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获嘉县特产介绍 获嘉特产有什么好吃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获嘉县特产介绍 获嘉特产有什么好吃的更新时间:2022-04-18 08:40:33

一. 河南省 新乡市 获嘉县 老粗布床单三件套

老粗布特点:绿色天然,环保健康;柔软舒适,透气吸汗;冬暖夏凉,不起静电,抗辐射,与肌肤亲和力强,防螨抗菌;线粗纹深,质地厚重,不卷边,不起皱;表面形成无数个按摩点对肌肤有意想不到的保健美肤作用;增加人体微循环,疏通经络,改善睡眠,是天然纯正的绿色保健产品。越洗越柔软,是居家使用、馈赠亲友的时尚、健康佳品。

二.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陡门金银花

产品名称:陡门金银花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祛暑明目、防治疖痱

产品简介: 金银花又名银花、双花、二花、二宝花,为忍冬科冬属植物,生长于丘陵、山谷、林边以及沟沿地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生长,河南产的叫“南银花”,山东长的称“东银花”。

金银花为半常绿缠绕灌木,长可达9米,茎细,中空,多分枝,皮褐色,叶片卵形,长3~8厘米,宽1~3厘米,夏初开花,花对生于叶腋,初开时洁白如玉,一二天后化为金黄,新旧相参,黄白衬映,故名“金银花”。正如诗人段成已赞道:“幽花发溪侧,间错金珠簇。”入冬时,老叶枯萎,叶腋又簇出新叶,严冬不凋,故又得“忍冬”之雅称。 以花代茶常饮,有祛暑明目、防治疖痱作用,故有“药铺小神仙”之誉,用它制砀“银翘解毒丸”(片),是复方感冒灵等中药的重要原料;用它制成的“金银花露”,更是防暑生津的理想饮料。 金银花耐旱耐寒,易栽易管。金银花喜攀授地坎,因而又不与农业争地,适应性强,繁殖力强,可用扦插、枝条压条和种子繁殖等。只要管理得法,保持土壤湿润,生长迅速,两年就可收益,亩干花一般为100千克。如果庭院种植既可以美化庭院,又可取药祛病,一举数得。 采摘金银花,取含苞末放的花蕾,花蕾摘下后,放在竹帘上摊开,当日晒干为佳。晒时要注意不能用手翻动,也不要洒水,否则花色变黑,将影响质量。遇阴雨天,可将采得的花晾干或用微火焙干。

产品历史:金银花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性寒味甘,能清热消毒,开胃宽中,生津止渴,可治热病、咽痛、菌莉、痛疮等症;对防治感冒和麻疹有显著疗效。 永嘉县是全省金银花重点产地,产量居全省第二位。野生金银花分布较广,人工栽培有陡门、鹤盛、枫林三个乡镇,年产金银花(干)均在1万千克以上,其中陡门乡就占50%以上,素有“金银花之乡”之称。

三.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珠珍龙凉茶

产品名称:珠珍龙凉茶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营养丰富,美味芳香

产品简介:采用血橙汁与淡竹叶等天然原料,经科学方法配制而成,营养丰富,美味芳香,是独特的绿色饮料。

产品历史:珠珍龙凉茶是永嘉县与浙江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共同开发的农产品深加工产品,采用血橙汁与淡竹叶等天然原料,经科学方法配制而成,营养丰富,美味芳香,是独特的绿色饮料。


四.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楠溪糯米糖

将小麦萌发为麦芽,晒干磨成粉,按比例拌入冷糯米粥内,发酵五至六个小时,舀个豆腐架苎巾中挤压,取其糖精,倒进大铁镬里用柴火熬煎。当糖清煮到起大泡时,即将备好的熟黄豆倒入,搅匀舀入炒米粉中,晾硬即成。( 温州)

五.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沙岗粉干

沙岗地处楠溪江中游的一片广阔沙丘地带,位于枫林镇的西北,在这片沙滩上有新坊、镬炉、兆潭、东岸庄、徐家湾等村庄,统称为沙岗。制作粉干成为当地传统的家庭副业,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一代代沙岗人肩挑自己生产的粉干走村串户,用赚得微薄的钱或食物来养家糊口的同时,沙岗粉干也随之驰誉温州各地 。由于沙岗粉干细如纱线,洁白软韧,快熟耐煮,汤清不浑,烧之有料(发水好),食之有味,很受楠溪群众欢迎。

沙岗粉干所以能别具特色,原因很多。除了在原料上取上等白米(每100千克稻谷碾米60千克为度),在加工制作工艺上也与别处不同,如改燥磨为水磨,改蒸粉为煮粉(做成大块粉球,俗称粉果,在滚水中烧煮),水质又好。烧至半熟后不用臼舂捣,而用水礁反复捻捣,直到捣透。因此,粉团粘韧,压出后细如纱线。

六. 河南省 新乡市 获嘉县 获嘉大白菜

获嘉大白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获嘉大白菜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据乾隆二十一年《获嘉县志》记载:“在获嘉种植的蔬之类为白菜、为菠菜、为芥菜、为芹菜、为苋菜、为葱、为蒜……”,当时已将大白菜列为当地主要蔬菜之首。民国二十四年《获嘉县志》又载:“太山庙土丁村至西南为太山庙,土阜突起,上建庙宇太山神因名。其下土质肥饶,村落密布,兴中和镇相类土产黄瓜最为有名,其余蔬菜亦较他处为优。城南诸村地质亦肥美,惟以一带平原不近山不临河又有沟渠,以泄雨水,故只有旱灾,无水灾。其所种植五榖之外有蔬菜,有棉、花生,有瓜子,其收获之价值俱较五榖为优”。由此可见,获嘉大白菜的种植有着很好的延续。获嘉大白菜品质上乘,素有“浑汤”之特色,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赞为“浑汤大白菜”并作为“贡品”。相传在明初,朱元璋兴兵打仗时,来到获嘉太山天齐庙住下,当时缺粮断草,士兵生活十分困苦。朱元璋在巡视兵营时,看到士兵只能吃些大白菜,喝着清汤,可谓是清汤寡水。朱元璋叹息道:“士兵们吃这些菜连浑浑也不浑浑,怎能充饥?”,谁知到了第二天,士兵们用大白菜做出来的饭菜竟然成了浑汤,汁浓、汤鲜、味美、可口,士兵们惊讶不已。从此,获嘉大白菜便有了“浑汤大白菜”的美誉。至今,获嘉大白菜汤浑、味鲜、无丝,营养价值高,堪为当地一绝。

地域范围

获嘉大白菜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获嘉县太山乡、大辛庄乡、亢村镇、中和镇等4个乡镇,涉及太山村、辛章村、程玉村、塔洼村、东寺营村、西寺营村、沙窝营村、胡郑庄村、罗其营村、小庄村、马庄村、董庄村、官庄村、东古风、李庄、晁庄、丁村、陈孝、孝合、大张朴、曹庄、王庄、韩小营、程操、三刘庄、小官庄、大官庄、小营、大呈、小张朴、孟庄、郭庄、帅庄、小呈、西新庄、新丰、东新庄、西古风、李道堤、郭堤、郭寺、三头王、东刘固堤、西刘固堤、亢北等共45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9′42″~113°44′20″,北纬35°9′34″~35°15′37″,东邻新乡县,西邻大新庄乡,北邻照镜镇,南邻亢村镇,东西总长12km,南北总长12km。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矮桩叠抱,结球紧实,软叶多,品质优,抗干烧心,耐贮性好。获嘉大白菜具有独特的色、香、味,素有“浑汤大白菜”之美称。 2. 内在品质指标:获嘉大白菜维生素C含量为23.0mg/100g~24.2mg/100g,β- 胡萝卜素含量为30μg/kg~36μg/kg,钙含量为258mg/kg~267mg/kg,粗纤维含量为0.89%~0.93%。3. 安全要求:产地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标准,生产管理环节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 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 DB4107/T106-2006)规范种植,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大白菜质量安全符合《无公害食品白菜类蔬菜》(NY 5003-2008)。

七.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永嘉红柿

永嘉红柿是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的。永嘉东皋红柿,汁多味甜,风味别具,无垫牙之状、吐核之烦;用它制成的柿饼,干而不硬,软而不烂,柿霜粉多,油嫩爽口,早就称誉温州市场。

东皋无核红柿栽培历史悠久,已200余年了,东皋全乡11个村,村村盛产红柿。目前全乡拥有8000多株结果红柿,年产量为40余万斤。永嘉县东皋乡素以柿乡著称,每逢金秋季节,柿子熟了,前山后坡,柿林密布,红柿垂枝,如霞似火,悬金挂彩,令人陶醉。

永嘉红柿,品种繁多,有盖柿、牛心柿、蒸饼柿、八月红、长奶柿等,但以东皋无核长奶柿为最佳。北宋孔平仲在《咏无核红柿》诗中说:“林中有丹果,压枝一何稠。为柿已经美,嗟尔骨亦柔。……荆筐载超市,价廉良易求。剖心无所有,入口颇相投。”道尽无核红柿的妙处。红柿怎么会成无核的呢?据当地老农说,这是不断的选种、改良、嫁接的结果。据《花镜》载:“大凡柿接过三次,则核全无矣。”

东皋无核红柿,个大肉厚,一千克公七八个,株产在200~250千克之间。该乡的大山底村,有一株柿王,年产量达500千克以上。东皋无核红柿,汁多味甜,风味别具,无垫牙之状、吐核之烦;用它制成的柿饼,干而不硬,软而不烂,柿霜粉多,油嫩爽口,早就称誉温州市场。有人说:“ 吃了东皋无核柿,吃别的红柿就无味了。”东皋核红柿系迟熟品种,一般在霜降至立冬采摘上柿。当地群众逢年过节,或男婚女嫁,常以柿饼泡茶来款待客人。

八.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永嘉荆州板栗

产品名称: 永嘉荆州板栗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产品简介:栗子经济价值高,这与它的较高营养价值是分不开的。果实中含糖及淀粉70.1%、蛋白质10.7%、脂肪2.74%,此外尚有胡萝卜素、碳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梭等多种维生素。栗果生食鲜美甘甜,炖、煮可调成菜肴;带壳的有黑沙加饴糖一炒,即成糖炒栗子,更是清脆香味,脍炙人口,永嘉山区农民有“栗炖鸡”的习俗,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向为待客上品。永嘉板栗,据初步考证,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间从福建入,现全县各乡均有分布,大多数以零星栽植,唯碧莲、大若岩、张溪、渠口、岩头等地,或连片或带状,以农栗间作。全县目前拥有板栗种植面积约1600亩,年产析栗2000-2500担左右,产量居于温州全市之首。目前,主要栽培的农家品种有早稻栗、油光栗、毛栗等。

产品历史:南朝梁代名医陶弘景说,“栗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这是一点不差的,宋代苏轼更极口赞道:“果中栗最有益。”板栗,俗称栗子,又名大栗、栗树,为山毛榉科栗属植物,落叶乔木,树高达20米,胸径1米,冠幅8-10米,树寿长达数百年。栗原产我国辽宁以西,向有“干果之王”之称,素为世人珍重,主要在于它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我国板栗闻名天下,在国际市场上有“中国甜栗”之称,早在公元一世纪时就是远销西方的出口商品。板栗为喜光树,宜选开阔向阳的山地丘陵栽植,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干旱贫瘠的土壤均能生长,适应能力强,极易存活,全国各省均有栽培。栗与枣、柿并称“铁杆庄稼”、“木本粮食”。

九.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楠溪素面

产品名称:楠溪素面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晶莹柔滑,口感极好

产品简介:楠溪素面煮出来看似和普通的面条无甚区别,但它做的过程可是不一般。素面做好之后,必须在太阳下暴晒几天。这个时候,白色的素面挂满了村前院后。纤丝翻飞,素面飘飘的场面很是赏心悦目,堪称楠溪一景。

产品历史:温州人对素面并不陌生。温州各地均有生产,不过论其品质之优,首推永嘉楠溪素面。 楠溪素面,其成品常被交叠成“8”字形,因此又称“8”字面。制作素面是楠溪两岸村民历代传统的家庭副业,迄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在南宋末年,永嘉民族英雄陈虞之在历时三载芙蓉南崖扎寨抗元时,就曾用“白纸代素面晾在竹竿上”而计退围攻的元军,成为古今美谈。这说明那时候,楠溪素面就已经非常普及了。 楠溪素面,细如银丝,洁白柔韧。素面烧法简便,男女老少皆会,先配好汤料,等水烧开后再下面,煮沸即熟。然而不可久煮,不然的话会烧成糊状而索然无味了。素面熟时晶莹柔滑,口感极好。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素面本身已经搀杂了盐而呈咸性,故在煮食时无需再放盐,这与粉干的烧法不同。 楠溪沿江居民历来将素面视为食中上品,常将素面招待客人。在永嘉农村,过去人们走亲访友时常以素面相赠。在妇女坐月子时,做外婆的免不了要提上一长筒篮交叠成“8”字形的素面,俗称为“长寿面”,以讨吉利。而媒人在说媒成功之后,常会美滋滋地去新娘家喝“素面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