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淮南的土特产有哪些 淮南适合带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淮南的土特产有哪些 淮南适合带走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5 12:06:32

一. 安徽省 淮南 大通区 吴翼翚华岳心意六合八法拳

吴翼翚华岳心意六合八法拳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吴翼翬华岳心意-八法拳,完整拳名是“心意-八法三盘十二势。” 简称-八法拳,相传于后唐北宋年间,距今一千多年历史。 由安徽毫州陈抟(音tuan)老祖所创,吴翼翚(音hui)宗师所传。 陈抟老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道学家、易学家、养生学家。 晚年隐居华山莲花峰,修练坐功、卧功和动功,历经代代相传。 晚清道光年间陈鹤侣、闫国兴、陈光第传于吴翼翚宗师,前中央国术馆张之江馆长仰慕其,研书画、精武功、文武全才,诚聘他为中央国术馆教务处长兼编篡委员会主任,并将-八法拳列入中央国术馆必修教材之一。 -八法拳“静”如平湖秋月,“动’’似波浪起伏,他以“-为体”八法斯用。 其拳法以圆活敏捷、反应迅速、变化多端、刚柔有律、整劲内蓄、伸缩无常、开合无迹,为特点,达到“内养心性",“外修形体",习之有“祛病、健身、延年益寿之功“老幼咸宜”的古老拳种。 -八法拳理论深奥,既有完整的拳学体系,又有千年传承的历史。 他以道教文化为基础,蕴藏着民族文化的精髓,以丰富的拳理内涵,精湛的技艺和神奇的功力,为世人所瞩目。 多年来,-八法拳得到国际武联和中国武协历届领导的关注和武术名家的大力支持,李梦华、-、徐才、何振梁、霍震寰、张跃庭、张山、蒋浩泉、张文广、陈玉和、吴江平、郭瑞祥、黄乾量、陈培、李荣基、宋光华等先生给予高度评价,原国际武联主席、国家体委主任-先生称-八法为“内飬心性、外修形体”的好拳种;亚洲武联副主席、香港武联主席霍震寰先生提字说-八法拳“宏扬国粹,惠泽武林”;原中国国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耀庭先生称-八法绚丽多彩;武术名家蒋浩泉先生提字说“精研-八法拳艺,促进世界武术发展”;原中央国术馆创始人之一庞玉森先生说:“振兴-八法,造福世界人民”。 时至今日,-八法拳已在广东、上海、陕西、河北、山东、东北、湖北、江西、河南、江苏以及佛山、九江、徐州、香港、台湾等地流传。 -八法拳在世界各地也拥有众多爱好者。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丹麦、澳大利亚、巴西、爱尔兰、加拿大、瑞典、意大利等国均有-八法拳研习机构。 -八法拳已选入中华武术“展现工程”,由国家体育总局人民音响出版社等部门,在淮南拍摄武术教学片,这是淮南市首次传统武术由国家选录的展现工程项目之一。 在各级部门的领导重视下,为了更深入地挖掘、整理、研究-八法拳,进一步普及提高、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吴翼翚之子吴英华带头成立了淮南市-八法拳研究总会。 2010年5月又在香港注册成立了吴翼翚-八法拳国际联盟总部,目的弘扬-八法拳术,构建-八法拳国际交流平台,适应世界发展趋势。 团结国内外武术同道进行学艺交流,凝聚、感召更多的华人及全世界武术运动的爱好者,加入到强身健体的文明运动行列里来,为人类健康事业做贡献。

二. 安徽省 淮南 凤台县 顾桥陈醋

顾桥陈醋

顾桥陈醋,有一百八十五年生产历史,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名牌声誉。

清朝嘉庆由山西寿阳传入凤台,以顾桥王端甫的“夏昌醋园”最为著名。顾桥陈醋具有酸、甜、香、咸、辣五味。夏季食用可消暑,冬季食用能增温,并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一九七八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命名为“双喜牌”。一九八二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一九八五年荣获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产品在国内畅销,还远销东南亚诸地,可谓名扬四海,香飘九洲。

三. 河南省 信阳市 固始 固始淮南猪

淮南猪主产于固始县,系“黄淮海”黑猪类型,论其产仔数、繁殖力、适应性、瘦肉率及肉质等方面为“我国少有的地方优良品种之一”,淮南猪历史悠久,在固始最近出土的文物中有形态非常逼真的陶猪模型,据考证为西汉时期的文物,足以说明如今的淮南猪是在固始县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下,经劳动人民长期选择和精心培育而形成的。淮南猪体形中等,背毛全黑,鬃毛粗长,耳大下垂,母猪平均每窝产仔13.4头,商品仔猪平均日增重392克,生猪屠宰率69.37%,瘦肉率44.66%。从检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淮南猪肉质相当优良,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猪种。其抗病力极强,因而致病微生物及药物残留均未检出,是正宗地道的绿色、健康、放心食品。

四. 安徽省 淮南 寿县 寿柴胡

寿县北山所产柴胡,质地明净,药效好,为医家所推崇,称之为寿柴胡,以区别于其他地方所产之柴胡。明代列为贡品。嘉靖《寿州志·贡赋》载,每年进献北京9斤,南京10斤。

五. 安徽省 淮南 寿县 吴山贡鹅

四顶山庙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四顶山奶奶庙,供奉的是神妃碧霞元君(即四顶奶奶)。她是传说中的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女儿。据传,很久以前四顶奶奶经过寿州回河南固始娘家,从恶狼口中救出少儿。为了纪念四顶奶奶,人们就在四顶山建造庙宇,称为“四顶山奶奶庙”。因救孩童是在农历三月十五日,因而定此日为祭祀之日。 这天,许多人都要登四顶山,有的为祈福,有的为许愿,也有为朋友相聚登高览胜。周边市县淮南、凤台、颖上、亳州,甚至河南淮滨、固始、商城等地的香客都云集四顶山朝拜。庙会正期是“十五”,实际上“十四”这天,香客、游客们已陆续上山,尤其深夜零点左右,庙会进入0。这时山上山下,城内城外,灯火通明,人们摩肩接踵,如海如潮。 四顶山庙会是典型的以民间信仰为主的传统庙会,是皖中地区碧霞元君信仰的核心空间。是集道教文化、民俗文化、商贸文化、民间工艺文化、饮食文化和现代文化为一体的皖中地区著名的传统庙会。

六. 安徽省 淮南 八公山 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豆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中国安徽。

历史;八公山豆腐历史悠久。相传在二千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为求长生不老药,在八公山下用八公山泉水、黄豆和盐卤制作灵丹妙药,结果仙丹未得,却无意中发明了豆腐,称之为“八公山豆腐”。当地将此豆腐,配以笋片与虾子制成菜肴,并成为历代。馔美味。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说:“中国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所以豆腐菜肴在我国居众素之上,而且久吃不厌。

特点:用八公山豆腐和笋片经炸、烧而成。成菜色泽金黄,外脆里嫩,滋味鲜美。

工艺:将八公山豆腐切成4厘米见方的小块,入冷水锅烧开捞起,沥干水分。炒锅烧热,下花生油烧至五成熟时,将豆腐涂上一层淀粉糊浆,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捞起沥干油。锅内留油少许,下葱段、笋片、木耳、虾子、豆腐,加酒、酱油、精盐、鲜汤少许,烧沸即用湿淀粉勾芡,炒和出锅装盘即成。

豆腐起源于安徽的淮南地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豆腐中质量最好的数淮南八公山一带,叫做“八公山豆腐”。这种豆腐采用纯黄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制而成。当地农民制作豆腐的技艺世代相传,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套好手艺,做出的豆腐细、白、鲜、嫩,深受群众欢迎。据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清朝汪汲的〈事物原会〉说:西汉古籍有“刘安作豆腐”的记载。刘安是汉刘邦的孙子,建都于寿春(即今寿县),招宾客,方士数千人,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八人,号称“八公”。刘安常在八公的陪伴下,炼长生不老之灵丹妙药,不想炼丹不成,反以黄豆.盐卤(又有说石膏)做成豆腐。关于八公山豆腐还有一种传说:刘安在家炼丹不成,胸中烦闷,外出散心,忽见对面北山下来八位老人,虽须长齐胸,但神采奕奕,健步如飞。刘安大惊,疑是神仙,便求长生不老妙方,老人说是吃了用磨碎大豆做成的食物。刘安如法炮制,得豆腐。从此,豆腐之法就从八公山下传播开来。

所属菜系:徽菜

菜肴口味:咸鲜

涉及食材:豆制品

特点

八公山豆腐始于西汉淮南王刘安等八位被解职至此的朝野大臣,原意炼丹结果炼成豆腐,且质嫩味美故名,又因其采用八公山泉水精制,其成品晶宝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质地细腻、清爽滑利,无黄浆水味,托也不散碎,故而名贯古今,久留盛名。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因四季可做,故名。

原料

八公山豆腐250克,熟笋25克,水发木耳50克,虾籽10克,小葱段5克,精盐2克,酱油50克,湿绿豆淀粉100克,熟猪油50克,花生油500克(约耗100克)。

制作过程

1. 将豆腐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下冷水锅中烧开捞起,放入密眼筛里沥去水分。笋子切成薄片。湿淀粉加少水调成糊浆。

2. 将炒锅放在旺火上烧热,放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热,把豆腐在淀粉浆中滚一下,随即下锅,炸至金黄色时,倒入漏勺沥去油,锅仍放在旺火上,下入熟猪油15克,烧至五成热,再放虾籽、笋片、木耳、葱段煸炒两下,加入豆腐、酱油、精盐和水50克,然后放入剩余的淀粉浆勾芡迅速翻炒几下即成。

特点与制作关键

豆腐经油煎如金镶白玉。外香脆,内细嫩,虾籽吐鲜,木耳佐色,笋清脆利口,虽是素料也是难得的美味。

历史来源

1. “八公山上,风声鹤戾,草木皆兵”。这是古代著名的“淝水之战”后对秦荷坚败退时的描述,岂知这八公山还是豆腐的起源地。明朝李时珍

《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敬汉淮南王刘安”。八公山豆腐何如此有名,不仅因它是起源地,还以精工细做,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而名贯古今,尤其是采用八公山泉水精制,成品晶莹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质地细腻,清爽滑利,用手托着晃动而不散碎。

2. “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因四季可做,故名。此菜实为素菜之珍品,更为寿县传统名肴。

八公山豆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八公山豆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淮府秘〔2007〕85号)和寿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八公山豆腐制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寿政秘〔2007〕9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田家庵区安成镇、谢家集区李郢孜镇、望峰岗街道、唐山镇3个乡镇,潘集区高皇镇、平圩镇、田集街道、潘集镇、芦集镇、祁集乡、古沟回族乡、架河乡8个乡镇,六安市寿县八公山乡、寿春镇、涧沟镇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七. 安徽省 淮南 大通区 淮南馓子

淮南当地人每逢传统节曰和走亲访友时,多有拎上集市的一种看似金黄澄澄、一反反整齐如梭地捆扎在一起的“点心”,大家都把它称“馓子”,也有称“油果”、“油面条”等的。总之这种食品由来已久,据相传和考证:“馓子”很可能是在明末清初就传入上窑一带,解放前多有人食用,据老人回忆,上窑街上的“馓子”做的最地道的有两家,就是“杨氏炸馓铺”和“蔡氏炸馓铺”。上窑“馓子”和其它地方的“馓子”相比,有所不同。原因是它一直保持传统工艺,用面粉、明矾、精盐、白糖等和成油面,经过饧制过程,制馓艺人用其高超、熟练的技术把油面盘拧成网被形,下入六成以上的油锅中浸炸定形,成品后有乳白色、淡黄色、金黄色,软、脆、焦、酥、香、鲜、咸、微甜等特点。它可直接食用,也可烩、涮、淡季制馁,可做主料、辅料。由于其食用方便,价廉质优,颇受当地乡邻和外地客人喜爱。

八. 安徽省 淮南 寿县 郝圩酥梨

郝圩酥梨,又称八公山酥梨。原系砀山品种,产于寿县北山八公乡郝圩村,有二百多年历史。由于八公山区独特的气候和优良的土壤条件,形成皮薄肉嫩、色正形俏、酥脆爽口、味甜汁多的特点,食之口感极好。

郝圩村梨园面积2000多亩,年产15万担。传说郝圩酥梨是200多年前由帮工砀山梨园的寿州人带回北山繁衍成林的。梨质酥脆细嫩,汁多无渣。

郝圩酥梨香甜、酥脆、细嫩、汁多、无渣,受八公山气候和土壤影响,口感极好,具有极高的的营养价值。郝圩酥梨在1989年、1997年全省水果评选会上,两次被评为“安徽省优质水果

九. 安徽省 淮南 潘集区 淮南豆腐宴

“淮南煤炭俏四方,八公豆腐甲天下!”地处皖北的淮南市,历来就以盛产“一黑一白”而著称,“黑”指的是煤炭,“白”当然说的就是那鲜嫩绵滑的豆腐了。

淮南豆腐,以八公山清冽甘甜的古泉水泡制淮河流域的优质大豆,加之豆腐发祥地世代相传的精湛工艺制作而成,使得淮南豆腐不仅口感细腻绵滑,营养丰富;也更显得质地细若凝脂,洁白如玉;更为神奇的是,淮南豆腐还能够托于手中晃动而不散塌,掷于汤中久煮而不沉碎。

“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据史料记载,汉淮南王刘安好道,为求长生不老之药便与方术之士在八公山中著书炼丹,偶将石膏点入丹母液豆浆之中,经过化学变化,形成了鲜嫩绵滑的豆腐。之后,豆腐技法流入民间,传播海外--唐代鉴真和尚东渡传入日本,宋朝传入朝鲜,18世纪传入欧洲,后陆续传入北美、非洲,逐步成为世界性大众食品。豆腐中含有丰富的钙、铁等微量元素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是举世公认的医疗保健绿色食品。当今,“豆腐热”已风靡全球,但是闻名遐尔、独领1的还是豆腐故乡淮南的八公山豆腐。

养生之道曰:人要每天进食一块豆腐,方能保证一天所需要的植物蛋白。

八公山是豆腐的发祥地,以八公山清冽甘甜的古泉水泡制淮河流域优质大豆,特别是豆腐发祥地世代相传的精湛制作工艺,使得八公山豆腐独具特色,久盛不衰,享有“八公山豆腐甲天下”之美称。八公山豆腐可荤可素,清淡中藏着鲜美,品尝时清爽生津,历史上曾作为贡品。如今用八公山豆腐烹饪制作的“豆腐宴”,以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驰名,成为淮南地区别具一格的上等筵席,赢得了中外嘉宾的高度赞誉。

目前,淮南八公山豆腐制品已多达数十个种类,烹饪方法达30余种,可做成菜肴400余种,誉满华夏,名扬海外。淮南八公山豆腐晶宝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质地细腻,无黄浆水味,托也不散碎,故而名贯古今。一顿豆腐宴,让游客真正领略到八公山豆腐久负盛名的风采。

近年来,淮南市以豆腐为媒,每年都要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举办豆腐文化节。四方宾朋在淮南不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豆腐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还可以品尝到丰盛的豆腐宴。

十. 安徽省 淮南 田家庵 淮南柴胡

淮南柴胡

寿县北山所产柴胡,质地明净,药效好,为医家所推崇,称之为寿柴胡,以区别于其他地方所产之柴胡。明代列为贡品。嘉靖《寿州志·贡赋》载,每年进献北京9斤,南京10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