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自贡市内的特产 自贡特产有哪些能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自贡市内的特产 自贡特产有哪些能带走更新时间:2022-05-02 02:22:23

一. 四川省 自贡 富顺 自贡红橘

红橘原产我国,主产四川、福建。其中以自贡红橘较为出名。 自贡红橘

产品特点

树势强健,树冠高大,梢直立;果实扁圆形,中等大,单果重100~110克,果皮薄,色泽鲜红,有光泽,皮易剥,富含桔络;-肉质细嫩、多汁、化渣,甜酸可口,可溶性固形物11%~13%,糖含量8~10克/100毫升,酸含量1.0~1.1克/100毫升,种子15粒左右;果实11月下旬至12月成熟,果实不耐贮藏是其不足。

功能作用

红橘助消化功能强,还具有理气健脾、止咳化痰、顺气活血、散淤止痛等功效。我国最早的医书《神农本草经》记载柑橘的药用价值:“味辛温,主胸中瘕垫气逆;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历代著名医书如《名医别录》、《唐本草》、《本草纲目》等,都十分推崇柑橘类的药用价值。红橘是生津止渴、清胃利肠、通利小便、醒酒的良药。用鲜橘制得的橘汁、橘饼和橘瓤饼均可止咳止痢、疏肝解郁、理气健胃,用于祛痰止咳、胸膈胀闷、消化不良、饮食欠佳或腹泻。红橘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还含有极为丰富的糖分和果酸。果汁中含有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果糖、蔗糖、维生素C等;果肉中含胡萝卜素、隐黄素、维生素B。橘皮中含有橙皮甙等黄酮甙和挥发油、隐黄素、胡萝卜素、维生素P和维生素C、果胶、果酸等,对消化道有缓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肠胃蠕动,有助于消化和胃肠排出积气,还能促进消化道的分泌物增加,有利于排痰,对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橘皮浸入白酒中可使酒味醇厚爽口,清肺化痰。橘皮泡茶可以消胀,生津润喉。洗澡的热水中加入少许橘皮有润肤作用。橘皮外层红皮称橘红,内层白皮称橘白,橘白或橘瓤上的筋络称橘络,均有较好的药用价值。橘白的效果虽然不如橘红,但可以补脾胃、化浊腻。橘络对久咳胸痛、痰中带血、伤酒口渴等症有一定疗效-。

二. 四川省 自贡市 自流井 三多寨梨子

三多寨的梨子,是口感相当好,曾经是贡梨.目前还有不少梨树是两百多年前的老树,所以产出的梨子相当的甜。

三. 四川省 自贡 大安区 蒸蒸糕

蒸蒸糕,米食,特点:滋糯爽口,味香甜。烹制法:蒸。此品是,成都著名小吃,流行于巴蜀地区,重庆地区称此糕为“冲冲糕”。

蒸蒸糕的做法:iTL

大米、糯米混合浸泡磨成粗粉,压干水分,将粉搓散。iTL

蒸时,用特制的烧水锅置于旺火上,专用木模放于锅面的气孔上,待气冲出时将米粉舀入木模,上气后放化猪油适量,加盖蒸熟,挑入盘内,撒芝麻桂花糖即成。iTL

操作要领:蒸制时间约3—4分钟,体积小而薄。iTL

iTL

蒸蒸糕的过去:iTL

从前,卖蒸蒸糕的小贩常常挑一副担子。前面担着食具、木盒、米粉等原料,后头担着火炉、木炭、铁锅、蒸笼等。蒸蒸糕的蒸笼特别讲究,必须用麻柳树或泡桐树的木料挖制而成。树被砍后须晒干,在每年农历九月时做成的蒸具才耐用。这两种树的木质硬而韧性好,受热后蒸具不会变形和串味。iTL

20世纪成都的大街小巷,无论盛夏严冬,白天晚上,随处都能听到卖蒸蒸糕的梆梆声。蒸蒸糕在当时可算是价廉物美,仅花上三两分钱,就可以吃上一个,味道糯香甜酥,深受老人、特别是小孩的喜爱。iTL

四. 四川省 自贡市 自流井 自贡井盐

自贡井盐,是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的著名,该品已有2000多年的开采历史,其深钻汲制技艺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贡井盐是四川美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调料。

自贡井盐,俗称川盐,产于四川省自贡市。在历史上,自贡素是以盛产井盐著称,有“盐都”之称,其开采井盐已有2000年的历史。据记载,历代盐工在自贡先后钻井13000多口,有的 井深达1000米,即使以平均300米计,等于凿穿了400多座珠穆朗峰。E36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四川省大英县的严昌武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E36

自贡悠久的采卤制盐史,可上溯到近两千年前的东汉章帝时期(公元76~88年),北周武帝时(公元561 年~578 年),因富世盐井而置富世县,因大公井而置公井镇。至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因镇置荣州,改镇为公井县。清咸丰三年(1853 年),大平天国攻占南京,淮盐受阻。川盐济楚,得以运销两湖淮盐引岸市场。E36

1937 年抗战军兴,海盐停滞,川盐崛起,再度济楚,有设市之需。1939年9 月1 日始将川盐史上称为富荣盐场的东西两场即自流井和贡井从富顺、荣县划出合并而建立省辖的自贡市。自贡因盐设镇、设县直至因盐设市之路,是一条典型的资源开发型的城市发展道路。在我国古代科技史、经济史和城市发展史上自贡都占有重要地位。以井盐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市内现有文物保护单位88处。其中,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所在的西秦会馆和燊海井,荣县大佛、富顺文庙,以及吴玉章故居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E36

五. 四川省 自贡市 大安区 自贡火边子牛肉

自贡火边子牛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民以食为天”,随着自贡盐业的开发,这里聚集了大量人口,这其中有商贾、有劳工;有本地居民、也有外地绅商,他们带着各自不同的餐饮方式和习惯口味汇合在自贡这个“银窝窝”。由于这里消费量大,为适应各阶层人士和不同地方口味的需求,各地名厨也都带着各自的绝技来到这里。使得自贡各地风味饭馆林立,各种美食荟萃,其饮食文化因此显得丰富多采,美不胜收。自贡最具特色的食品是牛肉。在过去,自贡盐场盐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是役牛,据记载盐业鼎盛时期的役牛有近10万多之头,牛多牛肉就多且便宜,因此,自贡以牛肉为原料的食物就花样繁多,成为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

“水煮牛肉”过去是盐工们的“大众菜”,由于便宜,盐工们往往将牛肉切成薄片,放在锅中一煮,然后蘸麻辣碟子吃,既经济又可口。本世纪三十年代后,自贡名厨范吉安在川菜“渗汤牛肉”的过程中,改为将各种佐料和牛肉片一锅同煮,进行烹调,这样作出的菜,肉片滑嫩,辣烫鲜香,色泽明亮,口感极好。此菜一出,即大受欢迎,不久各餐馆纷纷效尤,逐步成为一道自贡地方风味浓郁的川菜精品。自贡还有一道享誉全川乃至全国的名产,即“火边子牛肉”。它选料作工十分考究,先是选牛后退上的“股二,股四牛”,这样的肉一头牛只有10到15公斤。然后由熟练工人切成寸许厚的肉片,再将肉钉在斜倚墙壁的木板上,以奇绝的刀功片出极薄的肉片,并要求肉片上不得有漏眼漏缝。然后在上面抹上少许的盐和酱油,悬于通风处晾干,再摊在通气的篾巴上,用牛屎巴或干木灰徽火慢炕,据说牛屎巴炕的牛肉更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做成后的火边子牛肉,红亮透明,文字图案隔肉可见,最后涮上辣椒红油即成。

火边子牛肉吃起来酥而不绵,干香化渣,味醇可口,回味悠长且便于携带,成为自贡独有的名产。

自贡火边子牛肉产地范围为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现辖行政区域。

火鞭子牛肉起源于清代乾隆年代,清末民初已成为四川名。与张飞牛肉和太和牛肉一起称为“川中牛肉三杰”。以质优味美、片薄如纸、酥香绵长而闻名遐尔。火鞭子是旧时四川自贡地区的照明火把,这里用“灯”的明亮,来表示牛肉的薄而透亮。现在很多商品写作“火边子”,属误字。

六. 四川省 自贡 大安区 香辣鸭唇

香辣鸭唇

自贡的盐帮菜非常有名,其特点就三个字:香、辣、鲜!自贡菜香得丰富,辣得过瘾,鲜得更是地道。自贡的辣与重庆的麻辣不同,它突出的是鲜辣、香辣。

香辣鸭唇、兔头之类就更是如此了,干辣椒段加姜片、大蒜等,既有辣椒的辣,又有姜、蒜的辣,辣得你呼儿嗨哟还不忍停嘴。

七. 四川省 自贡 沿滩区 自贡毛牛肉

自贡毛牛肉俗称“牛肉粑儿”,明清以来均有制作,历来为民间所爱,可并瓜子糖果果碟,又可置酒菜菜盘-。 自贡毛牛肉

1990年,在首届四川省名特风味小吃评审会上获名特小吃奖。

制作

自贡毛牛肉选用上等牛肉切条,生条寸多长,先将血水漂净,经煮、卤、炒而成。制作时火候颇为讲究,煮至条肉断血即可,卤至条肉表面纤维收缩为度,炒作时至条肉表层疏松发毛,并作最后一次调味,然后起锅晾冷即可食用。煮卤火候不到则不发毛,过火则烂碎。

特点

此品以色泽棕黄,松软化渣 ,咸淡适度,醇香味长而闻名。即可佐酒,又可零食,携带方便,保质期长,实为旅游佳品。

八. 四川省 自贡 荣县 银芽米饺

银芽米饺,蒸点,特点:色白形美,馅心鲜嫩爽口。烹制法:蒸。因为馅儿中用了黄豆芽,故称豆芽米饺。

肥瘦猪肉剁碎,豆瓣剁细。锅内烧猪油少许,将肉下锅先煽散,再下豆瓣煽成红色,烹入料酒、盐、酱油炒匀起锅。绿豆芽择去头尾,入锅微炒后切成短节,拌入肉馅内。K3A

大米吊浆粉子蒸擂后,做成每个重5克的剂子,擀成圆皮,包入馅,捏上花纹成豆荚形入笼,蒸熟即成。K3A

操作要领:豆芽不宜久炒,以免失去水分;制作时封口要牢。K3A

九. 四川省 自贡 大安区 小煎鸡

四川菜的小煎类,源于自贡,“小煎鸡”为自贡家喻户晓的一道家常菜。要选用不大公鸡或子鸡,配以新鲜的生海椒加上红红泡海椒、嫩姜、红椒、辅佐以豆瓣、料酒、小火慢炒而成。汤汁包裹鸡肉、放入嘴中,鸡与椒混合的味道触动你的味蕾跳着芭蕾!

十. 四川省 自贡市 沿滩区 太源井晒醋

太源井晒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太源井晒醋是古老的名土品,该产品面市已有150年的历史。据同治十一年编撰的《富顺县志》记载:太源井晒醋列为富顺县的名优土品。中草药制曲,传统工艺,天然发酵,是太源井晒醋区别于其它食醋之根本所在。

太源井晒醋沿用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传统秘方,采用108味中草药制曲,选用优质大米、产品呈棕红褐色、酸味醇厚,微甜爽口,回味悠长,裨益人体。既是上乘的调味品,又是防治多种病患的保健用品。

太湖井晒醋是自贡市富顺县历史悠久的名土品,该产品面市已有150年的历史。据同治十一年编撰的《富顺县志》记载:太源井晒醋列为富顺县的名优土品。中草药制曲,传统工艺,天然发酵,是太源井晒醋区别于其它食醋之根本所在。

太湖井晒醋沿用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传统秘方,采用108味中草药制曲,选用优质大米、产品呈棕红褐色、酸味醇厚,微甜爽口,回味悠长,裨益人体。既是上乘的调味品,又是防治多种病患的保健用品。

太湖井晒醋以麸皮、大米为主要原料,辅以红梅、安桂、木瓜、甘草等108种中草药制成药曲,经蒸煮、发酵、日晒陈酿而成,产品呈棕红褐色,具有酸味醇厚、微甜爽口、回味悠长久存不腐的特点。1992年7月,经成都中医学院鉴定表明,“太源井牌”晒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具有增强消化功能、增强体力、增强机能免疫力和抗衰老、降血压、生血等独特功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防病保健调味食品。“太源井牌”特级、一级、二级、大众晒醋多次获国家及省、市名、特、优产品评比奖励,还荣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银奖。

太源井晒醋

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王井镇、邓关镇、沿滩镇、仙市镇、瓦市镇、黄市镇、永安镇、联络镇、富全镇、兴隆镇、卫坪镇、九洪乡、刘山乡共1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自贡市沿滩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太源井晒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范围的函》,自沿府函〔2013〕26号

沿滩区太源井晒醋协会标准:Q/74690522-8.1~8.2《太源井晒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