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汉中特产松花蛋 汉中西乡县特产松花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汉中特产松花蛋 汉中西乡县特产松花蛋更新时间:2022-04-19 14:46:15

一.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京彩松花皮蛋

京彩松花皮蛋

早在清代即有制作。蛋体透明,呈松花纹状,清香醇厚,味美爽口,在省内外同行业质量评比中屡次夺魁。1983年被评为省出口糖心皮蛋优质第一名,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颇负盛名。

天长地处高邮湖畔,是个典型的“鱼米之乡”。境内水网纵横,菱藕遍地,鱼虾满塘,被称为“皖东的威尼斯”,历来就是水产品和家禽养殖之乡。天长农民具有悠久的养鸭历史和丰富的养鸭经验,广大农村是家家养老鸭,户户有鸭蛋。天长鸭蛋更以蛋大、壳薄、黄多、质好著称。与享誉全球的高邮湖双黄鸭蛋齐名媲美。

据县志记载,早在清朝天长民间就开始用石灰、食盐、草灰、茶叶等配料制作皮蛋。曾任上海中华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前国民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教授的著名旅日工人领袖王兆澄烈士(天长市铜城镇人,1948年8月8日因拒绝赴台,在英勇的爱国护校斗争中被1杀害,1990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26年曾因得益于天长生产皮蛋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利用自己渊博的学识与独到见解,撰写了《皮蛋文献考》一文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在当时的日本帝国大学轰动一时,王兆澄因此被戏称为“皮蛋博士”。此后,天长的皮蛋生产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

天长京彩皮蛋工艺严格。生蛋进厂前经目测、手敲、耳听、光照等多道工序把关。大小均匀、外壳完整、蛋色相近、蛋质新鲜的生蛋方可入选。变蛋主料有石灰、碱粉、草灰、食盐、茶叶、氧化铅等,按一定比例加水熬成糊状冷却,生蛋在料浆中浸泡30天左右起缸,再经二次检验,依大小和质量不同,分成不同等级,用原料液和以稻糠、黄泥包裹,外加塑料袋密封装箱或装缸备用。如此包装,一是可以保证皮蛋不因空气腐蚀变黄变质,便于长久保存;二是可以使皮蛋在运输过程中不致相互碰撞而破损。

天长生产的京彩松花皮蛋,大小均匀,包装讲究。剥壳不沾连,蛋白表面光洁亮泽,蛋体混凝结晶,为褐绿色半透明体。蛋白表面,松花清晰美观,深及表里。蛋黄松软,黄心呈糖衣状。蛋壳剥去,整个皮蛋似芙蓉出水,光彩华丽,清香怡人。食用时,蛋白洁爽,蛋黄味浓,相辅相成,天然一章。用色香味俱全来概括,也是无过之而不及。 天长松花皮蛋装盘时,一般切成花瓣状或园饼状。分割得黄白均等。再根据不同的食用爱好,或佐以香醋、酱油,或沾上麻油、辣酱。按天长地方吃法,则往往用一张薄薄的熟肥咸肉片包裹一块皮蛋,一同进食。这样吃,不但肥肉不腻,而且皮蛋又没有碱味。真叫人吃这回,想下回,吃一次,记一生。

天长京彩松花皮蛋不仅是安徽省名优,而且畅销国内外,尤其在港澳和东南亚诸国久负盛名。在1983年9月省商业检验局、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召开的全省出口皮蛋质量评比大会上,天长京彩松花皮蛋被与会同行一致推选为安徽省出口皮蛋第一名。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松花皮蛋

来凤松花皮蛋是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的。来凤松花皮蛋利用来凤本地麻鸭所产鸭蛋制作而成。制作工艺独特,蛋清如玉,上有松柏叶状花纹,俗称松花,食之鲜嫩味美,余香满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来凤土家松花皮蛋产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来凤松花蛋制作工艺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但是这一制作工艺即使是来凤本地人也鲜有人知道,只有少数的来凤人通晓这门工艺,并作出纯正的来凤无铅松花皮蛋!来凤松花皮蛋蛋体紧致有韧劲,即使从两三米的高空落下,也毫无破损。糖心十分浓稠、味特别纯香。吃完之后从嘴巴到喉咙有股浓郁的松花蛋香,久久无法挥散,甚至还有股十分清爽的甘甜!

来凤无铅松花皮蛋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符合GB9694-88一级标准,达国内先进水平,荣获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

三.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酒

城固酒用纯粮酿造,已有3700多年历史,是陕西名牌产品,共有五大类40多个品种,尤以城固特曲、金粮醇称著。近年来,城固酒厂选用上等桔子,运用传统工艺精酿的桔子酒,果香浓郁,营养丰富,市场潜力巨大。



四.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五彩米

黑、红、黄、绿、紫五彩稻米,产于全国黑米渊源地、世界珍禽朱鹮的栖息地——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这里土壤、水质、大气等环境指标达到国家绿色无公害标准。二00二年获中国第三届特种稻新产品展评会金奖,同时申请国家注册了“朱鹮”商标。二00三年通过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二00四年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

五彩稻米纯天然色泽,无污染、无公害,糙米营养成份保留完整,易糊化,口感好,食、医兼用,色香味俱佳。据国家认证单位测定,五彩稻米每公斤含钙137.56mg,铁79.74mg,锌18.48mg,还含有硒、黄酮、色素和多五彩稻米纯天然色泽,无污染、无公害,糙米营养成份保留完整,易糊化,口感好,食、医兼用,色香味俱佳。据国家认证单位测定,五彩稻米每公斤含钙137.56mg,铁79.74mg,锌18.48mg,还含有硒、黄酮、色素和多种维生素。现代科研论证,黑米、红米等有色米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①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益补心脏;②改善营养性贫血;③增强免疫力;④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⑤具有耐氧化,抗疲劳等应激功能;⑥镇静和改善睡眠,加强神经中枢的抑制,具有镇静作用,对睡眠较差的老年人有催眠效果等。因此,五彩稻米是少儿及中老年人食用的营养滋补佳品,也是酿造、食品加工和提取色素的优质原料。

红香米具有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胆固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其含钙、磷、铁较高,对老年补钙、儿-高长智有益,具有强筋壮骨、补血养颜之功能。

绿香粳糯米富含维生素K,脂肪和叶绿素、膳食纤维高,尤其是硒含量每百克高达23.2毫克,对癌症、心脏病、心血管病、肝炎、胃炎、支气管炎、胃溃疡、风湿性关节炎、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及不育症等40多种疾病都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黄米和紫米除具有上述作用外,还具有益脾补气、养肝、减肥、美容之功效。

依据祖国医学药食同源基本理论,天然食物的颜色与功能相关,黑色补肾,白色润肺,红色补心,黄色益脾,紫色养肝,绿色防癌。因此五彩稻米是米中最珍奇的天然营养保健珍品。(整理自百度百科)

五.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红薯

洋县红薯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的。洋县红薯具有品种优良、上市早、薯块大、表面光滑、色泽明亮、口感好、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无污染之特点。已获得有机转换食品认证。

洋县年种植面积达50000余亩,产鲜红薯10万吨,目前该地所产红薯,除农户自用以外,其余全部被外来客户抢收一空,销往大中城市。为提高附加值,实现农业工业化,现拟用红薯加工食用柠檬酸、淀粉、薯片、粉丝、果脯、饴糖、薯糖、食醋等系列产品。

洋县槐树关镇针对近年来红薯及其衍生品因绿色环保且具有保健功能,价格逐年攀升,效益猛增的现状,充分发挥该镇长达几十年种植红薯的传统优势,该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把红薯种植作为全镇“促进农民增收、助推升级晋档”的特色支柱产业来抓,按照“协会+农户+企业”的模式大力发展红薯产业,走上了政府引导,典型带动,协会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的发展道路,形成以槐树关村、万岭村、张山村、石槽寺村为龙头,向周边辐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红薯产业化链条,吸引西安、甘肃、浙江等省内外客商驻镇收购。

2012年,该镇发展红薯16000多亩,其中引进新品种“紫红薯”6000多亩,红薯产量达到26000吨,实现产值4400万元。该镇万岭村红薯加工大户周文义,年加工红薯淀粉、手工粉条2万余斤,年净收入达10万余元。全镇仅红薯一项每年为农民人均增收135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有力地推进了该镇村党组织“升级晋档”。

六. 贵州省 黔南州 瓮安县 瓮安松花皮蛋

松花皮蛋,它是用新鲜鸭蛋加工腌制而成的一种生吃食品,因为它经过腌制加工使蛋清和蛋黄凝固静皮,剥开不粘蛋壳,且富有弹性,所以简称为“皮蛋”,成熟的松花皮蛋横切或竖切,切开后呈五颜六色,层次清晰,所以松花皮蛋也称为“彩蛋”。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料的作用,使原来的生鸭蛋发生了色彩上的变化,因而它又称“变蛋”。

瓮安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松花皮蛋的历史也不可考,据有关资料和(瓮安县志)记载最早源于猴场,就是今天的草塘镇。很早很早以前这里的老百姓就用鸭蛋腌制咸蛋和松花皮蛋,由于这里商业发达,市场繁荣,他们便将腌制的咸蛋和松花皮蛋拿到市场上去销售,很快,松花皮蛋赢得了市场。到了本世纪初,草塘商贸不断繁荣,成为贵州省有名的物资集贸大市场和重镇之一。这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商贾,他们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物资,进一步促进了草塘镇商业的快速发展。松花皮蛋不仅在当地销售,而且还远销省内外。松花皮蛋由小本经营、零星加工逐步变成了较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出现了许多松花皮蛋生产加工的专业户。谭明生就是其中的知名人士。

谭明生出生于松花皮蛋世家,从小受到熏染,得到真传,学得一手加工制作松花皮蛋的精湛独特技艺。他在前人基础上不断实践、探索、研究、改革创新,使其松花皮蛋的制作加工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他家生产的松花皮蛋质量好,色香味俱佳,很有特色.销往湖南、湖北、广西、广东、云南诸省,名声越来越大,久而久之,人们便送了他一个“谭皮蛋”的雅称,如今,谭皮蛋虽然早已不在人世,但是“谭皮蛋”的名声经久不衰,他的后人继承他的事业继续把松花皮蛋的技术发扬光大。

谭明生作为瓮安县草塘镇加工松花皮蛋的继承和创新者,带动了瓮安县长期以来“松花皮蛋”加工业的发展。60年代初,国家商业、供销部门正式接管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推动了瓮安经济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瓮安松花皮蛋的生产飞速发展,改革开放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福音,不少人家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仅生产松花皮蛋就走上了富裕之路,他们成了万元户、十万元户、几十万元乃至百万元户。产生了许多客商和人们羡慕的“杜皮蛋”、“刘皮蛋”、“张皮蛋”、“陈皮蛋”。目前,瓮安生产松花皮蛋的个体户就上百家,年产松花皮蛋2000万个。

瓮安松花皮蛋在生产技术上,由于前人的创造和后人的创新,使其生产加工有着独特的技艺。一般生产加工皮蛋,用料液浸泡,瓮安生产加工松花皮蛋采用料灰涂包。从季节上看春季最宜,鸭蛋虽不饱满,有空头,但腌制的皮蛋易渗油,品质好,味道鲜美。加工皮蛋,先要选蛋,个要大、无流清、无裂缝、无变质、无石壳蛋。所需料灰由土碱、黄泥土、松针灰、食盐、石灰、苦丁茶加水摔制成糨糊状。土碱用 荞杆灰、桐子壳灰、草木灰稀释沉淀熬制而成。料灰的性能是否适当,可把鲜鸭蛋的蛋清滴在料灰上试验,如果滴下经过15分钟左右蛋清凝固,说明料灰配制合适。配料的比例也要因时令而定,随季节的变化增减。各种配料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土碱、石灰能产生使蛋清凝固作用,其昧不像用纯碱那样辛辣,黄泥土主要起粘合作用,松针灰能使凝固的蛋白上呈现不同的松针图案花纹,产生工艺感,还能增加一定香味、料灰配制好后,将精选的鸭蛋放人有料灰浆的大锅或池中,用木质锅铲轻轻翻动,注意不让鸭蛋破损,拌匀后,倒入空缸内,密封存放。出缸及存放亦因时令而异,春秋两季在1月左右出缸,存放在半年左右,炎热夏天20天出缸,存放在3个月内。

成熟的“松花皮蛋”,剥壳不粘壳,蛋白有弹性,无色透明,光洁晶莹,呈玻璃状,表面松花栩栩如生,形成不同形状的自然造型,艺术景观跃然蛋上。剥出的每个松花皮蛋便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作品。横坚对切开的松花皮蛋,蛋黄分三层,外层呈金黄色,中层呈绿褐色,中心呈桔黄色,若存放时问稍长,蛋黄外层呈淡黄色,中层变为墨绿色,内层变为金黄色,人们称这种蛋黄的皮蛋为“糖心皮蛋”。外出旅游带上几个洗净料灰的皮蛋,疲劳时,剥它两个慢慢品尝,定能疲劳顿消,解暑解乏。

瓮安松花皮蛋清香淡雅,凉爽回甜,是人们生活中调味的美味食品,家用或宴会都有它的一席之地。松花皮蛋在宴席上的造型很多,据笔者所知的就有“一心如月”、“桃花潭水”、“青青杨柳”、“国色天香”、“香气满乾坤”、 “莲花盛开”等十多种。“莲花盛开”这道凉菜,其制作过程是将四个松花皮蛋横着开破,雕成莲花状,在盘底铺上一张与盘底略小的青菜叶子,再放上几棵长葱。长葱上摆上用松花皮蛋雕成的八朵莲花,四周插上芜荽,莲花上均匀地撒上葱花、蒜泥、胡椒、酸醋、辣椒、酱油等佐料就可以食用了。

七.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汉中御贡香米

汉中御贡香米--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八. 山东省 枣庄 滕州市 滕州松花蛋

滕州松花蛋是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的。滕州松花蛋,又称皮蛋、汴蛋、灰包蛋(制作的时候,外面有一层灰包着,很形象的名字)等,口感鲜滑爽口,色香味均有独到之处。

滕州松花蛋是滕州一种传统的风味蛋制品,不仅为国内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盛名。松花蛋精选优质微山湖麻鸭蛋为原料,成品去壳后蛋体外观呈墨绿色或深褐色,晶莹光亮且有弹性,表面松针状花纹清晰,剖开后内部五彩层次分明,略有溏心。松花蛋不仅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皮蛋,味辛、涩、甘、咸,能泻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能散能敛。”中医认为皮蛋性凉,可治眼疼、牙疼、高血压、耳鸣眩晕等疾病。

九.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黑米

洋县黑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洋县黑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洋县黑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洋县种植黑稻米,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西汉时代,张骞还未出以前,在汉中家乡成固(今陕西城固、洋县一带)读书。有一天,他在柳林内读书困倦,依树入梦,梦中游历了斗牛宫,拜谒文曲星求问前程。文曲星告诉他:“前程万里。”张骞又问何时发迹。文曲星答曰:“汝见黑米之日,即发迹之时也。”从此以后,张骞除了苦读诗书外,常去河畔寻找黑米。三年后的一天,他终于在野稻中找到一株灰色稻穗,剥开稻壳,果然是黑米。张骞正巧就在这一年出仕。据说,张骞发现的黑米,就是流传至今的洋县黑米。由于黑稻米味美,所以,自西汉汉武帝时代开始,直到清朝末年,洋县黑米均是向帝王进献的贡米。庚子之变,尽管慈禧太后如丧家之犬,仍然念念不忘洋县黑米之香,下令进奉。

洋县黑米色泽乌黑,内质色白,煮成粥为深棕色,味道浓香,营养价值甚高。据1981年陕西省粮油检测站化验分析:黑米含蛋白质8.5%,比普通大米高1.7%;含赖氨酸等八种氨基酸,比普通大米高15%。另据商业部有关部门化验分析:黑米每百克内含维生素B10.21毫克,B20.16毫克,含脂肪2.8%,另外含磷、钙、铁、锌等无机成分也比较高。常食洋县黑米,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强身、明目活血的作用。若用洋县黑米与陕北红枣煮粥,更是味美甜香,被人们称之为“黑红双绝”。用洋县黑米配以白果、银耳、核桃仁、花生米、红枣、冰糖、苡米做成“黑米八宝粥”,是难得的高级滋补美食。如能长期服用,可以益寿延年。

伪劣品鉴别

第一招看光泽。正常黑米表皮层有光泽,劣质黑米没光泽。

第二招看表皮。正常黑米用手抠下的是片状的东西,若是粉状的则是劣质黑米。

第三招看米心。正常黑米的米心是白色的,而普通大米的米心是透明的,没有颜色。用大米染成的黑米,外表虽均匀,但染料的颜色会渗透到米心里去。

第四招看泡米水。正常黑米的泡米水是紫红色,稀释以后也是紫红色或偏近红色。如果泡出的水像墨汁一样,经稀释后还是黑色,就是假黑米。

十. 陕西省 汉中 汉台区 汉中冬韭

汉中冬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汉中冬韭栽培历史悠久,原产于陕南汉中市汉江边过街楼村一带,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当地菜农的精心培育,现在汉中地区各县市已普遍种植汉中冬韭。冬韭菜营养丰富,胡萝卜素的含量仅次于胡萝卜,比大葱多两倍,比芹菜多27倍,还含有芳香挥发性精油和硫化物等成分,这是韭菜有特殊香味和杀菌功效的原由。又因其味辛香而可作调味品,炒煮、凉拌、作汤、作馅,调配少许,均清香可口。韭菜还是一种良药,叶和根有兴奋、散淤、活血、止血、止泻、补中、助肝和通络等功效,有助于跌打损伤、噎膈、反胃、肠炎、吐血、胸疼等症的治疗;韭菜籽为激性剂,有固精、助阳、补肾、治带、暖腰膝的作用,所以,中医把韭菜称为“起阳草”。

地域范围

陕西省汉中市古称“天汉”,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西接甘肃,南连四川,东、北部分别与本省安康地区和西安、咸阳、宝鸡三市接壤。地理坐标:东经105°30′50″-108°16′45″,北纬32°08′54″-33°53′16″,平川五县一区海拔高度在500±10m左右,全市总面积27107.5平方公里。

汉中冬韭是陕西省汉中市传统农家韭菜品种,种植在汉中盆地的五县一区,包括:南郑县大河坎镇、梁山镇、城关镇;城固县博望镇、三合镇、柳林镇、文川镇、崔家山镇;洋县贯溪镇、洋洲镇、溢水镇、谢村镇、马畅镇;勉县勉阳镇、武候镇、定军镇、长林镇、黄沙镇、金泉镇、元墩镇、老道寺镇;西乡县城关镇、葛石乡、堰口镇;汉台区龙江镇、七里镇、铺镇、宗营镇、舒家营、北关办事处、汉中路办事处的五县一区31个乡镇办事处,常年种植汉中冬韭2600多亩,年总产量65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汉中盆地是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断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河谷、盆地。以汉中盆地为中心,向秦岭和大巴山的主脊延伸,依次分布着平坝、丘陵、低山和中高山,呈带状的地貌特征。沿汉江两岸是由汉江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川,其土质为绵沙壤,经过菜农千百年的耕作,土壤已经

改良的接近壤土。土壤属中性至弱酸性,pH值为6.5左右。

(2)水文情况:汉中市内有两大河流,分别是汉江和嘉陵江。地表河川径流丰富,两大河流共有支流528条,汉江流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2.2%,有支流340条;嘉陵江流域面积占27.8%,有支流188条,全区年径流总量144.1亿立方米,其中69.3%来自于汉江流域。嘉陵江平均含沙量为8.6Kg/m3;汉江上源河段因植被稀少,人为活动频繁,多年平均含沙量为2.36Kg/m3,其它各河段的平均含沙量均小于1.0Kg/m3。

汉中市天然水质良好,多数宜于人畜饮用、养殖、农业和工业使用。一般属于重碳酸盐和碳酸盐类水,汉江水pH值6.5-6.8之间,属弱酸性水,总硬度为68-81毫克/升,属软水,嘉陵江pH值6.2-6.7,属弱酸性水,总硬度为83-91毫克/升,为微硬性水。

汉中市地下水含量总体丰富,但在地形、含水岩类和降水分布的影响下分布不均,地域差异显著。总的趋势市南部地区富水性比北部好,盆地区的富水性比丘陵山地好。形成两个地下水分布区:汉江平坝区和红粘土高阶地、低丘区。其中,汉江平坝区主要包括汉江及其支流的河漫滩和一、二级阶地,汉水岩层主要为全新统近代冲积砂砾石和亚沙土层,含水层厚20-50米,潜水埋深在河漫滩带约一米左右,一级阶地埋深2-3米,二级阶地埋深3-6米。红粘土高阶地、低丘区主要包括汉江三、四级阶地和低丘区,含水岩层为第四纪洪积湖泊沉积层的砂粘土、亚粘土、粘土。含水厚度约5-40米,潜水层埋深在6-32米以上。

(3)气候情况:汉中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巍峨的秦岭,阻挡西伯利亚冬季寒流的长驱直入,逶迤的大巴山,汲引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峡谷北上,形成亚热带气候。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川地区年平均气温14.3℃,年日照为1600-1800小时,汉中平坝五县一区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80%,一年中,冬春两季较小,夏秋两季较大,其中9、10月份相对湿度为全年之冠,均在80-86%之间;冬三月为75-80%之间。降雨量871.8mm,

无霜期254天,≥10℃的积温448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量丰沛,竹木繁茂,鸟语花香,素有西北“小江南”和“金瓯玉盆”之美称。

(4)人文历史情况:汉中冬韭栽培历史悠久,已由汉中市传统的农家品种发展为陕西地方名优品种,还作为我国重要的优良韭菜品种资源,列入《中国蔬菜良种志》。汉中冬韭的发现十分偶然。1956年,陕西省蔬菜专家任省鉴研究员在全省调查蔬菜名优品种时,在汉中市汉水乡过街楼村一带发现了一种非常优良的农家韭菜品种,当地人称之为冬韭(因为当地还有一种韭菜1韭),在此之前,不知已经种植了多少朝代,谁也说不清楚它起于何时,但当地人发现它比一般韭菜抗寒、耐热,而且产量高,品质好,所以祖辈种植,代代相传。任省鉴专家发现这一农家品种有许多珍贵的经济性状,它的丰产性好、品质高,特别是它的耐寒性与耐热性,是其它韭菜所不具备的,于是将其引入陕西省蔬菜研究所,定名为汉中冬韭,先后在武功及西安试种观察,表现优异。在全省韭菜品种资源圃中,也名列前茅。于是,这一不知种植了多少朝代的农家品种才以“汉中冬韭”的名字成为陕西省优良品种。在50年代,由汉中冬韭生产出的韭黄,曾用专机将其空运至北京,用于国宴招待外宾。此举极大地提高了汉中冬韭的知名度。在60年代,汉中冬韭被引种到山东,70年代被引种到天津,经两地试种,汉中冬韭的表现都很优异。1982年,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汉中冬韭为第一批名优蔬菜地方品种之一。1986年被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1987年也得到了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认定,这一散落于农家的韭菜品种一跃而成为蜚声国内的珍稀品种。1991年,汉中冬韭被收编到《中国名特优蔬菜及其栽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并被选入《中国蔬菜栽培学》(北方版)一书中。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汉中冬韭的产地选择需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NY/5010-2002。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择具有汉中冬韭典型特征的种子,用作生产用种。

(3)生产过程管理:汉中冬韭生产过程需符合无公害韭菜生产技术规程NY/T5002-2001。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汉中冬韭全年都有产品上市,其大棚青韭在汉中最早于2月中旬采收,采收后进行初步整理,去除泥沙、杂质,扎成一公斤的小把,装入竹筐或纸箱,上市销售。

(5)生产记录要求:

①详细记录农事操作的日期;

②准确记录收获日期、产品种类、数量(产品种类指青韭、韭黄、韭薹、种子等);

③农业投入品记录:a化肥种类、用量、使用时间、使用次数;

b农药种类、浓度、使用日期、使用次数;

④准确记录各地块韭菜种植年限。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植物学特征:汉中冬韭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进行生理鉴定,确认是四倍体作物,这是汉中冬韭优于其它韭菜品种(均为二倍体作物)的内在因素。

汉中冬韭的植株比一般韭菜高大,株高40-50厘米;叶丛半直立,单株能保持5-7片叶;叶片扁平,略呈三棱形,叶肉肥厚,叶形宽大,叶长32-42厘米,一般宽0.8-1.1厘米左右,最宽达1.7-1.9厘米,浅绿色,叶尖钝圆,叶鞘部粗0.5-0.7厘米,黄白色,横断面近圆形。

(2)内在品质:汉中冬韭是菜中珍蔬,叶宽鲜嫩,色艳味正,辛辣浓香,纤维少,营养丰富,品质优良,商品性好。其胡萝卜素的含量也非常丰富,每100g鲜韭菜含有3.26mg胡萝卜素,仅次于胡萝卜,比大葱(1.48mg)多两倍,比芹菜(0.11mg)多27倍。同时,韭菜还含有芳香挥发性精油和硫化丙烯等成分,这是其有特殊香味和杀菌功效的原由。食之能生津开胃,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活血益气,滋胃黑发。

(3)安全要求:汉中冬韭质量安全标准需符合无公害韭菜质量安全标准NY/5001-2001。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包装上应明确标明无公害食品——汉中冬韭字样。每一包装上应标明产于何处、产品的标准编号、商标、生产单位名称、详细地址、规格、净含量和采收日期、包装日期等,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