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麻花特产购买 十八街麻花哪里买价格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麻花特产购买 十八街麻花哪里买价格便宜更新时间:2022-05-12 19:37:23

一. 河南省 商丘市 柘城县 柘城鸡爪麻花

柘城鸡爪麻花

核心提示:鸡爪麻花因其形似鸡爪而得名,是县城西南三十五里安平集的名品。成品嫩黄,油然透亮,香脆酥焦,风味独奇。老人食之不硌牙,哺喂幼婴可代乳,病人吃了生津开胃。这种麻花,能久放而其质地不变,盛于塑料袋,能放半月

鸡爪麻花因其形似鸡爪而得名,是县城西南三十五里安平集的名品。成品嫩黄,油然透亮,香脆酥焦,风味独奇。老人食之不硌牙,哺喂幼婴可代乳,病人吃了生津开胃。这种麻花,能久放而其质地不变,盛于塑料袋,能放半月仍然酥脆如故。即使浸泡在开水里十几分钟,其焦香不减,依如新出。

鸡爪麻花的来历无考,据传有王姓者祖辈以此为业。清世宗雍正(1723)年间,安平集人刘慎,官任监察御使刑部左侍郎,曾以此品进贡。传至王安平一辈时,因自己年迈乏嗣无后,方传此技于好友周大江。至今,周家已传四代,历100余年。鸡爪麻花,折下一股用火点着,可以当纸枚点火吸烟。一股一股相接点着,一个鸡爪麻花可照明走一里远。

昔时,安平集归属鹿邑县。地处柘(城)、淮(阳)、鹿(邑)、太(康)交通必经之路,是豫皖苏鲁晋客商聚集的大集,经此者,纷纷买食,以享鸡爪麻花奇特风味。

制作方法:选用优质白面,每斤面八钱香油、三钱盐、半钱碱。先将盐碱用温水化于盆,兑面后,两手将面抄成穗,再兑入香油和引酵、再揉,将面揉到光滑为止,稍停待面发起后,执案上,刀割成块,搓成长条,粗细如筷,四股一剂,掐取二寸长一段。拧成鸡爪形状下锅,锅内香油用适宜的平火,将麻花炸到杏黄色,在锅内不出泡时,捞出即成。其制作难点有个术语,即"三分炒家,七分捞家"。翻拨麻花的捞家,是掌握火候,下锅多少,出锅快慢,色度好坏,是否达到酥脆,麻花造形等等技术要求的关键。非有传授和长期实践,难以具有决定质量的技术。

二. 河南省 周口市 鹿邑县 辛集麻花

辛集麻花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市辛集镇的。鹿邑辛集麻花,全麻油制作,颜色桔红,通体晶透,入口酥脆而不腻,清新爽口,老少咸宜。

辛集麻花,起源于明朝隆庆年间,创始人张志彬,至今己有五百余年的历史。产于河南省鹿邑县的辛集镇、唐集镇和柘城县的安平镇(原属鹿邑),以辛集最好,故得名。其形如鸡爪,故又名“鸡爪麻花”。传为“贡品”,进入明清宫庭,享誉海内外。

辛集麻花代代单传,做工业精细,工艺考究,用小磨香油和精制高强粉(传统石磨加工而成)。董事长张海燕是第十一代正宗传人。在传统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工艺,优质原料,生产麻花,以优良的品质,远销国内十几省市。被海省,地,市评为历届名优传统小吃。

三. 四川省 巴中市 通江县 通江板桥麻花

通江板桥麻花,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以蜜透滋润为最大特色,糖重油大,给人以浓郁的芳甜感, 口感松软蜜甜,油香浓郁。

蜜麻花是中国许多地区的特色小吃,同时也时四川省传统名产之一,通江县以板桥的麻花最受欢迎,以蜜透滋润为最大特色。糖重油大,给人以浓郁的芳甜感。 成品口感松软蜜甜,油香浓郁。hP7

通江板桥麻花的制法:hP7

1、皮心制作:皮料的特粉、化猪油须充分揉合。心料按配方的12%加清水,搅拌10~15分钟。皮、心料分成7~8块,然后以皮包心,再擀制。hP7

2、擀制成型:将包心后的料坯擀成厚约2厘米的长方形薄片,再切成5厘米宽的条子,又切成1.5厘米宽、5厘米长的小块。然后逢中切口,口长约3厘米,翻卷一端成型。hP7

3、炸制:将成型后的制品下锅油炸,在油温180~190℃时炸约3分钟,起锅,滤干,趁热浸糖。hP7

4、浸糖:将白糖加水制成糖浆,当熬至105℃左右时,舀入容器,将滤干油的制品浸入其中1~2分钟,然后滤干,摊开,冷却,即可包装。hP7

四.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麻花炒羔蟹

麻花炒羔蟹

“麻花炒羔蟹”酸辣可口,风味独特。

配方:羔蟹1000克,麻花50克,泡椒20克,姜、葱各5克,泡椒油20克,料酒10克,色拉油2000克(实耗50克),精盐、鸡精、胡椒、白糖、吉士粉适量。

制作工艺:将羔蟹宰杀洗净,用料酒腌制2分钟,沾吉士粉待用;炒锅注油上火,待油温升至六至七成时,下入羔蟹至金黄色捞出:锅留油少许,放入泡椒、姜片、葱节煸出香味后,放入羔蟹,加入盐、鸡精、料酒、白糖、胡椒,加入高汤炒如味后,放入麻花翻炒均匀,淋入泡椒油起锅装盘即可。

五. 天津市 和平区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因店铺座落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十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来天津旅游的国内外宾客,临走时都要带上几盒麻花,送亲朋好友。

六. 重庆市 江北 磁器口古镇麻花

磁器口古镇麻花采取的是传统的手工艺技术,每一个环节都不放松,每一个步骤都是纯手工艺操作,它采用天然优质面粉,芝麻,冰糖,花生油,核桃油,鸡蛋,糯米等作配料。其特点为:香甜酥脆可口,老中幼皆宜,回味无穷。深受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并且成为了馈赠亲友的佳品。

配料表:精面粉、鲜鸡蛋、奶油、冰糖、芝麻、酵母粉、泡打粉。

麻花文化:

麻花,属中国传统食品,它的出现年代已难确切稽考,但至少不下千余年,其形便来自中国结,中国结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到了明、清,“结”又有了宫花之称,而麻花则取其形似麻绳,美丽如花之意。麻花、宫花,形如同胞,出自一辙。麻花之结,其实就是一根中国结的基本绳构成的中国结的基本结,盘长结的变形,只是,前为装饰之物,后为食用之物。

磁器口,素有重庆嘉陵江上第一水码头之称,早在明清时期,便有古镇麻花的出现,而民国时,磁器口河街的麻花,已成为南来北往之人的“扎包”,即礼品和佐酒之食,民间早已流传的那句重庆言子“麻花下酒──干脆”便是一大明证。到了民国陪都时期,古镇更是繁华鼎盛,被民国政府主席林森亲笔题为“小重庆”。古镇麻花更是流传甚远,遐尔闻名,成为旅游、馈赠、居家、休闲之佳品。因其选料上乘,手工精制,具有香甜酥脆,入口化渣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随着古镇的开发、复苏,磁器口传统美食之最的麻花更是备受消费者欢迎。新民遥唱曰:“磁器口,一大宝,古镇麻花绞是绞”。

七. 河南省 三门峡市 陕州区 大营麻花

三门峡大营麻花,源于陕县大营村。相传很久以前,大营一带毒蛇横行,人们为了诅咒,每年阴历二月二,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做毒蛇尾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就演变成今天的麻花。麻花以含水量多少,又可分为软、硬两种。初期,大营制作的麻花全为“软面型”。十九世纪中叶,大营有新创“硬面”麻花。解放后,大营麻花经过改良和提高配料,形成了独特的风味。这种麻花长尺许,久放而不干,营养价值很高。1958年,-总理视察三门峡,品尝后风趣的说:“这麻花没有牙的人也能吃哦”。

八. 陕西省 商洛 商南县 油茶泡麻花

油茶看似简单,可制做过程非常麻烦。先用上好的小麦粉加食用素油及调料炒制面粉。火候掌握很关键,火小,不容易熟,火大,又容易炒糊。所以火要适中,且不停的翻炒,在炒制过程中,面粉被油滚成一个个的小油团,小油团很好吃哦,一般人是炒不出小油团的。一锅炒面往往得炒上好几个小时才能炒熟。面炒好后就是制作油茶啦。先把炒好的面粉用凉开水兑开,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开水不停的搅拌,在搅拌的同时加热,配上芝麻,杏仁,黄豆,花生等配料,油茶就做好了。

麻花就更麻烦了。头天晚上就得将做麻花的面和好,揉到,加料。醒到第二天的早上,搓、扭、下油锅炸熟。麻花做成了,下到煮好的油茶中,就叫油茶麻花。

吃麻花油茶者,老人,孩子比较多,一 是易消化,二是养人,三是便宜。小麦面粉养肠胃,增力气,使人肌肉结实。芝麻益肺气,通利口鼻。黄豆高蛋白,利肠,杏仁解毒,发汗,下气,花生补血。麻花在油茶中这样一泡,绵软,可口,油茶芳香,芝麻、杏仁,黄豆,花生干果特有的香味,使人能一口气喝上两大碗呢!

九. 河南省 许昌市 襄城县 景家麻花

面粉加糖或盐,经兑料、打花、兑水、和面、切剂、揉条、下油烹炸制成。分甜、咸两种。香甜酥脆,嚼后无渣,可放两月不回潮,色泽金黄透亮。系景家祖传,已有300余年制作历史。

景家麻花又甜又香康熙皇帝品尝后果然不错。自此,列入御餐年年进贡景家麻花更名声大振,生意兴隆,代代相传。

十. 湖北省 咸宁市 嘉鱼县 嘉鱼麻花

嘉鱼麻花是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的。嘉鱼麻花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典型代表是陆溪麻花和西湖麻花,口味有咸味和甜味两种。

麻花满街都是,鲜有人会认为它是名优。可嘉鱼麻花的确是当地名优之一,而且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

嘉鱼麻花典型代表是陆溪麻花和西湖麻花。

陆溪麻花主要产地在陆溪镇,口味以咸为主,香脆可口。做法传统,原料以精面粉为主,配以白糖或精盐,鸡蛋和芝麻仁等。

西湖麻花主要产地在渡普镇西湖周边,口味甜咸兼有,甜而不腻,咸度适口,脆不易折,香不上火。甜麻花配料十分讲究,必配槐树花蜜,新鲜姜汁,土鸡蛋清和白芝麻仁等。不论甜麻花还是咸麻花都选用清泉水,纯手工做成。

远足他乡,客居海外的嘉鱼人,回到家乡,都会带上家乡的麻花。嘉鱼麻花成了游子连接家乡的纽带,他们带走的不是麻花,带走的是一片浓浓的乡情。馈赠亲友,送的也是一片浓浓的乡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