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定西特产有哪些可以带的 甘肃省定西市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定西特产有哪些可以带的 甘肃省定西市十大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2-04-12 00:31:01

一. 甘肃省 定西 陇西县 陇西烧鸡粉

陇西曾是历史上郡、州、府治之地,陇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古丝绸之路必经之道。经济文化的繁荣丰富了陇西饮食文化,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陇西菜肴,其中烧鸡粉就是极具特色的。在众多的陇西小吃中,此道小吃是为数不多能上宴席的。

陇西烧鸡粉,以鸡肉、鸡蛋、淀粉、菠菜汁及多种调料加工而成,褐汤绿粉、肉蛋兼备,四季皆可食用,酷暑时凉食,清爽可口,消暑解热;严冬时热食,驱寒补身。烧鸡粉颜色翠绿,口感嫩滑,鲜香味厚,佐酒极佳,特别是病愈初起,以烧鸡粉滋补则有速效作用,故而南北皆宜,老幼喜食。陇西烧鸡粉曾被甘肃省商业厅评为名特小吃,并刊登于《中国烹饪》杂志。

关于陇西烧鸡粉的来源,有一个爱情故事相伴。传说在古时候,陇西城里有家员外,该员外喜欢吃菠菜、鸡肉等。该员外生有一女,漂亮温柔,却单单喜欢上了自家的厨师,惹得那员外分外恼火。但自己的女儿在这件事上宁死不让,员外也奈何不得。看着自己的女儿不听自己的劝告,员外很是苦恼。忽一日,员外想出一个主意,遂把厨师和女儿叫来,指这自己的那些珍珠翡翠金银对他们说,你厨师不是很有本事吗,那你只要能把这些东西做成美味,我吃了之后满意,就同意把女儿嫁给你。厨师和女儿听后,很是苦闷。经过一夜苦思,厨师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找来菠菜洗净,然后搓烂,挤出菠菜汁。再用菠菜汁水和淀粉搅拌,做成了翠绿滑嫩的绿粉。然后煮了鸡蛋,炖了鸡烫。翠绿的菠菜粉犹如翡翠,蛋黄蛋清好比金银,加上醇厚的鸡汤,成了美味。员外吃了之后大喜,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美味映对着美好的传说,故事已无可考,但烧鸡粉却流传不息,陪伴着陇西人一直走到了今天。

二.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黄酒泡馍

岷县大南门上早晨的黄酒好喝。黄酒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明清时期,《岷州竹枝词》中说:“西川禾老家家酿,闾井鱼肥处处筌”。禾老,指当地青禾成熟,家家都在酿酒。这种酒原先是黄酒,以后发展成为烈酒了。古时岷州人在清明时节酿酒,用黄酒祭祖,把自己的一片赤诚洒向黄土,祈求吉祥如意,这是特有的风俗。黄酒性味平和、清香爽口,人称"液体蛋糕",喻之为"酒的精魂"。用黄酒泡馍吃早餐,对身体大有补益。岷县的风味与各地不同,所泡的馍,除了花糕,还有一种油锅儿,这是南关回民特意制作的。里面入油,锅鏊炕黄,吃起来又脆又酥,泡在碗内像棉花团样散开,别有一番滋味。

三. 甘肃省 定西 临洮县 临洮马铃薯

临洮马铃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轰轰烈烈的马铃薯精深加工业托起了临洮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片蓝天。近年来,临洮县从洋芋精深加工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引外资、兴龙头、延伸产业链,“土蛋蛋”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豆豆”,先后涌现出了三江公司、兴达公司、新兴淀粉、腾胜公司等一大批洋芋加工企业,马铃薯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年加工马铃薯达到10多万吨。

龙头企业舞起来

产业要发展,龙头带动是关键。近年来,县上按照“扶持一批大龙头、培育一批新龙头、兴办一批小龙头”的思路,通过招商引资培育了三江马铃薯制品集团公司、兴达淀粉公司、腾胜淀粉厂等一批龙头企业,以高附加值、经济效益佳、市场前景好的高品质精淀粉、变性淀粉、雪花粉颗粒全粉为主导产品,狠抓加工增值,延长了产业链条。

在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临洮县辛店镇康家崖洋芋专业批发市场,甘肃临洮腾胜土购销有限公司经理康克归把我们带到公司实验室,看着600多种洋芋新品种的图片,他介绍说:“为了适应马铃薯购销加工,公司聘请洋芋专家,先后投资150多万元,成功培育出多个淀粉型、鲜销型、食用型马铃薯新品系6300多个。”

企业农户连起来

临洮县总结近年来发展订单农业的成功经验,按照“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运作形式和“自愿、公平、互惠、诚信”的原则,大力发展马铃薯订单,大力推广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技术,强化技术宣传培训,组织建立马铃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使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落实了原料基地,使农户种上了不愁销路的放心田。通过订单联结,农民群众对马铃薯种植积极性大为提高。2007年,全县45.1万亩马铃薯订单中兴达公司与农户签单10.8万亩,三江公司与农户签单3.71万亩,腾胜公司与农户签单24.6 8 万亩,协会及贩运大户与农户签单5.73万亩。

同时,县上广泛发动群众,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扶持大户、协会和企业加快贮藏设施建设步伐。在贮藏设施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引导农户、大户和协会分级分类贮藏,与广大农户签订贮藏合同,保证了企业洋芋加工原料供应的充足。

精深加工靓起来

走进甘肃兴达淀粉工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偌大的厂房里堆满一袋袋马铃薯精淀粉、颗粒粉和雪花粉。加强精深加工增值,提升马铃薯生产效益,已成为洋芋产业发展中大家的一个共识。临洮县着眼于市场需求,引进先进工艺,进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洋芋产品精深加工,实现洋芋产品的多次增值。

“洋芋的精深加工,要有市场意识、品牌意识,要打出具有临洮自己特色的靓丽洋芋品牌,切实将洋芋加工做大做强”,兴达淀粉公司赵建生经理如是说。临洮特别重视精淀粉的加工,大力发展变性淀粉生产,通过县上积极争取,先后完成了三江公司3000吨雪花全粉、3000吨颗粒全粉及2160吨膨化食品生产线,新兴公司2万吨精淀粉、1万吨变性淀粉及8000吨精淀粉生产线,兴达公司2万吨精淀粉、腾胜公司2.5万吨精淀粉等生产线建设。使全县马铃薯淀粉加工形成较为先进的加工体系和品质优良、品种丰富的产品体系。目前,全县年可加工淀粉万吨以上的企业有3家,千吨以上的有6家,小型马铃薯加工企业近100多家,全县淀粉加工能力达到10多万吨,即年马铃薯加工消耗能力将达到60多万吨。

洋芋产业“洋”起来

如今,临洮县洋芋已从农户分散种植、零星加工、粗放经营转入到“订单”种植、科学加工、规模化经营,并销往国外,用国外设备加工,用国外资金扶持,真正地“洋”了起来,洋芋新产品销往美国、新加坡、荷兰、日本、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洋芋加工企业兴达集团、三江集团从国外进口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马铃薯精淀粉和雪花全粉生产线,用来发展洋芋加工产业,农民从种植洋芋直接受益达365元,占纯收入的25%。

临洮县三江马铃薯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从荷兰高达公司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0.3万吨雪花全粉生产线进行洋芋加工。该公司和周边农户签订了“订单农业”,连片租地2000亩,建成了脱毒种薯示范园区。兴达公司利用农行贷款引进荷兰豪威公司的设备,建成了2万吨马铃薯精淀粉生产线,每天加工洋芋720—750吨,生产精淀粉100多吨。

在洋芋走俏市场,农民尝到甜头的情况下,临洮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全面实施“洋芋工程”。目前,全县已形成以东北部上梁、峡口等17个乡镇为主的洋芋种植基地。同时,全县洋芋加工业迅速兴起,先后利用扶贫资金和外国政府贷款扶持和培育出了以三江、兴达公司为主的洋芋加工企业和小型洋芋加工点100多家,使洋芋商品率达79%,总产值达3.07亿元。

四. 甘肃省 定西 陇西县 陇西腊肉

陇西腊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腊肉其实是腌肉,因为在农历腊月腌制就叫了腊肉。独占陇西小吃鳌头,享誉省城兰州等地。陇西因此而获得 “中国腊肉之乡”美称。

牵了肥猪,白刀进去红刀出来,肥肥的大活猪就成了俎上肉,净了毛垢,去了头及后腿,以背脊为界,劈为两半,在肋骨十三和十四条间开刀,取出胛骨和前蹄骨,砸开脊椎髓道,砍断肋骨中部,肉胚造就。后用盐、花椒、小茴香、姜皮、大香、筚拨、良姜、砂仁、豆蔻混合研成粉末调料,盐占九成,均匀抹于欲腌之肉的周身遍体,然后放入专门的腌肉老池,腌泡四十天左右出池,置阳光下晾晒数日,肉腌成。

陇西腊肉历史悠久,约始于清朝乾隆年间。相传用岷县蕨麻猪,漳县青盐,黄河活水,陇西秘方制作的腊肉最为纯粹正宗。

瘦肉灿艳似红霞,瘦而不柴;肥肉晶莹若玛瑙,肥而不腻,微带透明。热吃,口感最好。吃法很多,最经典的是肉夹馍,其实是馍夹肉,不知怎么偏叫肉夹馍,把陇西的高高馒头,拦腰两刀,将热腾腾的肉片夹进去,吃起来满嘴生津,味道上好,味觉虽咸,但吃后不渴,滑爽不腻。司机远行多有携带,一口气跑上千里,肉夹馍一个,抿茶两口,解渴充饥,消散疲劳。

五.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红黄芪

主产于我区岷县、漳县、渭源等地。是我区主要外贸出口商品。功能:补气固表,利尿托疮。主治:表虚自汗,脾虚泄泻,脱肛,中气下陷,消渴,痈疽久不收口等症。( 定西)

六. 甘肃省 定西 陇西县 陇西黄芪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陇西黄芪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陇西黄芪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陇西黄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已成为西北地产中药材生产、销售、种苗繁育和信息服务中心。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先后吸引了三九集团、千金药业、恒利药厂等企业在我县建基地、办企业、搞合作,药乡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黄芪是甘肃陇西县著名之一,其生长气候高寒阴湿,土地肥沃疏松,具有黄芪生长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黄芪由陇西栽培的历史悠久,独享其名。其性微温,味甘,属无污染产品,馈赠亲朋之珍品。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已成为西北地产中药材生产、销售、种苗繁育和信息服务中心。

七.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麻腐包

麻腐包

邻县的秦安人把麻子用小酒盅作为计量器具来出售,赚起了大价钱;陇西人种麻是为了获取-丝,远销各地。通渭人实诚,麻杆自己拈了麻绳,麻子就做了这个麻腐。

这是一项快要失传的特色小吃,做法繁复。将洗净的麻籽放在碾盘上反复碾压,然后将杂质过滤,如同点豆腐一般点成麻腐。然后将麻腐放入发面中,入锅烙成金黄,外焦里嫩,口味极佳,满口溢香,入嘴即化,软软的,细细的,粘粘的。因麻的种植面积很少,麻籽珍贵,现在可能很少吃到百分百的麻腐包子或麻腐饼,偶然遇到的不见麻腐只有土豆丝。

八. 甘肃省 定西 通渭县 油类

亚麻油(即胡麻油)、花籽油、芸芥油、菜籽油等。这些油品各有特点,亚麻油名列前茅,它含有对人体必需的较高的脂肪酸,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此外,在油墨、油漆、合成树脂等化工部门也有广泛的用途。( 定西)

九. 甘肃省 定西 漳县 漳县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

此饮食源于元朝,漳县汪氏因战功赫赫,经常被大汗召见,品尝了蒙古王室的手抓羊肉后,赞不绝口,回陇右后随带来宫廷厨师,教当地厨师做,后流传到民间。俗语讲“青稞黄,杀羝羊。”在庄稼成熟之际,绵羊也膘肥肉实,牵来一只,宰杀、剥皮,取其骨肉,均剁为二寸见长。放入凉水中,点火,待水沸后加入丁香、紫兰、老香菜茎、大蒜等佐料,细火炖之。煮熟后一次盛入大盘,即可入宴。不用筷子,净手抓吃,生蒜伴之,味鲜而肉脆。肉汤注少许血清,细火烧沸,滤出渣沫,汤水清亮见底。待酒足肉饱之后,再盛羊汤一碗,清香扑鼻,肥而不腻。漳县金钟一带产羊最多,少膻味,做“手抓羊肉”最为理想。

十. 甘肃省 定西 陇西县 陇西甜醅

陇西甜醅,也叫醪糟。用莜麦、青稞、小麦不同原料制作,特色各有千秋,依了口味挑选而食。

甜醅经发酵而成。将莜麦,青稞或小麦用清水喷湿,待半个时辰,手摸均匀潮湿,装入编织袋中,揉搓,去其浮皮,入锅煮熟,不可过熟,出锅平铺案头,晾温,拌酒粬,装盆,添少量凉开水,用擀面杖在中间戳一圆洞至盆底,用棉织物覆盖,三到二天,起封,一股酒醇香味扑鼻而来,近视之,则圆洞湿润浸洇,似有水要溢出,用筷子抄少许放在舌上,甘甜沁脾。

当街置一白铁皮覆面的桌子,备二三白色搪瓷大盆,分别盛了莜麦、青稞、小麦甜醅,再设一小搪瓷盆,将小花碗小勺浸泡在凉水里。卖者穿了白色大褂,拿白毛巾不停地檫拭,让人感觉是一个干净清凉的世界。来者要五毛钱的甜醅,主人便腰一猫,大拇指抠了碗边,四指扶碗底,将碗反扣,在大瓷盆里撩得尖尖甜醅上刷刷两下,碗靠盆底倾斜,用筷子一拦,刚好半碗,动作娴熟利索,行云流水,一尘不染,看着都舒服。虽则一碗下肚,但余香缭绕腔齿,总感觉没有过足瘾,那就再提两碗去吧。

十冬腊月,乡下农家有煮了一缸甜醅的,利用隆冬寒气自然微冻,待吃,捣破薄冰,舀得一碗,甘甜不减,清凉有加,别具风味。解酒醉,消油腻。

信息来源:陇西县人民政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