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柳州年货必买特产 柳州土博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柳州年货必买特产 柳州土博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2-04-29 06:10:49

一. 广西 柳州 柳南区 柳州鸭下巴

柳州鸭下巴是柳州人平时桌上的一道佳肴。最为传统的美食,鸭下巴之所以还能成为一道主菜,可见其魅力极大。

主料

鸭头10个。

辅料

洋葱1个,芹菜150克,粉丝适量,西兰花少许,鸡蛋白(鸡蛋清)1个,豆油500克,淀粉适量。

调料

食盐3克,姜1块,美极鲜酱油20克,白糖20克,柱侯酱15克,胡椒粉3克,大蒜粉适量。

做法:

1、 净鸭下巴用洋葱、芹菜、姜和所有调料腌渍3小时后上笼蒸熟,取出,用蛋清、淀粉拌匀。

2、锅烧热加油,烧至六成热时入鸭下巴,炸呈酱红声,放在用油炸过的粉丝上面,中间缀上西兰花

二. 广西 柳州 柳城县 太平牛腊巴

太平牛腊巴是采用太平镇四十八弄生长的优质黄牛鲜肉,辅以纯天然香料等佐料,经传统土灶明炉烧烤,纯茶油酥炸等工艺精制而成。该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香、酥、松、脆,原汁原味,甜辣爽口,回味无穷,是茗茶、下酒、送礼之佳品,该产品采用的原料都是未经污染的牛肉和纯天然香料,堪称绿色食品。目前太平比较著名的牛腊巴品牌有泰龙牌和丽兰牌两种,其产品风味各有特色。“泰龙”牌牛腊巴是在继承了本镇具有上百年历史的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于2000年创立的优秀品牌,自从形成批量生产以来,该产品畅销区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曾参加中国大西南(防城港)名特优产品展销会,获得好评。但由于仍然以家庭手工方式生产,生产规模较小,产品供不应求,无法满足市场需要,迫切希望通过招商引资寻求合作商,共同开发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风味佳品,把太平牛腊巴做大做强。

联系单位:太平镇人民政府

电话:0772—7051213

信息来源:柳城县人民政府

三.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石头鱼

石头鱼是大苗山用来接待客人的一道特色菜,味道鲜嫩可口,能增进食欲。

主料:

田鲤或河里的鲜鱼。配料:干辣椒、姜丝、白紫苏、野旱菜(俗称瑶婆菜)。

制作过程:

将禾花锂烤好,找来野菜、韭菜、辣椒及配料备好,把主料和配料放入汤盅中,盛入清水,然后选用几枚质地坚硬的鹅卵石投进炭火中烧红,将“红石”置于汤盅中,利用石头的热量使汤水烧开三、五分钟,即可水开鱼熟;再加入少许盐和味精即成一道极鲜美的传统苗族佳肴――野菜石头鱼。吃起来鱼肉清甜,汤味鲜美。野菜石头鱼是苗族在生活中创造的一道菜谱,充满了神奇色彩。

这道菜不是人人都能遇上,时时都能奉上,这是苗族同胞在特别季节用来招待贵客的一道菜,但是只要你诚心,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携妻带子,呼朋唤友进入苗山,苗族同胞在收剪糯谷时会满足你这个心愿。

四. 广西 柳州 鱼峰区 柳蜜柑

柳州市柑桔场生产的柳蜜柑是柳州主栽品种,属尾张温州,栽培历史悠久,远在唐代柳宗元就有《手种黄柑二百株》的记载,果实中等大,扁圆形,单果重130克左右。果皮橙黄色,油泡小,较平滑,囊瓣10瓣,半月形,果肉鲜橙色,中心柱心,含可溶固形物11-14%,柠檬酸0.9%,风味甜酸可口,品质好,较耐贮,11月上中旬成熟,果实鲜食,加工皆宜,远销港澳及东南亚,有很高声誉。此外在大桥园艺场、洛维园艺场、红星园艺场和华侨园艺场等场均有柳蜜柑主栽品种。( 柳州)

五. 广西 柳州 柳城县 牛腊巴

牛腊巴

太平牛腊巴是采用太平镇四十八弄生长的优质黄牛鲜肉,辅以纯天然香料等佐料,经传统土灶明炉烧烤,纯茶油酥炸等工艺精制而成。该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香、酥、松、脆,原汁原味,甜辣爽口,回味无穷,是茗茶、下酒、送礼之佳品,该产品采用的原料都是未经污染的牛肉和纯天然香料,堪称绿色食品。目前太平比较著名的牛腊巴品牌有泰龙牌和丽兰牌两种,其产品风味各有特色。“泰龙”牌牛腊巴是在继承了本镇具有上百年历史的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于

2000年创立的优秀品牌,自从形成批量生产以来,该产品畅销区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曾参加中国大西南(防城港)名特优产品展销会,获得好评。但由于仍然以家庭手工方式生产,生产规模较小,产品供不应求,无法满足市场需要,迫切希望通过招商引资寻求合作商,共同开发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风味佳品,把太平牛腊巴做大做强。

六.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烤田鱼

每年秋收时节,苗山群众聚集在山坡上进行别有风味的烤田鲤会餐,庆贺丰收和秋收结束。剪禾时,通常把有鱼最多的深水田留到最后来剪,当日邀请亲朋好友,带上美酒,蒸好糯米饭,一同到那块田里剪禾把。姑娘们进田剪禾,小伙们下田捉鱼,气氛热闹异常。剪禾结束,便在田边附近的山坡上烧起几堆篝火,用树枝或者竹子将全鱼夹成一排,拿到火边慢慢烘烤。

将田鲤烤得香气四溢并呈现出金黄色时,算是烤熟了,然后将几条小田鱼捣碎,配以烧熟的干辣椒、蚂蚁菜、野旱菜、食盐等佐料,做成风味独特的苗家鱼酱,吃时,夹鱼蘸上鱼酱,其味清香,鱼肉细嫩,肥美可口。这时就可以开怀畅饮了,一直喝到太阳西斜时才回去,留下一路欢声笑语。

七. 广西 柳州 融安县 融安滤粉

滤粉,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临近的融安县两县的特色美食之一,其中融安的滤粉口味尤佳,也是米粉中的一种。滤粉至今早已发展成为罗城地区人民的大众食物,罗城乃至以下的乡镇、农村,大家的早点、午餐经常都离不开滤粉。乡民们每在赶街圩的时候,吃一碗滤粉当作午餐或者下午茶,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必然。

典故:

滤粉,相传为融安县乡村农民所创。清顺治时代,长安镇附近从粤、闽、湘、赣、黔等省迁来一批农民,以垦荒开地,造田耕种谋生。几十年以后,逐步扩大了耕地面积,营造了很多村落,有的农户富裕起来了,为改善膳食,他们研制出了滤粉,最先的方法是把大米浸泡过夜后洗净滤干,放少量的米饭加工碓成粉末。将米粉入盆,用小量滚水合匀。再加放清水搅拌成生熟稀浆。取木水瓢将底部钻穿五个漏眼。用五个手指塞紧瓢底的漏眼,将米浆倒入木瓢内,松开五指把米浆滤入沸水锅,用竹筷捞松,不使其粘锅底,熟后即成圆形粉条。清代乾隆年间,融安县大巷一带,遭受严重旱灾。当地习俗,每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每年春秋两社,是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这个习惯古来有之。民间有一句俗语云:“社王不吃长江水”,每逢社日都下雨。但当年的降雨量很小,因滤粉的方法似连绵不断的下雨,农民为了求神降雨,就以滤粉和酒肉祈敬“社王”。巧逢这年祭祀之后,连日倾盆大雨,使当年获五谷丰登。从此,不但每年的“社日”家家户户做滤粉祭祀“社王”,逢年过节、招待贵客也用滤粉。吃滤粉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

制作方法:

原料:白大米1公斤,猪肉150克,猪骨头250克,熟油100克,生盐15克,酱油50克,冰糖25克,桂林豆腐乳3块,味精1克,葱花50克,头菜100克,炒香芝麻粉10克。

工艺:先将猪骨头洗净放入锅,加放清水500克,猛火煮滚后用温火煲成250克的骨头汤。将猪骨捞起后放盐、冰糖、酱油等煮成卤水,起入罐内,放味精调匀备用。将猪肉洗净剁碎腌好备用。腐乳放入滚水开溶备用。葱头洗净切碎备用。头菜洗净剁碎炒香备用。将碎肉和腐乳汁分成10碗备用。将白大米洗净泡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用电动钢砂磨加工成细嫩的米浆。制作滤粉时先将米浆调匀成稀浆,倒入镀锌铁皮的滤瓢内,右手握瓢柄,左手拿底板柄,同时将滤瓢放锅灶上,随即将粉浆滤入沸水锅内。边滤边旋转滤瓢至滤完,将底板的米浆刮净,入瓢滤干净。用竹筷捞开煮熟粉条。碗中先放小量滚粉汤捞散碎肉,捞粉入碗,用筷条拌匀熟碎肉,粉面上加放熟油卤水,最后撒放葱花、头菜、芝麻粉即成。

特点

其特点为嫩滑、爽脆、香甜,味鲜,并且价格十分便宜。

八.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融水苗族油茶

广西柳州融水一带盛行打油茶,作为民间休闲小吃之一,主要流行于当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其与油和茶有关故称之为油茶,并且因其味道爽口,深得当地人民的喜爱。有的地方一天要喝三餐油茶,早上起来先喝油茶再出工,中午收工回来先喝油茶再吃午饭,晚餐也先喝油茶再做饭。客人进家不送开水不备茶,而是煮油茶招待。

原料及制作方法

它的主要原料有:茶叶、荫米、糍粑丁(用糯米锤打制作而成)、油果(主要是用面粉炸制而成)、花生、葱花、盐和糖。

其制作方法特别讲究:在油茶锅内放进油,待油热放入少许米炒黄,再加入大茶叶合炒后加水煮沸,片刻,滤去茶叶,舀进小碗里再加上各种配料即可食用。可根据个人口味适当加入盐或糖调味。泡油茶的配料因油茶的档次不同而有多寡高下之分。一般油茶有炸米花,花生或黄豆。档次较高的还有猪肝,猪小肠、汤圆,糍粑等。

苗族油茶甜香可口,喝后留下一股甘甜之味。茶水可解腻,助消化,亦有提神醒目的作用。喝油茶水(指不加汤圆、糍粑等食物的空茶水)一般不用筷子或只用一只筷子。油茶亦要吃上三小碗才算领了主人的情。瑶、侗民族也都有打油茶之俗,至今依然盛行。

九.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三大荤酸

苗、侗族喜欢吃酸。酸肉、酸鱼、酸鸭三大荤酸最具风味。

酸肉以猪肉为原料,把猪肉切成约一斤重的肉块,用生盐腌两天,使肉质完全进盐味后稍微风干,然后用辣椒粉、糯米饭和一些甜酒糟搅拌均匀。腌制酸肉的器皿一般用木桶,桶口大、桶底小,桶底用木架撑垫,木架上放两至三层竹壳,竹壳上再铺垫稻谷草秆,然后把拌好配料的猪肉一层层地压满桶,在猪肉之上再用竹壳盖上三、四层,在竹壳上再用石头压上桶盖,尽量使之不能漏风,只能漏水。制作酸肉一般在初冬至立春前,入桶两个月后肉开始产生酸甜香味,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酸肉。

鱼和鸭是剖腹取出内脏,弄干净后整只腌制的。腌制方法和酸肉腌制一样。酸肉一般有两种吃法:一炒,即将肉切片放下锅中焙熟,然后放芹菜、蒜苗及少许水焙熟即可。二是用木炭烘烤,烘烤是少数民族最传统的吃法,烘烤酸肉香味四溢,周围几十米内香味扑鼻,垂涎欲滴。三大荤酸是苗、侗族群众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鱼肉类食品保存的最好方法,是苗、侗族人民的智慧结晶。

十. 广西 柳州 鹿寨县 鹿寨黑皮蔗

果蔗(黑皮蔗)

果蔗,鹿寨黑皮蔗为水果型鲜食甘蔗品种,年种植面积5000多亩,主产区寨沙、中渡、平山、鹿寨等乡镇,年产量2,5万吨。11月至次年3月均有上市,产地批发价800-1000元/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