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昌凉山的特产有哪些 凉山西昌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昌凉山的特产有哪些 凉山西昌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6 08:27:58

一. 四川省 凉山州 甘洛县 凉山桑蚕茧

凉山桑蚕茧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凉山彝族自治州沟壑纵横,立体气候明显,自海拔360米的金沙江边到1800米的山区都可栽桑养蚕,海拔360米-1600米之间的低山河谷地区及部分中山地区是栽桑养蚕最佳适宜区。生产区内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旱两季分明、日照时数长、冬暖夏凉、雨量集中等气候特征。蚕桑分布区内年平均气温14℃-22℃,年降雨量960mm-1143mm之间,降雨时间多集中在5-9月,雨热同季、夜雨昼晴。年平均日照2200小时-2500小时,≥10℃的年均积温5000-7500℃,全年无霜期290天-360天,有利的生态条件使得凉山种植桑树生长期长达290多天,产叶量高,桑树当年生枝条可达4.5米以上,单株产叶量可达4公斤以上。宁南、会东、德昌、甘洛等地区的桑叶36片即有0.5公斤,较四川内地产叶高一倍以上,且一年可养4-5季蚕。凉山被蚕桑专家誉为“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

凉山桑蚕茧茧形大且匀整,茧层厚实、茧色洁白、茧衣蓬松、外观无污物,以质量好,品质优而闻名国内外。凉山桑蚕茧是缫5-以上高品位生丝的首选原料。

凉山桑蚕茧

地域范围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北纬26°03′—29°18′,东经100°15′—103°52′之间。南北长37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2.5%。凉山桑蚕茧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凉山州境内的宁南县、会东县、德昌县、西昌市(含西昌农场)、冕宁县、普格县、会理县、金阳县、甘洛县、雷波县、喜德县、盐源县、布拖县等 13个县市的211个乡镇895个行政村,保护面积3.33万公顷,年产桑蚕茧3000万公斤(60万担)。

二. 四川省 凉山州 西昌市 莲咂菜

这就是有名的莲咂菜,用黄豆面泡水用小火煮、待烧开后加彝族酸菜水点制,有的用石膏水点,但以酸水最佳,最后将洗净的青菜撒面上戴青菜熟后就可实用。我们常用来醒酒解渴。

三. 四川省 凉山州 美姑县 凉山崖鹰鸡

凉山崖鹰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凉山崖鹰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历年来,美姑县非常重视岩鹰鸡这一宝贵资源,1998年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凉山州畜牧局、凉山州畜科所对岩鹰鸡进行了调查和品种整理后命名为“凉山崖鹰鸡”。

近年来,美姑县争取项目资金80余万元,对岩鹰鸡进行规模化养殖。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全县重点扶持规模养鸡户500户,以“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建成两个占地面积分别为450平方米、300平方米,围栏草场面积分别为200亩、30亩的岩鹰鸡选育场,购回两组孵化机,年孵小鸡5万羽。同时大力培训农民,营建“果木林—鸡食果林中的虫草—鸡粪滋树养草—树荫为鸡避风挡日”的生态养鸡圈,推动了岩鹰鸡产业的规模化养殖。

截至2009年底,美姑县岩鹰鸡存栏130多万只,出栏125万多只,产生经济效益3766.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6元。岩鹰鸡远销成都、乐山、西昌等地,成为客商的-货。

特点:身高体大,形像岩鹰,生长繁殖于海拔1800-2800米的高寒多变的气候环境中,抗逆性能好、生长快、易饲养、肉质上乘、口感好、味鲜美,其胆固醇仅为31.78mg/L,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专家认定,岩鹰鸡是我国西南高寒山区发掘出来的稀有鸡种之一,是我国少数未受污染的优良土鸡品种之一,也是品质优良、绿色安全的动物性食品。

美姑岩鹰鸡产于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的36个乡(镇)291个村。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县域介于东经102°53′~103°29′,北纬28°02′~28°53′之间。东邻雷波县,西接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与甘洛县连界,东北同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县境南北长94.8公里,东西宽46.4公里。县域实辖面积2573平方公里,常耕地面积24.3万亩,农村人平占有耕地1.69亩。全县辖36个乡镇,291个村,1475个村民小组,人口20万。县人民政府驻地巴普镇,位于东经103°07′,北纬28°19′,海拔2082米,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西昌市170公里。美姑岩鹰鸡生产区域集中在侯播乃拖乡、洪溪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区,年总产量2340吨。

四. 四川省 凉山州 西昌市 玉米饭

彝族人家虽然也用玉米磨成面,做成各种玉米粑,但在彝家,玉米最主要的吃发是做成玉米饭。就是将玉米粉洒上水,混合均匀后倒入蒸笼中,蒸成半熟时,再倒入筛子中,将玉米压碎,洒上冷水混合均匀后再倒入蒸笼中蒸熟。

五. 四川省 凉山州 西昌市 西昌小香葱

西昌小香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昌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为西昌小香葱的丰产、优质、早上市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西昌小香葱(琅环小香葱)作为西昌市的传统产业,其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区主要分布在西昌市琅环乡、礼州镇一带,其中,尤以琅环乡最适于种植。同国内其他产区的小葱相比,西昌小香葱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和优势:一是物候其早、生长快;二是产量高,亩产达1.1万斤;三是种植期长,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四是绿色无污染,品质极佳,在川渝两地具有较高知名度,并占据了稳定的市场份额。

2008年8月,西昌小香葱(琅环小香葱)获得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08年9月获得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2009年10月及2010年12月,西昌小香葱(琅环小香葱)在“2009年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010年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两次荣获“深受群众喜爱展品奖”。

目前,西昌小香葱(琅环小香葱)的种植面积达到0.45万亩,总产量2.2万吨,总产值0.44亿元。同时带动了运输、包装、服务等产业的发展,每年给相关产业带来的收入达560万元。

西昌小香葱(琅环小香葱)产地范围为四川省西昌市琅环乡、安宁镇、礼州镇、月华乡、兴胜乡、樟木箐乡、西乡乡、小庙乡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六. 四川省 凉山 布拖县 附子

附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附子的生长习性,基本与乌头相同,但只需240天左右生长期,只需经历须根生长发育期(从栽种至出苗)、叶丛期(从出苗至抽茎)、地上部分旺盛生长期和块根膨大充实期。附子喜气候温和、润湿的坝地生长条件,喜紫红混和油沙土。在疏松、肥沃、深厚潮湿的土壤中产量较高。乌头种子需低温湿润条件解除休眠,生产上如需用种子繁殖宜秋播,随采随播。种子千粒重1.3g。

多年生草本,高60-15Ocm。块根肉质,纺锤形或倒卵形,向地直下,每根再生侧根,上部周围有瘤状突起,下部有多数细小须根。茎直立,圆柱形,上部被短茸毛。单叶互生,坚纸质,叶片五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菱形或广菱形近羽状0,侧生裂片斜扇形,不等二深裂。总状花序狭长,密生反曲的小微柔毛,自茎顶或叶腋开蓝紫色花。??果长圆形,种子黄棕色,有膜翅质。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附子是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治风良药。现代研究表明,附子含生物碱和乌头多糖。炮制品含苯甲酰乌头胺或乌头胺、苯甲酰中乌头胺或中乌头胺、苯甲酰次乌头碱或次乌头胺、棍掌碱,以及超微量的dl一去甲乌药碱、附子碱等成分。具强心、镇痛、抗炎、降低血糖、局部1及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作用。临床上除传统配方治疗阴症水肿、亡阳厥逆、阳虚体衰、风寒湿痹、寒症腹痛外,含不同附子含量的附子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广泛用于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抢救休克等。本品开发潜力很大,现尚在深入研究开发。

布拖附子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2500至3000m;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3%;土壤pH值4.5至6.0;耕作土层厚度≥20cm。

三、栽培措施

1. 种苗培育:采用子根繁殖,子根直径≥1.5cm。

2. 种植:每年11月中旬(冬至前)栽种,密度:3000至4000株/667㎡(亩)。

3. 施肥:每公顷每年施腐熟有机肥15至20吨。

4. 田间管理:次年4月早春苗出齐后补苗、除草、追肥。苗高约15cm左右时进行第1次修根,除去劣势子根,保留健壮子根1至3个。1个月后进行第2次修根和追肥。在第1次修根后约7至8天摘去顶芽,留叶片8片左右。6月至7月,每隔一周及时抹除茎节的腋芽。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

5. 轮作:两年轮作。

6.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布拖附子生长周期为330天左右,在9月(农历立秋前后)盛花期前采挖为宜,挖出泥附子,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

五、加工

1.以泥附子为原料,采用炮制加工的传1特工艺制成片型,分为白附片、黑顺片。

2. 附片生产工艺:

(1)白附片生产工艺: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泥沙,浸入食用胆巴1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起浸入清水池内3至5天,待附子皮色变黄为佳,捞起使用牛骨刀剥皮,压刀切制成厚约0.3cm的片,倒入清水池内浸漂,浸漂至口尝不麻舌时止。取出蒸透,烘干或在草坪上使用传统竹笆晾晒干。

(2)黑顺片生产工艺: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泥沙,浸入食用胆巴1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起浸入食用胆巴1和清水混合池内3至5天,压刀纵切切成厚约0.5cm的顺片,再用清水浸漂,浸漂至口尝不麻舌时止。取出蒸透,烘干或在草坪上使用传统竹笆晾晒干。

六、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泥附子,表皮深褐色,个小多棱;白附片,无外皮,切面呈黄白色,表面具有光泽,呈半透明状;黑顺片,外皮黑褐色,切面呈暗红色,表面具有光泽,呈半透明状。

七. 四川省 凉山州 西昌市 砣砣鱼

该菜选用安宁河优质鲤鱼或草鱼,先斩成块,用盐、料酒、姜、葱玛味,挂水粉糊,用温油炸熟,用小火烧入味,再用大火收汁收浓。成菜色泽红亮,鱼肉细嫩,味咸、辣、鲜兼备,是典型的家常味型,在凉山地区及108国道凉山段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八.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燕麦粑

彝族语称之为“都格”,将燕麦炒熟后磨成粉,细筛除壳,即为燕麦炒面,可以随携带旅行或到远处劳动,最为方便;如果要做燕麦粑,即将燕麦粉加冷水揉成团,切成小块,放入笼中蒸熟,吃起来更为清香回甜。

九. 四川省 凉山 美姑县 紫参

紫参属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高寒山区,营养价值极高,是消除人体高山反应的最佳药物。

别名 石见穿。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四棱形,全体密被倒生的短柔毛或长柔毛。叶全体为单叶,卵形至披针形,长1.3~7cm,宽0.8~4.5cm,边缘有圆锯齿或近全缘,两面均有短柔毛。轮伞花序有花6左右,集成多轮顶生或腋生的假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有脉纹11条,上唇紫色,全绿;花冠紫色,外面有长柔毛;发育雄蕊1对,着生于下唇的基部,花丝短,花药l室;花柱着生于子房底。小坚果椭圆状卵形,褐色;光滑。花期7~10月,果9~11日。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边,溪谷两旁草丛中,疏林下裸岩旁以及郊野水沟边。本县磨心山、秀山有分布。

药用部分 干燥的地上部分。

性味功能 苦,辛,平。清热解毒,利湿,活血,镇痛。

主治 黄疸型肝炎,湿热带下,菌痢,痛经;外治面神经麻痹,乳腺炎,疖肿,跌打损伤。

应用参考 1.急性黄疸型肝炎:石见穿,糯稻根各60克,水煎,分2次服。2.

十.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松茸菌

别名:松口蘑、松菇、大脚菇

形 态:菌盖幼时为球形,开伞后呈扁半球形,直径6~30cm,污白色,具黄褐色至栗褐色平伏丝毛状鳞片,菌肉较厚,白色;菌褶弯曲,不等长,密白色;菌环以下具褐色纤毛状鳞片,内实,基部稍膨大,单菌环生于菌柄上部,边缘白色,下面与菌柄同色。在云南子实体单生至群生分布于海拔1600~3200米的温带、寒温带的云南松、华山松与栎树、杜鹃等混交林地中。

主要成份:鲜品含粗蛋白质17%,粗脂肪5.8%,粗纤维8.6%,灰分7.1%,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各种氨基酸。

功效:松茸在日本、欧洲被视为食用菌中的珍玉,具有强身、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驱虫等功效。还具有治疗糖尿病、抗癌等特殊作用。

食用方法:炒食、清蒸、煮肉汤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