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洛阳有哪些特产可以送人 洛阳特产有哪些方便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洛阳有哪些特产可以送人 洛阳特产有哪些方便送人更新时间:2022-04-29 04:04:44

一. 河南省 洛阳市 偃师 牡丹石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如今,在洛阳东南约二十公里的偃师市寇店镇境内又发掘出一种天然奇石——牡丹石。其黑色的石质内盛开着朵朵或白或绿的石花,酷似牡丹花,由此而得名,并与著名的洛阳牡丹花交相辉映,堪称“洛阳双绝”。

牡丹石形成于十五亿年前,岩脉产于最古老的地层太古界登封群的石牌河组,原岩主要为中基性火山熔石,岩脉基体为墨绿色、隐晶质,白色长石斑晶呈星点状或三五成群呈聚斑状分布于岩脉中,多数聚合斑晶呈球体状,其切面似牡丹花形,千姿百态,极具观赏价值。

据专家考察论证,牡丹石矿脉全世界仅藏于中国的河南省偃师市寇店镇境内,矿脉宽约14米、长约5公里,极其狭窄,储量极少;矿脉埋藏于山体10米之下,开采难度极大。牡丹石石质坚硬细腻,花朵高雅清秀、玲珑剔透、风韵独特,可谓纳天地山川之灵气,集诗情画意之秀美。经测定,牡丹石黑色的石料硬度为6度,同等于花岗岩;白色的花硬度为7度,达到了玉的标准,珍奇之极。

1992年牡丹石被国家石材界和赏石界公认为世界奇石、宝石;1994年在广西柳州“中国第二界奇石展”中荣获一等奖,后被《中华赏石大观》(台湾黄忠诚先生出版)收录;1997年号称“石材王国”的意大利专家考察后结论是“全世界仅此一处”;2001年中国信息报第1897期在头版显著位置以《世界珍品——牡丹石》为题向世人展示了大自然赋予洛阳人的这一中华瑰宝;2004年在《中原赏石》第四期上对洛阳牡丹石作了专篇报道。2004年10月,一块经过精细加工的“洛阳牡丹石”,落户中国北京中南海紫光阁,是目前中南海唯一标明地域和名称的景观,被誉为“国石”。这块牡丹石呈不规则形、正面似五角星,高2.1米、正面宽2.008米,象征21世纪和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整块石头呈墨绿色,石体上天然形成以白色、青色为主的牡丹花形图案。底座由一块长1.6米、宽1米、高0.6米的黑色碑石构成,刻着由中国书法协会主席张海亲笔题名的“洛阳牡丹石”5个遒劲有力的大字。2005年6月在美国举行的世界奇石博览会上,洛阳牡丹石再次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公认为世界奇石、宝石。

牡丹石一经加工,其黑似墨,其白如玉。用牡丹石雕刻的花扇、花瓶、茶具、花、鸟等工艺品,极具收藏价值、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观之生雅,赠之生情,藏之升值。牡丹石板材工艺品和异形加工品已迈出国门,远销美国、意大利、韩国、泰国等数十个国家。

二. 河南省 洛阳 西工区 洛阳小街锅贴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小街锅贴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锅贴在宋时已在以开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盛行,随着宋朝政权南移,使这一特色小吃在江浙一带流行,因其风味独特延传至今。“小街”锅贴制作工艺讲究,加工程序规范严谨,从选料配比,制馅和面、包制成形到煎制出锅均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成品的造型美观、色泽透亮、外焦里嫩、灌汤利口、焦脆软香的显著特点,深受广大顾客欢迎。

三. 河南省 洛阳 老城区 洛阳水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水席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水席,历史悠久,古今驰名。千年以来,久传不败。红白大事,宴请宾客,率先用之。所谓“水席”,有二层含义。一是以汤水见长,二是吃一道换一道,一道道上,象流水一般。故名“水席”。洛阳水席,来自民间,是洛阳一带特有的传统名吃。酸辣味殊,清爽利口。唐代武则天时,将洛阳水席旨进皇宫,加上山珍海味,制成宫廷宴席,又从宫廷传回民间。遂形成特有的风味。因仿制官府宴席的制作方法,故又尔官场席。

洛阳水席,有24件组成,简称“三八席”。先上6个冷盘下酒,冷盘为4荤4素。继上16个热菜,热菜用不同型号的青花海碗盛放。16菜中有4个压桌菜。其它12个菜,每3个味道相近的为一组,每组各有一道大菜领头。叫“带子上朝”,吃一道上一道,如行云流水。洛阳水席,有三大特点:一是有荤有素,有冷有执;二是有汤有水,北方南方均为可口;三是上菜顺序有严格规定,搭配合理、选料认真、火候恰当。洛阳水席,又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可据情而定,故深受城乡人民的普遍欢迎,长盛不衰。

水席起源

“水席”起源于洛阳,这与洛阳的地理气候有很大关系。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寒冷,民间饮食多用汤类,喜欢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这里的人们习惯使用当地出产的淀粉、莲菜、山药、萝卜、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宴席,就连王公贵戚也习惯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逐步创造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并逐渐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风味。

关于水席由来的传说

相传是袁天罡早年夜观天象,知道武则天将来要当皇帝,但天机又不可泄露,就设计了这个大宴,预示武则天日后二十四年的酒肉光景。每道菜汤汤水水,即是暗指武则天水到渠成;干干稀稀,是喻指武则天二十四年的干系(稀)。“洛阳水席”的菜序是前八品(冷盘)、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共二十四道菜,这正应了武则天从永隆元年总揽朝政,到神龙元年病逝洛阳上阳宫的二十四年。

水席的特点

洛阳水席的特点:一是有荤有素,素菜荤做,选料广泛,天上的飞禽、地下的走兽,海中的游鱼,地里的菜蔬均可入席。可以根据设席者的经济状况,可简可繁,丰俭由人。二是有

汤有水,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三是上菜顺序有严格的规定,搭配合理,选料认真、火候恰当。洛阳水席,又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可据情而定,故深受城乡人民的普遍欢迎,长盛不衰。

洛阳水席,历史悠久,古今驰名。千年以来,久传不败。红白大事,宴请宾客,率先用之。

洛阳水席,来自民间,是洛阳一带特有的传统名吃。酸辣味殊,清爽利口。唐代武则天时,将洛阳水席旨进皇宫,加上山珍海味,制成宫廷宴席,又从宫廷传回民间。遂形成特有的风味。因仿制官府宴席的制作方法,故又称官场席。

水席的含义

所谓"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

全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顺序极为考究,先上8个冷盘作为下酒菜,每碟是荤素三拼,一共16样;待客人酒过三巡再上热菜:首先上4大件热菜,每上一道跟上两道中件(也叫陪衬菜或调味菜),美其名曰"带子上朝";最后上4道压桌菜,其中有一道鸡蛋汤,又称送客汤,以示全席已经上满。热菜上桌必以汤水佐味,鸡鸭鱼肉、鲜货、菌类、时蔬无不入馔,丝、片、条、块、丁,煎炒烹炸烧,变化无穷。不过,现在民间的水席做法仍然有很多种,比如有的最后一道菜是八宝饭。

高中低档各不同

洛阳水席有高、中、低档之分。如今高档水席有海参席、鱼翅席、广肚席;中档水席有鸡席、鱼席、肉席;低档水席为大众席,以肉、粉条、蔬菜为主。由于洛阳水席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咸甜酸辣,一菜一味;上至山珍海味,下至粉条、萝卜,都能做出一席菜,可适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因此洛阳水席历经千年,经久不衰。

“西辣鱼片”、“油炒八宝饭”、“甜酒山渣涝”、“生氽丸子”等菜肴,增加了海鲜、甲鱼、蛇羹等原料,使水席在档次上有了很大提高。洛阳宾馆对水席进行大胆改良,在二十四道菜中挑选出“牡丹燕菜”、“连汤肉片”等代表菜,做出了十六道菜的改良水席。洛阳旋宫大厦推出牡丹水席宴,冷菜“国色天香”由六个冷盘组成,红、绿、黄、白的颜色,逼真的牡丹花造型,犹如朵朵牡丹在餐桌上盛开。热菜也以牡丹花造型,汤里面漂浮着各色“牡丹花”。如果正逢牡丹花开的季节,你还能亲口品尝到厨师用牡丹花烹制的水席。

今天的洛阳水席

今日的洛阳水席,全席二十四道菜,即八个冷盘、四个大件、四个压桌菜。其上菜程序是:席面上先摆四荤四素八凉菜,接着上四个大菜,每上一个大菜,带两个中菜,名曰“带子上朝”。第四个大菜上甜菜甜汤,后上主食,接着四个压桌菜,最后送上一道“送客汤”。二十四道连菜带汤,章法有序,毫不紊乱。真命天子假燕窝水席的另一特点是素菜荤做,以假代真。水席中有名的“洛阳燕菜”、“假海参”等,都是民间普通的萝卜、粉条,但经厨师妙手烹制后,便脱胎换骨,味美异常,如奇花绽放,让人叫绝。说起洛阳燕菜,它是洛阳水席的第一道大菜,为水席中的上肴。此菜制作精细,口味酸辣香郁,鲜嫩清爽。传说唐朝武则天时,洛阳东关下园长了一个重约近15000克的大萝卜,民众认为是丰年之兆,于是将它进贡给女皇,武则天一见大悦,即嘱御厨烹制。萝卜原只是一种平民食物,宫廷厨师并无做萝卜的经验,但慑于皇命,终于做出一道将萝卜切成细丝,再配以山珍海味的萝卜丝汤。武则天用后大为赞赏,并以其具有燕窝风味而赐名“假燕窝”。从此,这道民间的普通菜肴一夜间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皇亲大臣、庶民百姓竞相仿制的宴席大菜。由于它能适应多种原材料配置,所以既可用名贵的山珍海味,又能用一般的肉丝、鸡蛋等做配料。其味香郁,十分可口。随着历史变迁和历代名厨的辛勤研制,经过创新和发展,使“假燕窝”日臻完善。因它起始于洛阳,故称为“洛阳燕菜”。

洛阳水席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隋唐时期佛教兴盛,僧尼们为获取上流社会的支持,潜心研制精美的素食斋饭,款待颇有地位的施主。王公贵族食腻了鸡、鸭、鱼、山珍海味,乍吃素食,倍觉清爽利口,味道新鲜,于是这素食汤菜的制作方法被带入宫中,传播到上流社会,经过改进加工,登上了宫廷和官场的宴席。随后庶民百姓又把这素食荤做的汤菜搬到民间的筵席上。因仿制官府宴席的制作方法,故又称“官场”、“官场席”。

洛阳水席来之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在洛阳老城一带发展最盛,不管是婚丧、嫁娶,还是朋友聚会、喝满月酒,都要吃水席。

“水席”有两层含义,一是道道菜离不开汤水;二是一道道上菜,吃一道换一道,如流水一般。洛阳水席全席共二十四道菜,除八个冷拼盘外,还有四大件、八中件、四个压桌菜。水席第一道菜,是用萝卜丝做成的,模拟燕窝风味的“燕菜”,最后一道菜是酸辣鸡蛋汤,中间少不了一道用多种肉、菜烩制而成的“全家福”和一道蜜汁八宝饭。燕菜预兆燕子带来春天和希望。“全家福”意在祝愿宾客阖家幸福、吉祥如意。八宝饭寄寓人们对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的祈求。

洛阳水席的主要特点有四:一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有甜有咸,用各种菜肴组合而成;二是素菜荤做,粗粮细做,以假乱真。它的主要原料,离不开东关的萝卜、邙山的红薯,还有洛阳产的粉条。二十四道菜不追求珍稀怪异,用的都是洛阳的土。如水席必备的洛阳燕菜,主要原料是萝卜,它经过蒸晒、粉芡勾兑,变得洁白、纤细、柔滑,制作时配上肉丝、鸡蛋、香菜等,其味酸辣郁香,清爽可口,深受中外宾客好评;三是可繁可简、可高可低、可丰可俭。根据设席者的经济状况,高的可取山珍海味作原料,上千元一桌、数千元一桌也不稀罕,低的用一个猪头也可办一桌水席。在用料方面,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海里的游鱼、地里的蔬菜均可入席;四是有民族特色的清真水席,可满足少数民族的需要。

来洛的1总理、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张爱萍将军、李準等人都曾用过洛阳水席,并对其有很好的印象。

以洛阳水席以老城东华街的真不同饭店最为著名,该店厨师所做的洛阳水席,风味独特,深受客人好评。

四. 河南省 洛阳 涧西区 梅花玉

梅花玉

五. 河南省 洛阳市 嵩县 少林八宝酥

用灵芝、猴头、银耳、白果、木耳、嵩菇、香菇、茯苓制成的香酥食品,有食疗效果,能强筋、活络、提神、健身。系少林僧人的传统食品,已有千余年制作历史。

六. 河南省 洛阳市 吉利区 洛阳牡丹红茶

洛阳牡丹红茶是河南省洛阳市的。牡丹红茶汤色金黄、明亮,香气鲜甜,滋味绵醇,叶底肥壮,具有香、活、甘、清之韵味。洛阳牡丹红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牡丹文化与茶文化相融合

洛阳牡丹甲天下,自不必多言,而洛阳市西南部山区,具有茶业生长的良好自然环境,牡丹红茶以武夷山茶青和洛阳嵩县茶青为主要原料,以洛阳牡丹花为辅料,利用特殊工艺研制出了洛阳牡丹红茶。

“洛阳牡丹红”以红茶为主料,牡丹花瓣为辅料,把牡丹花的甜香与红茶的甘醇有机融合。既具有牡丹花养生保健功能又有红茶暖胃养颜效果。其香气怡人,汤色透彻、金黄,滋味甘甜鲜爽,韵味悠长,叶底嫩软红亮。具有生津清热、调养气血、活血化瘀、顺畅经络、健胃润肠、养颜美容、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养生保健功效。经检测,洛阳牡丹红茶富含茶黄素、茶红素、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黄酮类物质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营养成份。

牡丹红茶的怎么喝?

牡丹花瓣含有氨基酸、黄酮等多种营养成分,在用泡过其他种类茶叶的茶具冲泡时,应首先将茶具清洗干净,否则很容易破坏牡丹花瓣含有的营养成分。同时,冲泡牡丹红茶时一定要“洗茶”一至两遍。 洗茶很关键,牡丹花茶是清洗过以后进行加工的,红茶是采回来之后进行微凋,之后再进入加工,因此冲泡牡丹红茶时,一定要洗茶,最好洗一至两遍。水质最重要,水质硬的水,泡出来的茶会发红,最好用纯净水、矿泉水,或者家里用的净水器的水,水温在80摄氏度左右为宜,这样泡出来的茶味道最好。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洛阳牡丹红茶”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七. 浙江省 台州 黄岩 黄岩洛阳青枇杷

产品名称:黄岩洛阳青枇杷

产品产地:浙江黄岩

产品特性:果面麦杆黄,肉橙红色,肉质粗且致密,汁多、甜酸适度,可溶性固形物9.5%,种予平均2.6粒,可食率70.8%。

产品组成:枇杷果实可食部分含蛋白质0.4%, 脂肪0.1%,碳水化合物7.0%,粗纤维0.8%,且富含矿质营养和维生素等

产品功能:有润喉、止咳、健胃、清热等作用

产品季节:果实成熟期在5月中下旬

产品简介:黄岩洛阳青枇杷又名洛阳青大红袍、青杜脐、青嘴。

八. 河南省 洛阳市 嵩县 嵩县银杏

嵩县银杏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嵩县银杏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嵩县银杏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多种营养成份,具有抗癌、平喘、活血、壮阳等功效。

嵩县地处伏牛山生态功能核心区,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县林地面积321万亩,森林覆盖率62.9%,森林资源总量位居河南省第二,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示范县、全国动植物保护先进县。

嵩县优越的地形与气候条件为银杏的保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力条件,目前全县16个乡镇有8个乡镇分布有突然银杏林或散生银杏古树335株,规模和数量位居全国之首。该县白河镇下寺村千年古银杏林现存树龄500年以上的古银杏树113株,其中树龄千年以上的67株,树龄最长的一株1300年。基于树龄古老,分布集中,密度较大的特点,该银杏群2007年7月被列入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嵩县银杏产量达5万余公斤,被誉为河南银杏之最,中国“银杏之 乡”。

嵩县银杏地域保护范围为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境内,涉及白河镇、车村镇、旧县镇、大章镇、德亭镇、城关镇、纸房镇、闫庄镇、田湖镇、饭坡镇、九店乡、何村乡、大坪乡、库区乡、黄庄乡、木植街乡16个乡镇,318个行政村。嵩县银杏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0′30″至112°22′30″,北纬33°33′00″至34°20′12″,适宜种植面积14000公顷,年产量45吨。

九.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洛宁竹编

洛宁县淡竹栽培历史悠久,素有“竹乡”之称。全县竹林面积6000多亩,竹材蓄积量达3000多万公斤。洛宁淡竹节长壁薄、竹材柔韧、富弹性、拉山强,是竹编的上等材料。洛宁竹编在全国享有盛名,其主要产品竹板、竹帘、竹篓、竹席及竹制工艺品畅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倍受青睐。竹合板:选用优质淡竹原料,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生产加工而成,具有结构细密,表面光滑明亮,图案美观新颖等特点,可加工制成造型新颖的多种竹合板制成品,如柜、桌、椅、凳、茶几等。竹帘:洛宁竹帘,始于明清,盛行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从事竹编技艺人员1.2万余人,号称“竹艺万家”,年产竹帘30万挂以上,花样有曲线形、直线型、满天星、水纹型等,新颖别致,朴素大方。品种有门帘、窗帘、走廊地垫帘等。竹器工艺:主要有果盘、花瓶、头饰、胸花等,工艺考究,款式新颖,美观轻便,精巧玲珑,既继承了传统工艺,采用完全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融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为一体,精巧雅致,清新自然,美观实用,富有自然气息,及具观赏、收藏、实用之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都市家庭、高级宾馆、礼堂饭店以及馈赠亲友的高档工艺品。

十. 河南省 洛阳市 嵩县 板栗果

板栗果仁中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B、C、、B2等物质。所含蛋白质比大米高30%,脂肪比大米高20倍。主要产于嵩南部各乡如车村,白河,木植街等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