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邻水县正宗土特产 邻水县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邻水县正宗土特产 邻水县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4-08 19:48:35

一. 重庆市 彭水县 彭水辣椒

彭水辣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彭水辣椒是重庆市彭水县的。彭水辣椒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彭水自治县立足当地气候特点,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辣椒产业打造成全县增收工程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3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辣椒管理协会申报的“彭水辣椒”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422866。

二. 重庆市 彭水县 彭水西瓜

彭水西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彭水西瓜是重庆市彭水县的。彭水县西瓜供不应求,销售到市内外各大市场,善感西瓜以优良的质量,赢得了大众喜爱。彭水西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芦塘乡鞍子岭村的土质以砂土为主,适合西瓜的生长,而且昼夜温差较大,种出来的西瓜糖份高。2012年,该乡栽种西瓜1200亩,2013年栽种面积增加到1400亩。

而在彭水县善感乡,西瓜更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该乡发展3500亩优质西瓜,实现亩产3000公斤,总产量10000吨,总产值1500万元,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西瓜供不应求,销售到市内外各大市场,善感西瓜以优良的质量,赢得了大众喜爱,群众得到丰厚的回报。

2013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瓜协会申报的“彭水西瓜”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422865。

三. 重庆市 彭水县 靛水萝卜干

靛水萝卜干是重庆市彭水县靛水街道的。靛水萝卜干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3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靛水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申报的“靛水萝卜干”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405996。

四. 重庆市 彭水县 心肺汤圆

心肺汤圆

四川彭水县的风味小吃,以糯米粉制皮,将豆腐干、冬菜切碎,用猪油炒后制馅,煮熟配上卤煮的猪心、猪肺及多种调味料而成。食用时,再调以葱花、蒜末、花椒粉、辣椒等,鲜香可口。

五. 甘肃省 天水 清水县 清水扁食

在地处天水市东北的清水县城,扁食作为当地居民早餐中最受青睐的小吃,其选料考究,烹饪过程复杂,入口滑爽,风味独特,在全国其他地方早餐中绝无仅有。

清-食又因清水居民中回族等少数民族居住较多,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有汉族的荤扁食和回族的素扁食两种。汉族荤扁食的烹制分炒、包、煮、调四个过程,炒指的是炒大肉(猪肉)臊子。取上好的五花肉,起一厘米薄厚的长条,一刀一刀切成肉丁,配以盐、醋、酱油、料酒等各种调料腌制片刻,再用慢火炒制,火候要掌握得不大不小,大则糊,小则无色;包扁食是先将机压或手擀的面切成大小合适的梯形面片(饭店中多是压面机压制的面片),放一沓面片在手掌上,抓少许韭菜末,一折、一挑、一弯、一捏,变魔术般包成了耳朵状的扁食;煮扁食也很讲究,要煮的恰到好处,一般滚过两水便可出锅;调指的是将盛在碗里的扁食浇上精心炒制的大肉臊子,放些许葱花,调上油泼辣子、醋、盐,一碗色、香、味俱佳的清水荤扁食便呈现在你的面前。与荤扁食相比,回族素扁食讲究清淡味鲜,其烹制是用芹菜、萝卜、豆腐、韭菜等为馅,捞在碗里配以豆芽、菠菜等,浇上一勺纯胡麻油,调上辣椒、醋、盐即可食用。清水县东部的山门、秦亭等乡镇盛产-,当地群众用麻籽仁和豆腐为馅所作的麻腐扁食尤为清-食中的珍品。

“扁食”与“遍食”谐音,是人们寄希望生活更加美好,遍食天水美食之意,因此,逢年过节吃扁食已成为清水人民的传统美食。

六. 山西省 吕梁 文水县 山西砖雕

在山西历史上,砖雕在民居中的大量运用与晋商的崛起密切相关。经济富裕后的晋商竞相显贵夸富,兴起讲究建房规模和雕刻装饰,使得原来只用在宫廷、庙宇等建筑之上的砖雕进入民居。砖雕装饰大都采用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等手法传达吉祥寓意,表达人们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对家族兴旺的企盼、对富裕美满生活的向往、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追求。民间工匠将这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寓意深刻的美好祝愿赋予了丰富的想象力,将其绘出图案来,然后再按照图案与工艺程序进行制作。

作为民居建筑的重要装饰艺术,由精湛的技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艺术手法熔铸而成的砖雕,清新质朴而又巧夺天工。砖雕对整座建筑起着点题作用,不仅突显着户主的身份和意趣爱好,也载负着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传承,留下了时代深深的烙印

七. 重庆市 彭水县 心肺米粉

心肺米粉乃彭水一大风味小吃,心肺米粉色泽美观,颜色红亮、质嫩鲜美、软糯适口、麻辣鲜香、细嫩化渣。这种小吃风味浓厚,鲜滑爽口,营养丰富且价格低廉,是彭水的大众早餐。

八. 陕西省 商洛 柞水县 商芝

商芝即蕨,分布于商洛各县、市,年产量数百万公斤,因丹凤县商山而得名。商芝呈淡紫色,雅称紫芝。因其幼芽远瞧似鸡爪,近看像拳头,又叫鸡爪、拳芽,是一种含有异香、营养极为丰富的野生名菜。其根含丰富的淀粉,是口味独特的冲服剂,具有去热利水之功能。近多年,商芝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同时也受到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等国人民的欢迎。商芝和“商山四皓”有着奇缘。秦代“四皓”吴实、周术、唐秉、崔广四位掌管朝廷史事书藉的博士官,见秦政暴虐,焚书坑儒”,他们怀着“非义不动”、洁身养性、修道成仙的情志,同来商山隐居,“岩居穴出”,以商芝充饥。他们在自编的《采芝歌》中云:“莫莫商山,深谷逶迤,烨烨紫芝,可以疗饥。”到了汉朝刘邦即位,请“四皓”出山辅佐,面对高官厚禄,他们不受,在商山均身康百岁。李白描写他们是“秀目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妙。”商芝因之声誉大 振,被称为延年寿益之“仙肴”。历代诗人咏“四皓”时,都有对商芝 的赞叹之句,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香闻紫芝草”,晋代陶渊明的 “紫芝谁复探”,清代王学逊的“菇芝人未老”。商州素以野山野味驰名省内外。商州厨师用商芝可烹调出十几种菜肴。如商芝蒸肉,商芝小炒,商芝拼盘,商芝滚汤。

九. 四川省 阿坝 黑水县 黑水县核桃

黑水县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黑水县核桃

黑水县芦花林业工作站

黑水县以发展早实核桃产业为重要抓手,着力攻坚精准扶贫,促进农牧民增收。截止目前,全县核桃种植规模已达4.5万余亩,其中:连片栽植2.3万亩、零星栽植2.2万亩。该县已初步形成了以维多村早实核桃基地为支撑,以专合组织为纽带,开发核桃产业深加工,培育农牧民脱贫“摇钱树”的优质产业。

一是精心选育优良品种,加快良种繁育推广。着眼建设“精品、特色、优质”核桃产业,从良种壮苗入手,狠抓本地核桃良种的选育和扩繁。目前,已在色尔古镇建成核桃品种资源收集圃30亩,收集国内外优良品种21个,其中:本土良种3个、省内良种8个、国内良种8个、国外良种2个。建成“客龙早”“ 薄壳早”“ 珍珠核桃”3个本土良种采穗圃120亩,每年可采集良种接穗180万芽,可生产良种苗木100万株,完成高接换优5000亩,全面夯实了早实核桃产业发展基础。

二是促进核心示范引领,加快管理技术推广。结合黑水县“沟域经济”发展布局,在充分调研本地自然气候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考量“1+64”精准扶贫发展规划,高标准、规范化建立知木林乡维多村核桃产业核心示范园1200亩,完善生产便道、围栏、灌溉等配套设施。以示范园为培训平台,组建专家顾问团,分批组织贫困农户入驻基地,将理论授课和现场示范讲解相结合,年均培训林农12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全县核桃经营管理综合水平。

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产业规模发展。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杠杆撬动作用,扶持建立知木林乡维多村、木苏乡大别窝村等5个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1200户农户参与核桃种植。目前,核桃种植已覆盖14个乡镇,核桃产业逐步由零星散状向带状分布、向沟域集聚,全县实现核桃年产量735吨、产值1647万元。同时,黑水县紧抓“网联网+”战略机遇,注重本土产品网店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早实核桃已实现多点挂网销售,黑水核桃正沿着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发展道路阔步向前。

十. 西藏 拉萨 曲水县 人参果

【人参果】又名蕨麻,藏语名“戳马”。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5厘米,叶绿色,开黄花,肉色白,味甘甜。藏区均有分布,牧区最多。能健脾胃,益气补血,生津止渴。不入药,多为藏族过年节时做食品用。( 拉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