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澄迈老城特产 澄迈老城哪里的小吃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澄迈老城特产 澄迈老城哪里的小吃好吃更新时间:2022-04-09 06:40:24

一. 海南省 澄迈 干烧琵琶蟹

琵琶蟹是海南名,学名“蛙形蟹”。因其貌怪异,产地渔民又称之为“琼兽蟹”。其体征为:头胸甲呈蛙形,状似琵琶琴,螯足壮大,对称,前足四对,指节均扁平呈铲状,且具软毛。与其它蟹最大区别是直行而不是横行。琵琶蟹生活于近海10-30米深处的沙底上,多潜伏沙中。海南主要产区在陵水新村港湾一带。每年3月前后为捕捞旺季,这时的琵琶蟹,体大,肉肥,味极鲜美。

用料:

鲜活琵琶蟹2只(重约1。25千克)、葱节25克、姜片15克、蒜茸10克、桂林酱5克、辣椒适量、上汤150克、味精10克、精盐7。5克、胡椒粉3克、白酒10克、生粉15克、生油1千克(实耗100克)、麻油少许。

制作:

1、将琵琶蟹剥壳,除脐洗净,斩掉前足尖尾,敲裂螯足硬壳,每只蟹体分切成六小块,撒少许生粉拌匀。

2、旺火烧锅,落生油至八成热度(约180度),放入蟹块、蟹壳拉油,至七成熟时捞起,拣出蟹壳,倒油回盆。

3、原锅加热,下姜片、葱节、蒜茸、辣椒爆香,倒入蟹块,赞酒,翻炒调匀,加上汤略煮,再入精盐、味精、胡椒粉、桂林酱、麻油,连续翻炒至微干,用湿生粉勾薄芡,包尾油即成。装盘时,将蟹壳,螯足摆边或砌回原形上席。

特点:

原蟹造形,壳红肉白,富具特色,干烧香浓,肉质鲜美。

二. 海南省 澄迈 澄迈瑞溪粽

瑞溪粽子,是以糯米,猪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具有口感酥松,味道清香,吃后不腻的特点.本县瑞溪墟居民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就在墟设摆摊卖粽子,把粽子当作特色小食来经营.

瑞溪粽子主要以八角,桂皮,胡椒,秕谷等制成香料,将香料,白酒,生油,姜汁,蒜头等拌入猪肉,以猪肉做陷.瑞溪粽子如今不但在本县地方小食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海口省城一些大中餐馆也深受青睐,客人赞不绝口.

据了解,瑞溪粽历史悠久,而作为美味小食经营始于明朝。清初建崩溪墟,开张之日,各村各乡百姓,舞狮舞龙,敲锣擂鼓,肩挑车推农产品、小食、手工艺品来开市,其中就有粽子。府县1、各地豪绅商贾前来庆贺,品尝者一致称道:崩溪粽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粽!自此,崩溪粽名声大振。后来琼台书院掌教谢宝来崩溪墟南文村,为曾家修谱题写《南文八景》。谢掌教爱吃崩溪粽,村人裹粽招待他,尔后挑一担粽子往书院答谢。谢掌教认为“崩”寓意不祥,故改“崩溪”为“瑞溪”。瑞溪粽子从此开始扬名。

如今,瑞溪镇包粽子最有名的曾令章家特别好找,随便问镇上一位老阿婆,她们都能给我们指路。

记者来到澄迈瑞溪镇采访,在曾令章家的粽子作坊记者看到,地上已经摆放了上百个刚出炉的粽子,有几位阿姨正在一遍遍地洗粽叶,旁边还有几个大炉子正在煮着粽子,一片热火朝天的情景。

据了解,老曾家包粽子已经包了70多年,是镇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粽子作坊。现在当家的是曾令章,30多岁的儿子曾德宪是老曾家第三代“粽子传人”。

父辈挑担子到集市卖粽子

据曾令章回忆道,家里有一个粽子小作坊,在他小的时候,自己的父亲曾祥龙和二叔曾祥凤就已经在镇上摆摊卖粽子了。不是集市时,父亲和哥哥们就挑着担子到长安、美亭地区卖粽子,有时还坐船到海口东山卖粽子,一家人就以此为生。在他小的时候就已经学会包粽子了,不仅是他,其实瑞溪镇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包粽子。

“那时候我在县城上班,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帮家人包粽子。”谈起过去,曾令章很是动容,老人告诉记者,他们以前煮粽子都用柴火,而现在都用煤,方便多了。而儿子曾德宪是一个“不安定”的人,一直想着将瑞溪粽子传播出岛外。老曾家的粽子个头大、用料足、味道好,现在平时每天能销出去2000个左右,到了端午节这几天,企业、大户订货的单子能下到上万个。

粽叶和鸭蛋都大有来头

老曾家的粽子到底好吃在哪里呢?

据曾德宪介绍,其粽子的粽叶是从海南岛最高的五指山上采摘的新鲜叶子,这样的粽叶包的粽子煮出来有种天然的清香味和淡淡的黄绿色。

粽子里用的猪肉则是屯昌黑猪肉,这种肉经过高温烹煮后,肥肉部分已经化为油脂溶入糯米中,而瘦肉部分也是入口即化。

而粽子内包裹的咸蛋黄更是好吃,鸭蛋来自于澄迈当地的九龙溪所养的鸭子,该溪清澈无比,放养的鸭子吃了溪里的蚌,生得胖乎乎的,下的蛋也有营养。这些鸭子所下的蛋,蛋黄是橙红色的,比普通的咸蛋黄油脂明显要多,但却一点都不腻。

拨开一个老曾家做的瑞溪粽子,热气混合着着清香扑鼻而来。咬上一口,混合着肥猪肉和咸蛋黄的糯米香味十足。再咬第二口,浓郁的香味更是犹如泉水一样喷涌而出……

“现在我父母每天也做粽子,不过现在老人年纪大了,不能长时间劳累,我们都希望他们休息,可是他们总是放心不下,每天都坚持做。”曾德宪为了将老曾家的粽子传出岛内外,做了许多努力,还注册了瑞溪粽子的商标。

曾德宪说,虽然自家的粽子在当地很出名,但是由于包装等问题,目前还没有办法大规模地长途运输远销各地,而且也没正式的品牌,目前他已经开始和别人合伙建设粽子厂房,但是遇到的困难是资金有限。希望当地政府能够支持他,把澄迈瑞溪粽子的品牌打得更响!

三. 海南省 澄迈 澄迈苦丁茶

澄迈苦丁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澄迈万昌苦丁茶是采用先进育苗技术,利用海南五指山区野生千年古茶对树枝条进行人工繁殖和推广种植的。现已培育高产苦丁茶园2000亩,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产品倍受人们青睐。苦丁茶是中国古代药、饮兼用的名贵保健珍品,有清热解毒、消炎利便、减肥抗癌,清肝明目的功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咽喉炎等疾病有明显的疗效。

海南苦丁茶主要分布于海南五指山区热带丛林中,树形很大,最大胸径竟达2.5米,高达50至60米,树龄可达千年,其枝繁叶茂,华盖四蔽,叶面蜡味苦味淡而回甘浓,是一个药物价值极高的苦丁茶品种。据《本草纲目》记载苦丁茶能够有效调节机体代谢功能,明显降低高血脂症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对高血压、高血脂、胆固醇偏高、动脉硬化、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疾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同时又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利便等功能。

每一片野生苦丁茶都是采茶工人从云雾中采摘下来的,可以说是真正的绿色饮品。因此海南野生苦丁茶逐渐成为时下人们的一种消费时尚,当然也就成为游客购买的最佳海南。

四. 陕西省 渭南 临渭区 老城油糕

老城油糕是渭南地区特色小吃之一,是使用油炸的一种糕点,呈椭圆形状,馅一般是红糖或者白糖,吃起来既甜又软绵。老城油糕色泽金黄,细腻柔软,经久而不变色不变质,属天然绿色食品,是油糕中的上品佳作。

五. 河南省 洛阳 老城区 洛阳不翻汤

洛阳不翻汤,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刘振生,现已传四代人。配料有绿豆粉、胡椒、味精、酱油、醋、木耳、粉丝、海带、虾皮、紫菜、韭菜、锦珍、食盐。其特点是味道纯正、酸辣利口、油而不腻。

其做法是把绿豆轻度碾轧(豆子裂成两半为宜),然后在水中浸泡。等豆子泡得发胀后可以去皮了,经过搅拌,豆子的外壳比较容易剥离。将去皮绿豆加水在研磨机里磨碎,里面要加少量的鸡蛋,做成糨糊状。摊不翻的鏊子很特别,直径大概20厘米,厚度有3厘米,摊不翻的火要不大不小。将绿豆糊舀出一汤勺,放在抹过少许油的鏊子中央,然后用一个扁平的方形铁铲将它压平并呈圆周状旋转(很像卖煎饼果子的人的功夫),绿豆糊就在鏊子上形成很薄的一个圆形。大约半分钟后,糊糊凝固了,用铲子将它铲下来,此时它处于酥脆状态,一碰就会碎掉!这个薄饼就叫不翻,刚做好的不翻薄如蝉翼,很像山东的特色煎饼。搁在一旁晾凉后,它会因潮湿而缩小,变成软软的一个薄饼,色泽为黄绿色。因为烙饼的过程不用翻,所以名为“不翻”。

不翻如果没有汤是没有吃头的。这汤做起来简单,吃起来有味。汤的原料是高汤(猪骨汤或鸡汤即可,但不要油糊糊的那层),先在碗里放适量的不翻,然后配适量煮熟的粉条和海带、泡好的金针,少许虾皮、紫菜,一些切成小块的鸡血和榨菜。韭菜要多放些,此汤最适合放韭菜。然后在这些东西上放入一小勺胡椒,一小勺味精,醋要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放。将滚烫的高汤浇进碗中,不翻汤就做好了!这个汤吃到嘴里时,“不翻”软绵不化,嚼之有豆香;汤油而不腻,酸辣清淡,味道纯正,消食开胃。是洛阳本地人吃夜宵的首选。

洛阳历史上小饭馆、挑担一般都是昼夜经营。顺城街刘彦家、吉市胡同张家、南关王新有家、民主街李明仁家经营较为有名。刘彦家的资格最老,民国时期,一家曾出五个担子。解放后,刘彦夫人及兄弟刘乎兰,李明仁和其子李振太还在经营,很受群众欢迎。

六. 海南省 澄迈 美亭香蕉

澄迈美亭乡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以盛产香蕉驰名,是澄迈县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年总产量达17500多吨,其中90%外销于上海、南京、武汉、杭州等地。

香蕉是海南的主要水果之一,海南岛亦为原产地之一。主要分于陵水、三亚、乐东、文昌、琼海、万宁、澄迈、临高等。著名的品种有高把蕉、矮把蕉、油蕉、西贡蕉、粉蕉、芽蕉、蛋蕉等。华南热作两院成功培植的红香蕉,则是热带水果稀有品种,外观好,品位优。

澄迈美亭乡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以盛产香蕉驰名,是澄迈县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年总产量达17500多吨,其中90%外销于上海、南京、武汉、杭州等地。

香蕉的水分低、热量高,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胶质及丰富的碳水化合物(高达20%以上)、维生素A、B、B6、C、E、P及矿物质钙、磷、铁、镁、钾等,其中钾的成份为百果之冠,镁的成份亦高,并被证实有防癌之功。

七. 贵州省 六盘水 钟山区 老城烙锅

场坝是烙锅的发源地。老城烙锅多是街头摊点,这里的小吃很集中,除了烙锅,还有冰浆、冰粉、凉粉、烧烤、特色炒饭和炖饭、汤圆、甜点、卤味等等,甜、咸、热、冷、香、辣,应有尽有。

八. 海南省 澄迈 镜坡南村黑猪

2009年和2012年,海南澄迈分别获“中国长寿之乡”和“世界长寿之乡”荣誉称号。澄迈长寿的重要元素在于这里优质的空气、水以及富硒的土壤。澄迈县位于琼北火山岩石带,土质以红壤和沙土为主,富含硒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产出的农产品和地下水源具有增强抗病能力和延年益寿的作用。这一天赋异禀,让澄迈的农产品品质优越,也让诸多农产品品牌从澄迈扬名。

澄迈县加乐镇镜坡南村的黑猪是海南省优良品种,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坡南村黑猪多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饲养饲料大部分为地瓜藤、木薯、番薯、米糠等传统的饲料,为无公害食品。坡南村黑猪外表以白肚皮、三角形印堂、黑脊背为主要特征。其特点是品种繁殖性能好,适应性强,早熟耐粗饲,肉质细味道可口,历年来都是海南的出口拳头产品。2011年,海南开始着力打造海南黑猪保种选育产业化基地,发展100万头“绿色生猪”养殖项目。澄迈县加乐镇镜坡南村(黑猪)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九. 河南省 洛阳市 老城区 张家混沌

张家混沌

张家馄饨,又称“马蹄街馄饨”。创始人为张须,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1920年,张家馄饨第二代传人张坤对配料和品种加以创新和改进,以白面鸡肉、鸡血、薄鸡蛋饼、吓仁、水粉丝、榨菜等为主料;而以大油、胡椒、酱油、鸡汤、猪肉汤、陈醋等为辅料,冬天配韭黄、大葱,春天配嫩韭、香椿。

流行指数:★★★,价位低廉,大街小巷拐弯就能找到,方便!但因现今竞争激烈,特别是与饺子的较量,最后两败俱伤反而让沙锅面渔翁得利,流行指数有所下降,幸其制作及口感,所以下降幅度不大!秋、冬季有缓冲迹象!

制作工艺:皮儿买来便是,馅儿一般用纯肉,混合青菜的馅儿目的是去除油腻感!

选用材料:白面、肉馅儿、薄鸡蛋饼、吓仁、水粉丝、榨菜等为主料,以大油、胡椒、酱油、鸡汤、猪肉汤、陈醋等为辅料,冬天配韭黄、大葱,春天配嫩韭。

特色传说:相传据一本书上所称,馄饨=饺子=所有面食类的东西。年饺子和面食类的东西没名没份,只得靠在馄饨这棵大树下乘凉,馄饨在不同的地方上也有不同的称呼,四川称“抄手”,广东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便食”,江苏谓“淮饺”,新疆名“曲曲”。

口感指数:★★★★ 配以汤料十足的汤头,肥而不腻,喷香适口,酸辣适宜!

竞争对手:饺子,虽然做工相似,但因在材料及吃法上的不同,所以成为竞相较量的对象!

风味推荐:在洛阳最具盛名的就是张记馄饨,又称“马蹄街馄饨”,经对配料和品种的创新和改进,在洛阳已是家喻户晓。

十. 河南省 洛阳市 老城区 王麻子剪刀

洛阳市刀具厂生产的“王麻子剪刀”是洛阳的传统名牌产品,多次被评为省优产品。目前有60多个品种。其特点是肩宽膀粗,铺钢均匀,软硬都吃,不夹灰、不卷刃、不掉豁,样式美观。产品供不应求,深受用户好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