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长治哪有卖土特产的 求购长治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长治哪有卖土特产的 求购长治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3 08:01:17

一. 山西省 长治 武乡 油钻沙小米饭

古老的上党,是小米的故乡。当地吃小米有多种吃法,通常都知道和子饭、小米粥、小米干饭、炒小米,用米面与白面和在一起蒸的馍馍,却很少有人知道油钻沙小米饭的吃法。记得小时候,我就常吃这种饭,那时只不过把准备好的土豆块、红白萝卜块先放在沙锅或铁锅里加上水,把小米放进去用火蒸,快到蒸熟的时候,用筷子扎几个孔,倒一点植物油搅拌起来,另用大蒜、食盐捣烂配伍,吃起来很有味道。把粒粒金黄色的小米比作沙,用植物油钻进去做成饭,也算一个小小的发明吧!每当吃这种饭的时候,老人们总是唠叨,做这个饭省火,就算解解馋换个口味吧!因此,这也就成了我家的传统吃法。

三中全会以后,吃的东西丰盛了,油钻沙小米饭也与时俱进了。做时不再是水煮菜,要先炒起来,有时加点肉丝、粉条,作料也加上了核桃仁。这种饭大人小孩都喜欢吃。如今的小孩对吃饭特别挑剔,总是不吃这,不吃那的,但"汉堡包"、"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洋食品,却特别有吸引力,整日叫喊着去吃。但只要大人承诺"油钻沙小米饭",准能稳住情绪。

小米饭,吃了几十年,我对它情有独钟。有人说,八路军就是吃着小米,扛着步枪打败日本鬼子的。话虽夸张,小米的功劳可见一斑。清代沁州府,现在的沁县,曾出过一个阁老叫吴王典。他把家乡的小米带到了皇宫,康熙吃了龙颜大悦。从此,沁州黄小米就成了上党小米的代表。过去潞安府(今日长治)还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南方客商与潞州客商在做潞麻生意中,结成了朋友。一次南方客商到潞州来 ,潞商用小米招待,这位客商竞流连忘返。后来潞商换成大米招待,只吃了一顿,南商就要回去。问其缘由,他说:你管不起我"金米稠饭"、"银粉芽"了,我得回去。原来他把金黄色的小米视作金米、把土豆切成丝炒的菜当成了银粉。

喜欢小米,必然说到谷子。上世纪六十年代,大作家赵树理曾咏道"谷子好",赞扬谷子全身是宝。谷子是草本植物,大概神农炎帝在上党羊头山和百谷山尝百草,兴稼穑, 完成从渔猎到农耕的活动中,就开始了谷子的种植。小米营养价值高,很养人,生儿育女, 年老体弱,都喜欢用它调养。谷糠中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是做醋、做酒的好原料 。

谷子价值高,易仓储,但抗病虫害能力低,种植和收获条件苛刻,生长期130天,无霜期150 天,下种时土地要多次耕耘,达到地平如镜,土细如面的程序,否则保不了全苗。谷子种早了产量低,有"迟种一把米,早种一把糠"的说法,一般在小满节令播种。种子要精选,经过清水、盐水、洗水三次浸种。盐水浸种可以使种子净化,再拌上赛力散农药,可壮苗、抗倒伏、抗病虫害。小满节令一般是干旱期,地况不好,保不住墒,提苗就很困难。播种时, 种的深了不发苗,种的浅了怕透墒。下种时要选能手摇耧,之后人要拖上石滚压,一般压三遍。刚种下是压实保墒;小苗露头是镇压破土;小苗长到马耳朵形状,再压一次,是为了消除垄沟的虫害。谷苗生长到二寸高时,开始人工间苗,三四万株苗里匀称地选留一万株左右 ,还要中耕除草。吐穗扬花季节,最怕卡脖子旱,这时谷子喜雨,农民习惯说:拖泥吐谷穗 。吐穗后需要充足的光照,即所谓的"晒出米来,淋出秕来",这是对气候的要求。

小米的加工,现在一般用机械,过去都是用碾子,要经过两三次才能加工好。碾子碾出的米不发热,易储藏,不变味。谷子的生产不易于机械化,产量低。小米的品质好,身价却不高,价格背离价值,卖个好价钱1斤不到2元,经过包装1斤也卖不到5元。"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朽名句,足以体现在小米身上。过去课本上有 "千人糕"的文章,能吃到淡雅清香的油钻沙小米,应该也赶上"千人糕"了。 (常福江)

二. 山西省 长治 长治县 上党“浇肉面”

上党 “浇肉面”、晋东南 “臊子面”是民间举办红白喜事、祝寿贺岁时的入席佳肴,早已驰名晋、冀、鲁、豫城乡。

无论机制面,还是手工面,卤子必须是煎肉片,故得名 “浇肉面”。

制作浇肉面的卤子时,将炒锅置旺火上放入猪油烧热,放花椒炝锅后捞出不用,投入肉片、大料煸炒。待肉片水分煸尽即将出油时,烹入醋,投入葱、姜、蒜、面酱翻炒,再加入酱油、精盐、清水,用微火煎炖约半小时,待肉片软烂时撇出浮油,即成煎肉片卤。 ——摘自 《美食寻香》

三. 山西省 长治 平顺县 长治豆腐菜

豆腐是我国人民的家常菜,吃法很多,生熟都可。独烹或与其他肉、素菜同烧 ,味道都很鲜美。无论炒、烧、煎、烩、炖、炸、贴 、酿 ,成菜后都有其独特的风味。据有关资料介绍,可以用豆腐做出几百种菜来。清代的《隋园食单》中有:"豆腐得味,远胜燕窝"之说。日本人把豆腐称为"唐腐",日本中村新太郎著《日中两千年》一书中,称日本"做豆腐的人们,都把鉴真和尚作为自己的始祖敬奉。"

"太后豆腐"原名叫"清宫豆腐",是长治军分区招待所副所长马文从河北省承德老家引进的一道名菜。因此菜是慈禧太后在宫里必食的菜,又传她是长治人, 故长治县宾馆又将"清宫豆腐"改名为"太后豆腐"。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潞安府衙惠征的养女玉兰被选入宫内,她常陪咸丰帝去河北承德游猎。有天遇上下雨,咸丰一行到路边豆腐坊避雨。赶上新出锅豆腐,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主人用手掰了几大块豆腐放到小盆里,浇上腌制的萝卜缨酸菜。娘娘吃了后感觉有一种潞安府老家的味道,很高兴。回宫后就让御膳房每天给她做一份酸菜豆 腐吃。后来宫廷御膳房就将"酸菜豆腐"改为"清宫豆腐"。

四. 山西省 长治 黎城县 布老虎

布老虎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玩具。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画虎脸,寓意健康、强壮、勇敢。布老虎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头虎、双头虎、四头虎、子母虎、枕头虎、套虎等。制作布老虎的材料及工艺也各不相同,较常见的是把棉布、丝绸缝制成形,内部装填锯末或谷糠,表面用彩绘、刺绣、剪贴、挖补等手法描绘出虎的五官和花纹。布老虎以头大、眼大、嘴大、尾巴大的造型来突出勇猛的神态,虎头及五官显示出天真和稚气,透露出儿童一样可爱的憨态。除了端午节,在春节、元宵节等其他节令,以及新生婴儿洗三(婴儿落生三天时)、百日、周岁生日、两岁生日,人们也常常做各种形式的布老虎,同样具有驱邪、祛病、祝福的美好寓意。

五. 山西省 长治 长治县 长治潞酒

山西长治市,秦属上党郡,店为潞州治所。潞州善酿酒,故称“潞酒”,为山西历史名酒之一,有“潞酒一过小南天,香飘万里醉半山”的美誉。潞酒的酒度为六十五度,酒质晶莹清亮,清香纯正,醇厚绵软,饮后有余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清香型大曲酒,一九七四年被命名为山西省地方名酒。潞酒除玻璃瓶装外,还采用了三种不同造型的陶瓷瓶装,其中以黑色瓷坛造型最美,古色古香,深得广大消费者好评。

六. 山西省 长治 襄垣 清明菜

清明菜

清明菜为菊科植物鼠麹草GnaphaliumaffineD.Den.的嫩苗,又名鼠耳草、田艾等。清明节前采摘。清明菜每百克嫩茎叶含水分85克,蛋白质3.1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7克,钙2.18毫克,磷66毫克,铁7.4毫克,胡萝卜素2.19毫克,维生素B20.24毫克,尼克酸1.4毫克,维生素C28毫克,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

清明菜含脂类物质、挥发油、大量胡萝卜素及少量B族维生素、鼠曲草素、-、氯化钾等。有止咳平喘、降低血压功效。能扩张局部血管,可利用以治非传染性溃疡及创伤,内服用于慢性气管炎、喘息咳嗽、溃疡病、风湿痛等,并可用于治高血压。

七. 山西省 长治 沁县 米面煎饼

【锅盔、煎饼】多见于集市个体饭摊与农家。随着原料的不同,制作出的品种也不同,大致分为白面锅盔、高梁面煎饼、米面煎饼与杂面煎饼几种。锅盔,多用白面、高梁面、杂面做原料,将面粉倒入盆内,用清水搅拌成糊状,然后加配料,放入精盐、食油、葱花或者小蒜等备用。米面煎饼(即玉米面、小米面粉混合):先将玉茭开水浸泡5分钟捞出控净水,到碾子上碾成碎粉过箩筛下细面粉,小米面也用同样方法碾成面粉混在一块。将米面粉倒入盆内,用米汤水把面粉搅成糊状,放温暖处发酵半天,同时将发酵的米面粉放点碱液搅匀无酸味。制作方法:将小铁鏊放在火上,临时制作小刷一个,待鏊烧热后,用小刷蘸油,将鏊面从顶刷到周围,然后将搅成的糊状(也叫面茬)用手勺舀一勺左右,从鏊顶浇下,直到鏊周围全浇上为止,盖上盖2分钟左右即成。再用手铲将煎饼挑出鏊外,放在器具上,即可食用。食时,蘸上醋,浆水更佳。

八. 山西省 长治 屯留县 上党党参

上党党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主产于长治,因该地古称上党,故名党参。党参以根入药,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可治多种疾病。以党参为主药,可配制多种中药。

党参与人参同属于补气类中药。 党参与人参功效相似, 而药性平和, 不燥不湿, 不寒不热, 中老年人用之较人参更为有益。 党参虽然可以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使用, 但从植物学分类来讲两者有着较大的差异。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 而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党参的干燥根, 中药材品种有明显的区别。

九. 山西省 长治 潞城 土豆

土豆

土豆的学名是马铃薯,“土豆”是通称,个别地区叫洋芋。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有白、淡蓝、紫和淡红等色。土豆又名番薯,马铃薯。

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学名马铃薯,另有俗称洋芋、山药蛋、薯仔(广东、港澳地区惯称)、地豆子、地蛋(山东人惯称)、地瓜(江苏徐州自连云港一带尤其是中间的新沂等市县的惯称)。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

有的学者认为土豆共有7个栽培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土豆栽培种是四倍体种。四倍体栽培种土豆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是于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后又传播到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土豆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

十. 山西省 长治 武乡 干面饼子

干面饼子

“干面饼子”是武乡人最普通的食品,无论城里、乡下、饭店、饭摊,每每常见。这种食品,既携带方便,又易放置。清代顺治年间就闻名遐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