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珠海每年特产水果 珠海现在有什么应季水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珠海每年特产水果 珠海现在有什么应季水果更新时间:2022-04-19 05:20:43

一. 广东省 珠海 香洲区 奇瓜异果

奇瓜异果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是一个集科研、生产、示范、推广、教育培训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科研试验中心,有基地2000亩,中心主要采用基因工程、生物工程、设施栽培等手段,大量引进、筛选、繁育国内外名优水果、花卉、蔬菜等新品种,研究开发各种生物制品,如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保健食品等,逐渐确立了技术优势,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农科中心的鱼翅瓜、樱桃番茄、黄瓜、芦笋等产品获得“绿色食品”称号。

二.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小托山橘

小托山橘

三.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乾务白鸽鱼

斗门水乡咸淡水相交,潮涨潮退,冲积了斗门乾务的每条坑沟水洼,孕育了许多有名的海产品,白鸽鱼就是其中较有名气的一种。传统的做法沙锅焗白鸽鱼,烧热沙锅,落重油,爆香姜、葱等垫底,再铺上调好味的白鸽鱼,乾焗至熟。清明时节乾务白鸽鱼肥美肉嫩,是吃白鸽鱼的季节。


四.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黄金风鳝

    斗门县沿海江河皆有出产,尤以黄金附近河段产风鳝历史最长,数量最多,体肥肉嫩,畅销港澳、日本。炒食清脆香爽,焖食胶滑甘甜。( 珠海)

黄金风鳝是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黄金村的。风鳝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饵,其肉质肥而不腻,鲜美甘香,营养价值极高,素为席上佳肴。

斗门区井岸镇黄金渔村,地处珠江出海口的鸡啼门水道。这里,濒临南海,咸淡水流交汇,浮游生物非常丰富,而且河面宽阔,水质肥美,水产种类繁多,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渔场。

风鳝归属鱼纲鳗鲡科,有风它才会出没,因此而得名。风鳝多在咸淡水交界的水域中生活,以浮游生物为饵。每当春暖花开时,幼年期的风鳝多在淡水地带觅食;成年后喜好游向盐分较多的水域,并潜身海底;冬季刮北风时,体壮健硕的风鳝又返程择地繁殖。因此,鸡啼门水道上的黄金渔村水域当属风鳝最佳的栖息繁衍之地。

风鳝是名贵水产品,成年风鳝长约两尺余,体重多达两斤左右,其头部略呈圆尖,长有较大的黑色耳廓,鳝背深灰色,鳝肚银白色。因其肉质肥而不腻,鲜美甘香,营养价值极高,素为席上佳肴。其烹调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种,将风鳝切片伴以姜丝、芜荽、葱段,加适量油盐“打边炉”,吃之顿感鲜美极致;第三种,将风鳝切片,用荷叶垫底,放上杞籽、蒜蓉、豆豉、姜片及适量油盐糖清蒸,吃之爽脆鲜滑清甜可口。此外,还有煎 、烘烤等烹制方法,同样美味可口,令人垂涎。古籍《本草纲目》有云:风鳝能“杀虫去风”,“以五味煮羹,能补虚损”。长期以来,风鳝不仅驰誉大江南北,连欧美及日本消费者也将黄金风鳝视为极品。故此,风鳝作为水产珍品一直畅销港澳及海外市场。

黄金渔业村装捕风鳝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其装捕习俗极富传统地方特色。上世纪抗战“光复”(1945年)年间,渔民郭德、郭养、陈兴、陈胜好、黄长等6户人家先后从新会县双水、牛湾等地迁徙至斗门黄金冲一带,至今历经三代,捕鱼为生。装捕风鳝的传统生产习俗也随之形成、成熟并传承至今,对斗门地区的渔业生产和贸易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如今,由于受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野生风鳝数量锐减,加上有心学习这门传统习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和传承,这项传统习俗将会日渐式微,甚至失传。

2010年7月,装风鳝被列入斗门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斗门艾饼

清明做艾饼是斗门人传统风俗习惯,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制作艾饼主要有备料、整理艾叶、和粉、制作陷料、包饼和蒸煮6个步骤,全是传统手工制作,工序颇为繁锁。最嫩的艾叶要在每年三月份,也就是清明前几天才能采摘到。艾草采回后要洗干净煮漂两天,然后再用刀剁碎,加上糖一起放进锅里煮,再混入糯米粉和粉并揉成一个个粉团,然后包入猪肉粒,花生碎,白芝蔴,白沙糖做的馅,制作成饼,垫上芭蕉叶上笼屉蒸40分钟,新鲜出炉的艾饼翠绿晶莹,入口软糯香滑。

艾饼(又称“艾糍”)是当地客家人的食品,因主要辅料取自“艾草”而得名。艾草有特殊香味,叶背长有艾绒,具药用价值。每到春季,田头、水边会长出一丛丛青翠的艾草,客娘带着孩子适时将嫩艾叶采回,经处理后加水与糯米粉一起调搓,揉合后分成小团,包进花生、芝麻等馅料,捏制成一个个绿色的小糍粑,或放进木质“饼格”(饼形模具)按压成形,用锅隔水蒸熟,这就是颇具民俗风格特点的客家食品—艾饼。

艾饼是斗门区白蕉镇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一种特色食品,在虾山村、白石村、赖家村等都有制作习俗,其中以虾山村最盛。因相传艾叶有理气通窍、驱邪辟疫、预防感冒等功效,艾饼成了斗门城乡群众喜爱的季节性特色食品之一。

制作艾饼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步骤:(1)备料;(2)理艾叶;(3)和粉;(4)制作艾饼馅;(5)包艾饼;(6)蒸艾饼。艾饼具有地域性、独创性、食用性和药用性的特点,经世代传承至今。

历史渊源

艾饼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因为艾饼的主要成分艾草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所以白蕉镇虾山村以及白石村、小托村和赖家村里的客家居民将制作艾饼的这项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艾草的利用在我国由来已久,在斗门地区也有很长的历史。据地方史志《清·道光·香山县志》“物产”项所列:“艾:大艾叶有毛,金钱艾叶如钱,俱治妇人血分;田艾可和粉作饵;甜艾不入药,可煮食。”也说明了艾草在当时、当地已经有药、食两方面的实际利用。

用艾草为重要原料制作出来的艾饼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白蕉镇虾山村的村民世世代代传承着这种珍贵的民间习俗。现在虾山村的村民基本上自家都在种植艾草,这样就更有利于这种客家风格食品的传承,对这种具传统而又容易受现代食品冲击的客家民间习俗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六. 河南省 开封市 尉氏 尉氏水果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县果树生产热情有所回升,主栽果树种类有桃、苹果、梨、葡萄、柿子、大枣等,主要分布在张市、岗李、大马、大营、庄头乡镇。张市镇3万亩大桃生产已被省农业在批准为无公害大桃生产基地。

1.苹果0.6万亩,主要分布在小陈乡的圉村,邢庄乡的水黄,水坡乡的海青郭,品种有早熟的嘎拉、藤牧1号、美人;中熟及中晚熟的华冠、金冠、新红星等,鲜果上市期从7月上中旬持续到9月底,年产鲜果0.7万吨。

2.梨0.1万亩,主要分布在小陈的后寨,农业局的农场等。品种有砀山酥、红香酥、七月酥、黄金梨等。年产酥梨1000吨,预计明年红香酥、黄金梨将进入结果期。

3.葡萄0.2万亩,主要分布在大桥乡的十里铺及周边村庄,品种有绯红、白鸡心、红宝石、巨峰及巨峰系列果、红提、黑提、美人指等。大棚葡萄40座,以8611、凯丰、京秀、无核白鸡心为主,鲜果上市期从6月中旬持续到9月底,年产葡萄0.4万吨。

4.桃3万余亩,形成了以张市镇郭家村为主的2万亩大桃生产基地及庄头乡小营村为主的万亩桃生产基地。油桃、蟠桃、大桃,早、中、晚熟搭配,大棚,露地均有,其中大棚油桃50座,大棚蟠桃50座,上市期在4月底-5月上中旬,露地桃从5月下旬持续到8月底,年产鲜果达2万吨。

5.杏0.35,主要分布在岗李乡、大营乡等西部沙区,品种以凯特、金太阳、红丰为主,结果面积500余亩,产量300吨,大棚杏10座,上市期5月中旬-6月初。

6.李:0.3万亩,主要分布在大营乡等西部沙区,品种有澳李4,大石早生等,预计明年将全部进入结果期。

7.樱桃:500亩,结果面积200亩,年产鲜果100吨,品种有甜樱桃,大樱桃等。

8.柿:0.1万亩,品种有斤柿,磨盘柿等。

七.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虎山乌鱼

虎山乌鱼

八. 广东省 珠海 金湾区 秘制重壳

将重壳蟹的外壳剥掉后,斩为两块,入屉大火蒸上约7分钟。然后再淋上秘制的酱油,这道美食的奥妙就在于酱油,其味道独特,能与蟹味完美融合。

九. 广东省 珠海 金湾区 南屏脆肉鲩

这是用特殊方法养出来的鲩鱼,肉质脆而爽口,因产于南屏而得名。( 珠海)

十. 广东省 珠海 斗门区 彩碟蟠龙

中瀚酒店东方渔港的招牌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