喜爱。这便是在历史上就驰名中外、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果之一的镇平广洋大枣。
广洋大枣果呈圆状,肉厚核小,核内有仁,摇动作响,所以又叫“广洋圆铃”。每到秋季,绿叶叠翠,“玛瑙”累累,迎风笑舞,夺目喜人。广洋大枣的特点是生食甜蜜,干食美味长,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喜食佳品和医疗保健必选果品。我国古代杰出医学家祖籍镇平的“医圣”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一次在外游步时,偶遇故乡大枣运入长沙,吃后备加赞赏。并评价“广洋大枣个大肉多,蜜甜、味甘、性平,为百和药”、“有治心腹邪气化玩疾,活血脉之功效”。因此在他所著的《伤寒论》一百一十三例经方中,就有六十三例用大枣人药。从此,后人对广洋大枣就有“仨枣胜似一个鸡”和“要想活不老,一天吃仨广洋枣”之美谈,据传西汉王莽撵刘秀途经广洋大枣林,刘秀摘枣充饥,食后甚赞。自此把广洋大枣定为每年向朝廷进贡的珍品,有“御枣”之称。另传,清朝嘉庆年间进士镇平石佛寺的李德生,到云南东川任知府期间,当地知名绅士请他赴宴中,桌上放了一碗用银线串的“广洋红枣汤”,只能欣赏喝汤,但不让吃枣,足见广洋大枣的名贵之处。

广洋大枣距今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有关史料和地质资料记载,广洋(镇)位于河南省伏牛山南麓的镇平县二龙乡。这里原属襄江海峡,由于地质运动,地壳变化,海底沉积岩慢慢露出地面,就形成了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回旋成湖,好似“广阔海洋”,因此取名为“广洋”至今。春秋时期《管子·度地》篇中讲到:建都要靠河流,“因其天时地利之所生,养其人,以养六畜。”因此,广洋就成了兵家的必争之地。至今,这里还流传着“王莽撵刘秀”和“五龙二虎逼彦章”的故事。
也许是以人传物,以物传人之缘故吧,使得广洋大枣享誉海内外。从南阳《地名大志》中,我们发现这样的记载:镇平高丘东南一丘(今二龙广洋村),丘山盛产大枣。广洋大枣原系天然枣林。原始枣林东西70多华里,南北40多华里,遍布半个县境。历史上对这里盛产大枣曾有“郁郁枣林山连山,百里方圆不见天,猿猴攀枝老树上,獐麋走荫翳丛间”的生动描写。镇平县王岗乡厚碾盘村目前仍有一棵300多年树龄的枣树存在,直径1.6米,年株产量300—500多公斤。
广洋大枣不仅闻名全国,而且早就远销海外。明未清初,大枣主产区共设立大枣交易字号8座,丰收年景全县可产干枣250万公斤。据南阳《地名大志》和镇平县志都曾记载:“镇平赵河前身为涅河,起源于后山,水流襄江,注入东海。高丘(今二龙)广洋大枣盛木船运到两湖两广,转销东南亚各国……”历史上广洋大枣以“提装圆铃”的品牌,畅销海外。1981年7月由中国工商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期《中国名产》中,将镇平广洋大枣列为中国四大名果(即:荔枝、龙眼、枇杷、广洋枣)之一。1982年2月,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枣》一书,将镇平列为全国产枣区。近年来,镇平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这一名贵的知名品牌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果生态农业,使这一名有了更大规模的发展,目前“中国广洋大枣”的故乡镇平,全县发展大枣400多万株,年产干枣500多万公斤,成为镇乎又一绿色创汇支柱产业。

十.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九江米酒

这是清道光年间已行销省港澳及东南亚各地的一种受大众喜爱的米酒。具有“玉洁冰清,豉香纯正,醇滑绵甜,余味甘和”的独特风格。今天仍然享誉中外,荣获过国家级金奖。( 南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