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博山特产美食 博山小吃推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博山特产美食 博山小吃推荐更新时间:2022-04-08 23:01:46

一.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炸春卷

炸春卷

炸春卷,是一道博山本土时令菜。博山春季盛产香椿芽,清香扑鼻,远销海外。此菜春天放椿芽,其他季节放韭菜,外皮要炸酥、炸透,内里又要保持香椿芽的真味。所谓“淡中求美、清中求鲜、清鲜者即能脱俗超尘而真味出也。”上菜时带碗高汤,一来可使春卷酥软,二来可去掉油炸的异味。

二.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淄博陶瓷

淄博陶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位于鲁中部的新兴工业城市淄博,是古齐国的都城,是驰名世界的瓷都之一。这里生产的琉璃品和陶瓷制品不仅享誉国内外,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从发掘的北辛文化遗址看,早在公元前5100年,山东就有了制陶业。到公元前4000年大汶口文化时期,山东的制陶技艺已达较高水平。从出土的大汶口彩陶看,慢轮成型,能塑造鬻、鼎、觚、豆、钵、罐、盘、背壶等多种器形,能用土红、赭石、白垩士、碳黑等颜色在陶器上用直线、斜线、弧线精细地勾绘出各种规矩整齐的几何形纹、花瓣纹、八角星纹等图案。可以说,大汶口文化时期,这里已成为山东制陶的良好开端。而稍后的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2600年——前2000年),山东制陶业已可以生产黑色磨光、薄如蛋壳的黑陶,表明山东的制陶技艺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淄博陶瓷,据文献记载,盛于宋代(960年前后),“居人相袭善为陶”,遂有“瓷城”、“瓷都”的誉称。近几十年来,当地政府从继承祖国遗产和发展淄博经济出发,始终把陶瓷产业作为淄博的经济龙头来抓。近年来,“国际淄博陶瓷琉璃节”的连续成功地举办,使本已闻名于世的淄博陶瓷、琉璃成为海内外市场的-货。淄博的陶瓷、琉璃业在新科技的刺激下,在保存、继承传统工艺,不断挖掘恢复失传特色产品的基础上,大胆、成功地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新材质,开发新产品,使淄博陶瓷琉璃真正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一般说,淄博陶瓷是淄博陶瓷和琉璃的统称。如果按其工艺和产品,淄博陶瓷和琉璃又有不同的历史和特点。下面,我们分类简述。

淄博美术琉璃又称“料器”。它是以博山当地盛产的琉璃料条加工制作而成各种工艺美术晶的统称。史志和当地古代琉琉炉遗址发掘所得证实,博山美术琉璃的成批生产,至少已有600年的历史。明代万历年间,博山一带,料炉遍地,已是中国琉璃工艺晶的主要产区,清初,博山的琉璃制品“北至燕,南至百粤,东至高丽,西至河外,其行万里。”(清·孙廷铨《颜山杂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诏令内务府造办处设立玻璃厂后,每年召博山琉璃工匠赴京服役,博山琉璃技艺遂流传北京。当时博山西冶街的城门上有“珍珠玛瑙翠,琥珀琉璃街”十个大字,很能说明博山琉璃的特色和当时玻璃业的盛况。

博山美术琉璃种类很多,主要分为料兽、刻花、花球、珠帘等大类。博山料器以历来能逼真地仿制各种玉石、玛瑙、珊瑚等宝物的材质而闻名,主要品种有晶莹夺目、色彩艳丽的各种琉璃花球和古朴凝重的鸡肝石料制成的花瓶、文具,在国外颇受欢迎,另外。黄玉般的鸡油黄也是难得的珍品。其他如各种套料雕刻的花插、烟缸、灯具以及各种料珠、手镯、挂坠等,更具有浓郁的民族和民间色彩,现择其要者述之:

料珠是博山所产各种形式琉璃珠子的统称,因规格、制作工艺和价格档次不同分为三类:米珠类,又有圆珠、莲子珠、顼琏珠、瑶珠、佛珠等品种,而每个品种内又有多种形状和规格之分。如圆珠即有小米珠“二六”,“五钱”、豆型珠、帘子珠、建珠等10余种规格。擀珠类,形态和色泽都较特殊,工艺技术难度更大,以仿制各种名贵玉石为特色,有仿珊瑚珠、红玛瑙珠、松绿珠、猫眼珠、凤眼珠、猴珠、灯笼珠、料渣珠等等。管珠类,用拉制成细小的空心琉璃管切割而成,因管径的粗细、切割的长短、管料的色彩各异,也有多种规格和色泽。料珠是博山琉璃制品中历史久远,花式规格丰富、产量最大、最有特色的一个品类,长期以来一向是各民族各阶层人们所喜爱的装饰品。今已为国家规定应保证供应的民族必需品之一。

料兽是博山琉璃制传统小型儿童玩具之一。它以狮、虎、狗、马、牛、猴、羊等为题材,长不足寸,塑形古拙冼练,憨态可掬,头部特大,四足粗状,身背板平,艺人们戏称为“小板凳。”用色则大红大绿。也有一种体形较大,重达二三斤的,当地人称为“狮豹”。它色彩艳丽,形色生动,有民间狮舞之风貌,是传统料兽的代表作。博山传统料兽,民间文化特色浓郁,雅俗共赏,不仅在民间流传极广,而且也素为国内外美术界、民间艺术界和民俗学界人士所共珍。

料玉盆景是博山美术琉璃品种之一,用玻璃料制成仿玉石纹采下端带有小孔的花瓣、叶片和枝干,以细金属丝串缀成整枝花木,放入花盆而成,宛如名贵玉石雕刻的仿玛瑙、珊瑚、茶晶、紫晶、芙蓉石等的花朵,仿墨玉、岫玉、金星石等叶片,是观赏性的装饰工艺品。

堆花料器是博山美术琉璃传统品种之一。在刚成型的器物需要装饰花纹的部位,迅速粘上软化好的色料,并立即用钳、剪、铁片等小工具以拉、剪、搓、塑等方法塑出多浮雕似的花、叶或禽鸟等形像,稍加整形后放入退温箱内逐渐冷却即成。器形简洁流畅,花饰自然生动,可作为花瓶、花插、烟具、台灯座等,既可实用又有观赏价值,是一种普及性的琉璃工艺美术品。

套料刘花也称“套料雕刻”、“套色琉琉雕刻”。以两层以上彩色琉璃高温融套制成器皿的坯胎,经退温冷却后,再用传统的玉石雕刻技艺用器表按设计的图案逐层精心雕磨,刻掉图案以外的套料,保留最内层色料,衬托出已刻好的不同色料层的图案花纹,具有浮雕艺术效果。最后再经抛光,整个器身和不同色彩的花纹都晶莹滋润,宛若玉雕。器形虽多为壶、瓶、罐、坛、盘、盒等,但一般都不作实用,是一种较为贵重的陈设工艺品。“套料雕刻”是博山美术琉璃品中独具特色的雕刻品种。

鸡肝石是博山美术琉璃品中特有的一种著名色料,因其色如鸡肝、纹如佳石而得名,特点是在大片紫红色中隐有姿态万千的黑色斑纹,有的如重峦迭蟑,云影水痕,有的如古木奇石,繁花纤草,天趣盎然,令人遐想。它最适合制作格调高雅的器物,如成套文房用具,既是实用品,又是古朴凝重、典雅大方的案头陈设艺术品,历来受国内外文化艺术界人士珍爱,并多次作为高层次工艺品参加全国和国际展览,广受赞誉。

鸡油黄博山美术玻璃中名贵色料之一。它光泽晶莹如玉,滋润欲滴,色黄似鸡脂,艳丽而不浮华,天然玉石中无此色,所以愈益显得珍奇。此料多用以制成造型古朴端庄的瓶、壶、罐、盒、盘等器皿,刻以浮雕花纹。含蓄蕴藉,格调高雅,是盛销的高档美术琉璃工艺品。

淄博美术陶瓷淄博陶瓷与琉璃并称双珍,且历史比琉璃要早得多,称誉海内外的时间也长得多。在宋代,淄博被誉称“瓷都”,不仅因其遍地瓷炉,居人相袭善陶,陶瓷产品丰富,更重要的是研制生产出了“两点瓷”(也称“油点瓷”或“天目釉”)、“茶叶末釉”等历来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的稀有瓷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淄博人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除恢复了几种历史失传的名贵色釉,成功地仿制了“龙山文化”的蛋壳陶之外,还创造了“红金晶釉”、“鸡血红釉”、“金星釉”和几十种黑釉变化釉。在陶瓷彩绘基础上,解决了自古以来乌金釉上不能加彩绘的难题,种类不断丰富,各种浮雕、堆雕、圆雕题材广博,人物、动物、花卉、博古文物,式样俱全,园林陶瓷古朴而新颖。并首创粉装饰画挂盘和人物肖像刻瓷挂盘,多次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时赠送外国国家元首的礼品。

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下“雨点釉陶”。“雨点釉陶”产于博山,始于宋代,因漆黑的釉色表面上星布着斑点而得名。如果用雨点釉陶器盛茶水,则斑点便象金星般熠熠发亮。雨点釉陶当时盛行于世,并流传东瀛,为日本人所珍爱。其后,全国兴起青花白釉瓷,油滴瓷制作技艺逐渐湮没失传,后人虽曾多次努力试验,但仍未恢复。本世纪20年代,著名博山陶瓷艺人侯相会经多年反复探索实验,直到1936年才取得成功,博山“雨点瓷”自此扬名海内外。其技艺特点是:在点亮似漆的底色上,疏密有致地遍布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的银白色圆点,以茶水入器,器内金光熠熠,如注入清水或白酒,则银星闪耀,映日视之,晶莹夺目,器形端庄凝重,古抽朴雅,有宋代遗韵。现在侯老艺人已谢世,幸喜绝技后继有人,博山美术陶瓷厂生产的雨点釉陶器有双龙瓶、天球瓶、柳叶瓶,以及盘、盏、茶具、文具、酒具等种,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三.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石门香椿

石门香椿

石门种植香椿有上百年的历史,地头堰边,农民房前屋后都有香椿种植。近年来,该景区有把香椿种进了大棚,延长了香椿上市期。香椿年产量达万余吨,成为远近闻名的“香椿之乡”。

四. 湖南省 长沙市 望城区 先锋乡里美食

“乡里”牌系列肉制品作为湖南,已拥有腊制品系列、熟食系列、礼盒系列等三大系列六十余个品种。“乡里”牌腊肉、瘦肉、香肠、腊鸡、腊鸭、腊鱼等产品深受大众喜爱,四喜礼盒、六顺礼盒、十全十美礼盒成为人们送礼时尚,“乡里”牌系列肉制品荣获湖南省“质量信得过产品”、“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牌”以及“消费者购买首选品牌”等多种荣誉称号。 公司地址:湘潭市高山乡路怀义亭 邮 编:411100 电 话:0732-2371187 2371340( 长沙)

五.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软烧豆腐

软烧豆腐为博山地区家常名菜,博山自古就以生产豆腐而闻名。博山豆腐色泽淡黄,软嫩适口,味美清香。博山豆腐采用“酸浆”点脑,而不用普通的“盐卤”点浆法,因而成品外黄内白,无卤苦味,细嫩瓷实,宜于造型。博山“软烧豆腐”就是采用这种豆腐制作而成。

作此菜用芝麻油起锅炒糖色先使主料上色,再加多种作料慢火煨使之入味。

食材

主料:豆腐(北)750克
调料:味精2克 花椒8克 白砂糖50克 小葱5克 姜5克 黄酒5克 酱油15克 香油50克

制作流程

1.豆腐入屉蒸透,削去四边黄皮,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 豆腐

2.将豆腐块放入温水锅内用小火炖煮,至浮起时捞出控净水;
3.炒锅内加芝麻油,中火烧至六成热,放入花椒略炸,呈黄色时捞出不用,加入白糖25克,改用小火炒至红色时,放入豆腐炒匀;
4.待其上色后,即将葱丝、姜丝、酱油、黄酒、味精、清汤、白糖放入,用慢火煨;
5.并随时晃动,以免糊底,至豆腐呈枣红色,汤汁稠浓时,淋入花椒油即成。

制作提示

1. 豆腐去皮,洁净细嫩,飞水可去豆腥味,兼致成形,不易碎烂;
2. 传统风味,不可勾芡,文火慢,使之汤汁浓稠。

六. 北京市 通州区 北京特产美食

北京美食

七.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连翘

博山连翘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博山连翘

博山区有机农产品行业商会

11022631

连翘(中药材)

八.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酥锅

博山酥锅是一种传统的时令、节令菜肴,盛行于冬季和春节期间,传 说是清朝初年颜神镇一位叫苏小妹的妇女创始,故菜名定为“苏锅”。又因此 菜用醋较多,以肉鱼骨刺酥烂为主要特征,“苏”“酥”谐音,遂改名为“酥 锅菜”。由于酥锅菜用料广泛,食用方便,香酥可口,再加易学好做,以至广为流传 ,现已传至周村、淄川、张店、临淄、济南等地。酥锅的原料主要有白菜、藕、海带、冻豆腐、鸡、鸭、肉、鱼、排骨、猪蹄 等,须依次分层摆放,调料有醋(使原料酥烂)、糖(中和诸料之味)、黄酒 (除腥臊)以及香油、酱油、盐、葱、姜、八角、花椒等。制做时先用急火烧 开,然后用文火烧至肉鱼骨刺酥烂为止。离火凉透后,随吃随取。( 淄博)

九.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池上桔梗

池上桔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池上桔梗,产于池上镇。池上镇是淄河的源头,是山东省淄博市特级水资源保护区。这里,地面水丰富,远离污染源,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为桔梗的健康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桔梗作为特色蔬菜,吃起来口感好,深受市场青睐。目前,桔梗需求量不仅在国内市场呈大幅度增长趋势,而且风靡了韩、美、日等多个国家。

为了池上经济的繁荣,为了致富路子的拓宽,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先后建起了20多家桔梗食品加工企业,形成了桔梗生产基地与桔梗加工企业互动的良性循环。其中,6家大中型企业已经赢得独立的进出口权,年加工各类桔梗1.5万吨,桔梗产品上万吨,实现年出口创汇600多万美元的目标。

池上桔梗的今天如此辉煌,可有几人知道它昨天的故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慢慢地回溯一下它的昨天吧。

三十年前,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在池上公社乔-与药材站李站长的指导下,桔梗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悄悄地来到这片地杰人灵的沃土上。

据说,桔梗种子的来历很不寻常。最初的桔梗,是野生的,很稀少。为了大面积发展桔梗,李站长背上干粮,独自爬山涉水,踏遍了鲁山的山山岭岭。他一个葫芦头一个葫芦头(成熟的种子外壳像葫芦头,小小的种子藏在里面)的采集,终于累积了半茶碗(相当于1两)桔梗种子。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他终于可以下到村庄,实现大面积发展桔梗的愿望了。

前面已经说过,适值割尾巴年代,庄子里(文中村庄、村民的称呼会随着年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时,村叫庄,村民叫社员,村长叫大队长)尽管入不敷出,可是大队长们在是否接受种植桔梗这件事上还是慎之又慎。这时,生我养我的小村庄吴家台勇敢地接受了桔梗试种的挑战。有幸的是,挑战的生产队还是我家所在的三队。

当时,走集体化生产的道路,村庄里多数土地由分队长领着集体种植,只有少数偏僻的土地派专人管理,种植点经济作物,方便年终给社员们分红。我们生产队也不例外,偏僻的念珠峪成了经济作物种植点。念珠峪由山谷及两边的山脊组成,土壤十分贫瘠。

没想到,这里竟是天然的桔梗之家。它的到来,尽管没有得到轰轰烈烈的欢迎,却也凭着一股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片土壤里发芽、扎根,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

1978年,三中全会召开了,我家所在的生产队实行了小组承包制。土地包产到户,意味着桔梗也要走向千家万户了。面对桔梗这个刚刚落户的新生事物,多数社员不愿接受它,怕它给自己惹麻烦。这时,爸爸和少数社员壮着胆子从队里领了种子,回家尝试种植。自然,我见证了桔梗艰难的生产发展史。

看得出来,经过几年打交道,爸爸对桔梗已经有了浓厚的感情,摸到了不少种植桔梗的门道。为了大面积种植桔梗,爸爸承包了村边最平整的土地育苗。出苗后栽植,桔梗的适应性就很强了,山坡、平地都可以。育苗时却乐观不得,土地越肥沃越好,地面越平整越好。

爸爸先在家中精心培育种子,直到种子冒出了白花花的芽儿,我们才去田里播种。土地早被爸爸打成一畦一畦的等着了。这时,我与爸爸再一一地平地、施肥、浇水、撒种、盖土,再细细地罩一层薄沙……扯得远了,其具体的管理,如出苗、栽植、拔草以及后期的切片、晒干都需要相当精细与耐心的,这里先不一一叙说了。

凡是新生事物,一旦得到市场认可,自是十分受宠的。这时,作为药材被认可的桔梗,一下子被宠起来,桔梗种子立刻昂贵起来,30元1斤也不容易买不到新鲜种子了。看到了喜人的收获,村民们家家户户开始种植了。不过,这东西发展起来慢,至少两年才有收获。

这是桔梗的第一个辉煌年——八十年代初期。

历经几年的风吹雨打,村民的脸上渐渐绽开了笑容。

好景不常,货多成灾。村民大面积种植桔梗了,桔梗的销路却没有扩大。一段时间里,桔梗出现了臭市现象。晒干的桔梗片儿由1.5元1斤迅速下跌到了0.09元,还必须用粗筛子把里面的小片儿、碎末儿全部过滤掉。村民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精心侍弄的药片儿从筛子大大的网眼里纷纷落下时,自己的那颗心也淅淅沥沥地流血了……

渐渐的,村民种植桔梗的少了。看到这种光景,伤感的我不禁惴惴地想:可爱的池上桔梗啊,你还有明天吗?

慢慢的,在镇政府与杰出人士的不懈探索中,池上桔梗拓宽了市场渠道——桔梗由单一的神奇药材变成一种美味佳肴。此时,新建的池上食品加工厂适时地兴建了桔梗半成品车间,可以吸纳部分滞销桔梗了。

村民们收获桔梗后,首先挑选优质产品供应出口业务,再挑选二等品刮皮后卖给食品厂。然后,把剩下的桔梗刮皮、晒干。最后,唯有刮皮刮下来的茅根才被切了、晒干,当作药物卖了。

这时,无论鲜桔梗,还是刮皮的干桔梗,它们的主要市场在韩国,都是出口创汇项目了。

这是桔梗的第二个辉煌年——九十年代初期。

市场的再次繁荣,刺激着村民再次大规模的种植桔梗了。

可是,市场规律就是不近人情。大家经过几年的努力,都认为可以大赚一把的时候,桔梗的价格再次大幅度下跌。鲜桔梗由3.5元钱1斤一下子跌到0.35元,刮皮、晒干的桔梗,也由原来的5元1斤跌到0.50元。村民的心,再次寒了……

不过,执着聪慧的池上人,面对桔梗的几起几落,始终不抛弃不放弃。当桔梗已经走上餐桌,当桔梗再次卖不出去的时候,池上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开办桔梗深加工企业的美好前景。他们想到了,雷厉风行地干起来了!十多年来,池上桔梗深加工企业已经由当初的1家2家,发展到如今的10家20多家。出口创汇,已经由单一的韩国发展到美国、日本……

桔梗的深加工解除了村民大面积种植桔梗的后顾之忧,村民们也可以大刀阔斧的干一场了。几年来,鲜桔梗的价格年年提升。今年的价格一路狂飙,竟然到了7元钱1斤。村民们喜上眉梢了。

这是池上桔梗的第三次辉煌了——2011年。

池上桔梗,前景无限好。

为满足桔梗市场的各种需要,我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池上桔梗的优良品性。村民们严格按照规范的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将产前、产中、产后过程全部纳入了标准化生产轨道。

现在,池上桔梗已经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产品。当前,我镇桔梗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年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

池上桔梗的生产,已经坚不可摧。同时,它大大带动了周边地区或者外省的桔梗生产。如果细细地追溯起来,你会发现远到安徽或内蒙的桔梗,它们的老家也在池上,他们的老0就是那半茶碗种子中的一颗。

目前,池上已经成为博山区首批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桔梗集散中心。作为池上人,我们为此而自豪!

十. 澳门 官也街—美食集中地

氹仔岛官也街是一条“食街”,官也街是昔日葡人聚居地,今日已成著名食街。在窄巷间放眼望去,栉比鳞次的招牌让人眼花缭乱。木偶,公鸡,小飞象等葡国餐厅装修各具性格.巷头的雪糕店,大菜糕、木糠布丁也是官也街的魅力之源。再加上鼎鼎有名的大利来猪扒包,咖喱鱿鱼,誠昌水蟹粥,澳门著名的牛肉干、杏仁饼等美食手信,官也街已成为了各位来澳的饕客们必去的场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