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泸州叙永土特产 四川泸州哪里买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泸州叙永土特产 四川泸州哪里买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7 12:33:28

一. 四川省 泸州 叙永县 乌骨鸡

乌骨鸡又称竹丝鸡、绒毛鸡,属雉科。由于原产于我国江西泰和县,故又称泰和鸡。乌骨鸡的特征是白毛、狮头、乌骨、绿耳、红冠、黑脚、躯小玲珑、姿态优美、抗病好易饲养、性情温和可笼养乌骨鸡,饲养技术与一般肉用禽饲养技术基本相同,但对温度要求较高。

其生长速度一般80日龄可达1000克左右性成熟在6个月左右,年产蛋80-100枚。由于乌骨鸡具有较高的滋补药用和观赏价值。

二. 四川省 泸州 龙马潭 泸州凤羽茶

泸州凤羽茶,是四川省泸州市的著名茶叶品种,该茶产于四川省特早名茶之乡泸州市梅岭山脉, 因外型酷似凤凰的羽毛而得名,产品以清和醇厚为主要特征,是天然无公害茶产品,曾多次获得省优、国优称号。

在世人最崇尚的饮品文化中,酒和茶惠泽千年,一直是身份和品位的象征。泸州酒闻名天下,泸州茶历史悠长,早在唐宋时期就被列为贡茶。天地万物,造化神奇,泸州酒和泸州凤羽绿茶,是天赐江阳古城的两大瑰宝,这是泸州之福,泸州的骄傲。泸州酒,天下皆知,而泸州产中国顶级绿茶,还鲜为人知。PKk

唐朝茶圣陆羽《茶经》载“泸州产茶……”,宋代《茶业通史》和黄庭坚《煎茶记》中有“泸州纳溪梅岭茶”之句,并被列为“贡茶”。泸州纳溪梅岭山脉,长年云雾缭绕,滋润的水土气候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泸州凤羽精制的中国顶级绿茶,正是生长于此。PKk

泸州凤羽茶属扁型独芽茶,产于四川省特早名茶之乡——泸州市梅岭山脉, 因外型酷似凤凰的羽毛而得名。产品以“清和醇厚”为主要特征,是天然无公害茶产品。曾多次获得省优、国优称号。2001年获得中国(成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同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享有“川南第一早茶”和“绿茶好,凤羽早”的美誉。PKk

泸州凤羽茶的传说:PKk

相传在很早以前,金凤山不叫现在这个名字,叫过天山。这里的山民生活得和谐快乐,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山民们平静的生活被一种疾病所打碎,病魔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生命,人们束手无策,纷纷逃离家园。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青城山的仙姑来到了过天山,因她有只凤凰坐骑,人们便叫她凤凰姑娘,凤凰姑娘有着高超的医术,她发现这种瘟疫是一种慢性病,她便将自己炼制的“以茶为原料”的丹药分给山民们服用后,瘟疫消除,山民们重新过上了快乐的生活。PKk

为了纪念这位美丽而善良的姑娘,当地山民的祖先便把过天山改名为“金凤山”,把天池改为凤凰湖,凤凰姑娘炼制的丹药改名为“凤羽茶”,流传至今。PKk

三. 四川省 泸州 江阳区 分水油纸伞

分水油纸伞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分水油纸伞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竹材:产地范围内三年以上楠竹和两年以上无水槽水竹。

2.木材:符合国家林木管理规定的岩桐木、松木、香樟木。

3.纸张:枸树树皮制成的手工棉纸。

4.桐油:产地范围内生产的桐油。

5.绵线:适用制伞的彩色绵线。

二、制作工艺

1.工艺流程:选料→伞件制作→组装→穿绞、网伞→扶伞、烤伞→上油。

2.工艺要点:

(1)伞件制作:

①伞骨:伞批宽度均匀、伞批槽破皮不穿孔。伞衬齐头,钻孔匀称,削切斜面。

②伞托:等分开槽,水中浸泡≥24小时。

③伞杆:采用水竹中节,跳子富有弹性。

④伞面印制:石印、手绘、夹叶等。

(2)组装:伞骨、伞托、伞杆等组装成伞架。

(3)网伞:分批均匀,网距适中。

(4)穿绞:满穿或半穿。

(5)扶伞:湿纸不起皂泡,花纸对口。

(6)扎伞:扣扎顺畅。

(7)烤伞: 70℃至80℃烤20小时至24小时。

(8)上油:熟制桐油,手工晃油。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凹陷式裱褙伞面,图案古典,色彩鲜艳油亮,透光好。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 标

防雨性能

伞撑开,在每小时8-15mm的中等雨量下,连续冲刷12小时,不软件,不发白,不脱骨。

耐热

在40℃~43℃阳光曝晒6h不变形,不粘连,纸裂程度不超过5毫米且不超过3处。

抗风性

逆风放于风速8-13.8m/秒的六级风下逆吹6h,风门不坏,伞柄不断,伞批不起顶。

无故障连续开关次数

收撑4000次,不起顶,不冲槽,不断线。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分水油纸伞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现辖行政区域

《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关于确定分水油纸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建议的函》,泸江府函〔2013〕160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501/T02~03-2012《分水油纸伞》

四. 四川省 泸州市 古蔺县 古蔺腊肉

古蔺腊肉是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的。古蔺腊肉其肉香味浓郁、入口香醇、油而不腻、回味悠长,拥有极佳口碑。

古蔺腊肉是古蔺县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风味之一,沿袭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民间加工技术。

古蔺地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古蔺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五. 四川省 泸州 龙马潭 龙马乌鸡

龙马乌鸡为罗汉镇特色农产品,养殖环境为生态化养殖,其食物主要为虫子,属绿色无污染农产品。

近年来,龙马潭区应势利导,大力推广林下生态养鸡技术,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每年投入资金专项用于林下养鸡围栏、栖息棚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奖补结合等方式鼓励农户搞林下养殖。泸州市金凤凰禽业有限公司作为重点培育的龙头企业,拥有“龙马乌鸡”注册商标,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证,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区畜牧局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指导产业化运作,注意产业链点的利益分享和技术支持,共建双赢体系,使整个产业链条充满了活力。“龙马乌鸡”林下生态养殖产业蓬勃发展,产品全部销往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成为农民增收的好项目。

六. 四川省 泸州 叙永县 叙永水牛

水牛头部长短适中,前额平坦较窄,眼大,稍突出,口方大,上下唇吻合良好,鼻孔大,鼻镜黑色(白牛肉色),耳大小中等,生于角基后方,角基方形,上部渐成圆尖形,向左右平伸,呈新月形或弧形,髻甲隆起,宽厚,肩胛倾斜适中,胸宽而深,肌肉发达,背腰宽广略凹,腰角粗大突出,尻斜后躯发育较差,尾粗短,四肢粗壮,前肢开阔,后肢多呈S状,系部干燥,角度适中,母牛乳房呈碗形,乳头短小,乳静脉不够明显。公牛第二性征不明显。

七. 四川省 泸州 泸县 弥陀风雪糕

该产品生产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在民间制作玉兰片工艺基础上不断改进发展而成的。它以优质糯米,新鲜猪板油和上等白砂糖为原料制成。特点是,形同冰雪凝聚,洁白晶莹,风味独特,入口香甜而化渣,油而不腻,易于消化,营养丰富。( 泸州)

八. 四川省 泸州 纳溪区 护国陈醋

该产品是泸州传统的名品之一。该产品主要用麸皮、大米作原料,以当归、当参、人参等100多种中药为配方,通过传统工艺制成,具有独特的浓厚衬香、酸味醇厚、回甜爽口、余味悠长、久存不腐、陈香更佳的特点。

九. 四川省 泸州市 叙永县 两河桃片

该产品是叙永县的传统名食之一,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该产品用糯米、核桃仁、蜜桂花、猪板油精制而成。具有组织细腻如肤、柔绵俐片、甜度适当、清香可口,卷得拢、撕得开、点得燃的独特风格。

十. 四川省 泸州 古蔺县 古蔺赶黄草

古蔺赶黄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赶黄草为古蔺县道地药材,分布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乌蒙山麓原始森林。其生长、成活与否对土壤、日照、气温、降水等条件均有严格要求。赶黄草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化湿,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功效,是苗族民间治疗肝病的经验方,苗族人世代习用,称她为“神仙草”。现代研究表明赶黄草内含多种有效成份均对肝损伤具保护作用,能恢复肝脏功能,减低饮酒及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抑制肝纤维化、肝硬化,并对甲肝、乙肝、慢性活动性肝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古蔺赶黄草

古蔺县古蔺赶黄草技术推广协会

11513252

赶黄草(中药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