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家乡贵州的特产600字 贵州家乡的特产优秀作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家乡贵州的特产600字 贵州家乡的特产优秀作文更新时间:2022-04-14 17:17:04

一. 贵州省 遵义 仁怀 三把鸡

三把鸡是仁怀传统名菜,厨师能三把拔去一只鸡的全部大羽毛,故此得名。    三把鸡不仅拔毛快,烹制也快,只要3分钟的时间,就可把一只拍翅扑腾的活鸡,变成一盘热气腾腾,香鲜可口的辣子鸡丁。你说快不快!这种烹制的神速,不仅能及时满足食者的需要,而且更使菜肴具有新鲜.浓香.鲜脆可口的特点堪称最佳节的省时又味美的快餐。

三把鸡的烹调,既可单人操作,也可三人流水作业,即一人杀鸡拔毛,一人切肉备料,一人掌火烹炒。其制作的主要要求有三:一日勤学苦练,本领过硬。仁怀著名厨师李彬达,是善做此菜的里手。他所做的三把鸡,以色,香,味俱佳而远近闻名。( 仁怀)

二.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家乡炒辣菜

 春节前后,农家菜园中生长最为茂盛的是芥菜,大多数农家食不完则腌制辣菜储食,其味爽脆触鼻,似日本芥辣,乃农家特色美食。
 

三.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威宁党参

威宁党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治气血不足的党参是专门出口东南亚的“贵州枝党”。威宁党参含糖量和含蛋白质较高,年产量在15万公斤左右。

威宁党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么站镇、金钟镇、新发乡、黑石镇、麻乍乡、哲觉镇、海拉乡、岔河乡、观风海镇、哈喇河乡、秀水乡、牛棚镇、迤那镇、斗古乡、龙街镇、雪山镇、石门乡、羊街镇、小海镇、盐仓镇、双龙乡、板底乡2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湄窖

湄窖,原名湄江窖酒,产于我国名酒之乡的贵州省遵义地区湄潭县酒厂,因取湄江之水佳酿而得名
据近代史料记载,再康熙年间,人们就以稗子为原料取湄江的水酿酒,“五出如掌以酿酒,酿酒便是坛中召饮,插竿糟上,沃以水,人就竿吸饮之,宾主起立揖让礼”。这时候的酒,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咂酒。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到贵州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时曾饮咂酒,并写了一首有名的咂酒诗:万颗明珠一瓮收,王侯到此也低头。乌龙抱起擎天柱,吸得乌江水倒流
这首诗虽非写的湄潭,但这里记载的插竿饮酒颇有之。湄潭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酿酒的好地方
湄潭酒厂是解放后遵义地区建厂较早的一家国营工厂,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年生产能力在两千吨以上
湄窖生产工艺独特,它以本地产的优质糯高粱为原料,以小麦制成的中温大曲作糖化发酵剂,采用人工培养老窖,低温入池发酵,混蒸混烧,续糟发酵,糟和酒均按质入窖,精心勾兑而成。湄窖具有清澈透亮,浓郁芳香,纯甜甘爽,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在六十、七十年代曾多次被评为遵义地区名酒,1983年被评为贵州省名酒,1986年在贵州省第四届评酒会上又被评为贵州省名酒,并获得金尊奖。湄窖不仅畅销全国各地,成为宾朋喜筵,馈赠亲友的佳品,而且还进入了国际市场,受到国外消费者的欢迎。消费者赞誉它“琼浆香溢四海,玉液名闻九州”。( 遵义)

五. 贵州省 遵义 余庆县 寿桃

原料:澄粉500克,生粉100克,猪油50克,菠菜汁、红汗菜汁少许。

调料:莲蓉馅200克。

制作方法:蒸。将澄粉、生粉、猪油放入盆中,烧开水倒入烫熟、揉匀、下成10个小剂,1个大剂。包入莲蓉捏成寿桃坯;再用木梳齿压一凹线成为桃子形,用少许烫好的澄粉面团加菠菜汁和成绿色面团,再做成叶子形状,沾在桃子上,在桃尖上喷少许红汗菜汁,上笼蒸约15分钟即成。

风味特色:形如鲜桃,甜香可口。

技术要领:木梳压线时要深些,否则蒸后线条不明;安放桃叶时要蘸点清水或蛋清才粘得紧。

六.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毕节柑桔

毕节市七星关区赤水河流域低海拔富热区是优质柑桔生产的适宜区,其自然生态条件和气候条件适宜多种柑桔品种的生长发育, 1981年在全国柑桔区划会上,血橙、锦橙、椪柑通过鉴评,品质名列前茅。在农业部柑桔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2-2007)明确将赤水河流域低海拔富热区规划为优质早熟鲜食柑桔生产基地。

目前七星关区柑桔基地主要布局于清水铺镇、田坎乡、普宜镇、龙场镇、生机镇具有发展柑橘生产的良好生态条件的赤水河河谷区域。现有柑桔品种50多个,其中优良品种有10多个,现已有投产果园1.5万亩。品种主要有椪柑、脐橙、锦橙、夏橙等、血橙等。

橙满园现有果园7500亩,其中柑桔3500亩,年产7500吨,上规模的品种有9个,一年四季都有鲜果供应。10月份上市温州蜜桔;11月至下年1 月可供椪柑、脐橙,2月至5月上市血橙、锦橙;6月至9月有夏橙供应市场。柑桔生产的发展已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运用无公害生产技术所生产的椪柑、脐橙、锦橙、夏橙、血橙等果品,在6省柑桔评比中含糖量最高,以其独特的地方风味,深受广大浪费者赞誉。

七. 贵州省 遵义 汇川区 蛋黄酥

原料:澄粉250克,熟蛋黄5个,猪油125克。

调料:猪肉沫200克,香菇、玉兰片、葱花、盐、味精、胡椒粉、芡粉、白糖、猪油等适量。

制作方法:浸、炸。先将澄粉用开水烫熟,加入熟蛋黄和猪油揉光滑,下剂成20砣。肉沫用猪油炒散,加入香菇、玉兰片、盐、味精、胡椒粉,勾芡、撒葱炒成熟肉馅。然后将皮坯分别包入馅心,成为直径为4厘米,厚2厘米的圆饼状,下入油温4--5成热的猪油锅中浸炸至金黄色起网状时,起锅滤去油分,装盘即成。

风味特色:色泽金黄、酥松;表面起丝网状,味咸鲜香。

技术要领:浸炸的油温掌握在4-5成热。

八.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白及

 1、品质特点

符合药典要求,水分含量、总灰分和酸不溶灰分优于药典要求。

2、历史渊源及地理人文关系

白及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药用植物,是我县的地道药材,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喀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同时,也是我国具有经济价值的特种植物胶源之一。《续正安州志》记载,境内产厚朴……白芍、白芨等中药材;椐《正安县卫生志》288页记载:“我县中药材资源有……白芨等。”;椐《正安县卫生志》292-305页记载:“亘古至今,正安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疗疾单方、验方,世代相传、惠泽患者。”在众多单方中,涉及白及的有治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方和治外伤止血方;在众多验方中,涉及白及的有治流行迷人冒方、治肺结核和治外伤出血方。这些历史记录充分说明,我县民间利用本地野生白及治疗相关疾病,历史久远,加之野生白及丰富,因而,白及在我县具有道地性。

1994年10月,以樊九春和周维军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爱好者,为减轻在农村行医中的购药成本,在自家责任地中试种白及,直至2004年。但产量低,效果差。2002年10月至今,在正安县科技局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野生资源调查,积极开展白及GAP研究及其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有效解决了白及栽培中块茎难以膨大问题。

3、当地政府开展工作情况

2002年10月至今,在正安县科技局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和引导正安县绿野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展白及野生驯化栽培技术及GAP研究,有效解决了人工栽培中块茎难以膨大的技术问题,有6项技术指标在国内未见报道。同时完成了白及指纹图谱研究和组培繁殖技术,现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白及GAP示范基地。

在白及GAP示范基地建设中,按照GAP要求,共制定生产管理规程和制度12项,并付诸实施,取得了明显实效。

在白及GAP示范基地建设中,按照GAP要求,共制定质量管理规程和制度48项,并付诸实施,取得了明显实效,使成品白及质量符合GAP要求。

在白及GAP示范基地建设中,按照GAP要求,共制定文件挡案管理制度3项,并配专人管理,同时付诸实施,取得了明显实效,文件挡案管理符合GAP要求。

九. 贵州省 铜仁 石阡县 草凳

草凳

选送的“草凳”,是用精选稻草,扭编成长方条、卷成实心圆柱体,再用竹篾条捆绑而成。草凳内掺杂了佛顶山中野生的菊花、鱼腥草、双花、公英、白芍、香附子、大血藤、鱼精草、益母草、车前草、皂剌、首乌等中药材,这些中药材对妇件炎、盆腔炎、月经不调,以及肛肠疾病中的肛周、温疹、各种痔疮、肛裂等均有一定保健治疗作用,有冬暖、夏凉、透气排温、按摩臀部的功能,居住在佛顶山一带的仡佬族,长期以草凳为座凳,预防和减少了上述等多种疾病,使得健康长寿。

随着尧上民族文化村旅游业的发展,草凳已成为游客竞相购买的旅游商品。

“草凳”在二00七年“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中获县级“民族风格”奖、地区级原创三等奖。还获得2006年开磷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入围奖。

十.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董酒

据文献记载它只有200多年历史。现今董酒的生产始于30年代期的程氏酒坊,当时遵义北 郊董公寺有好几家作坊酿酒,唯有程姓一家,由于曲好,酿出来的酒香。后来,他又收留自茅台流浪来的一位重病难行的酿酒师傅,吸取了茅台酒之长,使之名声日益远扬,这就是董酒。其名沿用至今。

董酒是以优质糯高梁为主要原料,采用140 多种中药材和小麦制曲,以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香醅一次串蒸 而得酒。然后,再经过量质摘酒,分级陈酿,科学勾兑,精心包装而成。董酒,由于采用大小两种酒曲酿造,工艺操作过程又不同于其他名酒,所以,它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 小曲酒的柔绵、醇和、回甜的特点,并微带使人产生快感的药材香。故董酒的香型介于浓清之间,就是说浓香、清香兼而有之,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它被定为其他香型白酒。其特点为以酒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舒适,入口醇和浓郁,饮后甘爽味长的独特风格,享有中国名酒的美誉。

董酒产于贵州省遵义市董酒厂,1929年至1930年由程氏酿酒作坊酿出董公寺窖酒,1942年定名为“董酒”。1957年建立遵义董酒厂,1963年第一被评为国家名酒,1979年后都被评为国家名酒,1963年被命名为贵州省名酒,1986年获贵州省名酒金樽奖,1984年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1988年获轻工业部优秀出口产品金奖,1963年、1979年、1984年、1988年在全国第二、三、四、五届评酒会上荣获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1991年在日本东京第三届国际酒、饮料酒博览会上获金牌奖;1992年在美国洛杉矶国际酒类展评交流会上获华盛顿金杯奖。董酒的香型既不同于浓香型,也不同于酱香型,而属于其它香型。该酒的生产方法独特,将大曲酒和小曲酒的生产工艺融合在一起。

董酒产于贵州遵义董酒厂,属大曲其他香型优质白酒;它以其独特的工艺、典型的风格,优良的品质驰名中外,在中国名酒中独树一帜。

董酒,是 :董香型 白酒。董酒无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舒适,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回甜,还有淡雅舒适的药香和爽口的微酸,入口醇和浓郁,饮后甘爽味长。由于酒质芳香奇特,被人们誉为其它香型白酒中独树一枝的“董香型”典型代表。董酒是 :董香型 白酒 (是其他香型除浓香,酱香外,其他香型代表以前称复香型,兼香型或药香型) 产于中国优质白酒核心区——贵州遵义,是中国老八大名酒,80年代与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齐名的名酒,贵州省仅有的两大国家名酒之一(茅台,董酒)。它是历代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厚根基的民族瑰宝,是承袭中国数千年酿酒文化脉络的真正活化石,代表了中华民族千年沉淀的中医养生文化,它是中国白酒行业中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产品。

董酒,曾在全国第二、三、四、五届评酒会上四次蝉联“中国名酒”称号,并荣获国家金质奖章,其生产工艺和配方在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在蒸馏酒行业中独树一帜,被国家权威部门永久列为“国家机密”。 2008年8月由国家主管部门正式确定“董香型”白酒地方标准,而董酒则是国内“董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遵义酿酒历史十分悠久,据考古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距今一、二十万年前,遵义一带就有人类劳动生息。董酒,秉承“药食同源”“酒药同源”人类酿酒起源的脉络,其酿造脉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盛世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亘古千年的历史。国密董酒,就是国家机密(秘密)。董酒独创的串香工艺和配方“百草单”“产香单”曾三次被列为国家机密。1983年国家轻工业部将董酒工艺、配方列为科学技术保密项目“机密”级。1994年、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保密局又重申这一项目为“国家秘密技术”,对外可参观、不介绍、不拍照、严禁对外宣传,保密期限为长期。因此董酒是唯一被三次列为国家秘密的名酒。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