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陕西省安康市特产水果 陕西安康的最出名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陕西省安康市特产水果 陕西安康的最出名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4 12:48:07

一. 陕西省 安康 宁陕县 宁陕猪苓

宁陕猪苓是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的。地处秦岭南麓的宁陕,盛产猪苓,誉名秦岭猪苓,别名野猪苓、猪屎苓。以其个大、猪苓葡聚糖Ⅰ、麦角甾醇、α-羟基二十四烷酸、粗蛋白、生物素含量高等特点而畅销东南沿海。被誉为全国最优。

作为天然药用资源“宝库”的宁陕,境内各种中药材多达1034种,其中“秦岭猪苓”因品质优良、有效成份高弛名四方。而猪苓又是国家医药管理局最新公布的市场前景好、适生范围小的紧缺中药材。针对得天独厚的生产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宁陕通过几年的引导和扶持,涌现出了一大批猪苓种植专业村和专业种植大户。全县猪苓半野生化种植已发展到3000余亩百万窝的规模,成为宁陕 “秦岭绿色药谷”平台上一匹耀眼的“黑马”。

宁陕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成功的摸索出了一套猪苓半野生人工栽培技术,推广后得到了非常好的收效。为了进一步把猪苓产业做优作强,扩大“秦岭猪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该县已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达成协议,利用中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在猪苓有性繁殖方面的科研优势,在全县进行猪苓有性繁殖研究及大面积推广。同时与北医大安康药物研究院,北医大安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技术经济依托关系,共同组建猪苓产业实体公司。还在省内外有关院校和科研单位聘请一批专家来县策划、指导、调研,帮助建立符合GAP标准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SOP的制度。 为吸引开发商来县投资发展猪苓,宁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招商引资开发的优惠政策。规定从投资之日起三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从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农林税,对种植、加工企业行政性收费实行最低限额。在土地出让上较优惠30%的基本金,在服务上推行政务一厅式办公,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为企业创造全方位的宽松环境。同时借西部大开发机遇,改进基础设施建设,为投资兴业者提供硬环境支持。

宁陕目前正着手建立猪苓优良品种繁育园、优良猪苓品系选育基地,准备近期发展5000亩的猪苓规范种植基地,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实现农村户均一亩猪苓、人均增收400元、财政增收400万的目标,尽快把宁陕建成全省最大的“猪苓之乡”。

该县将猪苓作为名贵地道药材列为发展重点。早在八十年代初就人工半野生栽培成功,现规模已扩大到50万窝。有性繁殖已作为课题与科研单位正处试验、示范阶段。“猪苓之乡”将为打造“秦岭绿色药谷”擎起一片蓝天。

二. 陕西省 安康 平利县 辣子

陕西人吃辣子,不亚于四川人和湖南人。当地盛产“秦椒”和“线辣”细长肉厚,辣味十足。无论零餐小家庭便饭,逢年过节或盛大宴席辣子必不可少。

三. 陕西省 安康 镇坪县 岁岁面

唐代以来,多于生日食汤饼,即所谓长命面。世代传袭,成为习俗。至今婚、丧、嫁、娶、寿,每以该面待客。成品薄而细长,筋韧光滑,汤多油大,酸辣醇香。

四. 陕西省 安康 旬阳县 旬阳蚕丝被

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被业界称为"纤维皇后"。其主要成分为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其构造和人类的皮肤是最相近的,有87%是一模一样的,内含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有防风、除湿、安神、滋养及平衡人体肌肤的功效。蚕丝滑爽、透气、轻柔、吸湿、不剌痒及抗静电等特点使其成为制作贴身衣物的上乘料子,而以蚕丝作为内质的蚕丝被更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透气保健等得天独厚的品质和优点。古时候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的被子,用的都是蚕丝被。所以,蚕丝被是盖起来最舒服的被子。

旬阳县桑博蚕丝品有限公司是在原旬阳县惠灵蚕丝制品厂的基础上成立的一家集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蚕丝产品开发企业。公司秉承“传承丝绸文化之经典,缔造健康生活之典范”的经营理念,开发生产的产品有“桑博”牌天然蚕丝被,蚕沙丝枕,蚕沙颈椎理疗枕,蚕丝睡衣,真丝T恤,真丝围巾,丝绒睡袍,丝绒保暖内衣,床上用品等系列产品,先进的生产工艺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蚕丝轻柔光滑,吸湿透气,冬暖夏凉,高贵典雅的优良品质。做工时尚精致,外观典雅大方,内在品质优良,个性纯朴自然,是您会议接待,馈赠亲友,居家享用的首选佳品。

地址:旬阳县商贸大街206号(河源酒店转盘处欧诗曼丝绸坊)

五. 江苏省 无锡 新吴区 水果特产

无锡四季花果飘香,盛产水蜜桃、柑桔、巨峰葡萄、杨梅、梨等水果,其中无锡水蜜桃,以色泽鲜艳,汁多甘厚,味浓香溢,入口即化而驰名中外,被誉为“果中皇后”
( 无锡)

六. 陕西省 安康 旬阳县 狮头柑

狮头柑

“旬狮头柑”在旬阳县栽培历史悠久,其耐寒性优于其它品种,外形有许多突起,形似狮头而得名。树体抗性強、产量高、果大、耐贮藏,酸甜适度,口感颇佳。多次在杨陵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是我县名优特有传统果品,通过调查研究,我县狮头柑现有面积20000余亩,挂果7200余亩,年产1000余吨,产值达100万元,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是我县城乡居民柑桔水果消费的主要品种。汉江及旬河沿线适生区乡镇将狮头柑列为本乡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部分乡镇年水果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县上下认识统一,发展积极性高,为我县狮头柑产业建设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开发经营“旬阳狮头柑”资源,做大做强“旬阳狮头柑”产业,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符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生长期间,要求比较湿润的气候条件,年降水量以1000毫米-1500毫米为宜。夏秋干旱,常易造成卷叶落叶,影响果实发育,甚至引起落果。干旱情况下发育的果实,囊瓣壁厚,汁液少,风味较差。但降雨过多,易影响授粉,并降低光照强度,会加剧生理落果。生长的理想空气湿度,以相对湿度75%左右为宜。

旬阳狮头柑是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的。“狮头柑”在旬阳栽培历史悠久,其耐寒性优于其它品种,外形有许多突起,形似狮头而得名。树体抗性強、产量高、果大、耐贮藏,酸甜适度,口感颇佳。多次在杨陵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是旬阳县名优特有传统果品。

狮头柑果个大、果面粗糙,形似狮子头,由此而得名狮头柑。它的果肉晶莹剔透、汁多渣少、酸甜适度、后味微苦,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经检测,狮头柑内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降火明目、清热解毒、生津止咳之多重保健功效,在当地很有市场。

旬阳县吕河镇冬青村是闻名的狮头柑种植基地,冬青村地处旬阳县城上游2.4公里的汉江南岸,冬青就象她的名字,青山碧水,四季长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条件,使其成为狮头柑的最佳适生区。该产区的狮头柑个大味甜、清脆可口,历史悠久。冬青村,这个只有200多户、不到800人口的村落,总耕地面积1299亩,狮头柑园达1160亩,挂果300亩,2006年人均纯收入2099元,仅狮头柑一项农民人均增收1350元,狮头柑产业如今已成为冬青村致富的支柱产业。

狮头柑树体抗性強、产量高、果大、耐贮藏,酸甜适度,口感颇佳。适宜生长区在海拔500米以下,以平坦向阳、土壤肥沃、通气性好沙质壤土为最好,在零下9.6℃度仍能正常生长,有单株产量高、盛果期长的优点,汁多、味甘、单果个大,平均0.2——0.3kg/个,11月初成熟。常食具有清热降火之功效,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测试中心2003年10月对旬阳县狮头柑检测,狮头柑果实含蛋白0.59%,VC0.12mg/100g,含钙(Ca)147.4mg/kg,含磷(P)166.9mg/kg,含铁(Fe)2.31mg/kg,未检出砷、铅、汞等12种有毒物质,充分说明,狮头柑属绿色无公害果品。

七.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中坝白果

中坝白果(野生银杏)

中坝乡是全县闻名的“白果之乡”,全乡年产白果20吨,全部为自然生长的野生白果,该乡的白果以黄村坝最为有名。我们在黄村坝调查时发现,树龄三百年以上的白果树就有二百多株,千年白果村有二株,其中生长在熊家院子的古白果树年龄达1148岁,树高19.5米,直径2.5米。

白果,学名银杏,具有较高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野生果最为珍贵。

八. 陕西省 安康 白河县 玫瑰包子

原料配方:面粉450克 老酵面50克 小苏打5克 白糖300克 化猪油150克 蜜玫瑰25克 清水275克 熟面粉75克

制作方法

1.发面:将面粉、清水、老酵面调制成团,发酵。

2.放碱:将发酵后的面团加入小苏打、白糖(50)克、化猪油(50克),反复揉匀,用湿纱布盖好饧15分钟左右。

3.制馅:先将白糖、熟面粉置案上,拌和均匀,再把蜜玫瑰用化猪油调散,加入白糖、熟面粉反复搓揉,直至白糖、熟面粉、化猪油、蜜玫瑰均匀地混合为一体即成馅心。

4.成型熟制:把饧好的面团揉匀,搓成直径为2.7厘米的圆条,均分为10个面剂;再用手分别按成直径7厘米的圆皮,包上馅心收口,收口处贴蒸纸,放入蒸锅内。用旺火沸水蒸约15分钟即熟。

产品特点:色白松泡,香甜油润。

九. 陕西省 安康 旬阳县 旬阳金银花茶

金银花,又名忍冬(学名:Lonicerajaponica)。“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

十. 陕西省 安康 镇坪县 鸽子树

鸽子树

鸽子树,又名珙桐,系高大落叶乔木,木质纹理细致,是制造精美工艺品和贵重木器的理想原料。花卉美丽奇特,盛花时,树上如群鸽栖息,吹风时,似白鸽展翅欲飞。到第四纪冰川时期,此树在国外已经绝迹,惟有巴山东部和云贵高原的北部还有生存,故有“中国鸽子树”之称。目前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观赏树种,此树十分稀少,繁殖不易,自然生长,日趋减少。1932年在川陕鄂三省交界处的八坪山发现此树。引起了省内外植物界、园艺界的高度重视。从此镇坪县林研所所长、助理工程师张学信领导的科研组,对珙桐进行了有性和无性繁殖实验,获得成功,并已培育出一批幼苗。为了使“中国鸽子花”开遍全中国,该县林业局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繁殖育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