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扬州新槐泗镇有什么特产 扬州槐泗最好的地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扬州新槐泗镇有什么特产 扬州槐泗最好的地方更新时间:2022-04-15 05:49:43

一. 江苏省 扬州 广陵区 扬州鸡蛋菜



扬州鸡蛋菜鸡是人类的重要食物,对人体有良好的保健作用。鸡蛋也有丰富的营养,是重要的烹饪原料,可以制成各种美食。比如鸡蛋糕,是中西各国男女老幼生日的吉祥礼物。扬州人家常吃的还有爆米花鸡蛋、糟蛋、松花变鸡蛋、咸鸡、韭菜炒蛋、烩蛋白、虾涨蛋、蛋浇卖、蛋饺、虎皮蛋、八宝蛋、如意蛋卷、炸蛋卷、玛瑙等等。蛋饺、蛋烧卖主要原料是鸡蛋和虾仁或肉泥。制作是先把鸡蛋打碎放在一个碗内,加盐,用筷子搅拌。再把小手勺放火上烧热,擦油,把蛋液舀进小手勺,四圈摇动一下,再上火少许烧一下,变成蛋皮。然后把虾仁或肉泥放进蛋皮,做成蛋饺形。可用菜心或其他植物原料烧烩一下,放盆勾芡即成。蛋饺和菜心,黄绿勾芡即成。蛋饺和菜心,黄绿两色分清。八宝蛋的制作。将作仁、火腿、鸡蛋清、蛋黄糕、青豆、冬菇等原料和少量调为盐、味精等拌一下。把生鸡蛋一头蛋壳轻轻打开,把鸡蛋黄加盐调成蛋液,上笼蒸熟,切成小丁。以上的原料也切成丁,放入蛋壳内。再把蛋清放入蛋壳,至满。将蛋壳破的一头用胶纸封好,上笼蒸,用小火把鸡蛋蒸熟,再去掉全部蛋壳,变成八宝蛋,改刀成三分厚圆片,放盆内加一些绿色素菜和一些动物肉类的菜肴,勾芡成菜。八宝蛋也做成冷菜。蛋白、蛋黄、蛋松是多种烹饪工艺等不可缺少的原料,比如冷盘用的黄色、白色蛋糕,还有烹饪日常用的脆皮糊、蛋黄糊、高丽糊等,都不能与鸡蛋分开,炸、烹、滑熘、各种爆炒也少不了鸡蛋。比如扬州蛋炒饭同样少不了鸡蛋。


二. 江苏省 扬州 宝应 宝应慈姑

宝应慈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宝应是著名的“中国莲藕之乡”、“中国慈姑之乡”。“宝应慈姑”在唐代就成为御用贡品,清代被列为重要土产。为充分利用丰富慈姑资源,提升宝应慈姑产品形象,促进宝应慈姑产业做大做强和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日,县农委一名工作人员到宝应县档案馆,查阅宝应慈姑相关历史资料。我馆工作人员为其提供了珍贵馆藏《道光宝应县志》、《民国宝应县志》及《宝应年鉴》、《宝应大事记》等7本有关宝应历史文化的地情书籍和资料。为“宝应慈姑”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宝应慈姑

地域范围

宝应地处江苏省中部,是扬州市的“北大门”,东接建湖、盐城、兴化,南连高邮,西与金湖、洪泽隔宝应湖、白马湖相望,北和淮安毗邻。县域东西长55.7公里,南北宽47.4公里,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19°07′43″-119°42′51″、北纬33°02′46″-33°24′55″,平均海拔2.0米。宝应慈姑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宝应东荡地区的广洋湖、射阳湖、西安丰、曹甸、望直港和鲁垛等6个镇,面积6667公顷,总产量10万吨,产值达2.5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宝应慈姑球茎近圆球形,顶芽基部缩缢明显,表皮青色带紫,肉色乳白,肉质紧密,入水即沉,熟食鲜美爽口、味苦回甘。宝应慈姑约含碳水化合物>30%、蛋白质5%~6%、脂肪0.4%~0.5%,具有低脂肪,而富含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的特点,营养丰富;同时富含秋水仙碱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一定药用价值。 宝应慈姑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 慈姑》(DB32/T657-2004)的标准要求;生产执行《慈姑生产技术规程》(DB32/T868-2005)。

五.特定生产方式

三.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大仪卤牛肉

“大仪卤牛肉”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以大仪饭店及一些个体经营大户为重点,以继承大仪卤牛肉的特色的基础上,对传统加工技术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形成别具风味的地方特色产品——“大仪卤牛肉”。全镇年产屠宰菜牛约千头,年销售收入300万元, 主要销往扬州、仪征、安徽等地
( 仪征)

四.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仪征雀脯菜



江苏仪征地区的雀脯菜,自古即扬名京师,被誉为美味。清代乾、嘉时期,真州(仪征古名)坛装雀脯就行销于市。
仪征雀脯菜,选料严谨就是以肥嫩、味鲜的麻雀脯为主料。再次将几款雀脯菜肴介绍一下。
熘雀脯
主料:麻雀脯肉300克。
配料:净青椒100克。
调料:鸡蛋清1只,绍酒、精盐、酱油、醋、白糖、葱姜末、蒜泥、水淀粉、麻油、猪油等各适量。
制法:
1.将麻雀脯肉洗净,沥去水,逐个用刀轻轻打吞刀,放入碗中,加鸡蛋清、精盐、水淀粉拌匀;青椒切成小菱形块。
2.炒锅上火烧热,舀入猪油,烧至四成热时,放入雀脯肉,用铁勺拨散,至白色时,沥去油。原锅仍置旺火上,留少许油,放入葱末、姜末、蒜泥炸香,放入青椒煸炒后,加绍酒、酱油、白糖和清水,烧沸,用湿淀粉勾芡,倒入雀脯肉,淋入醋和麻油,颠翻几下,装盘即成。
此菜特点:脯肉细腻鲜嫩,酸甜味浓,为佐酒佳品。
香炸雀脯串
主料:雀脯肉100个,约750克。
配料:鸡蛋4只,面包屑250克,香菜叶少许。
调料:番茄酱1听,甜面酱1听,酱油、盐、味精、糖、绍酒姜、葱、胡椒粉、猪油等各适量。
制法:
1.先将雀脯肉打吞刀,加盐、绍酒、葱、姜、味精、胡椒粉,浸渍10分钟,挂全蛋糊,逐个滚上面包屑;用食用钎针穿起,每串10粒,待用。
2.将甜面酱加糖、水、味精、麻油、醋调稀,装入小碟待用。番茄酱加糖、麻油调稀,盛入小碟待用。
3.炒锅上火烧热,倒入猪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雀脯串,炸至金黄色时捞起,沥油,呈发散形排入大盘中,中间用香菜叶点缀,配上两味跟碟即成。
此菜特点:外脆内嫩,鲜酥干香,佐以跟碟,美味无穷。
板栗烧雀脯
主料:麻雀肉500克。
辅料:板栗300克。
调料:酱油、盐、糖、味精、蒜头、姜末、葱段、绍酒、猪油等各适量。
制法:
1.先将栗子用刀分别在皮上切十字花刀,然后下热油锅中炸透,待皮翻起时捞出,剥去皮,放入蒸笼中蒸烂待用。
2.将炒锅上火烧热滑锅,倒入油,待油热时,倒入雀脯肉,炸成金黄色时捞起,沥油。锅内留少许油,放入姜片、葱段炸香,烹入汤汁,加酱油、盐、绍酒、糖,投入炸好的雀脯肉。烧开时撇去浮沫,移小火焖至酥烂,倒入蒸好的板栗,在小火上略(火靠)一会儿,调好口味,放入蒜瓣,用大火收浓汤汁。加猪油,淋少许醋,倒入盘中即成。
此菜特点:雀脯肉汁浓味醇,食之兼有栗子香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五. 江苏省 扬州市 广陵区 扬州春卷

扬州春卷

春卷是扬州春令小吃。“调羹汤饼佐0,春到人间一卷之。二十四香风信过,纵教能一也非时”。这是清代一位诗人写扬州春卷的诗。“春到人间一卷之”,这就把扬州春卷的应市时令和制作方法描述得恰到好处。春卷皮的烙制,堪称一绝。一手执锅,一手抖动面团,一揿一张,操作干净利落,烙成的春卷皮,薄如纸,圆如镜,透明柔软,以皮包馅,卷成长条,两头以面糊相粘,入油锅煎炸,至红焦色即成。

扬州市场上供应的春卷,多以猪肉、芽笋、韭黄、木耳、冬菇、胡萝卜作馅;筵席上的春卷还配以鸡丝、海参、虾仁等高档原料。春卷多为长形,但也有三角形、长方形、方形。除咸味外,还有鲜咸味、香辣味、酸甜味,各各味不雷同。

六.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区 炝虎尾

“炝虎尾”是扬州、淮阴地区的一款传统名菜。它是用鳝鱼尾背一段净肉,经开水稍汆加浓计调味拌制而成,因其形似虎尾,故名。鳝鱼通称黄鳝,我国自古以来一直将它列为鱼中上品,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补五脏、疗虚损的功效,历代一些著名中医常用以治病补身。在夏季食用功效更显著,曾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用黄鳝制作菜肴,据说始于汉朝,到唐宋以后,较为盛行。江苏淮扬地区较早开始制作鳝鱼菜肴,烹调经验丰富,许多中外顾客在当地品尝这道历史名菜后,对其滋味之鲜美,均赞不绝口 。( 扬州)

七. 江苏省 扬州市 广陵区 扬州酱菜

距今已有千年以上历史,三和、四美、五福是老牌酱坊,历史早逾百年。扬州酱菜相传源于汉代,唐代时即遐迩闻名。鉴真曾将制作方法传入东国,日本人依法制作,果觉齿颊生香,至今能循旧法制作,并奉鉴真为始祖,诗曰:“豆腐酱菜数奈良,来自贵国盲人乡。民俗风习千年久,此地无人不称唐。”清代时,扬州酱菜被列为宫廷御膳小菜,曾获国际博览会奖章,西湖博览会金奖。解放前,扬州有酱坊70余家,多为前店后作,每家都有高招,尤以四美、三和、五福为大,“四美”是清初一秀才借用《腾王阁序》中“四美具,二难并”之句起名,含义为鲜甜脆嫩,“三和”是酱园主人自起,含义为色香味皆佳。酱菜既保持瓜果蔬菜清香味,又有浓郁的酱香味,其特点是酱香浓郁,甜咸适中,色泽明亮,块型美观,鲜甜脆嫩是其鲜明特点。主要品种有:乳黄瓜,以每斤30条以上的鲜黄瓜为材,皮薄,肉嫩,青脆无仔,无渣如乳;酱牙姜,选取浙江或安徽嫩姜为材,最肥、最嫩、纤维少、入口脆;螺丝菜,取甘露子为材,形如螺丝又像宝塔,脆而清,细而嫩;萝卜头,挑选每年26个以上的萝卜,小、圆、白,腌好后,必须脆、嫩、甜;什景菜,选用红、黄、翠、绿、黛等多种色彩的酱菜,切成丁、条、块、丝、片等形状,组配成什景菜,外形既美,色彩又多,谁人不爱?难怪诗人要赞美:“色如碧一玉形似簪,清香喷艳溢齿间,此味非比寻常物,疑是仙品下寰。”

八.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慈菇

慈菇

慈菇在宝应县很早即有种植,慈菇豆腐汤白如奶质,鲜美可口,唐代时就列为朝廷御用贡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慈菇生产发展迅速,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5万亩,总产6万吨,主栽品种紫圆(侉老乌)品质

好、个头适中、肉质紧实、食用时无苦味,深受客户欢迎。每年慈菇上市期外地客商纷纷上

门收购。

慈菇加工主要是保鲜出口,年出口量500多吨。

九. 江苏省 扬州 广陵区 扬州盐水鹅

盐水鹅,是扬州的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盐水鹅的原料多为品种优质的白鹅,经过拔毛和层层卤制,便可食用。盐水鹅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必点菜,一碟雪白整洁的盘子,独具匠心地摆上一块块盐水鹅,色泽黄澄明亮,烂而不散,肥而不腻,鹅肉质感松嫩,吃起来很有嚼劲,舌尖起舞,唇齿留香,用一句扬州方言来形容,就是“呱呱叫”。盐水鹅不但肉质鲜嫩,口感鲜美,而且具有许多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鹅肉中蛋白质含量很高,其中维生素亦可保持身体健康。正因如此,鹅肉也成了绿色健康食品中的冠军。

扬州盐水鹅的历史:

到扬州品尝美食,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扬州“三头宴”、“富春包子”之类的名菜名宴,其实要论食鹅的文化,扬州也当之无愧。扬州大量养鹅、吃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前。唐代诗人姚合在《扬州春词》中描述当时的扬州是“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早在明代,鹅肉是最为家常的一道菜,在一些笔记小说中可以察见端倪。《红楼梦》中的胭脂鹅更是一道人们喜爱的扬州菜。

扬州是名副其实的鹅消费城市。全国最优良的鹅品种为“扬州鹅”。据统计,扬州人一年消费盐水鹅2000万只,扬州风鹅产业用鹅在6000万只,所以北方各地饲养的鹅都到扬州来销售。再说在扬州正式的酒席上,缺不了扬州盐水鹅。扬州盐水鹅的名气大得很,几乎与瘦西湖齐名,到扬州没逛过瘦西湖,没吃过扬州盐水鹅,那你不能算是到过扬州。

扬州盐水鹅,扬州人俗称其为“老鹅”,是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淮扬菜里不可或缺的一道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充分体现了“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的本质特征。到清代,地方官员用盐水鹅招待下江南到扬州的康熙和乾隆皇帝受到赞誉,因此而名扬天下,作为地方特色菜闻名遐迩。

在扬州,卖老鹅的摊点,大街小巷,遍地开花。上午十点,下午五点准时出摊。扬州人吃老鹅,跟家常便饭一样。只要高兴,只要想吃,家里来客,走上街头,随处可见老鹅摊,鹅前胛、鹅后腿、鹅头颈、鹅爪翅、鹅血肠、鹅肫肝等,货随主便,任意挑选,称好、剁好、装好、浇卤等,一手交钱,一手拎袋老鹅,与三五知己,推杯换盏,佐酒或是搭饭,既方便又惬意。

十.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蛋饺蛋烧

蛋饺蛋烧

蛋饺、蛋烧卖主要原料是鸡蛋和虾仁或肉泥。制作是先把鸡蛋打碎放在一个碗内,加盐,用筷子搅拌。再把小手勺放火上烧热,擦油,把蛋液舀进小手勺,四圈摇动一下,再上火少许烧一下,变成蛋皮。然后把虾仁或肉泥放进蛋皮,做成蛋饺形。可用菜心或其他植物原料烧烩一下,放盆勾芡即成。蛋饺和菜心,黄绿勾芡即成。蛋饺和菜心,黄绿两色分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