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宜宾特产休闲零食零售价 宜宾特产哪里买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宜宾特产休闲零食零售价 宜宾特产哪里买便宜更新时间:2022-04-13 14:57:20

一. 四川省 宜宾 南溪县 兰香斋熏肉

兰香斋熏肉,是四川省宜宾市江的著名特色食品,该品成品呈酱黑色,黑晶发亮,具有香味扑鼻、味长鲜美的特点,是理想的佐洒佳肴,也是馈赠亲朋的名贵礼品。

兰香斋熏肉早在二三十年代就以其独特的美味,闻名于省内外,曾在成都花会上展销时,荣获奖状和奖牌,远销成才重庆宁波上海和东南亚等地。中外人士有幸得饱口福者,无不翘指成功盛赞,有诗云:“熏肉味美沽酒醉,芙蓉可口数兰香。”兰香熏肉成品呈酱黑色,黑晶发亮,香味扑鼻,味长鲜美,是理想的佐洒佳肴,也是馈赠亲朋的名贵礼品

( 宜宾)

宜宾兰香斋熏肉的源来:Hrf

大清光绪年间,成都什邡县人氏叶兰亭来到宜宾。因其精湛的肉干加工技艺创办肉干加工作坊,当时有一句话是这样评价的“如入芝兰之室,而满屋生香”这个手加工作坊就有了自己的名字——“兰香斋”。当时宜宾工商史料记载其销售盛况:每日上市,瞬即一空,稍迟一步,倍有向隅之感。Hrf

宜宾兰香斋凭着自己的精湛技艺和兰香斋人的不断探索精神不断的壮大发展,于一九三六年荣获“四川劝业学会优秀奖”自此远销成都,重庆,昆明,汉口和上海等城市,鼎盛时期技工逾百人。Hrf

二. 四川省 宜宾 宜宾县 柏溪潮糕

宜宾县柏溪镇“柏溪潮糕”是用绿豆淀粉制作的糖果食品。其形方正,上面有独特的纹饰图案。其色有洗沙的紫红,再配以绿豆的莹绿,两色自然相映,令人悦目爽心;其味香甜独特,松软化渣。柏溪潮糕早在清同治年间,便由柏溪镇“集义”糖果铺的谢德芳与当地中医食品名士研制而成,新品问世,受到各界人士赞扬。可惜此品在生产中不知何故,曾中断一时

( 宜宾)

宜宾县的柏溪潮糕,历史悠久,遐迩闻名,据说其还是市场竞争的产物。由于柏溪镇地理环境优越,在清朝同治帝时便是水陆交通发达的码头,镇上商店多,为了占领市场,赢得利润,于是争相改进糕点的生产技术。集义糖果铺的谢德芳根据自己平时研究食品的经验,与当地中医食品名士共同研制而成了柏溪潮糕。谢德芳不知道会两百年后的今天,柏溪潮糕已是家喻户晓、成了馈赠亲友的佳品。潮糕是用绿豆淀粉制作的粮果食品,其形方正,上面有独特的纹饰,洗沙的紫红再配以绿豆的莹绿,两色自然相映,令人悦目赏心。9i7

柏溪潮糕的原料:9i7

绿豆、白糖、花生油、洗沙和玫瑰糖。9i7

柏溪潮糕的做法:9i7

1、用上乘绿豆,经过泡、淘、冲、洗、去壳后粉碎为豆面子。再将不带露水的新鲜玫瑰切成细丝后拌入白糖用人力揉匀后做成玫瑰糖,将玫瑰糖放入瓷罐里封闭存放一段时间等玫瑰香味与糖合为一体后再使用。9i7

2、把一定量的绿豆面、白糖、熟花油加一定量的水放入铁锅里炒做洗沙。炒洗沙火候是关键,先用大火再用中火最后用小火。待到锅里的沙炒老亮油后起锅。9i7

3、把定量绿豆粉、熟花生油、白糖、水混合后揉匀填装在早已刷上熟花生油的潮糕模子上,做潮糕的模子是活页的,由两面合成,每一块上,有许多的小潮糕的格子,一面平整,一面有图案,在两片模子里填装好料后,把炒好的洗沙与玫瑰糖调配好放在模子中间做心子,压紧削平后抖出压好的潮糕,将它们放入蒸笼内用大火蒸熟后,再揭开蒸笼盖冷却收汗。9i7

4、把收汗后的潮糕放到白糖里滚一下。为了方便携带,工人师傅把它们码齐后平整的放在印刷精美的纸盒子里,即可上市出售。9i7

三. 四川省 宜宾 翠屏区 宜宾天麻

药性药效:天麻是名贵中药材,《本草纲目》、《本草图经》记载:“天麻俗称赤箭,助阴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它有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伤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小儿惊病动风等,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并可预防早老性痴呆”。

宜宾天麻是四川宜宾驰名中外的。天麻是名贵中药材,俗称赤箭。宜宾天麻具有助阴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等功能,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小儿惊病动风等具有治疗作用,并可预防早老性痴呆。

四. 四川省 宜宾市 珙县 叙府大曲

叙府大曲产于宜宾叙府曲酒厂,属国家名优酒厂,国家二级计量单位。“叙府大曲”具有“醇香浓郁,绵甜净爽,饮后尤香”的独特风格。并于1984年、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4年第五届亚太国际博览会金奖
( 宜宾)

五. 四川省 宜宾市 珙县 肥肠豆花

肥肠豆花

肥肠豆花原料:猪肠头、嫩豆花,郫县豆瓣、泡辣椒、花椒、盐、酱油、味精、姜、蒜末、香葱、食用油、大葱、料酒、水豆粉。

制法:

1、肥肠头洗净,锅内烧水加料酒、姜、葱、肥肠头,煮熟后,捞出切成长条待用。

2、郫县豆瓣、泡辣椒剁细。

3、锅内下油少许把肠头放进去煸炒,同时加花椒、姜、葱至干香时起锅待用。

4、锅内烧油下豆瓣、泡椒、炒出香味颜色后加入高汤烧沸后去掉豆瓣泡椒渣,放入豆花进味,肥肠头烧至肠软入味时收汁起锅装盘,上面撒上香葱花即成。注意:煮肥肠时一是要洗干净去掉膻味,二是要煮烂又不能过火,煸炒时要把水分煸干才香,去掉豆瓣渣后,成菜更加干净,烧制时一定要烧入味,味才厚重。

红白相间的豆花菜,肥肠鲜香厚重,质感香醇,豆花滑嫩,辣而不燥,开胃爽口。

六. 四川省 宜宾 江安县 江安竹簧雕刻

江安位于四川省南部,长江南岸,所产的楠竹具有纹路精密,竹青如绸缎,竹簧如象 牙骨的特色,是竹簧雕刻的上乘原料。竹簧经过处理,黄橙莹润晶亮,具有淡黄象牙 色泽,被誉为“竹象牙”。江安竹簧雕刻工艺产品品种丰富多彩。今有竹器雕刻、竹簧镶嵌、竹簧雕刻、竹丝镶 嵌、竹筋皮制品等5大类,140个品种,300个花色。图案题材有反映山川名胜的“峨 眉风光”、“都江堰”等;有用带麻雀斑纹的红豆木、乌木、楠木等优质材料作配料, 组合成花卉草木;有取材于古代传说的“麻姑献寿”、“哪吒闹海”等;还有象征吉祥 如意的动物,如龙、凤、熊猫等图案,栩栩如生。近年来,江安竹雕艺人们继承空雕、浮雕、浅雕等手法,创造了竹簧镶嵌、画笔勾刀 等新工艺,把原来的浅雕、浅浮雕发展到着色、彩色竹雕、彩绘和主体浮雕,突破了 楠竹本身形态的束缚,造型别致,雕工精细,独树一帜。

七. 四川省 宜宾 屏山县 宜宾燃面

宜宾燃面原名叙府燃面,早在清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是宜宾传统的名小吃。这种小吃选用本地优质水面条为主料,以宜宾黄芽菜、小磨麻油、鲜板化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核桃、金条辣椒、上等花椒、味精以及香葱、豌豆尖或菠菜叶等辅料,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佐料即成。宜宾燃面特点是:松散红亮、香味扑鼻、辣麻相间、味美爽口。既可佐酒,又可果腹。因其油重无水,引火即燃,故名燃面。此面经济实惠,独具一格,不仅本地人喜爱,就是中外游人也赞不绝口。

主料:水面、碎米芽菜。

配料:花生米、黄豆、食用油、葱、姜、花椒、香料粉、辣椒粉油、酱油、味精等。

作法:

1、花生米、黄豆用干热锅炒香后捣碎备用。

2、食用油至六成热时放入花椒、姜、香料粉加热提味后备用。

3、水面于宽汤中煮至刚熟透即出锅,摔去面上水分后装入碗中。

4、立即加入备用的食用油少量将面拌和均匀。

5、加入碎米芽菜、花生米、黄豆粉、葱、酱油、味精等即可食用。

特点:麻、辣、鲜、香,为宜宾传统一绝。

八. 四川省 宜宾市 翠屏区 糟蛋

习称“叙府糟蛋”,为清同治中(1860年左右)今市郊菜坝乡张竹君所创制,是将鸭蛋浸泡于配好作料的醪糟甜酒汁中一至三年而成。其传统生产工艺要经过3个阶段和10道工序,主要品类有南糟蛋、大众糟蛋、陈年糟蛋三种。糟蛋的主要特点是“蛋质细嫩柔和、蛋黄殷红、蛋白橙黄、醇香清幽、油沙可口、食味鲜香、余味绵长”,为佐酒助膳佳肴。宜宾糟蛋曾远销上海、南京、港澳、南洋等地。解放后生产的“金鸭牌叙府糟蛋”1982年获四川省优质产品称号,1982年和1984年两度评为商业部优质产品,1985年,曾组织糟蛋4万个向国外出口

叙府糟蛋为四川宜宾传统,是将鸭蛋浸泡于配好作料的醪糟甜酒汁中一至三年而成。叙府糟蛋制作工艺独特复杂,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十几道工序,制作期久长。叙府糟蛋主要品类有南糟蛋、大众糟蛋、陈年糟蛋三种。糟蛋的主要特点是蛋质细嫩柔和、蛋黄殷红、蛋白橙黄、醇香清幽、油沙可口、食味鲜香、余味绵长,实为佐酒助膳佳肴。

九. 四川省 宜宾 高县 沙河豆腐

沙河豆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沙河豆腐产于四川省高县沙河镇,具有数百年生产历史。由于独特的水质和制作工艺,使沙河豆腐具有皮绵肉嫩、色泽纯净的特点。可烹制近百种美味菜肴,其豆腐全席久负盛名。沙河豆腐不愧为一枝独秀的“川南名肴”。

高县沙河豆腐,是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沙河镇的著名,该品具有数百年生产历史。由于独特的水质和制作工艺,使沙河豆腐具有皮绵肉嫩、色泽纯净的特点,有“川南名肴”之美称。

高县沙河豆腐的起源:

沙河豆腐起源于解放前1946年,很多沙河人喜欢做豆腐、吃豆腐,它的做法有很多,但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菜系。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沙河人侯永宽对沙河豆腐做了一定的改良,从而受到有很多客商、过路的驾驶员喜爱,由此,沙河豆腐菜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推广。CPv

高县沙河豆腐的做法:

制作沙河豆腐首先是精选本地优质黄豆,再用本地山泉在木桶中浸泡黄豆4小时左右,随后用手工石磨将黄豆进行磨浆,磨浆后立即烧浆,烧开浆后第一道工序为打渣,接着加水,等烧开后又打渣,这道工序完后用麻布提浆,接着用水瓢把黄豆浆舀到土缸里面,用稀释后的胆水慢慢地滴入其中,并不停搅拌,这样搅拌四五次后,豆腐已经成形。接下来用木制的锅盖盖到土缸上,约10后分钟把锅盖掀开,用木瓢舀豆花放入沙木制的长方形模具中,模具内放一块麻布,面板上盖压紧,这样鲜嫩的豆腐块就成型了。

沙河豆腐产地范围为四川省高县沙河镇现辖行政区域。

十. 四川省 宜宾 江安县 江安黑山羊

江安黑山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江安黑山羊具有早熟、多胎、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高、肉质好等优点,是盆地丘陵地区皮肉兼用型的地方优良品种,2010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325号公告正式命名为“川南黑山羊(江安型)”,正式列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其体型中等,公、母羊全身被毛粗而黑,无绒毛,头适中,体躯结构匀称,背腰平直,腰围较大,肢长与胸深相近,侧望略似砖块形,尾短而直立,性情温驯。公羊初生、周岁、成年体重分别为1.81㎏、19.04㎏、31.45㎏;母羊初生、周岁、成年体重分别为1.36㎏、20.46㎏、29.47㎏。公羊性成熟比母羊早,2—3月龄能追逐发情母羊,4—5月龄初配。母羊初配时间为5—6月龄,发情持续期1—2天,怀孕期144—155天,产后发情间隔时间为35—55天。一年产两胎或两年产三胎,四季均能发情配种,一般是春、秋产羔。繁殖性能好,经产母羊中,单羔占8.3%,双羔占63.3%,三羔占28.4%。

全县现有黑山羊适度规模养殖户700余户,建有核心选育示范场1个,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2012年出栏黑山羊10.69万只,产羊肉1804吨。川南黑山羊产业在我县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仅次于生猪产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