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榆林卖农特产品的网红 城步农特产品网红直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榆林卖农特产品的网红 城步农特产品网红直播更新时间:2022-04-14 23:42:38

一.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熬茄子

熬茄子“羊肉熬茄子,香死个王苶子”。没有羊肉,茄子熬土豆吃起来也不错。笔者家乡哈镇多种长茄子,人吃茄子不用刀切嫌铁秽,用手撕,将茄子撕成长条和土豆一起炒一炒熬熟,熬茄子多用羊油;县城多种圆茄子,熬时把茄子切块和土豆炒一起熬,羊油、猪油都用。

二. 陕西省 榆林 横山区 炸奶链

“炸奶链”是榆林传统名点之一,其色泽美观,脆软细嫩,香甜适口,多用于宴席上招待客人。“炸奶链”顾名思义就是以"鲜羊奶"为主料,加入鸡蛋清、绿豆淀粉,和水搅拌均匀,制成奶浆而后加热成糊状,撒淀粉来回翻扣,冷凝后,将其切、入锅中油炸,至金黄色,捞出撒上白糖即可食用。其奶味浓郁,营养丰富,堪称美味佳肴。

制作材料:牛(羊)奶500克,鸡蛋清50克,白糖150克,湿绿豆淀粉50克,熟猪油1000克,面粉适量。

制作做法:

1.盆内加牛奶150克、蛋清50克、豆粉50克搅打均匀。

2.锅内加牛奶350克、白糖50克烧开,慢慢倒如入牛奶液,见牛奶已呈糊状时,锅离火,倒入瓷盘中(要求奶糊厚1厘米),待奶糊冷凝起冻。

3.案板上撒一层干面粉,将冷凝的奶糊翻扣在面粉上,上面再撒一层薄面粉,切成象眼块,然后放人干面粉中裹匀。

4.炒锅内加熟猪油1000克,烧至八成热时,散开撒入奶块(有粘连的可用筷子拨散),待浮起油面,表面呈金黄色时,捞出装盘,撒上白糖100克即可。

三. 陕西省 榆林 横山区 横山小米

横山小米是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的。横山小米外观圆润、饱满,色泽金黄,食味香美,营养丰富,富含粗蛋白、粗脂肪,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等十几种微量元素。

横山广阔的南部山区盛产栽培面积大、产量高的耐旱作物谷子,由谷子去壳加工成为小米。小米营养丰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特别是本县的双城、艾好峁、高镇等地,由于光照、土地等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十分有利于谷子干物质的积累。形成横山小米色正味爽的独特品质,素有“小人参”之称。

四. 陕西省 榆林 绥德县 绥德煎饼

由精制荞麦糁加工而成,可与豆腐干、热豆腐、各种炒菜相配,食用方法多样,凉爽味鲜,口感舒适,有减脂抗癌之功效,是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的最佳食品。

煎饼在延安可谓是非常有名的一种小吃,这种煎饼不同于天津的煎饼果子,也不同于山东的煎饼大葱,这种煎饼是用面糊摊的一小张很薄的皮,通常卷上豆腐干,豆芽菜,粉条,酥肉等馅,然后蘸着红油,蒜汁,辣椒油等调料调制的蘸水,味道特别好.还有一种吃法是将煎饼浇上蒜汤,汤汤水水下肚别有一番滋味。

五. 陕西省 榆林 佳县 佳县手工挂面

佳县手工挂面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的。佳县手工挂面起源很早,一直是佳县独特的一种地方食品,它以外型精细、口感柔和、保健效果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远销海内外,是赠送亲友的上等佳品。

佳县的通镇、陈家焉和屈家庄等村,是手工挂面制作的专业村,其中尤以陈家焉村最为有名。

陈家墕村现有村民140余户,全部都姓陈。村里世代相传,陈姓先祖于明朝初年从1大槐树下迁徙而来。根据《陈家墕村志》的记载,该村手工挂面制作起自清光绪年间。陈继军告诉记者:“我的爷爷陈士贤就是陈家墕手工挂面制作的创始人,而且有一个故事可以作证。”

清光绪年间,陈士贤一日务农归来,发现有位老者昏倒在自家门前。老者虽然面黄肌瘦,但衣着整齐,陈士贤便确定老人必无大碍,可能只是饿昏了,便赶紧把早饭时剩下的一个窝头喂给老者。窝头喂下,老人醒过来却直呼胃疼,陈士贤又拿出了有止疼功效的大烟土让老人服下。三五日后,老者身体慢慢恢复了健康,临行之时他对陈士贤说:“救命之恩不言谢,我见你家日子过得艰难,家里又种着麦子,我便传你一手挂面制作的手艺,保你家日后代代衣食无忧。”

陈士贤后来才知道,他救助的这位老者是一名因战乱流落民间的宫廷御厨,有一手制作手工挂面的绝技。在掌握了手工挂面的制作方法后,陈士贤又将这门手艺传给了3个儿子和几个侄子。从此,手工挂面便在陈家墕生根发芽,成了各家各户赖以谋生的手段,并与吴堡县张家山的手工挂面制作工艺一道,于2011年成功入围陕西省第三批“非遗”名录。

六. 陕西省 榆林 佳县 佳县油枣

佳县油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佳县是中国红枣名乡,2001年,国家林业局授予佳县“中国枣乡”称号。朱家洼乡泥河沟村生长着1300多年前栽植的老枣树,至今仍冠盖如云,果实累累,被专家称为“枣树王”、“活化石”。北京同仁堂志有“佳州油枣入药可医百病”的记载。2005年,佳县取得国家有机红枣生产基地和有机红枣产品“双认证”。

地域范围

佳县有机红枣前在国内、国际上的红枣产品中,只有佳县拥有国家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书,佳县红枣在种植、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中进行高品质要求和控制,在种植和生产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使佳县大红枣一直保持着无污染、纯天然的特性!业界一直给予佳县红枣“天然极品、百果之王”的美誉。佳县油枣较抗裂果,一般在成熟期能抗2-3天的阴雨,此期多于50毫米的降雨可造成裂果烂果、耐寒。

特定品质

佳县油枣树体较大,干性中强,树姿半开张,树冠呈自然半圆形。树势中等,发枝力中等,枝叶密度适中。根蘖萌生力弱,生长势强,根系发达。果实中大,长圆形或圆柱形,平均果重12.3克,最大果重19.6克。果面平,果皮中厚,黑红色,外形美观。果肉厚,绿白色,质地硬,稍粗,汁液较少,味甜,略具酸味。适宜制干,品质上等,制干率47.6%,含糖量75.2%,含酸1.2%,含水20%。果核较小,纺锤形,平均核重0.35克。在产地4月下旬萌动发芽,5月上旬展叶,6月中下旬盛花,7月到9月上旬为果实生长期,是需求雨水的高峰期。10月上旬完全成熟,适宜采收。11月上旬落叶。佳县油枣较抗裂果,一般在成熟期能抗2-3天的阴雨,此期多于50毫米的降雨可造成裂果烂果、耐寒。

文化典故

在气候偏凉(年均气温9-11℃)、温差较大、降雨在500毫米左右的北方地区栽培,丘陵或平原均可适宜。不适宜关中及同类地区发展。在陕北各产枣区县及黄河对面的山西枣区(两者统称为黄土高原丘陵枣区)表现良好,丰产稳产,品质优良,制干率高。对山地和平地都可适应,但对光照的要求比较严格,每天应不少于10小时的光照。在同类地区的宁夏银川也表现良好;在陕西的渭北地区,时常受到成熟期降雨的危害,造成裂果烂果。

七. 陕西省 榆林 佳县 陕北红枣

陕北地区土质独特,光照、气温、降雨量等自然条件适宜,所产红枣果大、肉厚、味甜、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亦可入药。

榆林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地带,能耕,能牧,能植,榆林的红枣、细毛羊久负盛名。榆林的手工艺品精巧别致,毛毯、地毯、柳编、石雕等均为热门出口商品。

商洛的山货、土品、中草药材、野生支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洛南的核桃、镇安柞水的大板栗远销日本。丹凤的干红、干白葡萄酒,商南、镇安的茶叶、生漆、商州的柿饼已闻名国内外。各县市的木耳、香菇也销往全国各地

1988年,国家林业局授予陕西佳县“中国红枣名乡”称号。陕西清涧95年被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其可溶糖、维生素、淀粉等含量远远高于全国各产地。陕西绥德枣林坪的黄河滩枣素称人参果。

陕北大红枣是驰名中外的陕西传统名优之一。营养相当丰富,其主要特点是果大核小,皮薄肉厚,质脆丝长,汁多味甜,甘美醇香,含糖量高,色泽鲜红,水分较少,贮藏期长,品质优良。真乃“味夺石蜜甜偏永,红迈朱樱色莫论”,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红枣。

陕北大红枣主产于陕北黄河、洛河沿岸的延川、清涧、绥德、延长、神木、吴堡、佳县等县。特别是绥德的枣林坪、清涧的舍峪里等地,早已是“陕北大红枣”的著名产区。据考证,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陕北大红枣已成为陕西的大宗土特名产,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大量出口,销往朝鲜、港澳等地,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地位。1982年9月,朝鲜人民领袖金日成访问西安时,品尝了陕北延川大红枣,赞不绝口,次年即从延川买回枣树苗5000株,引种朝鲜。

八. 陕西省 榆林 绥德县 拼三鲜

拼三鲜,是绥德传统名菜。先将猪肉制成丸子,煮熟;鸡肉、羊肉煮熟,切条。锅内放鸡鸭肉汤,烧开,投入胡椒粉、白酱油、姜末、盐、料酒,放特制的绿豆粉皮,滚开后投入各种准备好的熟料;滚开后再放香菇、口蘑、笋片、香菜、味精,盛入海碗即成。

九. 陕西省 榆林 子洲县 子洲苹果

子洲苹果是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的。子洲县属山地苹果最佳栽种区。所产苹果与洛川、黄龙等地的相比具有着色好、糖度高、味道正的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子洲县紧抓陕西省果品基地北移的历史性机遇 ,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实施山地苹果基地建设,走“一村一品”果业发展道路。到目前为止,子洲县苹果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其中挂果面积约为8.6万亩,已成为该县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 陕西省 榆林 神木市 神木卤肉

神木卤肉是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的特色美食。神木卤肉其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素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含油”的赞语。

卤肉,菜名,是以猪肉为主料,配以葱、姜、精盐等辅料制作而成。它肥而不腻,口有余香,老少皆宜,深受大众的喜爱与推崇。在中国数千年的饮食文化长河中,始终以一种热气腾腾的姿态,占据一席之地。卤肉历史悠久,远近闻名。

由于地域的不同,卤肉的制作方法也各不相同,形成了四川、沧州、衡水、芮城、等地成为地方特色风味,受人追捧,在陕西省北部的神木,晋陕蒙金三角地带,西北依鄂尔多斯,东隔黄河与吕梁相望,地处内蒙古草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区域。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点,人们的饮食习惯是偏好不肥不腻的肉类。卤肉恰好兼具这两种特点,成为神木人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走在神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随处可见香气四溢的卤肉店。都说神木人的早晨是从一个香喷喷的卤肉夹干酪开始的。一大早人们起床便匆匆出门,赶往卤肉店。神木人秉承卤肉的古老制作方法,将其美味保留至今。

卤肉的制作方法除了“卤”这道工序外,最讲究的就是对食材的清洗。将买回的猪大肠倒入盆中,添上热水,利用独特的手法将大肠清洗干净。然后将猪肝、猪肺、猪喉咙、倒入盆中清洗,喉咙分气管和食道,清洗时要将食道切开,这样才能保证将其各个部位清洗干净,让健康从口入。对猪头、猪耳朵、猪肘、猪蹄上的猪毛处理则需更细致入微。屠宰场用打毛机将猪毛清理干净后,我们将头蹄放在不旺的兰炭火上烧焦烧黄,烧不到位的则用烧红的火箸燎烫,便能将上面残留的猪窝味烧掉。我们还讲究食材的切割,清洗猪头要将脆骨剔除,再把肉厚的地方一刀一刀划开,在煮肉时调料更好入味。

将食材清洗干净后则要放到汤锅中。卤肉味道的好坏取决于制作时采用的卤水,所以先介绍卤水制作。将卤药包配方分成两份,分别装入宽松的纱布袋中并用细绳扎紧袋口,洗干净的姜片拍碎,葱连根须洗净挽结。将大块的冰糖先在火上炙烤一下,然后放在菜板上轻轻敲碎,再与精炼油一同入锅,用小火炒至呈深红色时,掺入少许沸水均匀搅拌,即成糖色。锅置火上,掺入鲜汤,放入姜葱,调入精盐、味精和糖色,再放入香料包,烧沸后改用小火慢慢地熬至香味四溢时,即成新鲜卤水。

将猪肉放入卤水锅中,煮时在锅盖上压上秤砣,砖头等重物,防止卤汤溢出香味流失。一个半小时后,将煮好的猪头肉从锅中捞出,香味飘满整个四合院的上空,刚捞出的猪肉鲜艳欲滴,颜****人,让人满嘴生津。猪头肉捞出后,将肉从头骨上剔除,这道工艺需要经验丰富的人进行操作,才能将肉从骨头上完全剥离。

有些人喜欢吃卤肉饭,有些人喜欢吃卤肉面,而神木人喜欢将卤肉和干酪搭配起来吃。有嚼劲的干酪加上可口的卤肉,让人垂涎欲滴。卤肉能增加食欲,卤制调味品大多具有开胃健脾,消食化滞等功效。所以卤肉除了满足人体对蛋白质及维生素等的需求外,还能达到开胃、增加食欲的目的。神木人喜欢称卤肉夹干酪为神木式的汉堡包,可见人们对它的喜欢。

神木卤肉的美味在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就是这份根深蒂固的情结,才使得神木卤肉的传统制作手艺代代相传下来。神木人对卤肉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对味道的贪婪、迷恋,更是因为人们对祖祖辈辈所留传下来的这份手艺的爱惜、珍重,神木卤肉,讲述着过往,承载着未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