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浙江舟山土特产 浙江舟山土特产有哪些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浙江舟山土特产 浙江舟山土特产有哪些产品更新时间:2022-04-18 12:18:43

一.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舟山大黄鱼

舟山大黄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舟山大黄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黄鱼,又叫大黄花鱼,是我国的重要经济鱼类。舟山群岛海域是大黄鱼的主要产地之一,历史最高年产量曾达到13.2 万吨。每年立夏前后,大黄鱼在集群产卵时会发出叫声。雌鱼的叫声较低,同点煤气灯时发出的哧哧声相似;雄鱼的叫声较高,像夏夜池塘里的蛙鸣。在木帆船生产时,渔民都把耳朵贴在船板上聆听叫声,判断鱼群的大小和密集程度,以及鱼群的深浅,进行捕捞。

大黄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鲜食可红烧、清炖、生炒、盐渍等,烹调几十种风味各异的菜肴。咸菜大黄鱼是舟山人待客的家常菜。大黄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耳石有清热去瘀、通淋利尿的作用,膘有润肺健脾、补气止血作用,胆有清热解毒功能。近年来,由于捕捞强度过大,大黄鱼资源越来越少,产量也随之减少。目前,舟山已建起人工养殖大黄鱼基地。

地域范围

浙江省舟山渔场特定生长区域,具体分布在北纬 29°30′-北纬31°,东经125°以西

特定品质

大黄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鲜食可红烧、清炖、生炒、盐渍等,烹调几十种风味各异的菜肴。咸菜大黄鱼是舟山人待客的家常菜。大黄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耳石有清热去瘀、通淋利尿的作用,膘有润肺健脾、补气止血作用,胆有清热解毒功能。近年来,由于捕捞强度过大,大黄鱼资源越来越少,产量也随之减少。目前,舟山已建起人工养殖大黄鱼基地。

二. 浙江省 舟山 岱山 蓬莱仙芝

蓬莱仙芝是浙江省传统名茶之一,产于岱山县岱山岛;色泽黄绿明亮,外形苗秀细嫩,汤色碧澄清澈,茶叶芳香甘醇。用山间泉水冲泡,芽叶成朵,汤色清澄鲜绿,香幽味醇,馥郁持久。
岱山县地处浙江省东北部,舟山群岛中部。岱山岛为舟山群岛中的第二大岛。这里种植茶叶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据《岱山镇志》记载,岱山岛古称“蓬莱岛”。因此,从岱山岛采摘的茶叶,取各为“蓬莱仙芝茶”。岱山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光照适度。雨量充沛,加之山丘土壤肥沃,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蓬莱仙芝每年在“清明”后“谷雨”前进行采摘,这个时间内采摘的茶叶大都是一芽二叶,初展嫩叶,质量最好。采摘回的鲜茶要经过杀青、揉青、摊晾、上烘、炒片等五道工序。由于制作工艺精细考究,一个人每小时只能加工成品茶三两以上。每到采摘季节,人们纷至沓来,以购到几斤谷雨茶为幸。1979年,在全省名茶评审会上,岱山蓬莱仙芝被评为浙江省名茶。

三. 浙江省 舟山 岱山 金头蜈蚣

岱山县是我国药用蜈蚣的重要产地,素有“蜈蚣之乡”之称。岱山所产蜈蚣由于其头板和第一级背板均呈金红色,与呈墨绿色的其余背板形成明显不同,故又名金头蜈蚣。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蜈蚣以赤者为佳”的记载。岱山产蜈蚣已有数百年历史。金头蜈蚣优质纯正,全身可入药,能治多种疾病,是一味难得的药材。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载有18种附方。药理上具有抗肿瘤,拒真菌,止惊劂等作用,并对瘴疮瘰疬亦有较好的疗效。( 舟山)

四. 浙江省 舟山 岱山 醉鳓鱼

产品名称: 醉鳓鱼

产品产地: 浙江舟山岱山

产品别名: “香鱼”

产品特性: 肉质鲜美,醇美可口,鱼油丰富,营养高、口味好,别具香味。

产品成分: 含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

产品功效: 有滋补强身,驻颜保健的神奇功效。

产品简介: 醉鳓鱼:又名“香鱼”:由三鲍鳓鱼洗净晾晒略干,用黄酒、白酒浸入,装坛密封,数月后拆封别具香味,食时单独清蒸,无需佐料。素有"淡水鱼之王"美称,曾经广泛分布全国各地,温州乐清湾、飞云江、楠溪江等咸淡水交汇处出产的香鱼,在全国最等为著名。

产品历史: 香鱼是一种小规格的洄游性经济鱼类,有亚洲的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大陆及强湾地区均有分布。其肉质细嫩,有一种特殊的清香,有明朝就作为贡品上贡,许多旅居国外的华侨都有托人购买香鱼干,以寄其思乡之情,具有较广阔的市场,从八十年代开始,由于工业的发展及人为的滥捕,造成天然香鱼种群日益减少,目前已处于绝迹的状态。香鱼现已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市场售价日益攀升。香鱼人工繁殖的课题早已在七十年代就被列为水产重点攻关课题,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其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才逐步成熟,使香鱼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成为可能。

产品典故: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正逢有人在烤炙香鱼,乾隆遂“闻香而循,后入民家”,尝过香鱼后,觉得清香味美,赞不绝口,遂定为贡品。每年秋天都要将金光闪闪的香鱼系上红丝线,派专人送往京城进贡。

五.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螟晡鲞

墨鱼可分鲜食、腌制或晒鲞,舟山渔场主场地嵊泗县的乌贼鲞称为“螟晡鲞”,历来十分有名。螟晡鲞为舟山市一大名优,系用无针墨鱼剖晒而成。墨鱼具有很高的食用、营养和药用价值,全身是宝,墨鱼富含蛋白质,以及各种B族维生素等营养万分,以姜醋煮食,不仅脆美,更有助于体健。

我国沿海常见的有金乌贼和无针乌贼。舟山渔场常见的是曼氏无针乌贼。它属软体动物门,其干品可制成称鲞,是名贵食品。渔场主场地嵊泗县,1966年全县捕捞达20009吨,以后由于外地渔船增多和资源保护不力,到八十年代渔获量在1000~2000吨左右,1990年渔获量降到521吨,同时全海区幼体出现也较少。泗礁海域墨鱼幼体出现在7~8月,涨网平均渔获为0.34尾,平均个体重0.29千克,密度指标为0.32。

墨鱼产地分布很广,中国、朝鲜、日本及欧洲各沿海均有出产,而中国舟山群岛出产最多。

六.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枪蟹

产品名称: 枪蟹

产品产地: 浙江舟山

产品别名: “新风枪蟹”

产品季节: 3~5月,9~10月

产品特性: 肉黄白相间,色泽诱人,风味雅致,鲜美可口

产品成分: 高,含有维他A及脂肪质、蛋白质、钙、磷、铁等

产品功效: 清热、散血、滋阴之功,壳可用于清热解毒、破淤散结、止痛。

产品简介: "枪蟹"。头胸甲菱形,十分宽,两侧具长棘,略呈梭形。暗紫色,有青白色云斑。背有三个疣状突起,螯足长大,第四对步足扁平似桨,适于游泳。常栖于水深10-40米的沙泥底质河口地区和海湾中,昼伏夜出,摄食于黄昏至半夜前后,饵料主要是小型螺类、双壳类、多毛类及底栖性小型甲壳动物。
产品历史: 唐代陆龟蒙在《蟹志》中说:"蟹指江而奔,渔者纬萧,承其流而障之,曰’蟹断’,断其江之道也"。此外还有钓蟹,持"蟹火"捉蟹,"设机陷,张罗网"等捕蟹方法。

据周朝的《周礼庖人注》中记载有"蟹胥"的菜名。据考证,所谓"蟹胥"既是蟹酱,于此可得出结论,吃蟹的历史至少源于周朝。每到中秋时节,亲朋好友相约,或高台,或亭阁,或溪边,饮酒、品蟹、赏菊、赏月、赋诗,古人的清雅展露无疑。于今,品蟹尚存,遗风东去。当代食蟹者,应以上海人最为讲究,可谓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上海人食后的蟹壳、蟹爪几乎难以寻找到丝毫的蟹肉,无论在手法、技巧、耐心等方面都值得人称道。

七. 浙江省 舟山 岱山 三鲍鳓鱼


产品名称: 三鲍鳓鱼

产品产地: 浙江舟山岱山

产品别名: 称“三鲍”

产品季节: 立夏前后

产品特性: 色泽光亮,肉质坚实,味清香,经久不坏。

产品成分: 蛋白质、脂肪、钙、鳞、钾、维生素A等成分。

产品功效: 养心安神、健脾益胃的医药功能,鳓鱼肉能治慢性腹泻,其鳞能治疣。

产品简介: 鳓鱼肉白质鲜,味似鲥鱼,除鲜食外,还可腌制加工成鳓鱼鲞,其中以三次精盐加工的三鲍鳓鱼为最佳,是岱山的著名海产品。鳓鱼有养心安神、健脾益胃的医药功能。鳓鱼肉能治慢性腹泻,其鳞能治疣。

产品历史:明初和明代后期,政府为加强海防,多次实行海禁,出海捕鱼受到限制,但海禁放后,渔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明代大宗捕捞的海鱼仍是石首鱼,生产规模比宋代更大。王士性《广志绎》说,每年农历五月,浙江宁波、台州、温州的渔民,以大渔船往洋山捕石首鱼,宁波港停泊的渔船长达十里。这时渔民已观测到石首鱼的生活习性和洄游路线,利用石首鱼在生殖期发声的特性,捕捞时先用竹筒探测鱼群,然后下网截流张捕。明代中叶,沿海因倭寇侵扰,政府实行罟棚制度,以八九或十余艘渔船为一,组织渔民下海捕鱼。这时出现大对渔船,其中一艘称网船,负责下网起网,另一艘称煨船,供应渔需物资、食品及贮藏渔获物。由于用两艘船拖网,可使网日张开.获鱼较多,发展成浙江沿海的重要渔业。与此同时,东海出现饵延绳钓,钓捕海鱼,渐次发展成这一海区的重要渔业。随海洋渔业的发展,明代出现了记述海洋水产资源的专著。屠本的《闽中海错疏入》,记载了福建沿海的水产生物200余种,成为中国最早的水产生物区系志。

八.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舟山墨鱼

墨鱼,是舟山市四大经济鱼类之一,与大黄鱼、小黄鱼和带鱼齐名,是舟山渔场的代表性鱼类。墨鱼可分鲜食、腌制或晒鲞,舟山渔场主场地嵊泗县的墨鱼鲞称之“螟晡鲞”,历来十分有名,为嵊泗墨鱼制品一大名优。

在浩瀚的东海,生长着这样一种生物,它象鱼类一样遨游,但并不属于鱼类,人们习惯称它为“墨鱼”,也叫它为“乌贼”或“墨斗鱼”。它是我国著名的海产品之一,在浙江,和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统称为“四大经济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其实,墨鱼是海中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属头足纲,乌贼科。其骨称为海螵鮹,体色苍白,皮下有色素细胞,因而出现色泽不同的各种斑点。体内墨囊发达,如遇敌害,即放射墨汁而掩身潜逃。墨鱼冬季栖身于较深海区,春夏季游向近海岸礁区进行产卵繁殖。产卵时靠近岛屿和岩礁,将卵产于海藻等附着物上。其生命周期短,生长快,一年生。

墨鱼性喜光、群体大,故渔民常利用火光诱捕进行晚上作业。嵊山渔场形成的夏季墨鱼汛,属浙江墨鱼群。4月下旬~5月上旬,先后由浪岗、海礁一带进入马鞍列岛诸产卵场,形成嵊山、枸杞、花鸟、绿华、壁下及泗礁黄龙的墨鱼汛。墨鱼具有很高的食用、营养和药用价值,全身是宝。墨鱼肉、蛋、脊骨(中药名为海螵蛸)均可入药。李时珍称墨鱼为“血分药”,是妇女贫血、血虚经闭的佳珍。

九.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舟山牛

【主产区与分布】 中心产区在浙江省定海县小沙、大沙、烟灯、岑港、洋岙、盐仓、白泉、老矸、紫微、马岙、洞岙、皋泄等26个公社。普陀县的芦花、展茅以及镇海县的北沙地区等均有舟山牛的分布。

【形成历史】

舟山牛,最早是从原江苏省北沙县(现在的上海川沙、南汇一带)购入;又据清光绪年间县志记载是从天台山引入,别无其他资料考证。

定海县位于舟山岛的西南部,系海滨地带,是多年来,由于近海潮汐涨落,海涂上升而逐渐沉积构成的。历代王朝统治时期,兵荒马乱,劳动人民渡海至舟山群岛,在海盗滩涂开拓耕耘,饲养牛羊,牛在当时已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除担负耕田耙地外,还要车水灌溉、碾米、榨油。清代光绪册物产卷(县志)曾对舟山牛作如下描述:黄牛虎文谓之犊,黑唇谓之 。可见舟山牛在当时已具一定的外貌特征。

产区土质粘性很大,土层深厚,耕作时常水深过膝,需要体型高大、身强力壮的耕牛才能胜任深耕细作。因此,农民对耕牛的选择很严格。远在几百年前,已从外地引进良种黄牛改良当地黄牛。例如据清代光绪册物产县志记载:‘明洲贡舶船,太平寰宁记,榭辅绅蚊川物产五十咏”。公元一千年时宁波称明洲,可见当时宁波已能造船,农民驾船渡海,从今上海川沙、南汇等地引进大型黄牛,改良当地品种,通过长期的选种选配,耕牛个体逐渐增大。舟山牛由于产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故极少感染寄生虫病;加之上述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促进了牛的生长发育,从而形成了耕作能力强、体躯高大的黄牛。

十.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金塘李

金塘李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塘李因产于金塘岛而得名,已有130余年的栽培历史。    

金塘李果实圆形,果大核小,皮薄呈青,果肉鲜红,肉厚质脆,汁多味甜,酸度适口,早在清光绪《定海县志》中就有“花红李,樱桃属,皮青肉赤与常李异,食用,金塘最盛,每户种之成林”的记载,被列为浙江省十大名果之一。     

金塘李不仅是夏食的鲜果珍品,畅销沪、甬、杭一带,而且是加工蜜饯的最佳原料。

金塘李是浙江省十大名果之一,金塘李皮绿肉红、肉质松脆鲜甜、果大核小多汁、营养丰富。1999年被浙江省农博会评为“优质农产品”。金塘李加工成蜜饯、加应子、化核加应子、话梅等系列产品远销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日本等地。

( 舟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