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武宁山背金水土特产 武宁山背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武宁山背金水土特产 武宁山背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5 00:17:29

一.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船滩大块肉

主料:土猪前夹肉、油豆腐、蒜叶、盐、酱油、味精

做法:将肉洗净,切条状入锅煮半熟捞出切成大片后入锅,加入调料烧制熟烂,出锅前加入蒜叶即可。

特点:肉香甜,油而不腻

信息来源:武宁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

二.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武宁棍子鱼

武宁棍子鱼是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的。武宁县棍子鱼属一种名贵野生天然鱼种,选用野生鲜鱼经特殊工艺加工成的棍子鱼干,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棍子鱼隶属鱼纲,鲣科,也叫 “巴浪”“池鱼”“马鳃棍”,呈长圆形或纺锤形,体稍侧扁。它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下层,虽杂食,但偏重觅食动物性食物,如底栖水生物、幼虫等。这种鱼腹腔较小,肠道短,内脏部分比例小,俗话说“只有一根肠”,易于清洁,可食部分比例大。肉质坚实,肌间刺少,味道鲜美,红烧、辣烩都可,是武宁湖区一道特色菜。

庐山西海水质清新,其底层大部分为黄沙土硬质底,很适宜棍子鱼生长繁育。据调查,每年庐山西海年可产成鱼300吨,产品主要以干制品或冷冻品销往全国各地,棍子鱼是庐山西海库区渔民增收的一条重要经济鱼类。

三.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豆结

豆结:豆结,制作工艺类似打粉皮,其形如蛰虫卷曲之状,故名“蛰”而读“结”。豆结原料为大米、荞麦用水浸泡发胀,在手上磨成浆。豆结最好吃的是刚起锅的鲜饼,卷饼时夹心加糖,既香又甜,美味饱餐。

四.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武宁酸辣粉

说起酸辣粉,大家都以为是四川、贵州等地的传统名小吃,其实不然,武宁县多为山区,红薯从古在该县就广为种植,红薯粉、薯粉丝一直是当地的饮食主料,酸辣粉也是当地人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小吃。与四川等的酸辣粉不同,武宁的酸辣粉不具麻味,其特点是“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酸辣粉”系纯然绿色食品,主粉是由产于当地的红薯经粉碎、过滤、晾晒打浆后,再由农家用传统手工漏制而成。

信息来源:武宁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

五. 河南省 郑州市 金水区 凤凰台大米

简称凤米,又名凤凰仙。产于东郊凤凰台村一带。所植大白芒稻,米粒外形奇特,一端粗大,另一端异常尖细,状如凤眼,长度比一般品种为长,有“三米一寸”之说;色泽银亮,洁白如玉。蒸熟成饭后,饭粒呈竖立状,排列有序,并散发桂花清香。该米种植历史悠久,明清时代多作为进奉宫廷的贡米。其种植面积小,推广不易,且产量甚低,故一向视为珍品。

六. 湖北省 宜昌市 当阳 金水梨

金水梨

七.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武宁石蛙

武宁石蛙是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的。武宁县有人工养殖石蛙的公司,所产石蛙肉质鲜嫩,营养丰富。

石蛙是一种珍稀的两栖动物,因它大多生活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间溪水的石隙里,故称它为石蛙,又名山鸡(俗称石拐)。个大体肥,四肢发达。一般每只重100-150克,大的可达250克以上。

八.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拳头粑

拳头粑:用米粉或薯粉和以芋头或红薯,揉成团,用手握拳滚动捏成四道指印形状,俗称“拳头粑”。山背人办大喜事都做拳头粑,有讲究的还请来未婚村姑做粑,因村姑手小巧玲珑,做出的粑细个而均匀。做成粑后放入蒸笼蒸熟,烹调时,用大锅或煮或炒,即可饱腹,咬嚼品评,食而不厌。

九. 河南省 郑州市 金水区 鲤鱼三吃

郑州也喊振兴豫菜,但又自嘲:凡是需要振兴的东西,离灭亡也就不远了。鲤鱼三吃是郑州的名菜,从前那鲤鱼是要号称黄河鲤鱼的,饭馆买回鲤鱼来,必须在清水池里面养两三天,把土腥味吐干净,才可以捞出来下锅。现在这种讲究就有点奢侈了,不过一鱼三吃还是让人食指大动。一半干吃,一半糖醋瓦块,头尾杂加萝卜丝做汤,最有意思的是把糖醋汁拌一窝线面条吃,跟杭州西湖醋鱼拌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十. 江西省 九江 武宁县 红米碱水粑

红米碱水粑:碱水粑(原名寒婆粑)是武宁民间在春节期间必备食品,制法简单,价廉物美,可久储不坏。食用时切成薄片,以本地烟熏腊肉、大蒜等炒食,既能饱腹,又是下酒佳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