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衡阳县三湖镇特产 来衡阳县带走点啥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衡阳县三湖镇特产 来衡阳县带走点啥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0 14:20:46

一. 云南省 普洱市 景东 三尖角粑粑

三尖角粑粑是普洱地区景东、镇沅、景谷、墨江、思茅一带流行的食品,是其特点是状如菱角,薄如蝉翼,口感柔和,糯而不腻。原料为优质糯米和大米,混合磨浆,再经过蒸、调等工序做出成品来包馅料。若吃咸味的,就用火腿、鲜肉、韭菜末等做成咸馅。要吃甜的,就用白糖、蜂蜜、核桃、花生、芝麻、鸡冠油做成甜馅。最后用三指挤捏成三角状,形如菱角,以芭蕉叶做垫,放在甑子内蒸熟后即可食用。

二. 湖北省 天门 天门三蒸

“天门三蒸”,据说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最初,居住在江汉平原的农民们在那灾荒不断、战乱频发的境况下,为了填饱肚子,只好把一点点谷物磨成粉,弄点野菜拌成菜糊充饥;后来,又用蒸笼或甑蒸熟拌有谷物粉和佐料的野菜(地米菜之类)或自种的蔬菜(茼蒿、白菜、萝卜等);再后来,由于生活的改善,逐步用谷物粉和佐料拌动物的肉(猪、鸡、牛、鱼等)蒸熟了食用。

不过,以上这种蒸食方法,只是“天门三蒸”的一种——“粉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粉蒸茼蒿,颜色翠绿,清香鲜软;粉蒸猪肉,色泽棕红,滋味鲜美,肥而不腻;粉蒸鸡块,颜色微黄,软嫩味香;粉蒸甲鱼,色泽调和,肉质嫩软,胶质味鲜,已被列入《中国名菜谱》。还有一种在天门很有名的“竹蒿打老虎”,亦称“压桌”的菜,就是用莲藕、猪肉相混后拌上米粉、佐料上笼蒸熟而成。此菜既有莲藕的清香软和,又有猪肉的滑润。

“天门三蒸”的另一种蒸法——“清蒸”,是把食物放入调好佐料的汤(水)中,再入笼蒸熟后食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蒸全鸡和清蒸鳊鱼,这两种菜形态完整,原色原味,肉烂脱骨,醇香可口;清蒸甲鱼,汤清汁鲜,鱼裙软柔,肉松味美;清蒸鳝鱼,肉质滑嫩,香味浓郁,已被录入《中国菜谱》。

“天门三蒸”还有一种方法——“炮蒸”。这种方法,现在只有在天门还有厨师会做。据说是在粉蒸无鳞鱼类时,用滚烫的食油处理其表皮,使其表皮形成一些泡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炮蒸鳝鱼,该菜又以干驿地区做得最佳,真是滑腻爽口,鲜醇开胃,回味无穷。至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甚至有的“三蒸馆”广为宣传的“蒸肉、蒸鱼、蒸菜”或“荤蒸(肉鱼类)、素蒸(蔬菜类)、混蒸(肉、鱼、蔬菜合在一起蒸,现在流行于多宝、胡市等地,‘甩蒸笼格子’就是最具特色的混蒸菜肴)”这些只是粉蒸所用的原料或成品,而不是“三蒸”的全部内涵。

如今,“天门三蒸”除了“炮蒸”外,其他两种方法,可以说目前在天门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会做,并且都很地道。可见“天门三蒸”名副其实。愿“天门三蒸”永世飘香。

三.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莱芜三辣

莱芜三辣——生姜、大蒜、大葱 驰名中外,莱芜生姜、大蒜及其加工产品被评为“-绿色食品”,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颇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莱芜生姜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封建社会曾是朝庭的贡品。莱芜生姜以其姜块肥大、皮薄丝少、辣浓味美、色泽鲜润而著称,富含多种维生素,既是美味品,又是保健品,民间有“冬夏吃生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莱芜白皮蒜瓣大、产量高,质细辣味香,具有防病保健之功效。莱芜鸡腿葱是烹调的常备佐料,“如吃山东菜,菜菜不离莱芜葱”。

四. 湖北省 仙桃 沔阳三腊

“沔阳三腊”:腊肉、腊鱼、腊鸡,是沔阳的一大风味,它与“沔阳三蒸”齐名,享誉荆楚,驰名九州,独具特色,堪称沔阳饮食文化中的杰作。沔阳人一提起腊肉炒藜蒿,腊鸡煨火锅,就会口中“泉涌”,咕咕哽咽。

肉、鱼、鸡之所以都冠以“腊”字,是因为这些食品都是在腊月腌制而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令性。

“三腊”在制作上有许多考究。首先在选料上,肉以猪、牛、羊为主要原料,其它动物肉也可以腊制,不过还是以猪肉最为普遍,实属家喻户晓,人皆会做。猪肉不可太肥或太瘦;牛肉不可带筋;羊肉不可带油。

鱼以鲭、鲩、鲤为主要原料,尤以鲤鱼为最佳,鲩鱼次之,鲭鱼再次之。这三种鱼个头大,肉厚实,水份少,蚀耗小,味道好,最适宜腊制。

鸡,泛指鸡、鸭、鹅,尤以家鸡和野鸭为主要原料。家鸡又多选用公鸡,这不光是人们留下母鸡待来年产蛋,更主要的是公鸡个大体重,肉多油少,腊制更为划算。

其次,在腊制的方法上,鱼剖背不剖肚,忌用水洗,用湿布将鱼的里外擦净即可;鸡开膛后同肉一样,都不要用水洗,如有脏物,湿布擦净即可。在配料方面,应遵,循.“略偏咸,切忌淡”的原则,再辅之以胡辣、花辣、五香、白酒等佐料。腌好后的“三腊”,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闻之香气扑鼻,嚼之滋味浓郁,别有一番风味。

第三,在制作的时间上,须是冬至以后立春之前。如果是在立春前腌制,在立春后出卤,其味道就会逊色得多。

沔阳人不仅在“三腊”的制作上独到之处,而且在吃“三腊”时也有许多讲究。比如这三种食品通过甑蒸熟的比在锅里炕熟或者煮熟的味道好,是实实在在的原汁原昧;腊鱼在烹凋时用手撕成小块比用刀剁成块的味道好;腊肉炒藜蒿、炒蒜苗,香上加香;腊肉包团字,其味别具一格;腊鸡火锅,比重庆火锅更上一层楼,其汤特鲜,饮之,使人荡气回肠。

“三腊”不仅是晏中佳肴,而且还是一剂良方。腊肉百合糯米粥,可止痢,腊肉骨焙干研沫,可治腹泻;生疱长结,只要切上一片肥腊肉敷在患处,便可以淤提脓,消炎解毒,消肿祛痛;腊肉汤有清热退火之功效。不仅如此,“三腊”还具有“拒腐蚀,永不沾”的优良品质。只要把它挂在通风透光的地方,不使其受潮沾水,放一、二年也不会变质或腐烂的。如果密封在坛子里,存放的时间就更长。夏天,随便置它于何处,苍蝇蚊虫都不敢接近,可谓“正气凛然”了。

沔阳人制作“三腊”的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末年就已相沿成俗。诸葛孔明在沔阳居住时,就十分喜欢吃他岳父黄老先生家的“三腊”。刘备吃了大加赞日:“荆楚绝技”;关羽吃了说“色香味俱佳”;张飞连说“好吃,好吃,真好吃”。

陈友谅在采石矶做了皇帝,一次大晏群臣,桌上既有”三蒸”,又有“三腊”,青一色的沔阳风味,这都是罗娘娘在御膳坊督办的,让文武百官大饱口福。

一九三二年,贺龙军长率红三军进驻沔阳,那年春节,老百姓纷纷用“三腊’’慰劳红军官兵。贺老总吃了沔阳的腊肉腊鱼腊鸡,连连赞扬道:“沔阳人民手艺巧,肉鱼鸡鸭腊得好”!

五. 湖南省 衡阳市 衡东 衡东三樟黄辣椒

衡东三樟黄辣椒是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三樟乡的。三樟黄辣椒独特的风味——肉厚、皮薄、爽脆、香甜、色艳、椒形小,为辣椒中的极品,被赐为“贡椒”。

衡东县三樟乡种植黄辣椒已有1800年历史,由湘江泥沙淤积形成的特殊沙质土壤,赋予了三樟黄辣椒独特的风味——肉厚、皮薄、爽脆、香甜、色艳、椒形小,为辣椒中的极品。相传清朝嘉庆年间,衡东状元彭浚把黄辣椒带到宫廷,皇帝品尝后,龙心大悦,钦点三樟黄辣椒为“贡椒”,并要求年年进贡。黄辣椒对环境要求较高,在无污染的环境下会才有其独特风味,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衡东县三樟乡被国家辣椒新品种推广中心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蔬菜办公室联合授予“中国黄椒第一乡”美誉。

六. 江西省 景德镇 浮梁县 鹅湖镇大米

鹅湖镇大米,产自世界闻名瓷之源的高岭峰下。这里空气清新、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湿度适宜,属酸性结晶类风化麻砂泥土壤,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速效氯、磷及全钾; 无任何污染的山溪水灌溉生产出来的大米,米粒完整,光滑透明,饭爽适口,清香细润,未经化学药剂熏蒸,不含任何添加剂,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七. 陕西省 西安 未央区 三皮丝

三皮丝

相传出自唐代中期。当时殿中御史王旭、监察御使李嵩、李全交三人贪脏枉法,作恶多端。长安西市品姓厨师愤怒之下,将猪肉皮、乌鸡皮、海蛰皮切丝当佐酒菜,名曰“剥豹皮”。近年西安饭庄在传统制法的基础上,改进定型成菜。三丝立为三堆,色泽分明,型如盆景,滋味各异,筋韧中带鲜脆,清爽利口。

八.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来安三蒜

来安三蒜

来安大蒜系地方品种,属白皮蒜,叶片宽厚,蒜苔粗长,蒜瓣肥大。藉苔约60厘米,粗细均匀,食之甜辣嫩脆,蒜头单重40克。

来安县是全国蒜苔名产地之一,每年蒜苔应市季节,来安蒜苔源源不断销往天津、北京及东北各地,转而出口俄罗斯、日本等国。位于相官镇的华萃食品有限公司是皖东最大的蒜苔储藏、加工、销售公司。原来安脱水菜厂生产的蒜片荣获国家“出口免检产品”称号。来安县是全国蒜苔名产地之一,每年蒜苔应市季节,来安蒜苔源源不断销往天津、北京及东北各地,转而出口俄罗斯、日本等国。位于相官镇的华萃食品有限公司是皖东最大的蒜苔储藏、加工、销售公司。原来安脱水菜厂生产的蒜片荣获国家“出口免检产品”称号。

九. 湖北省 孝感市 应城市 长江三扒

应城长江埠地处水陆交通要冲,物阜民丰,商贾云集,历代名厨辈出,有“食在长江埠”的美誉。“长江三扒”更是闻名遐迩,经久不衰。

“长江三扒”即扒肉、扒鸡、扒鸭,是长江埠三道传统名菜,因其色、香、味、形俱佳而久负盛名,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相传,清朝光绪年间,长江埠有一家陈万顺餐馆,共兄弟四人,后由排行老四的陈发松一人经营,人们便习惯称为“四房馆”,在当地颇有名气。陈的长子陈子庭12岁从师于堂兄其蔡、其芬,刻苦学艺,对菜肴的“滚、烂、淡”细心摸索,火候掌握恰到好处,烹调技艺日益深湛,尤对地方传统菜颇有研究。他16岁独立经营“四房馆”,开始对传统菜品从选料、烧制、火候、佐料上不断研究,加以改进,尤其是在菜肴的“滚、烂、淡”上功夫,特别擅长“三扒”的烹制,他制作的扒肉、扒鸡、扒鸭醇香悠远,色泽鲜亮,质佳味美,轰动一时,成为烹制“长江三扒”的名家和传人。后经历代厨师的继承和发扬,使之愈做愈精,成为享誉楚天的美馔佳肴。

扒肉是“长江三扒”扛鼎之作。其制法:将猪膀肉切碗口大的整方块,皮朝下放炭火上经燎烤、刮洗干净后,皮呈金黄色,用刀从瘦肉上切划成斜方格块(不切伤肉皮)。随即将其肉皮朝下,置放在垫有猪骨头的砂锅里,注入清水500克,加入酱油、八角、米酒、香葱、生姜一起入砂锅盖紧,待煮至肉块上色后捞出,用清水冲洗一次,并将原汤过滤,复将肉入砂锅,加入冰糖,移至微火炖2小时左右,至肉酥香气溢出时,盛汤盘,淋汤汁,葱花、胡椒粉略撒便可上桌。此菜色如琥珀,形似夕阳,香美酥烂,肥而不腻。

扒鸡主料系选隔年黄雌鸡或阉鸡,此鸡肉鲜嫩腴美,营养性强。制法是用刀把宰杀洗净的整鸡拍平,装放在砂锅里,注入适量清水,同时加入酱油、绍酒、八角等,煮至鸡肉上色后捞出,用清水将鸡表面杂质冲洗掉,并将原汤过滤,复将整鸡装入砂锅内,加入冰糖,用微火慢炖约1小时左右,直炖至汤汁稠浓,鸡肉熟烂,连汤带鸡盛入盘中,用筷子将鸡排成平卧式,稍加点缀,撒上胡椒粉、葱花,即成色泽黄亮、肉质鲜嫩、咸甜适中、回味悠久的扒鸡。

扒鸭的制作比较讲究。制作出来的扒鸭,鸭呈整形,色泽红亮,软烂油滑,醇香浓郁,具有滋阴、清虚劳之热,养胃生津,益气补血之功效。其制法为将宰杀洗净的当年肥仔鸭(以雄者为佳)放入旺火沸水锅里略烫,用手捋去鸭外层表皮,把葱扎把、生姜拍松装入鸭肚中,用加有酱油、八角、米酒的冷水煮至鸭肉上色后捞出,用清水冲去鸭表面上的杂质,原汤过滤后,复将整鸭装入砂钵,加入切成小方块的猪板油、白冰糖,再用微火炖至一个半小时,至汤汁稠浓,鸭肉软烂后,起钵盛入汤盘,稍加点缀,略撒胡椒粉、葱花即成。

十.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钱排三华李

钱排三华李有早熟,迟熟两种品种。早熟果皮青黄色,迟熟外观色泽红润光亮,果肉紫红色。

钱排三华李长于地处北纬22°168′2"~22°309′7",东经111°957′9"~111°203′5.7"的钱排镇。钱排镇境内山高林密,平均海拔高度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8℃。钱排镇地貌为低山区和中山区,昼夜温差大,有春暖迟、秋冷早、霜冻长的气候特点。信宜全市19镇,11个镇种植生产三华李,但钱排三华李其质果大色优,肉厚脆爽口,味美清甜等特点远优于其它镇产的三华李。

钱排三华李属于蔷薇科李亚科,中国李属中一种,落叶木本,单叶,叶基常具腺体。托小,早落。萼筒(花托)杯状,子房上位,雌蕊由1个心皮组成。核果,钱排三华李最早在广东翁源县三华种植而得名三华李,钱排三华李由三华李在钱排本土嫁接优化而成,其果型,色泽,味道均优于其它三华李故得名钱排三华李,钱排三华李果肉含有丰富营养物质,肉色深红,气味芳香,肉质松脆爽口,果味清甜。成熟期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期间,有“岭南夏令果王”之称。钱排三华李有早熟,迟熟两种品种。早熟果皮青黄色,迟熟外观色泽红润光亮,果肉紫红色。

钱排镇目前种植三华李面积8万多亩,丰富的山地资源和独特的高寒气候,使该镇成为目前全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效益最佳的三华李生产基地,建有国家、省级和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数个。钱排三华李品质有“李中之王”的美誉。

2011年10月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农村报和南方农产品贸易网承办的“岭南十大佳果”评选活动中钱排三华李获得“岭南十大佳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