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陕西汉中石泉特产 安康石泉必买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陕西汉中石泉特产 安康石泉必买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7 05:26:39

一. 陕西省 汉中 留坝县 汉中米面皮子

汉中米面皮子是陕南的著名小吃。它不仅在陕南各县驰名,就是在关中地区的县市和繁华的西安古都,随处可见悬挂“汉中米面皮子”招牌的小吃摊。汉中米面皮子胜过户县秦渡镇面皮子。

汉中盆地气候湿润,水源丰富,土地肥沃,物产丰腴,盛产稻米,素有“鱼米之乡”称誉。汉中米面皮子就是以当地盛产的优质大米为原料,头天将大米淘净,浸泡磨成浆,浆不可过稠过稀,以薄糊状为宜,然后以特制的白铁皮平底圆锅盛浆,置滚水中,稍烫便熟。提出平底锅,凉水中略浸,以筷头顺锅沿一旋,反扣,一张雪白柔软的面皮子便成了。将面皮抹点熟油,叠折后用刀切成指头宽的面条。这面皮柔韧平常,入口绵软,光滑细腻,口感极佳。当然,面皮离不陪衬,一般加点黄瓜丝或滚水氽过的豆芽,豇豆,多为爽脆之物,彼此相得益彰。此外,绝少不了调料:酱油、醋、蒜泥、味精、辣椒、芥末、芝麻酱、香港、一一俱全。尤其辣椒。是最上味的调料,倘缺少了红油辣椒,便少了魂。

吃面皮不分节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均有做有卖,随时可得。米面皮子是汉中人待客的上等饭食。大小宾馆,上席便金樽美酒,山珍海味,决不可少一大盘面皮,而且这面皮准定最受欢迎,最先吃净的。即使那病得茶饭不思的人,也想吃碗米面皮子,开开口胃。现在,汉中米面皮子已遍布全省各地。

二. 陕西省 汉中 镇巴县 陕西肉夹馍

陕西肉夹馍

得名古汉语"肉夹于馍",肉叫腊汁肉是一种用着锅占制的普什肉,但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特色,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

基本制作工艺是:将肥瘦适度的鲜猪肉,用凉水洗于净,切成1-2公斤的长条,放入陈年老汤锅内,加入适量的凉水、食盐、料洒、糖色,以及八角、桂皮、花椒、丁香等10余种调味品(用粗布袋装),压上铁算子,先用大火烧开,撤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炯煮,保持汤锅小开,煮约2小时后改用微火焖3-4小时,此时肉已完全酥烂,即可捞出拆去骨头,放在大瓷盘内。吃时切腊汁向少量,夹人刚出炉的白吉馍中,此时馍香肉酥,回味无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白剂馍一起食用还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三. 陕西省 汉中 镇巴县 汉中菜豆腐稀饭

菜豆腐稀饭是汉中地区一种民间家常饭,虽然做的方法不复杂,但因取料方便,做工较细,好吃且富有营养,所以已成了当地待客的佳肴了。

菜豆腐稀饭是雪白似乳的豆浆,上面托着质细如白绸般的珍珠豆腐块,夹杂着绿菜豆腐块,再佐以用香菜、韭菜或葱花、蒜苗花、核桃仁、变蛋等与油辣子或香辣酱拌成的小菜。入口豆浆香甜,豆腐细嫩,小菜咸辣,其美味无穷也。只有到了这个份上,才称得上为地道的汉中菜豆腐稀饭。

这种家常饭之所以被民间奉为待客上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饮食极富营养,即使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豆浆、豆腐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易于消化,有利体内吸收,也不失为一种配方科学,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美味佳肴。冬季吃这种饮食,暖和耐饥,夏天吃止渴消暑,既美味又实惠。不但如此,这种饮食无论男女老幼,体强体弱,都能食用。难怪无论社会怎样发展,这种取材容易,且独具乡土风味的菜豆腐稀饭却一代传一代成了家常待客饭中的皎皎者了。

四.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明星生猪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的明星村辖8个村民小组,1031人,耕地1199亩,人均1.2亩。这几年来在养猪大户的示范带动下,全村有258户养猪,占到了全村总户数的88%,其中年饲养万头以上的养殖场3个,千头养殖场8个,100头以上的大户102户。

明星村优先从有养猪经验和能力的骨干户抓起,让党员和村组干部带头,采取示范带动,滚雪球式地发展,把养几十头的发展成百头户,又从百头户中选择经济实力、经营能力较强的培育建成千头场,进而在千头场中支持发展万头场;同时牵头组建明星村片区养猪合作社,注册成立畜产实业有限公司,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和风险。

2011年底,明星村生猪饲养量达到68000余头,出栏量达到21000多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生猪饲养已成为该村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该村也先后荣获全省、全国“一村一品”生猪养殖示范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明星”村,该村组建的明星养猪专业合作社也先后被授予全省、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五.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南郑红茶

南郑红茶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南郑县依托汉山茶业、绿娇子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快无公害红茶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红茶生产园和精深加工基地;与陕西理工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深化红茶新品开发与研制,推出了“汉山”、“汉缘”等红茶产品,创建注册了7枚红茶商标,扩大了“南郑红茶”知名度;积极引进先进红茶生产技术,不断提升红茶产量和品质,现有7家茶叶公司建成红茶生产线,其中全自动清洁化生产线1条,预计全县今年可生产红茶35吨,实现产值3500万元。

六.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生姜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前后也是种姜的时候。

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须根不发达,食用部分为肥大的根茎块,呈不规则块状,黄褐色或灰白色,有辛辣味。地上茎高60——70 厘米,叶片披针形,排列成两行;穗状花序,花下有绿色的苞,花被橙色,唇瓣紫色散布白点;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需肥量大。清明前后播种,深秋收获。生姜切片 为“干姜”,供药用。

姜原产印度尼西亚,后传人我国,我国周代就有姜的种植,我国的劳动人民早已认识到姜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蔬菜了。汉中盛产生姜,以城固最多。该县种姜历史悠久,自古出名,宋代亦有种姜的记载,明代已闻名全国,其周边的洋县、西乡、南郑、汉台区均有种植。

城固地处汉中盆地中部,由于受北亚热带湿润季风的影响,形成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温暖湿润气候,灌溉条件好,多为沙质土壤,酸碱度适中,土壤 湿润,土层深厚。城固人利用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传统的种姜经验精耕细作,每年生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左右,年产生姜9000万公斤,最高亩产可达 5000公斤,成为全国十大生姜种植县之一。城固生姜以外形美观、皮肉金黄、肉质细嫩、粗壮无筋、纤维细少、辛香浓郁、营养丰富而誉满全国,产品远销京、 津、沪、东北诸省,并出口日本与东南亚等地区。

姜的营养丰富,含有人体需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糖分。抗坏血酸、胡萝卜素和多种矿物质与挥发性的姜油。姜油中含有姜油酮、姜油酚、姜 醇、姜烯、水芹烯、姜辣素等10多种特殊成份。此外还有天门冬素、甘氨酸、多种氨基酸等。这些成分具有祛寒祛风、抗菌消炎、促进血液循环,还有美容、抗衰 老和益寿延年之功效。

作为膳食调味品的姜,在辣中能大显其能。它不仅风味独特,涤腥增香,而且能收到五脏畅透、暖透全身的效果。日常生活中,无论熬、炖、炒禽兽肉蛋,,或凉拌海鲜、蔬菜,只要撒入少许姜末,味道更加鲜美、可口,还可祛除腥膻杂味。

姜除了调味外,还可加工成盐渍姜、糖渍姜、蜜饯等。姜中提取的姜色素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干姜、姜叶亦可提取芳香油。芳香油具有特殊香辣味,广泛用于饮料、食品的加工中。

姜能治病,从古至今,我国诸多名医善用姜治病,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治病用姜成“癖”,在他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两部著作中都非常推崇姜,极尽治疗之功用。仅《伤寒论》的113个伤寒处方里,就有59个用到姜,最多一方的用姜量达到50克之多。

姜能解毒。《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是药三分毒,姜是诸多中药中所含毒性成分的克星,我们常见一些中药处方后面有生姜作“引子”,旨在解除某种药物中的有毒成分。

姜治病的功效引起了国外诸多科学家的重视:美国科学家发现姜是防治晕船、晕车、晕飞机等运动疾病的良药,姜亦能治皮肤癌;日本科学家发现,姜粉 中的某些成分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英国科学家发现,姜能极大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丹麦科学家发现,用生姜制成的血液稀释剂,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凝 固;荷兰科学家发现姜有抗菌的作用,尤其是抗击消化道沙门菌效果明显。

七.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元胡

城固元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城固元胡城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元胡是常用的大宗药材品种,其提取物中含有20多种生物碱,主要有活血、利气、止痛的作用,与三七有类似功效,具有替代三七的巨大潜力,市场前景良好。其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广阔,常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淤阴、跌打疼痛等,在药品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陕西省城固县是全国最大的元胡种植基地,近两年受市场利好行情影响,种植元胡增收效益明显,面积逐年扩大,2015年全县种植面积达8.5万亩,拥有元胡专业合作社25家、省级一村一品示范镇2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元胡之乡”。

城固县种植元胡已有40余年,县内水质无污染、土壤肥沃,是元胡的天然适生区。元胡生产具有生长周期短、管理简单、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生长期仅5个月,每年5月初收获,是种植水稻的最佳前茬作物。近10年来,随着元胡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效益看好。2015年经县农技站测算,每亩可收获鲜元胡480公斤左右,与同一生长期的小麦、油菜效益相比,高出5-10倍;每亩毛收入可达8000元左右,种植成本每亩平均4000-4200元,纯收益3000-4500元。2015年全县种植元胡比上年增加0.3万亩,总产3.91万吨,增长30.3%,与“十一五”相比增长44%,约占全国总产的65%。目前元胡集中种植在汉江以南董家营、上元观、天明、二里、五堵等8个主产镇,辐射带动全县18镇4.35万农户从事元胡种植,建成示范种植基地2万亩、示范村12个,专业经纪人近百名。县内白云公司是重要的元胡加工企业,“元胡止痛片”年消耗元胡30余吨。2010-2013年元胡干品价格高达45-55元/公斤,是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收入来源。

据当地有关部门介绍,城固县将以申请“城固元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中药基地规模、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努力形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建设、园区化带动、社会化服务的良好格局,做大做强做优中药材产业,使中药产业真正成为城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八.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橡子凉粉

采用橡树果实,经去壳、晾晒、浸泡脱涩、碾磨等多道工序制成鲜凉粉,凉拌即食,美味可口。鲜凉粉晒干后久储不虫蛀变质,食用前加热水浸泡半小时,可烧、可焖、可炖、可炒、可涮火锅、爽滑筋道,入口难忘。

九.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红米

洋县红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洋县红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洋县红米

红米米粒表皮红色、粉红色,米质以半玻璃质的品种占多数,籼、粳、粘、糯均有。红米作为特种稻米有较大的利用价值,除直接食用外,还可作酿酒、红色素和香型饮料原料米。

洋县红米

洋县朱鹮之乡粮油协会

10493122

红米

十.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野山柿

野山柿

农历九月,金秋果红。云雾山中最红最红的成熟大果实要数野山柿了。

森林中的柿树没有浅山中的多,果实成熟时也没有山外的耀眼,因为这时森林中的枫叶红了,挂果的树多了,色彩斑斓,远远望去,难以辨别哪是红叶,哪是柿树。山外的柿树就不同了,它们最初也是野生的,但却没有被山民们当做用材树,或是薪柴林,而把它们看做经济果树,被保留在山外。因而,山外的柿树多是孤零零的生长在田埂地头,或是高高耸立于靠田地的灌木林中,兀然而立,既幸又悯。金秋时节,柿树的柿子让秋阳的暖色一天天染红,柿树叶却掉得差不多了,柿树简直就成了秃树,假如没有了红的、繁密的山柿悬挂在树枝上,柿树看上去绝对是株悲惨世界,但现在不同了,它显示的是成熟,表明的是丰收,彰扬的是自豪。此时的柿树枝叶虽秃,成果却硕,春天的枝叶繁茂不过是为了金秋的这个时节做做铺垫罢了。山民说,桃子形状的柿子时间放久了,中间就变成了甜甜的柿水汁,象磨盘形状的,当地叫做“磨盘柿”的柿子,吃起来又绵软又香甜。看来,仅柿子云雾山中就有不同的品种。云雾山的野果实在太丰富多样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