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花椒是哪个地方的土特产 我国出产最出名的花椒在哪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花椒是哪个地方的土特产 我国出产最出名的花椒在哪里更新时间:2022-04-14 23:19:53

一. 重庆市 江津 江津花椒

江津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江津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津花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江津花椒,重庆市江津市,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江津市种植花椒历史悠久,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所产花椒麻香味浓,并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出油率高,不仅是优良的调味品,而且经加工,可取多种名贵的化工原料。产品在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重庆江津是中国著名的“花椒之乡”,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花椒的传统,早在公元14世纪的元朝就开始种植花椒。江津花椒在几百年前就已经享誉四方,在毛里求斯海岸打捞出的一艘300多年前沉没的荷兰商船上还发现了桶装花椒,仍散发出香气,而桶上依稀可见“巴蜀江洲府”的字样。.

产地环境

江津市四面高山环抱,境内丘陵起伏,地貌以丘陵兼具低山为主。这里多图1江津椒农采收花椒

.雨多雾,空气潮湿,江津人喜欢吃川菜,花椒是必备的调味品,而且花椒还具有除湿、驱风、祛寒的药用功能,为了防除风湿病,江津人对花椒更是情有独钟。同时,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充沛的雨量及其在季节、月份上的分布……这些都为花椒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生产情况

江津市自20世纪90年代起大规模发展花椒,为把小花椒做成大产业,2001年,江津市0引导成立了重庆四面山花椒公司和花椒科研所,依靠科学技术,把花椒的挂果期缩短了一半,对花椒在食品调味、日用化工、香精香料、医药保健等领域的开发进行全方位研究,使花椒深加工项目两次被列入中国国家863计划。他们还开发出了一系列花椒新产品,其中花椒精、微囊花椒粉等6个项目获国家专利,填补了中国国内同类产品空白;保鲜花椒、花椒精油等3个新产品获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重点新产品和名牌产品。在花椒麻素的快速检测方面,江津在国内首创了短时间准确测出花椒麻素含量的技术,在方便面等快速方便食品工业中有所应用。江津花椒提炼出的精油“香气独特,具有清爽、令人愉悦的感觉”,法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集团已经将江津花椒纳入其全球采购体系的原料,江津花椒成为中国第一种进入欧莱雅集团的化妆品原料。下游的产业需求直接拉动了上游的花椒种植。农民种植花椒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江津的花椒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7年,全区花椒种植规模达到50万亩、占重庆市花椒种植面积80.7万亩的62%,分别比陕西韩城24万亩、山东莱芜15万亩高出1.08倍和2.33倍,成为中国最大的青花椒基地。2011年,鲜椒产量达15万吨、销售收入12.3亿元,相当于区域财政收入之总和。.位居中国三大花图2花椒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生产线

.椒基地(重庆江津、陕西韩城、山东莱芜)之首,江津“九叶青”花椒也位列中国四大花椒品种(江津九叶青、汉源贡椒、韩城大红袍、云南大红袍)之冠,并且以每年6667公顷的速度增加。重庆市四面山花椒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民”的发展模式,建起了约667公顷的标准化出口生产示范基地,3330余公顷的绿色生产基地,成为中国国家林业局“全国林业标准化栽培示范项目”。江津花椒产业链的延长,附加值的增加,让花椒成为江津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给椒农也带来巨大的收益。3.3万公顷花椒每年产鲜花椒13万吨,收入可达7.94亿元,可以带动60多万椒农人均增收700余元。2004年12月,国家林业局命名的2004年度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公布,江津市榜上有名,荣获“中国花椒之乡”称号。2005年8月,因其独特的地理来源和质量特色,江津花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江津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审查合格,批准自2005年10月17日起对江津花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5年第150号)。.

保护范围

江津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重庆市江津市人民《关于将江津花椒列为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请示》(江津府文[2004]11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重庆市江津市所辖行政区域。

地域范围

江津花椒产于重庆市江津区境内的白沙镇、珞璜镇、石蟆镇、李市镇、油溪镇、先锋镇、蔡家镇、柏林镇、西湖镇、石门镇、双福镇、永兴镇、龙华镇、吴滩镇、贾嗣镇、杜市镇、朱杨镇、慈云镇、中山镇、嘉平镇、夏坝镇、广兴镇、塘河镇、几江街道办事处、德感街道办事处、支坪街道办事处、四面山管委会共27个镇、街道居委会,总生产面积33000公顷,年产量100002吨。重庆市江津区东邻綦江县、巴南区;西接永川区、贵州省合江县;南靠贵州省习水县;北连壁山县。东西相距83公里,南北相距100公里,幅员面积3202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9-106°38ˊ,北纬28°28ˊ-29°28ˊ。全区最低点海拔为178.5m,最高山峰海拔为1709.4m。江津花椒最佳生长地域为蔡家、嘉平、先锋、李市、慈云、白沙、石门、吴滩、朱羊、贾嗣、杜市等镇(街)。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江津区土壤分为四类(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黄壤土),7个亚类(冲积性水稻土、紫色水稻土、黄壤性水稻土、河流冲积土、棕紫泥土、黄壤土、红紫泥土),22个土属,72个土种,110个变种。森林土壤有1个亚类,7个土属。土壤pH值在6.5-8。土壤肥力状况中等,

土壤发育较浅,中性和微酸性土壤占主要,有机质含量为1.48%,变幅0.915-5.369%。境内四面高山环抱,境内丘陵起伏,地貌以丘陵兼具低山为主,地质结构为“川东褶皱”和“川黔南北构造带”的过渡地带,构造形迹受其影响,轴线多扭曲呈“S”形。

(2)水文情况:江津区共有大小溪河三十八条,流域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其中:长江、綦河、塘河、笋溪河、壁南河、等五条集雨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朱羊溪及驴子溪集雨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属长年性河流,其余源少流短,属季节性的短小溪流。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3)气候情况:江津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早回暖不稳定,秋多阴雨降温快,冬春少雨冬干春旱,易旱易涝。且南北垂直差异大。常年平均气温18.2℃,月季间4-10月平均气温高于常年的平均值,夏季平均气温高而变化不大,都保持在25℃以上,部分地区盛夏8月平均最高气温达33.9℃。冬季1月平均最低气温5.4℃,春秋两季平均气温几乎相等,略高于常年平均值。年均太阳辐射量为361.9千焦/cm2,以8月份最多,12月份最少。日照时数:年均1207.9小时,最多年1628.8小时,最少年951.7小时,一年之中8月份最多,达217.8小时,12月份最少,为30.8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1034.7毫米,夏秋的5-10月降雨量为802.8毫米,占全年的78%,冬春的12-2月份平均为62.2毫米,占全年的6%,从四季变化看,夏季占全年的43%,冬季占6%,7月份最多,为171.3毫米,6月次之,元月份最少,仅17.8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156天,最多180天,最少130天。

(4)人文历史情况:江津文明历史悠久,古属于《禹贡》梁州,周属巴子国,秦届巴郡,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早期文明在这里繁衍,目前已发现固定文物603处,文化遗产丰富。江津素来有“花椒之乡”的称号,自元朝开始种植江津花椒,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为把江津花椒产业做大做强,区委、区政府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突破“分户经营”模式,以“抓大户、建协会、带散户”为重点,积极推行“公司+科研+协会+专

业合作社+业主农户”的运作模式,组建花椒协会服务产业,严格执行«江津

花椒生产基地管理制度»,使江津花椒的生产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农民增收、出口创汇效果显著。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选择境内27个镇、街道居委会的辖区,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T/391-2000)的要求。

(2)品种选择:选用抗逆性强、优质丰产、商品性好、产量高的九叶青花椒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江津花椒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江津花椒生产操作规程》操作。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T/393-2000)和《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T/394-2000)。为了保证江津花椒的品质特色,尤其要注重以下环节:A.花椒生长期的田间管理。①适时移栽:选择健壮花椒苗,一般高度在30公分以下,于每年秋季或春季栽植,栽植规格为3×2米,亩栽110株,栽后浇透定根水。②灌水:栽后一周检查成活情况,如有缺窝,要及时进行补栽,如土壤较干燥,苗子嫩枝出现萎蔫,应及时灌水,以湿透根系周围土壤为宜。③定干:定植成活后,主干保留50-60厘米,剪去上面部分,保留剪口下面的饱满芽,同时剪去距地面30厘米范围内茎干上的侧枝。④施肥:苗木成活抽稍后至试花结果前施肥,在做到氮、磷、钾配合,适当偏重氮肥的用量,以促进树型的生长。一般每年施3次,分别在2月上、中旬、5月上旬和7月中、下旬施用,每次施用适量农家肥如清淡禽畜粪水每株2-3公斤或加花椒配方肥(氮、磷、钾和有机肥质总含量50%)20克,各种肥料均施在距花椒树脚周围20-30厘米的窝盘内,先开沟或挖0,施入肥料后用土覆盖。试花结果后施肥,要

随着树体的增长逐渐加大用肥量,并适当偏重磷、钾肥的比例,还要增施钙肥。一般每年施肥3次,分别在2月上中旬、5月上旬和采收后(7月中下旬)进行。前两次每次每株施花椒专用肥100-200克(在此范围内根据树体的大小酌情增减),后一次每株施花椒专用肥150-250克。其中2月上旬和采收

后两次施肥时还应结合施用适当有机肥,如每株施禽畜粪水3-4公斤等。各

种肥料均施在花椒树脚周围、距树脚30-40厘米的窝盘内,先挖小沟或0,

施入肥料后用土覆盖。⑤除草:除草时间一般在施肥前和病虫越冬时(11-12月)进行。人工除草,一般结合施肥进行。在杂草初生,雨后土表板结,施肥前进行人工除草,可以收到松土保水和防除杂草双重效果。药剂除草:在杂草滋生严重,劳力打紧时可采用化学除草剂除草,亩用10%的草甘磷500ML在早上露水未干时喷雾防除杂草。⑥修剪整形:花椒修剪总的要求是:通过采用多主枝和短截为主的方法,达到层次清楚,骨架枝安排合理,枝序分布均匀、通风透光、早结丰产的目的。修剪树形常见的有开心形、杯状形、塔形和扇形四种。B.坚持以预防为主、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花椒生产中,首先要采用科学先进的农艺措施、生物措施和栽培管理技术,消灭和减少病源和虫口基数,避免或减轻病虫为害造成的损失,能不用药的尽量不用药,能使用生物农药的尽量不使用化学农药。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从严掌握用药剂量和用药安全期,避免农药残留造成对花椒品质的影响。

(4)产品收获:适时采收,待花椒生长达到八成熟开始采收,将采收的鲜花椒果皮晾晒后去除残存的种子、叶片、果柄等杂质,分级定量包装上市或经精选、加热杀菌、清洗、真空包装、冷藏加工保鲜上市销售。

(5)生产记录要求:江津花椒生产的全过程,必须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要求花椒成熟度达到八成熟左右;鲜绿色或黄绿色;具有鲜花椒固有的滋味和气味,无异味;保持鲜花椒原型,无破碎粒、霉粒、腐烂粒;无粗枝大叶,无花椒刺,允许有少量细枝叶和细蒂柄,无其它外来杂质。

(2)内在品质指标:江津花椒的挥发油大于等于2.5%,总灰分小于等

于10%,酸不溶性灰分小于等于5%,麻味素大于等于8mg/g。

(3)安全要求:江津花椒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香辛料》(NY5323-2006)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江津花椒的销售包装上的标志,按GB7718-1994的规定执行;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规定,包装袋密封后,不允许有漏气、破损现象,每个零售。

二. 河南省 安阳市 林州 林州花椒

林州花椒是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的。“林州花椒”凭借南太行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等条件,果实色红、粒大、肉厚、味浓、质优而闻名海内外,素有“十里香”之称,林州市也曾荣获“中国花椒之乡”称号。

林州市地处南太行山区,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种植花椒。借助国家“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林州市积极引导山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大红袍”品牌花椒树种植,既绿化了荒山,又为山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近年来,林州质监局以“林州花椒”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培育争取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林州花椒”产业的发展壮大。一是推动市政府启动了林州花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申报程序,将林业技术人员分包到村对口帮扶服务,进行品种改良和技术服务;二是推进花椒标准化种植,标准化工作人员结合气候条件和产业特点,制定了“林州花椒”生产技术规程,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助椒农规范标准化生产、加工;三是加快花椒种植基地建设,结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支持,鼓励椒农发挥地理优势,发展花椒种植。全市花椒栽植面积近10万亩,形成了80余个种植基地,辐射带动了3万余农户,年产量达150万公斤以上。花椒种植已经成为林州山区群众真正的“摇钱树”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聚宝盆。

三. 黑龙江省 黑河 五大连池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新西兰独资黑龙江新鹤王乳业有限公司是由新西兰洪洋集团独资创建的外商独资企业,新西兰洪洋集团是一家以投资房地产、畜牧养殖(牧场)、皮革加工、国际贸易、乳品研发等多元化的投资集团,2003年底投资并购原五大连池鹤王乳业集团,进军中国乳品制造业。

鹤王品牌曾是中国乳品十大品牌,鹤王商标获得“黑龙江省著名商标”,曾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出口的乳品企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在海内外获得过良好声誉,生产基地位于刚刚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连池市,该地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工业污染,水草肥美,矿物质丰富,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冷矿泉产地之一。该地区又地处北纬48度,是优良高产黑白花奶牛的理想饲养地带,由该地区饲养奶牛所生产的新鲜牛奶既无污染又富含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元素。是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生产基地。

四. 四川省 绵阳 江油 川味花椒肉

川味花椒肉,冷菜,麻辣味型。特点:颜色金红,麻辣干香。烹制法:炒、收汁。此菜冷吃最好,宜于下酒。

川味花椒肉的原料:0g

猪肉、干辣椒、花椒、白糖、绍酒、汤、酱油、菜油、葱、姜、盐。0g

川味花椒肉的做法:0g

1、把瘦猪肉洗净,切成2厘米的方丁,用盐、绍酒、葱段、姜(拍松)、酱油与肉丁拌匀,腌渍15分钟。干辣椒去蒂去籽切成节。0g

2、炒锅内放菜油烧至八成热,将肉丁放入炸约4分钟捞起(不要把水气炸得过干)。0g

3、锅内留菜油少许,放入干辣椒、花椒、葱、姜炒,把肉丁倒入,加少许白糖,煸炒添汤烧开入味,收干汁即可。0g

操作要领:此菜做法中的收汁不是一种烹饪方法,而是成菜前的一个环节,不仅有芡汁的要收,一些干烧类的菜也要收。0g

五. 四川省 遂宁 蓬溪 蓬溪青花椒

蓬溪青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蓬溪青花椒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技术成熟。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蓬溪青花椒产业发展,将该产业列为“产业强县、绿色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我县在28个乡镇种植蓬溪青花椒12万亩,已挂果面积达2万亩,年产青花椒1万吨,总产值上亿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蓬溪青花椒 四川省蓬溪县现辖行政区域 《蓬溪县人民政府关于“蓬溪青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报告》,蓬府〔2013〕65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921/T1.1~1.3-2013《蓬溪青花椒》

蓬溪青花椒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当地地方品种“竹叶青”。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300m至500m,土壤为紫色壤土或沙壤土,透气性好,土壤有机质含量≥1%,pH值6.5至8.5。年均降雨量800至900mm,年均日照时数1400小时至1500小时。

三、栽培技术

1. 种苗繁育:以种子繁殖,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容器育苗移栽。

2. 栽植:春季在2至3月栽植,秋季在9至10月栽植。栽植密度每667㎡(亩)≤110株。

3. 整形:采用“以采代剪”,形成外展内空、杯状树形。

4. 施肥:以施有机肥为主,成龄树每年每株施入腐熟有机肥≥20kg。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及晾晒

1. 采收:商品果采摘时间为每年的7月上旬至8月上旬,当果实色泽碧绿、果皮上的油囊凸起呈半透明状时选择晴朗天气进行采摘。留种的在每年9月中下旬采摘。

2. 晾晒:采用自然晾晒至含水量≤10%。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果实颜色碧绿,果粒圆大均匀,果皮肉厚表面油囊密生,油腔多而密,内果皮光滑,薄革质,多数与果肉分离而卷曲;香气浓郁持久,麻味纯正。自然脱籽率≥85%。

2. 理化指标:

水分(%) ≤ 10.0

总灰分(%) ≤ 4.1

总挥发油含量(ml/100g) ≥ 6.8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六. 四川省 凉山 越西县 越西花椒

越西花椒有着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在清代、民国时期就有栽种,其产品有正路椒、岩椒、高脚椒等几个品种,正路椒俗称红椒,是栽培的主要品种,因其色鲜、味正、浓香、味麻、芳油含量高而盛名。1972年,全县的花椒总株数达80余万株,年产量约25吨。花椒这一农村家庭副业随后在顺河、新民、城关、中所、普雄等地迅速发展。1979年,在广州的农副产品博览会上,越西贡椒脱颖而出,一举夺得质量评比第一名,确立了其优势地位。1983年,县委、政府把花椒生产列为农村经济翻番,建立“两亩找钱地”的一个致富项目,极大地促动了花椒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了广大农民平稳增收的一个好路子。1990年,全县花椒总数为358.9余万株,年产量约71吨。

花椒成熟时节,外地客商纷至沓来,大街小巷顿时沸沸扬扬,甚是热闹。越西花椒迅速抢滩重庆和乐山、夹江、眉山、洪雅等大中城市,赢得了较好的市场口碑。在同类产品中,越西花椒的价格往往要高出其它产品1——5元,形成了竞争优势,许多商家纷纷打出了“出售正宗越西花椒”的标牌,质优、味醇、色鲜,越西花椒在市场中得到了一致的共识和好评。

七. 重庆市 丰都 董家花椒

董家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董家花椒是重庆市丰都县董家镇的。董家花椒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董家镇决定把花椒产业打造成为该镇的一大亮点,其优势明显,一是董家镇花椒种植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二是花椒种植所需要的劳动力少,种植技术含量不高,正适合董家镇青壮劳力不足的特点;三是董家镇区位优势显著,地处县际交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条件。目前该镇花椒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1000余亩。

近年来,丰都以董家镇、树人镇和湛普镇等几个花椒基地乡镇为中心,结合森林工程建设,做大花椒产业,全县花椒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

2013年,丰都县董家镇农业服务中心申报的“董家花椒”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568981。

丰都县董家镇农业服务中心

12568981

花椒(调味品)

八.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九.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十. 陕西省 咸阳 淳化县 淳化花椒

花椒性温,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的作用。春季适度食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发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