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浙江东平特产 东平特产什么适合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浙江东平特产 东平特产什么适合送人更新时间:2022-05-02 18:10:21

一.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安山大米

安山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安山大米种植区分布于商老庄乡大安山村以西、八里湾以东的9个行政村,种植历史悠久,清代至今都有确切历史记载。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商标联络员结合实际情况,与商老庄乡党委、政府对接,将“安山大米”列为首例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过程中,商标联络员指导当地50位大米种植农户成立“安山大米行业协会”,帮其制订“安山大米”地理标志使用管理规则、商标委托书、申请书等材料60余页。2012年3月20日,国家工商总局对“安山大米”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行了公告,成为东平首例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东平县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探索出新的发展模式。

二.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纸坊萝卜

【纸坊萝卜】 产于东平县州城镇孙纸坊村。纸坊萝卜,颜色鲜红,顶小而尖,尾细而短,个大

形圆,每个重斤余。状如灯笼,故又名“红灯笼”。又因其质脆、落地即碎,亦名“落地碎”。生食

脆而甘甜;熟食鲜美爽口,切成细条下锅,熟后不断,甚受食者喜爱。

孙纸坊村地处大清河下游,肥土层甚厚,适宜萝卜生长。据传该村水萝卜种系明初移民时,孙氏

祖先从山西带来的,种植至今。经过长期优选,所产萝卜独具特色。孙纸坊村种植萝卜,于初伏撒种,

至寒露霜降之间收获。种前将土地深翻曝晒,以土杂肥为底肥,上层施以饼肥。收获后多窖存,在田

野中挖深1米、宽0.5米之长壕,晒晾数日,土稍干后将萝卜带秧埋于壕中,覆土0.5米许,每隔2米将

秸杆数株埋于土中,露出土面,以便通气,次年春萝卜出窖后颜色红亮,口感如初。

三.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彭集王庄犬肉

“六十年的狗肉汤子——老味啦。”这句民间歇后语,源出于哪里?就出自我县彭集镇王庄犬肉坊。王庄犬肉相传创制于明朝年间,迄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目前,全村有7家犬肉坊,以村民王广千煮制的犬肉为正宗且最负盛名。

王家煮制的犬肉色鲜味美,肉质细嫩,无腥味、异味,食之不腻,老少皆宜。因口感好,味道美,除畅销本地,还远销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等省市。

王家煮制犬肉,其工艺要求非常讲究。首先,选料严格。王家买狗,以散养家狗为主,家狗又以三四龄的为好,这样的狗出肉率高,肉嫩,煮熟后肉香;不买病狗、瘦狗;也不买以宰杀牛羊为业的屠户家的狗,据说,屠户家的狗,肉食多,煮熟后的犬肉含有腥味、膻味、异味;尽可能选买农户散养,以吃剩饭杂粮长大的狗,这样的狗宰杀煮熟后味正香醇。其次,善存煮狗肉的老汤。以老汤炖煮是保持犬肉独特风味的关键,每次将肉煮好后,用来盛老汤的器皿,必须以沸水冲烫消毒,以确保老烫洁净不腐,下次再用。三是要掌握好火候。

王家犬肉的制作工序是;

1、将无病活犬宰杀、剥皮。然后,把整犬刀割为数块,洗净。

2、置锅于火上,下锅煮肉,去沫。过半熟后弱火慢焖3个小时。

3、待肉煮熟至七成,立即脱汤,上火硝、施色。晾透,放入配有精盐、陈皮、肉寇、丁香、人参、苹果、大小茴香等十几种调料的老汤锅里焐2—3小时,捞出即可食用。

狗,又名黄耳,地羊。狗是被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老子《道德经》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唐代“五坊”中有狗坊,是皇帝畜养猎犬的场所。狗肉入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在西周时期狗肉即已成为筵上佳馔。《史记·荆轲传》:“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可知当年刺秦王的一代猛士荆轲,挑选的助手原来是个善于宰狗的屠夫。那时候,宫廷宴饮,祭祀大典,均有狗肉。周天子所食“八珍”之一的“肝”,就是用加佐料的狗肝在火上炙成的佳肴。这是我国最早的狗肉菜谱。

狗肉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能防治多种疾病。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狗肉以黄狗为上品,黑白次之。味盛,酸湿无毒,食之大补元气。”列举了吃狗肉的种种好处:益气、轻身、安五脏、益脾胃、暖腰膝、壮气力、治五劳七伤等。

狗肉属大补食品,冬季食用效果更佳。

目前,由于狗源不足,王家犬肉日销量仅二十公斤左右,加上另外6家犬肉作坊,日销量也不过百公斤。因为量少,常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鹅

鹅是鸟纲鸭科雁属,由雁驯化而来,传说是第一种为人类所饲养的家禽。中国鹅闻名于世,饲养量居世界之首。鹅按体型可分为大、中、小三种。按羽色可分为白色和灰褐色两种。鹅较其它家禽寿命长,体重4—15公斤不等。东平湖鹅是小型鹅的一种,具有生长快,耐寒冷、抗病力强、合群、易于饲养的特点。

东平湖鹅鹅头大,喙扁宽,周边有缺刻,便于挖食草根。前额有肉瘤,脖子长,体躯宽阔、胸部丰满,短尾,脚大,趾间有蹼,善游泳。羽毛白色或灰色。喙、脚、蹼为桔红色,肉瘤淡黄色,圆而光滑无皱褶,向前向上突出。眼睑淡黄色,颈成弓形。体态高昂。公鹅体型高大而雄伟,常昂首挺胸走路,叫声响亮,警觉性很强,喜追逐啄人,因而人们常以此代犬看家。母鹅性情温和。

鹅嗉囊不发达,但胃肌压缩力大,盲肠也很发达。对青草、各类谷物料的消化力强,适于放牧饲养。东平湖鹅夏天不怕热,冬天不怕冷,从五六月一直到降雪前可基本不用喂。放牧时,让其自由采食,不得急赶,待其吃至七八成饱时,可将鹅群驱赶至水塘、河汊内,让其饮水,吃草,饱食后鹅多喜玩水交尾。放牧时,母鹅鸣叫走向鹅舍,是产蛋的表现,应及时赶向栏中产蛋。

鹅的公母配种比例不高,自然配种时1:6-7为宜。人工授精繁殖时,受精率为80-84%。孵化期满30-31天。东平鹅初生时体重平均为90克左右,70日龄即可上市,平均体重为2.5公斤。成年雄性鹅一般体重4-6公斤,母鹅3-5公斤。母鹅一般210日龄开产,年产60-80枚,单枚蛋重50克左右。蛋壳多白色,质地粗糙。在此-5岁以内产蛋量逐年递增。

鹅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鹅肥肝质地细嫩,宴席佳品,风行国际食品市场。鹅蛋富含蛋白质,高于鸡蛋和鸭蛋的含量。鹅血是有保护人血液中细胞的作用,被广泛用于癌症患者的食补品。鹅羽绒富于弹性,结实耐磨,隔热吸水性能好,仅次于雁绒,用于制作羽绒被服,近年有超过鸭绒制品的趋势。

东平湖畔水质优良,湖畔土壤肥沃,百草丰茂,极适于鹅的生长,现在东平湖畔鹅的常年饲养量约5万只左右.

五.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清炖甲鱼汤

东平县民间有“鲤鱼吃肉,王八喝汤”的说法,意思是吃鲤鱼目的在食其肉,而吃甲鱼(俗名“王八”)目的则在于喝汤,因为甲鱼营养全面,最适宜于做汤喝,这样更能起到大补的作用,所以甲鱼的一般吃法是做汤。

甲鱼汤的基本做法是,取湖产活甲鱼1只(约1公斤左右)。取生鸡半只(约200克)葱、姜、蒜片各少许作为配料。准备清汤50克,料酒10克,精盐3克,味精2克,花生油30克,香油5克,八角2粒,作为调料。

将活甲鱼剁头,控净血,洗净后放入沸水中稍烫捞出,刮净黑皮,再放入沸水煮约5分钟捞出,揭开硬盖,取出五脏,剁去爪尖,将甲鱼、鸡剁成方块,用沸水氽过。刮去硬盖上的脏物薄皮。

勺内放入花生油,用旺火烧热,下入葱、姜、蒜片、八角炝锅,出香味后烹入清汤、料酒,下甲鱼、鸡块,烧沸去浮沫,改用中火烧约45分钟,至甲鱼、鸡块熟烂,汤呈乳白色时,移至旺火,放入精盐、味精、香油,调好口味即成。

风味特点:汤汁白中透黄、鲜香异常。

六. 青海省 海东 平安区 羊筋菜

羊筋是羊蹄的韧带。青海的羊筋在宰杀季节,经过剔取、拉直、阴干,扎成小把,可长期保存,久藏不坏。用羊筋做的菜肴品种很多,是青海回、汉族筵席中最常见也是很有声誉的地方菜之一。由于羊筋是胶质组成,比起海参、鱼翅来,价廉味美,是烹制高筵美馔的重要佳料。清代的全羊席中有一道"蜜汁髓筋"就是以羊筋作全料的。先用菜油或羊滑油烧十分热,将油锅旁移,待温度降低些,放入干羊筋,慢慢再加温油锅炸透。将炸好的羊筋,泡发一二十小时,剔去筋膜,拣去杂毛,再放开水中炖煮,加硷除油渍,浸泡松软,略加醋除去硷味,清水漂洗,用羊汤(鸡汤更佳)烧炖,以姜粉、胡椒、精盐、干辣椒、葱段等为佐料,即为烧羊筋。如将羊肉切为细末,加蒜泥拌勾,调佐料后和羊筋一并上笼蒸透,再浇汤汁,撒葱段、香菜,即是肉末羊筋。如将洗净的羊筋条用团粉蛋白调糊状挂芡过油,出锅乘热浇冰糖蜂蜜的浓汁,就是蜜汁羊筋。西宁地区婚喜筵席上的一道名为"三烧"的菜就是以羊筋为主,肉久、肉块陪衬的地方菜,配海参、竹笋合烩者叫"海三鲜"。以羊筋作主料可作多种莱,品名众多,其味各有千秋。

七.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锅塌豆腐

锅塌豆腐著名山东菜,成菜呈深黄色,外形整齐,入口鲜香,营养丰富。最早的锅塌系列菜是来自山东地区,早在明代山东济南就出现了锅塌豆腐,此菜到了清乾隆年间荣升宫廷菜。后传遍山东各地,又传入到天津、北京及上海等地。

“锅塌”是山东菜独有的一种烹调方法,它可做鱼,也可做肉,还可做豆腐和蔬菜。 此菜原料层层叠起,恰如一个个精巧的小盒子,玲珑别致,整齐端庄。其特点是豆腐经过调料浸渍,蘸蛋液经油煎,加以鸡汤微火塌制,十分入味,又可称为“锅塌豆腐夹馅”。

八.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稻屯洼芦苇

我县芦苇主要产于稻屯洼,东平湖也有少量生产。1990年以前,稻屯洼约有苇田2.5万亩,亩产一般在3000公斤以上,芦苇年总产量约10万吨,居全省前列。

芦苇是禾本科宿根性、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秆高1.5米到5米,中空,圆柱形,节下常有白粉;叶互生,较宽,披针形,质硬;花呈圆锥,花序顶生,大而稠密,呈毛帚状;颖果,长圆形;根茎匍匐,长而粗壮,节间中空,节上生少数须根。

稻屯洼芦苇多为野生。因稻屯洼底泥肥厚,水质优良,日照充足,气候湿润,芦苇生长特别旺盛。一般株高4米左右,茎粗0.5—2厘米以上。秋天,在芦苇集中产区的稻屯洼,一望是茫茫无际的芦荡,芦花如云似雪。不禁使人想起唐朝诗人雍裕之“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的咏《芦花》诗来。芦苇收割后,稻屯洼一带,村村苇垛相连,形如长城;户户打箔编席,日夜忙碌。

稻屯洼所产芦苇除供本地消费以外,还曾大量销往河北、河南、辽宁等地。各种苇编织品,也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湖区很多农民靠种芦苇致富。但是,近年来,由于稻屯洼水面减少,芦苇产量受到很大影响,目前,整个稻屯洼约有苇田2000亩,而且长势远不如从前。对这一重要水产资源,有待于采取保护性措施,使其得到恢复发展。

除稻屯洼外,东平湖亦产芦苇,但质量和产量均不如稻屯洼芦苇。

芦苇用途广泛。它是上等造纸原料;芦根可入药,有清胃火、除烦热、生津止渴之效;芦笋可当菜肴;芦苇的花穗可做扫帚,芦花可做枕芯,茎杆可以造屋、编苇席、做包装品,还可以用来防洪拦浪保护堤坝。

九.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拔丝山药

拔丝山药

拔丝山药是东平县民间著名蔬类菜肴,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时办宴席,都少不了这道菜。它是仅次于鸡、鱼、肉的大件菜。

其制作方法是:

取山药

600克,鸡蛋一只,干面粉少许,干淀粉刷30克,糖150克,生油500克(实耗30克)。将山药削去外皮,切成滚刀块,拌上干面粉。淀粉用水调成糊状,加蛋清拌匀,放山药块下去拌匀。锅内放生油。烧热后将山药逐块放入,炸成金黄色,捞出滤油,热油倒出,留少许,加糖,用筷子迅速搅动,待糖溶解成透明流质时,用小火熬至金黄色,即将山药块倒入拌匀后装盆(盆内先涂上油,以免粘盆)。食用山药块先要在冷开水内蘸一下才脆。

山药是一种药食同用的食品。山药味甘,性平,是中药草中的补气之药。《本草纲目》说它“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药含皂甙,粘液质,胆碱,淀粉,糖蛋白,鞣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

C,多巴胺,山药碱等成份。现代医学认为,山药有诱生干扰素,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冠状动脉及微循的血液作用;有滋补强壮作用和镇咳、祛痰,平喘等作用。

十.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酱汁鲤鱼

酱汁鲤鱼是我县沿湖乡镇食用和招待客人的常见菜,其基本做法是:取重约1公斤的湖产活鲤鱼一尾,清洗、刮鳞、去鳃、扒内脏,在鱼脊两侧打刀滚花,用十三香、料酒等佐料入味。锅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八成热,油炸鱼至金黄色时捞出。锅内留底油,以葱段、姜丝爆炒,加甜面酱,放清汤、白糖、料酒、鱼入锅。用中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炖,待汤汁浓稠炖至原汤三分之一时,淋上花椒油出锅入盘。

此菜风味特点:色泽红亮,酱味香浓。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