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晋中的特产和旅游景点 晋中市的主要景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晋中的特产和旅游景点 晋中市的主要景点更新时间:2022-04-18 14:32:22

一. 山西省 晋中 昔阳县 昔阳拉面

昔阳拉面是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的。拉面,又名抻面,是昔阳县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过大年时,俗有:“初一的扁食,初二的面”。至于拉面何时传入昔阳县,无从考究。

昔阳人善于制作拉面和普遍爱吃拉面的习惯,是外地人不能相比的。至今昔阳县仍然保留着婚嫁用拉面待客、生辰用拉面祝寿的传统习惯。

昔阳拉面制作方法:首先要求配料准确。一般的配料标准是:标准粉五斤,兑水三斤至三斤二两(冬增夏减),食盐一钱五分,碱面五钱左右。和面时,揉成面团,兑水扎软,饧半小时后,加碱水揉匀,然后慢慢揉成长条,合拢旋成麻花形,如此反复多次达到粗细均匀时,放在案板上用干面粉滚匀,去掉两头,双手各执一端,上下抖动,用力拉伸,拉开,并拢,再拉开,再并拢。一般拉成六十四根为宜。下锅时,一手执两头,一手钓中间,掀去头尾,落水煮熟捞出,浇上调料即成。高明的厨师,一分钟能拉水面团三斤、抻拉十二扣,计八条、八千一百九十二丝,根根不乱,连接起来,竟有十二华里长。

二.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红薯

平遥红薯简介

红薯的学名叫甘薯,属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蔓生草本一年生植物(北方),我县的甘薯生产一般采用苗床育苗,应用无性器管繁殖,甘薯是喜光作物又是喜温怕冷作物同时也是较耐旱作物,一般正常年份亩产均2000公斤,最高可达4000公斤。平遥全县除孟山乡因气候寒冷及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不适宜种植外,全县13个乡镇都有不同面积的种植、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香乐、宁固、杜家庄、中都、段村、卜宜、洪善、南政等乡镇,常年种植面积在15000亩左右,总产量为3000万公斤左右,品种为当地农家品种自留种,大约有1 / 5实行销售(烤红薯),产品质量以段村镇为主的丘陵或半丘陵区砂壤上的品质最佳。

三.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南六堡陈醋

使赵乡六堡村:南六堡陈醋,三晋时即已闻名。

四. 山西省 晋中 昔阳县 板枣

板枣

板枣,果实中等大,扁倒卵形,上窄下宽,侧面较扁。平均果重11.2克,最大果重16.2克,大小较整齐。果肩较小,斜圆,梗洼小而浅。环洼中等大,较深。果顶宽圆,顶洼广、中等深。果面不很平整,果皮紫褐或紫黑色,中等厚,富光泽。很少裂果。果肉厚,绿白色,质地致密,稍脆,汁液中多,甜味浓,稍具苦味。

含可溶性固形物41.7%,含糖量33.7%,可食率96.3%,品质上等,适宜制干、鲜食和作醉枣。制干率57%,干枣含糖74.5%。核小,核内多无种子。在产地,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始花,9月20日开始进入完熟期采收。

五. 山西省 晋中 左权县 大青山羊

大青山羊

大青山羊主产于左权县,现存栏21万只,能繁母羊12.6万只,年产羔成活11.9万只,年出栏8万只。主要特点:体格高大,体质结实,体躯结构匀称,肌肉丰满,公、母羊均有角,无角者少,背腰平直,臀部丰满,四肢粗壮,蹄质坚实,皮毛呈青色、雪青色,偶尔也有画眉,外层毛粗硬而长,有光泽,内层绒毛呈紫色。

成年公羊体重37公斤,平均抓绒135克;成年母羊体重30公斤,平均抓绒115克;当年羯羊平均体重18公斤,屠宰率48%,净肉率36%;成年羯羊平均体重44公斤,屠宰率51%,净肉率42%。羊肉呈紫红色,组织致密,鲜嫩可口,膻味小。羊绒长度2.36—2.86厘米,直径14—14.36微米,细度80支,为紫绒。

六. 山西省 晋中 太谷县 油面

油面是太谷县的传统食品,状似馒头,经油炸制而成。外酥内软,香甜可口。

清乾隆年间,太谷县即有油馍、油食等油炸食品。到咸丰、同治时,西街“隆盛长”(原名“隆盛昌”)开始生产油面,专供大户人家食用。后来“文”子字号(文元堂、文令堂、文成堂)增加原料,改进工艺,使油面更富特色。“文”字号逐渐取代“隆盛长”,成了制作、经销油面食品的大字号作坊。

油面本为年节佳品,由于“文”字号闯出了名声,遂成为民间常食的一种面食及馈赠亲友的佳品。

七. 山西省 晋中 介休 砂子饼

砂子饼

砂子饼,亦名疤饼。这种疤饼,直径一般是26厘米到33厘米,饼既薄而且脆,饼脸用卵石烙成,凸凹不平,因而有“疤饼”之称。

烙制疤饼时,先将面粉、食油、鸡蛋、盐、五香粉等原料和起,用擀面杖擀成又圆又薄的饼坯,把平底鏊置于火上加热,再把大小不一的河中捡来的卵石洗净,放在平底缝里,等卵石烧到极热以后,把饼坯放在烧热的石子上用文火烤熟即成。这种饼的原料配比,可按食用需要而定,但食油不可多放,以免影响存放。如果喜欢甜食,可加糖去盐制成精疤饼。

八. 山西省 晋中 榆次 鱼羊包

鱼羊包被称为是一个汉字造就对"中华名小吃"。

鱼羊包是用新鲜鱼肉、新鲜羊肉、家传老汤及多种调味作料混合制作而成的肉陷食品,其配膳独特,营养合理,制作精细,滋味鲜美,皮薄馅嫩。

榆次有很多和小吃,榆次名吃首选“鱼羊包”:“鱼羊包"始创于公元1866年,寿阳名厨王大财跟随三代帝王师祁隽藻司厨行走大江南北,在吸收和掌握南北菜品的同时,注重对养生食品的研究,有一年祁隽藻的母亲因年老体弱,虽服用很多滋补药品身体仍不见恢复,而且常常厌食,家厨王大财根据祁母喜食包子、饺子的特点,用鱼肉和羊肉制作了养生膳食“鱼羊包”、“鱼羊饺”为祁母补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祁母的身体得以恢复。

“鱼羊包”传承人王同云在继承祖方的基础上潜心研究解决了“鱼肉”有腥味,“羊肉”有膻味的技术难题,使鱼羊肉馅通过渗汁增养产生了一种“灵味”,这种“灵味”就是“鲜”。所以今天人们品尝到了世界上最鲜最美的包子。

制作“鱼羊包”特色美食的肉馅2005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鱼羊包”和“知鲜阁”等六项商标已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同时“鱼羊包”也获得政府和行业组织“中华面食面点创新奖”“中华名小吃”等十一项荣誉,2007年在中央电视台CCTY-2“赢在中国”第三赛季成功晋级108强,“鱼羊包”现已是晋中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九.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拉面

【原料】 精面2500克,水1500克,碱面25克,盐少许

【制法】 ①将面粉和盐面一并放入面盆中,一手倒水(水温要冬暖夏凉春秋温),一手和面,打成穗子,使面粉与水全部搀和后揉光成团,再用双手蘸水摸匀,摸到盆净面光,不粘手为止。用净布盖上饧约半小时。

②将碱面用水100克化开,成碱水。

③面饧好后,取二分之一面团用双手蘸抹碱水搓成长条,两手各拿面的一端,提离案板,慢慢溜条,即上下晃长,两手合拢旋成麻花形,这样反复晃动六七次后,当粗细均匀时入在条案上撒上干面扑滚匀后手提两端,离案甩成长条,再放在案上,去掉两头成对折两条,一手捏住两个端头,另一手的四指套在两根面条的另一端,悬空拿起,两手同时用力抻拉,并上下抖动,反复拉六七次。边拉边滚面扑,将面拉成细香炷粗的条(64根),下开水锅。将面均匀地撒在锅内,即成。

【特点】 柔软、筋韧、光滑

注:拉面是山西的名产,为山西省的四大面食之一。特别是晋中市平遥县的拉面最为著名,此面食适宜浇配打卤或各种浇头。拉面的技术性很强,要制好拉面必须掌握要领,即和面时要防止脱水,晃条必须均匀,出条要均匀圆滚,下锅要撒开,防止蹲锅疙瘩。拉面根据不同口味和喜好还可制成小拉面、空心拉面、夹馅拉面、龙须面、扁条面、水拉面等。

十. 山西省 晋中 太谷县 郎枣

郎枣

郎枣分布于山西省太谷、祁县、平遥等地,为当地主栽品种,约占当地栽培总数的80%左右,栽培历史不详,但数百年生老枣树各枣区生长很多,是当地古老栽培品种之一。果实中大,圆柱形。果皮较薄,深红色,果面光滑。果肉厚,绿白色,质地致密,味甜略酸,汁液中多,品质中上,适宜制干,也可加工蜜枣,制干率55.56%。

该品种适应性较强,较丰产,产量稳定,果实大小较均匀,可食率高,鲜枣较耐贮藏,成熟期较早,可在气温稍低的地区发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