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泰安冷库特产 泰安龙廷冷库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泰安冷库特产 泰安龙廷冷库有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2-05-31 12:38:34

一.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泰安生丝

泰安生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丝是桑蚕茧缫丝后所得的产品。俗称真丝,机缫的又叫厂丝,手工缫的叫土丝。生丝脱胶后称熟丝。中国生丝有悠久的历史,现代的产量占世界首位。

泰安加快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桑园发展,推进优质蚕茧基地建设,提升丝绸产业发展,加快蚕桑新品种研发,搞好桑蚕茧丝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力培育自主品牌,扩大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抓好综合利用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到2015年,全市桑园面积稳定在20万亩,蚕茧产量力争达到2万吨,年产生丝4000吨;龙头企业力争达到10家,年销售收入达到12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发展带动8万农户,蚕农增收5亿元。

二.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薄饼

薄饼是五十年代以前常见的一种面食。其制作方法是,把小麦面粉加适量水和成面团,分开成拳头大小的“面季子”,(即小块面团),用擀面杖擀成茶盘大小,厚薄如纸的圆形,然后放在烧热的鏊子上烙熟,即可食用。东平人常以薄饼卷葱为美食。如果在和面时加少许盐或糖,制成的薄饼便会有另一种风味。过去,农村家庭主妇多会做这种面食,有的擀饼高手可以把1公斤面粉擀制成32张薄饼,其饼薄如蝉翼,圆如满月,透过饼页,可以清楚的看到饼下面的五号字。

现在饭店、宾馆里,常用薄饼卷糊鱼或其他菜肴作为风味小吃招待宾客。

三.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红烧乳鸽

红烧乳鸽是东平近年来兴起的名吃,县城各宾馆、酒楼、饭店均有此菜。

鸽子属于鸟纲鸽形目鸠鸽科。鸽是人类最早训化的鸟类之一。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菜谱中已记有用鸽子制作的肴馔。我国相传自秦汉起就已开始养鸽,至清代已有养鸽专著《鸽经》问世。

鸽子体态丰满,肉质细嫩,纤维短,滋味浓鲜,芳香可口,是上好的烹饪原料。

红烧乳鸽的方法:取一月龄肥嫩乳鸽数只,宰杀去毛,扒去肚杂,放入酱油、大小茴香、姜末、八角等佐料配制的料汤中,浸渍约20分钟,捞出凉干。锅置旺火上,油炸乳鸽至外酥内嫩时捞出。

花生油、白糖适量,熬成红色,加酱油稍烹,放汤(水),将乳鸽放入,汤量以漫过鸽身为宜,上加葱、姜片、花椒、盐适量,15分钟左右,出锅盛盘。原汤加粉子适量、黄酒、花椒油,熬成浆状浇入盘内,即可上桌。

鸽肉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每100克鸽肉含蛋白质22.14克,脂肪1克,所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也比较均衡。中医认为,鸽肉味咸性平,具有滋肾益气、祛风解毒之功效,主治病后虚羸、消渴、久疟、肠风下血等症;另外,对头晕神疲、记忆衰退具有显著疗效。

我县金牛农场已建成规模养鸽场,年饲养肉食鸽万只,以金牛农场的养鸽场为龙头,全县农户散养的亦不少,数量约万只,为人们食用提供了丰富的鸽肉资源。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烧饼

东平烧饼,又名碳炉马蹄烧饼。州城陈姓清朝中期所创,是面食名吃之一。它选用优质面粉、芝麻、植物油、糖稀作原料,做成圆饼后将背面贴在倒扣的铁锅内,用木碳文火烘烤。其特点是:园形、中间薄、边沿厚;黄酥油亮,香脆可口,色香味型俱佳。( 东平)

五.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蒲笋虾仁

【蒲笋虾仁】东平县传统风味菜。据传,清乾隆皇帝南巡驻跸州境时,州官曾以“蒲笋虾仁”、“翡翠珍珠汤”进膳,深得皇帝赞赏,后此菜遂享盛名。

蒲笋虾仁主要原料是蒲笋和虾仁。蒲笋即州城坑塘及东平湖所产蒲草的嫩白根芯;虾仁即去头去壳的鲜虾米。东平湖所产米虾、草虾、白虾、龙虾皆可取以为料,但以白虾、龙虾为最佳。蒲笋虾仁的烹调,历来以东平县州城镇“景春园”、“-聚”等几家菜馆最为有名。近代以孟广信、刘学曾等名厨师技艺最高。建国后他们以师带徒,培养了众多厨师,大多能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有所发展。

其制作方法是:取大白虾或龙虾一斤,去头去壳摄取虾仁三两,用鸡蛋清、绿豆粉少许拌和,下锅以清油(猪油)轻炸,也可用沸水漂汆。出锅后再次下锅,用清鸡汤稍炖,放入蒲笋清炒,加南酒、姜丝、细盐等调料即成。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大清河砂

我县河砂资源十分丰富,大清河、小汶河、龙宫河等众多河流都有丰富的砂资源,以大清河最为集中。

大清河上游为著名的大汶河。大汶河发源于沂源县松固山南麓,流经泰莱山区,在接山乡障城村东进入我县,戴村坝以下改称大清河。大清河全长45公里(含县内大汶河段),河宽约0.5—1公里。其中大部分河段沉有河砂,平均砂层厚度约3米左右,最深处达10米,总贮量约1500万立方米,每年淤增量约50万立方米,1995年以前,开采量约占年淤增量的一半左右。大清河砂径适中,质地坚硬,色泽清亮,是良好的建筑材料。除供本地建筑用以外,汶上、梁山、东明、平阴以及黄河西岸的河南省黄台县等周围地区多来此购砂。沿河村庄如接山乡东杨村、彭集镇南城子村、陈流泽村、李范村等都建有砂场,很多农民以采砂为业,以卖砂发财致富,摆脱了贫穷落后,过上了幸福生活。

此外我县还有地下古河道隐伏沙。主要分布在彭集镇和沙河站镇一带,为第四系亚沙土、亚粘土所覆盖,埋藏深度受古貌形态的影响,一般为0.5—3.5米,目前只有零星开采。

我县大清河砂资源丰富,但是,近年来出现了掠夺性开采趋势,年开采量大大超过年淤积量。不仅对资源的长期利用造成危害,也对河道造成危害。对这一重要资源,有关部门需要采取保护性措施,以利可持续发展。

七.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三美豆腐

无论去高档饭店,还是到街头餐馆,您都能品尝到清香味美的泰安三美豆腐。三美豆腐取意“泰安有三美,白菜、豆腐、水”的民间说法。真正的极品作法,除精选豆腐和白菜之外,必须用泰山泉水来炖,因此建议您选择靠近山麓或在登山途中有泉水处品尝这道菜。另外豆腐丸子、锅塌豆腐、砂锅豆腐、奶汤豆腐、软烧豆腐、羊肉炖豆腐、豆腐炒鸡蛋也是到处皆有的美味小吃。

“泰安三美豆腐”是泰安风味名菜。泰安产的白菜、豆腐和泰山泉水,历来被誉为“泰安三美”。泰安白菜个儿大心实,质细无筋;泰安豆腐,浆细质纯,嫩而不老;泰山泉水,清甜爽口,杂质少。当地饭店以善制“泰安三美”风味菜肴而著名。豆腐原是泰安农家的四季菜,后来随着历代帝王到泰安祭泰山,先后建起了不少寺庙、庵堂,吃素吃斋者增多,豆腐便成为这里的重要菜肴,在元朝以前,就已成为泰山和泰安地区一流名菜。乾隆年问修订的《泰安县志》曾作这样的记述:“凌晨街街梆子响,晚问户户豆腐香,泰城家家豆腐坊”,反映了当时泰安城豆腐业兴旺的景象。李白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由湖北安陆迁来济南后,以及杜甫客居山东时,他们都曾多次上泰山,并品尝“泰安三美”菜肴之风味。“游山不来品三美,泰山风光没赏全”,这是当地长期流传的赞誉三美菜肴的佳话。“三美豆腐”一直流传至今,驰名中外。

八. 山东省 泰安 泰山 泰山石

泰山石产在泰山前泰安市郊区境内,这里泰山花岗岩石储量20余亿立方米,品种很多,泰山红"、"泰山绿"、"泰山白"等。其中"泰山红"花岗岩石板材和石雕工艺品已销往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

九. 山东省 泰安 岱岳区 泰安小杂粮

泰安历史上就是一个盛产小杂粮的地区,小杂粮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总计有20多个品种,主导品种有大豆、谷子、高梁、稻米、绿豆、红小豆、扁豆、爬豆等。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总产量6万吨,主要分布在宁阳县、东平县、新泰市和肥城市的丘陵及山区山镇。泰安小杂粮以籽粒大面均匀、光亮饱满、炖煮易烂、香酥可口而出名,还是加工豆芽、粉皮、糕点的优质原料。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小杂粮的需求量相应增加,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之势。同时国内外一些名优新产品不断引进,小杂粮的品种也日益丰富。

泰安小杂粮,除蛋白质、脂肪含量丰富外,还富含钙、鳞、铁、核黄素、尼克酸等微量元素,对于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增强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深受人们喜爱。泰安小杂粮也因此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外销和出口数量2万余吨。

十.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孙村竹编

沙河站镇孙村全村185户,家家从事竹编生产,出产的竹编制品,方圆百里闻名。1992年,曾被泰安市人民政府授予“竹编专业村”称号。

孙村发展竹编业,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说有个叫李箩匠的浙江藉竹编艺人,逃荒要饭至此,被一位名叫孙洪明的村民收留,结为拜把兄弟,李箩匠遂将竹编手艺传授于孙氏,以后逐渐在全村推广开来。最初村民们主要利用冬闲时间从事竹编,以加工竹笆子、竹筚子、竹笼头等粗放型的竹制品为主,产品靠走村串巷销售,换取零花钱。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该村竹编业也随之迅猛发展。竹制品由粗加工逐步发展为精加工,由制作简宜品发展为制作竹挂帘、竹扇面、竹饰物、竹挂件等技术较复杂的手工艺品;花色品种也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个;数量由最初的年产数百件发展到现在年产50多万件,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产业。

孙村竹制品原料全部选用江南竹,村里每年到浙江、安徽等定点地选购,根据生产需要,挑选毛竹、钢竹、水竹等不同竹料运回。一般每年秋后至冬初进料,冬春两季进入竹编生产的旺季,夏秋时节销售。孙村竹制品有着严格的生产程序,从选料、破竹、削条到编花成形、刨光上漆,大体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村里每年都要专门从省、市外贸部门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孙村竹制品不仅结实耐用,而且设计别致,美观大方,曾多次参加省、市工艺品博览会。该村制作的“心”形花篮、“嫦娥奔月”、“五子闹春”等竹制挂件,远销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