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上海名胜特产有哪些 上海特色景观或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上海名胜特产有哪些 上海特色景观或特产更新时间:2022-04-21 00:57:51

一. 上海市 长宁区 上海崩瓜

上海崩瓜因皮薄而脆,成熟后稍受碰击即会崩裂而得名,外形长圆,中部略粗,似橄榄形的马铃,又称马铃瓜。单重2公斤左右,大者2.5-3公斤,瓜皮呈淡绿色,有浅色花网纹,皮薄而脆,瓤色淡黄,籽血红,肉厚汁多,甜度尤高,清香爽口。



崩瓜植株娇嫩,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如选择排灌条件好的田块,施足基肥,结瓜后只宜施淡肥,不能施浓肥、化肥,抗旱要开沟灌水,不能漫灌,摘瓜时宜在午后,以减少破裂。

二. 上海市 普陀区 上海织绣

上海织绣有刺绣、抽纱、机绣、绣衣、印花品、地毯和艺术挂毯七大类。上海刺绣以顾绣最为著名,至今已有四五百年历史。上海地毯以工艺细腻、图案典雅著称,产品以手工羊毛地毯为主,还有丝织地毯等。艺术挂毯则能较好地表现油画、中国画的艺术效果,用作室内装饰,更显其高贵大方。

三. 上海市 崇明 崇明香芋

香芋产于上海崇明。香芋含有较多的粗蛋白、淀粉、聚糖(粘液质)、粗纤维和糖,蛋白质的含量比一般的其它高蛋白植物如大豆之类都要高。香芋块根肉质细腻,味清香,常供筵席食用,一般与肥鸡一起煮做成“红烧香芋鸡”或作冷盆菜底。香芋中的聚糖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机制,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长期食用能解毒、滋补身体。

四.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五. 上海市 嘉定区 肥羊大面

肥羊大面

肥羊大面以肉色鲜红,片可口的白切羊肉而闻名。生羊肉支腥后,整块放入锅内,加黄酒、姜葱等烧一滚,再加水放在大火上一滚,再用小火煮烧,略加花椒或五香、八角、桂皮和盐菜,烧到可用筷戳动时取出,切成簿片,醮酱油或甜面酱吃,肉酥汁浓,略带甜味,不腥不腻,用羊肉原卤作面汤,每碗另加羊肉一碟,曾是南翔镇一些老茶客的早晨佳肴。

六. 上海市 嘉定区 上海菜肉大馄饨

这是上海最普遍的食品,但是在本地却不容易找到。大馄饨的馅料有瘦肉、菜心等等,馄饨皮嫩滑、有弹性,比广东式的云吞结实。汤底用猪骨和鸡骨熬6小时以上。

七. 上海市 闵行区 老街汤团

老街汤团

七宝古镇“老街汤团”店的汤团有鲜肉、豆沙、芝麻和枣泥四种口味,六角一只。食客们规矩地在大锅前排好队,汤团是早就在锅里煮着备着的,这样的客流,不用担心汤团煮烂到卖不出去。

鲜肉的汤团,咬一口淌出一包汤,一边喊烫一边还赶紧啜嘴去接,生怕流失了这最鲜美的汤汁。软软的糯米皮子,牙齿不用费力,肉蓉则细腻鲜嫩,咬过便松成细小的颗粒状,显然没有淀粉的痕迹。枣泥的汤团,用嘴一抿便觉察到了那股特殊的枣香,只在上下两瓣糯米团中看到中间一线的枣泥痕迹,面皮真不是一般的糯!枣泥的馅是用干枣去核后切碎加糖蒸烂做成,吃口幼滑,细腻掠过舌尖之后,枣香犹在。

八. 上海市 静安区 上海木雕

上海是我国木雕工艺品重点产区之一,按所用材料分为白木、红木和黄杨木雕三大类。白木所雕作品,构图丰满,层次清晰,刀法精细,富于变化,有欣赏陈设的插屏、屏风,也有欣赏和实用相结合的家具、酒厨、台灯、果盘等。代表作品有巨型木雕艺术品《龙船》、《蟠桃胜会》。

红木雕采用小块红木,运用镂雕、圆雕、深浅浮雕等技艺,以山水、花鸟、瓜蔬、虫鱼为题材,设计成文具用品、烟具、花插等工艺品。造型精致纹饰简练,做工挺括。上海的黄杨木雕以圆雕为主,作品大多取材于儿童生活,刀法精细,造型活泼生动,适于案头欣赏。其优秀作品有《五子戏龟》、《顽皮娃娃》、《乘龙》等。

九. 上海市 徐汇区 上海漆器

上海镶嵌漆器,分骨石镶嵌、玉石镶嵌和手磨螺甸三种。艺人们利用象牙、牙板骨、青田 石、寿山石、蒙古石、云母、蚌壳或翡翠、白玉、珊瑚、绿檀、金星石等不同色彩的天然 材料,根据画稿上人物、花鸟的神情形态,加工细刻,然后拼装,镶嵌在各种漆器上,再 辅之描金技法,刻成图案背景,加以衬托,使画面色彩鲜艳,并富有立体感,如骨石镶嵌 《祝您长寿》挂屏,作品画面构思富有情趣,整幅画面巧妙地选用20多种彩色,突出了 “老寿星”的特有形态,脸的表情,手的动作,形象逼真,寿星和小孩的衣纹,用彩色螺 甸描金修饰,画面古朴端庄.刻漆是以刀代笔,在磨光后的漆器上,根据设计的画稿,用刀 刻去漆皮,填上各种绚丽古雅的色彩,表现出各种美丽的画面。上海刻漆具有刀法流畅, 线条优美的特点。它以精刻楼阁亭台和古装人物见长,并以准确地复制中国古典名画和创 作设计。

十. 上海市 闵行区 上海蜜汁火方

蜜汁火方,是上海、江苏和浙江地区的传统名菜。最早闻名于江浙两地。上海从清末开始,首见于苏州风味和扬州风味菜馆经营此菜,颇受吃客青睐。如今,以沪上老半斋酒楼和扬州饭店烹制的为佳,驰名中外。凡品尝过此菜的中外食者,无不赞赏。50年代末,毛泽东主席来上海视察工作时,上海大厦曾邀请莫有庚和莫有财等三兄弟烹制“蜜汁火方”,毛主席品尝后,非常满意,跟随毛主席的工作人员,还特地找莫氏兄弟询问具体的制作方法。近几年来外国来宾在该店品尝了“蜜汁火方”,也称赞其:“菜式新颖,花样逼真,调味佳美,不愧为古国精美艺术。”

蜜汁火方用火腿上方煮、煨而成。成菜色泽火红,卤汁透明,火腿酥烂,滋味鲜甜,深有回味。其具体做法是将火腿上方的净精肉一整块洗净。入汤锅煮,至八成酥取出,除去筒骨,有盆子压平。冷却后,入冰箱冰一下,取出,切成厚片(精肉仍然连在皮上)。砂锅内下火腿肉厚片、鸡汤煨煮,拔去咸味,如味仍过咸,滗去原汤,另加清鸡汤再拔咸味,至火腿肉厚片咸味拔净,取出,放入另一锅内,加清水50克、白糖200,用小火煨烤1小时,至卤汁稠浓,色泽光亮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