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巴马特产之火麻仁油 广西长寿之乡巴马火麻与山茶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巴马特产之火麻仁油 广西长寿之乡巴马火麻与山茶油更新时间:2022-04-28 20:10:23

一. 大洋洲 澳大利亚 绵羊油

绵羊油是澳大利亚的特色产品。它不是羊的脂肪,而是指从羊毛里提取的油脂。绵羊油质量以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为至佳。参观过澳大利亚剪羊毛表演者都有如此发现,当毛绒绒可爱的绵羊被修剪到一丝不挂时,摸一摸小绵羊的身上,有一层滑滑的油脂,这层油脂保护了绵羊的肌肤在失去羊毛不会干裂。这油脂跟羊毛里的油脂一样,但澳洲只会从剪下的羊毛中去提取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绵羊油。绵羊油结构跟人体表面油脂相似,是所有动物油脂中最适宜人体使用的。

绵羊油虽是油脂,但一点都没有油腻感。澳洲绵羊油添加天然维他命E,维他命E是肌肤抗氧化剂,可滋养干燥肌肤,恢复皮肤亮泽及弹性绵羊油不含动物激素,其适合于所有肌肤需要保养的人,即使婴幼儿或孕妇也非常适合。

二. 江苏省 宿迁市 沭阳县 银杏之乡——万匹

该乡现有银杏1万亩,采叶园2000亩,成为该乡的一大支柱产业。万匹种植银杏已有数十年历史,近几年来,万匹乡党委、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以拓植万亩银杏为突破口,在全乡实施“银杏上庄台”战略,大力发展银杏产业,走银杏产业化之路。目前,已形成1万母银杏带, 2000亩进入果叶盛产期,亩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 沭阳县)

三. 广西 河池 巴马 巴马山茶油

巴马山茶油

活了100多岁的巴马长寿老人从小到大常吃山茶油,这是事实;从小到大吃山茶油的人不一定能活100多岁,这也是事实。在这个微妙关系中,巴马山茶油闯出了名气,食可健身,用可美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

罗乜政,女,瑶族,巴马瑶族自治县所略乡尚勤村么妹寨人。1990年5月5日上午,她吃了一碗饭,喝了约200克米酒和一碗开水,躺回床上无疾而终,享年130岁。《巴马县志》记载,罗乜政身高168厘米,有几次挑100公斤的石灰到42公里外的燕洞圩卖,不觉得很累。罗乜政食量很大,最多的一餐可以吃一公斤米和1.5公斤鸡肉,平时常吃的油料包括当地产的山茶油。

许多媒体采访巴马长寿老人时,往往离不开饮食话题。长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巴马长寿老人有吃山茶油的习惯,巴马境内的所略、那社、燕洞等乡镇是山茶油原料——茶籽的主产区。广西医科大学做了一项研究,山茶油的物理、化学特性与橄榄油极为相似,且相对于橄榄油,山茶油的不皂化物含量很少。与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猪油相比,山茶油的油酸含量最高,达80%以上。油酸是食用油中一种重要营养成分。

产茶籽的树在当地叫油茶树,有开红花、白花两种。开红花的油茶树主要分布在桂北地区,巴马的油茶树多见开白花的。

当地有人一早起来,梳洗完毕,不给头发上护发水,也不往脸上擦化妆品,而是往头发上或脸上抹一点山茶油,头发即刻油亮,脸也光滑。以前,茶籽榨油后剩下的茶麸是民间的洗衣粉或者洗发水。巴马茶籽的出油率较高,100公斤茶籽最高可以榨出30多公斤的油。

1982年以前,所略乡福乡村人榨油用的是土造榨油机。当地人在介绍这种机器时,可用“张牙舞爪”来形容——介绍者的普通话不怎么样,说的时候一帮人特别兴奋,所以每个介绍者各自做着不同的“动作”,不等别人明白头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就往前说下去。其间,有个人突然站起来对记者说:“给你画个图,就明白了。”

唰唰几笔,一幅榨油示意图呈现在记者眼前:大大的圆木(已被掏空“肚子”)旁站着一个人,那人举着一把大铁锤,直往大圆木上面的尖形木块砸去,一锤一份力,力从尖木底部传递到圆木“腹腔”内的木塞,木塞顺势挤压圆木内的茶籽饼,茶油就从圆木下方的孔里漏出。木塞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走,直到把油榨干。

圆木直径有大有小,较大的直径达五六十厘米,长6米左右,一次可榨约75公斤的茶籽。这种土法榨油,要先把油茶籽碾碎蒸熟,压成月饼状,一一塞进圆木“腹腔”。最初,每块茶籽饼约有10厘米厚,油被榨干之后,“瘦身”成一块薄砧板的样子。如此榨一次油,要花半天时间,且需五六个人帮忙,轮流挥锤,耗时耗力。

土法榨油最热闹的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仅福乡村就有5台土造榨油机。每台榨油机一有声响,油香就满村飘,大人、小孩闻香赶来,守在油房旁,为的是得到一点茶油或者茶麸,用来吃或者洗头、洗衣。

1982年,福乡村拥有第一台电动榨油机。从这一年起,土造榨油机在该村慢慢消失。电动榨油机榨油不用什么技术,把晒干的茶籽直接倒入机器,等着盛油就可以了,出油率比土法榨油高出一倍。

村里人常常带了原料,叫当地人榨油。奇怪的是,村里人不但不用交加工费,还可以得到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酬金,条件是村里人要毫无保留地留下茶麸。原来,茶麸的卖价不便宜,曾一度达到每公斤约4元的价格,榨油者就靠这些茶麸挣钱。

巴马种植油茶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清朝中期。1962年,全县茶籽产量为51万公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年产量。到上世纪70年代才得以恢复,年产量稳定在100多万公斤。据巴马林业局统计,目前该县有37.6万亩油茶树,年产茶籽约600万公斤,产量依然不算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大部分油茶树没有进行改良,亩产量只有几十公斤;二是油茶树过于亲密接触,树的光照不足;三是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在收获油茶籽时,要刨平树下的地面。

为何要刨平地面?巴马林业局的干部说,此举实际上是农户为了方便捡籽。捡籽是当地收茶籽的传统习惯,即茶籽熟了,自然落地,人工从地上拾捡收回。刨平树下的地面虽然提高了拾捡速度,但造成了水土流失,加上农户一般不对茶树追肥,所以影响次年茶树生长。有的农户更“出格”,在收获前一个月就把树下地面刨平,其实这时候还属于当季茶籽生长期。这样“捡”回来的茶籽自然不够饱满,出油率大打折扣。这些年来经过宣传,不少农户改变了“捡籽前刨地”的不良习惯。

周涛是福乡村委支书,也是当地一名油茶树种植大户,拥有80亩油茶树林。凭借茶籽,他一年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现在他像村里许多人一样盖了平房,把收回来的茶籽挑到屋顶晾晒,楼上还盖了小屋,存放干茶籽,十分方便。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晾晒茶籽就没有这么快活。

那时候,周涛家里没有平房,能晒茶籽的地方不容易找,只好在室内烤茶籽。整个房间,甚至连着几个房间,全部立起支架,支架之上放置大大小小的竹筛,或者仅放一个房间那么大的竹筛,筛上铺满四五厘米厚的生茶籽,然后在支架下方烧微火烘烤,隔一段时间让茶籽打个翻身。几个翻身之后,用脚一踢,茶籽互相撞击的声音嘭嘭闷响,说明还得继续烤;要是声音啪啪作响,就表明已经烤干,可以入库或者出售。烤完一批茶籽,视天气情况而定,短则几天,长则两周时间,是一件很折腾人的事情。而且如此烤出来的茶籽,好像到煤矿里走了一遭,“皮肤”变得更黑,所榨出来的油也会丧失光泽。

所略乡农户收获茶籽有两种方式,一是捡籽,二是摘果。摘果是一种省事的做法,在茶籽还未自然开壳落地之前,就将其摘下,晒干后取出壳里茶籽。相对而言,捡籽更能保证所榨茶油的品质,摘果之法会增加茶油的泡沫,且油色不够明亮,出油率低一些。

不管价格多么高,福乡村的村民都会在家里存留50公斤左右的茶籽,等有空就拿到村里加工点榨油,用来自己吃。原始的山茶油带黄色,装在瓶子里,就像花生油一样。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新工艺可以把山茶油提炼,形成透亮的山茶油,也就是今天在超市内看到的透明的山茶油。这种山茶油除了食用,还常常被人用来美容。

茶籽价格最好的那一年是2007年,当时外地老板与本地老板抢购巴马茶籽,每公斤价格由8元抬至11元,11元的价格是外地老板开出的。实际上,这一现象暴露了巴马人今天的困惑:深加工企业人士认为,原料不够,所以影响到山茶油加工;而管理部门人士及农户却说,事实并非如此,外地老板的收购价高,巴马的大部分油茶籽流向外地就顺理成章。以福乡村为例,该村60%的茶籽被外地老板买走,这些外地老板来自湖南、江西等省。这意味着,巴马山茶油加工企业之所以遭遇原料不足,关键在于自己的收购价上不去。此外,这些企业目前还没有建成属于自己的大规模油茶树林。

四. 湖南省 长沙市 岳麓区 长沙麻仁香酥鸭

是长沙特一级厨师石荫祥大胆推出的优秀之作。此菜集松软、酥脆、软嫩、鲜香于一体,深得四方宾客称赞。此道菜选良种肥鸭。烹饪时在锅内放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下入麻仁鸭酥炸,面上浇油淋炸,至麻层呈金黄色时倒去油,撒上花椒粉,淋入芝麻油,取出切成条状,整齐地摆放盘内,配下头、翅、掌,以示鸭入席,周围拚上香菜,造型美观,色调柔和,焦酥鲜香,回味悠长。( 长沙)

麻仁香酥鸭特点形态美观,色调柔和,集松泡、酥脆、软嫩、鲜香于一体

作法:1、将净鸭用绍酒、精盐、白糖、花椒和拍破的葱姜腌约2小时,上笼蒸至八成烂,取出晾凉,先切下头、翅、掌,再将鸭身剔净骨,从腿、脯肉厚的部位剔下肉切成丝。火腿切成末。肥膘肉切成细丝。鸡蛋在碗内,放入面粉、干淀粉10克、清水50克,调制成糊。香菜摘洗干净。

2、将鸭皮表面抹一层蛋糊。摊放在抹过油的平盘中,把肥膘肉丝和鸭肉丝放在余下的蛋糊内,加入味精拌匀,平铺在鸭皮内面,下入油锅炸呈金黄色捞出,盛入平盘里。

3、将蛋清打起发泡,加入干淀粉40克,调匀成雪花糊。铺在鸭肉面上,撒上芝麻和火腿末。炒锅内放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放入麻仁鸭酥炸,面上浇油淋炸,至底层呈金黄色滗去油,撒上花椒粉,淋入芝麻油,捞出切成5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整齐地摆放盘内,周围拼上香菜即成。注意:盛蛋清的容器要净洁,不能有油、盐、碱和生水,用抽子顺一个方向搅打,中途别停,一气呵成,打成雪花状,以插入筷子立定不倒为度。

五. 福建省 三明 尤溪 尤溪油卷

油卷

系尤溪县传统风味小吃,酥香可口,深为当地群众所喜爱。制作方法:以面粉、猪肉、豆腐、豆酱、葱为原料,面粉加少许精盐、清水和成面团,置盆中用湿布盖好备用;五花猪肉去皮切丁,加酱油、豆腐、盐、味精、花椒调匀,置盆中腌渍2~4小时;豆腐放开水中烧15分钟,捞出沥干,切成小方丁备用;葱去须洗净切成葱花,放在通风处晾干。

面团擀成长120厘米、宽40厘米、厚2毫米的长方薄片,将腌制好的肉馅倒在面皮上,用手均匀地把馅布成五行,留适度间距。豆腐丁和葱花拌匀,平铺在肉馅上,然后卷成圆柱形,用力压、推、捏成宽4厘米的长条,用刀切段,每段10公分,准备下锅。锅置旺火上,锅底倒一碗水,铺上竹箅,锅的周围刷上猪油,将半成品逐个竖排锅边,锅刷蘸水,均匀地洒在半成品上,加盖。10分钟后掀盖,改用微火煎10分钟,待底部呈金黄色时,用铲子铲进盘内,即成油卷。

六. 广西 南宁 隆安县 隆安油栗

在国家林业局“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评选中,隆安县喜获“中国板栗之乡”称号。据悉,此次全国入选的“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的共有7个。
    近年来,隆安县发挥当地山坡丘陵多,气候适宜种植板栗的优势,大力发展板栗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县在政策、资金、技术上向板栗生产倾斜,免费或低价为果农提供优质种苗,积极推广老栗林“高位换冠嫁接”等新技术,推进板栗生产向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同时,积极外引内联,抓好招商引资,为果农引来众多外地客商收购、加工板栗,拓宽销售渠道,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种植板栗的积极性,板栗生产迅猛发展。

    隆安盛产的“处暑红”、“隆安油栗”等品种板栗生食清甜香脆,熟食粉酥可口,香甜宜人,是全国板栗名牌产品。今年,隆安板栗预计产量将超过1.3万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可观。隆安县在未来5年内,全县板栗种植面积计划发展到30万亩,成为全广西最大板栗生产基地,打造中国最大板栗之乡品牌。

七.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油糕

宁县油糕用小麦面作面皮包红糖或蜂糖做成馅饼下油锅一炸即可。其特点色泽呈黝红色,入口表皮脆,肉酥软,馅儿香甜,让人百吃不厌。它的制作方法:取白面、糖、油、水为原料,先将水烧开,然后将白面粉倒人沸水锅中拌匀,待烫面用手摸不粘时,翻倒在案板上。凉却后,烫面兑适量的干面,揉匀堆放起来,根据温度的变化,看面是否饧好。若面完全饧好后,然后包糖馅后压扁,投入油锅文火炸制,外皮炸成金黄色后捞出,即可食用(也可以用刀切成小方块,撒上白糖食用)。

八. 重庆市 涪陵 油醪糟

用糯米制成醪糟坯,下油锅,加芝麻、桔饼、核桃仁、油酥花生仁、蜜枣、白糖等稍煎,然后放入沸开水中煮沸即成。特色是香甜不腻口,营养十分丰富。当地居民在孕妇生产后,都要做给产妇吃,以尽快恢复身体

( 重庆)

早年,涪陵油醪糟是民间待客的饭前饮品。客人进门,主人就煮上一碗油醪糟,或在油醪糟里煮上一两只荷包蛋,以表心意,而这一待客方式在一些地方也有“喝开水”之说。偶尔,这待客的油醪糟也会变成素的白醪糟,汤水取其本味,有纯正而扑鼻的酒香,略微入糖,香醇可口,香气满怀。

涪陵油醪糟曾载入《中国小吃集萃》一书,因为在客人心目中有“第一印象”的作用,油醪糟的制作就尤其精细和讲究。后来声名远播,最终走进了涪陵饮食业,享有了“重庆名特小吃”的美誉。制作油醪糟,糯米要经过筛选,漏去糠皮碎米,谷稗杂物,粒粒饱满。蒸煮火候恰当不老不嫩,酵母一定是当地名家所制,发酵不迟不早。这样醪糟状若白棉,团而不散,香气浓郁。然后,再将上好的核桃、芝麻、酥脆之后的花生、冬片、枣泥、橘饼等辅料捣碎,以上等猪边油煎炒,直至基本失去水分,然后以瓮盛装,自然封存,越年不腐……

除夕前,主妇们将它作为馈赠品,互相品尝,而制作油醪糟的水平,更是衡量家庭主妇能干与否的民间标准之一。早些年,家家户户都备有一只小的木箱子,可当发醪糟的器皿,也可作发面、发豆瓣之类的“发酵仓”。木箱子里有细小的棉絮作底,四周也将薄的棉絮围上,上边再加一个木盖子,整个就是一个自制的冷藏箱,与儿时买卖冰棍人背的木箱子差不离,棉絮包裹着,密不透风。母亲说,冬季做醪糟,可在棉絮外放一只热水袋,以辅助其发酵,三两日后,白醪糟即得;夏季呢,可直接装盆入箱,一日后白醪糟即成。前几年,女友总会将她母亲每年做好的油醪糟送来,所以啊,我们家的冰箱里,总有一瓶油醪糟。

昔日,在中山路港务局斜对面,有家店的油醪糟做得最为地道,食客南来北往,座无虚席,可不知怎的,后来的一场大火,竟将这家有名的油醪糟店烧了个精光。后来,长江饭店的油醪糟也做得不错,只因楼台高筑,普通百姓倒是光顾的少;再后,高笋塘转盘有一家专卖涪陵油醪糟的店,厚重的黑色门扁上,苍劲的“涪陵油醪糟”几个字十分醒目,门匾下方,一只大的土坛子便是装置油醪糟的了。除此,高笋塘税务局下边,有一家的油醪糟小汤圆也是惹人爱;而桂林苑的油醪糟也传承了涪陵油醪糟的精髓,浓香扑鼻,一层飘浮的猪油下边,黑芝麻碎、花生碎、核桃碎等隐约可见,而掐成小粒的白汤圆也微微探出身来,黑白相间,秀色可餐。一口猛喝下去,定会“啊”地一声吐出来,殊不知,那油醪糟因一层熟猪油盖着,一不留神,入得口中是会烫伤舌头的。

九. 山西省 晋中 榆社 晋中油糕

油糕,是以黄米(即软黍米面)为皮,糖料或枣泥、豆沙等为馅,经油炸制而成的食品。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绵软香甜,美味可口。

晋中一带,油糕的种类很多,因制作方法不同,有云片糕、枣糕(亦称割糕)、生炸糕之分;因所用原料不同,又有糯米糕、菜糕之称;因“糕”与“高”谐音,为取其步步登高、吉祥富贵之意,人们往往在年节或婚丧嫁娶、孩子满月、过生日、老人寿诞、起房盖屋时食之,故又称年糕、喜糕。多年来,油糕伴随着人们送旧迎新、庆贺道喜,成为晋中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解放前,以榆次城内衙门街的“中兴德”及祁县、太谷一些老字号的油糕最为有名。

十. 黑龙江省 大庆 林甸县 坚果之王榛子

坚果之王

榛子,又称山板栗、尖栗、棰子等。它果形似栗子,外壳坚硬,果仁肥白而圆,有香气,含油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余味绵绵,因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类食品,有“坚果之王”的称呼。榛子营养丰富,果仁0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丰富;榛子中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样样俱全,其含量远远高过核桃;榛子中钙、磷、铁含量也高于其他坚果。

榛子味糕点

功效:榛子富含油脂,有利于基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对体弱、病后虚赢、易饥饿的人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榛子有天然香气,在口中越嚼越香,有开胃之功效。榛子晨包含着抗癌化学成分紫杉酚,它是红豆杉醇中的活跃成分,这种药可以治疗卵巢癌和乳腺癌以及其它一些癌症,可延长病人的生命期。中医认为,榛子有补脾胃、益气力、明目健行的功效,并对消渴、盗汗、夜尿多等肺肾不足之症颇有益处。

适合人群:一般人皆可食用。也是癌症、糖尿病人适合食用的坚果补品。

适用量:每次20颗。

温馨提示:存放时间较长后不宜食用。榛子含有丰富的油脂,胆功能严重不良者应慎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