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建水特产狮子糕哪个牌子的好 建水狮子糕哪里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建水特产狮子糕哪个牌子的好 建水狮子糕哪里最正宗更新时间:2022-04-12 19:18:48

一. 安徽省 滁州 全椒 古河狮子头

古河狮子头是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古河镇的特色美食。古河狮子头食之香酥脆透,回味无穷,是老少皆宜,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点心,无牙齿老人均可食用。

古河狮子头是源于清朝宫庭点心秘笈,由太监传入古河镇,后经师傅多次改进,得到现在香、酥、脆、透四大特点的可口食品,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经过近十道手工程序制作而成。

古河狮子头的制作方法:先将面粉发酵好,将发酵的面下碱,比馒头碱要多些,揉搓好分成20个,每个下点姜、葱、盐,做好狮子头形。第一天下午做好,第二天早晨油炸,妙就妙在要炸两次,第一次文火炸成金黄色,捞出沥油后再进旺火油锅炸酥,捞出沥油即成。

二.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建水洋葱

建水洋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水洋葱是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的。建水县洋葱主要有红葱和黄葱两大类型,是建水外销量最大的大宗蔬菜,主要销往东北三省和华北各地,近年更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

建水县是蔬菜之乡,特别是冬春早熟蔬菜在省内外小有名气,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品种资源,使得全县的蔬菜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是县内产值上亿元的支柱产业之一。洋葱是全县冬春蔬菜中的拳头品种,种植面积大,总产高,规模连片,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5—3万亩之间。2010年在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下,全县的种植面积仍然达到1.83万亩,总产量3.66万吨,总产值6588万元。2011年预计全县种植面积2万余亩,预计总产5万吨,预计总产值7500万元。主要分布在县内的面甸、临安、西庄、南庄、青龙等乡镇。其中主产区面甸镇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万亩以上,是省内仅次于元谋的主产地,种植洋葱给当地的广大群众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使其成为面甸镇的一大支柱产业。全县95%以上的洋葱产品均为外销,主要销往东北、华北、华东、港、澳、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其内在品质和商品外观均得到中外客商的普遍赞赏。

建水洋葱种植始于八十年代初,应用地膜复盖栽培始于1982年。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洋葱已成为建水县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特别是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更是加大了洋葱产业的发展。加之农业技术部门制定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综合标准来规范洋葱生产,使全县的种植规模和品质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种植面积进一步稳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我县加大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力度以来, 2001年在主产区面甸镇率先实施无公害洋葱基地150亩,较好地打造和提升了洋葱的品牌和品质。使之成为该县冬春蔬菜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强,种植面积较稳定的一大品种。

建水洋葱具有较好的市场信誉和“品牌效应”,国内外市场潜力很大。县内和源公司注册的“和源”牌、天第公司注册的“天第牌”洋葱已获无公害蔬菜认证。全县无公害洋葱生产基地面积16150亩,总产量40375吨。县内种植的洋葱主要有红葱和黄葱两大类型,(其中本地自育的红皮葱占65-70%),主栽品种为本地红葱、美国金太阳、哥比、红罗、日本的超级502、503、504等。近年来由种子部门先后引入美太阳806、509、美太阳一号、高华703等新品种进行试验试种,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丰产性,是适宜该县栽培和推广的优良品种。目前的主栽品种生育期较短,产量高,味甜,此类品种的销售地是东三省和韩国、日本、俄罗斯。本地红皮葱生育期长,产量低、但品质好、葱味浓,该品种主要销往上海、杭州等地。

三. 江西省 宜春 宜丰县 宜丰狮子头

狮子头:宜丰潭山、天宝特有传统名菜,盛传100余年,具有色泽雪白,肉质鲜嫩、清香味醇,四季皆宜等特点。用猪前胛心肉500克,上等糯米400克,香菇10克,荸荠50克,鸡蛋1个,薯粉25克,以及盐、味精、生姜等为原辅材料。将肉剁细,加入鸡蛋、薯粉、食盐、味精、生姜拌匀。另把削皮后的荸荠与香菇剁细,把糯米放在沸水中,泡至半熟时捞起,用冷水洗,用一半与肉、荸荠、香菇等做成25克重的丸子,另一半放入盘内,将丸子粘上糯米,上蒸笼以旺火蒸熟。

四. 四川省 南充市 西充 西充狮子糕

西充狮子糕

西充晋称牌狮子糕,以香甜酥脆、入口化渣、色之金黄的特色,享誉海内外,多年来畅销不衰,给西充人民创造了财富,给狮子糕人带来了娇傲。狮子糕原名“寿王糕”。出自1876年(光绪二年)秋,杭州西湖“寿春坊”斯仁谷之手。

“寿王糕”因色之金黄,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清香,多为达贤仕人待客佳肴。西湖县令姚其杭必备为待客茶点,其千金姚胜兰每日必方解口馋,百姓大多待仕人用之方能食用。

“寿王糕”用料考究,必采杭州西湖上湾酒米,经多次浸洗、成粉,菜子油炸炼,散温后配上好红糖、芝麻、中间麻油成形食用。光绪乙未年斯老归天,由子斯力撑坊继业。

西充青狮人何孬娃家境贫寒,为偷吃本族长黄瓜解饥,严遭毒打后逃出家门,流浪到杭州西湖,饿昏倒在“寿春坊”门前,斯力视之,与食救醒,何谢斯救命之恩,以身报效。斯正缺劳力,留为杂事,持奉家人。何手足勤快,为人灵巧,斯收之为徒,何以工钱报恩。白日浸洗酒米,晚间磨粉。孬娃出身贫穷,酸甜苦辣皆行,吃苦耐劳皆有,技艺在心。

光绪已年端午节,斯家午夜饮酒,食酒过多,醉倒在床,因天热午夜糕房起火,“寿春坊”被焚为灰烬。斯力痛哭终日,过度悲伤,不久离世,“寿春坊”从此而绝。何痛拜离师,回家在象溪河边姐家栖身,借姐家房半间,银子四两买回糯米等原料,回家泡米三日椿成细粉制成“寿春糕”。是夜梦中,从师生涯历历在目,师父救命之恩,授艺之情在脑海中一一出现,师、师、师、斯、斯、斯,家乡也师,其糕称之为王,何王也?取人王将要犯上,怎敢?鲁中王乃狮子也。师、斯、狮三字同音巧到极点,取此糕为狮子多妙,此糕色之金黄,如同金狮之毛,就取名狮子糕好了。何大笑而醒。其妻问何故而笑,何将梦事说与妻,妻说莫不是师父要我们不忘其恩。师父姓斯,家乡也狮,取名狮子糕既是纪师又怀师恩,更忆家乡,“三狮”结为一体,真乃是狮缘也,全家人十分乐意。故狮子糕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初问世。县人食之赞不绝口,过往商客四海扬名。

光绪二十六年,何年事已高,家已有结余,与妻商量,移房四桂房街,“狮子糕”食客更旺。光绪二十八年孟冬何长眠离世,其子何继父之业,深研细作,取衙门口外井水烧开冷沉浸洗糕米,打硬其味道更美,直至民国年间继师生意兴隆。民国后期,也有稻香斋、桂香斋等坊继作此糕。何便关门停业,其后以胥锦常为代表的作坊为胜。

解放后在0的领导下,私有工商业实行联营。1955年正式成立了国营西充县糖果厂(第一任厂长沈光清〈女〉)。成立后,融各小作坊“狮子糕”生产技艺为一体,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逐步扩大了生产规模,使狮子糕这一地方发扬光大。

1961年朱老总回家乡路过西充,还将狮子糕带回中南海,并给予高度评价。1964年西充民歌手余家清带着西充乡土风味赴成都参加省职工调演,一曲“好吃不过西充狮子糕”的民歌得到了高度赞美。人们不但爱吃狮子糕,而且会唱“好吃不过西充狮子糕”的民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充狮子糕”多年被国家科委、省、市、县评为优质产品,多次荣获金奖。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狮子糕漂洋过海,远销东南亚。

原料配方:

糯米18.5千克白砂糖9.25千克芝麻1.1千克熟猪油1.4千克鸡蛋750千克饴糖4.5千克麻油14千克生米粉900克熟米粉500克香精适量。

工艺流程:

泡米→舂粉→熬熟芡→合粉→压片切条→油炸→拌和→成型→包装

制作方法:

1.泡米、舂粉:选颗粒饱满的糯米,用清水淘洗,浸泡4~6小时,捞出滴干水分,用碓窝舂成细粉,过60~70目罗筛,要求米粉细腻。

2.熬熟芡:将糯米粉取800克(以每100封成品计算)放入烧开的清水锅内搅拌均匀,熬成稀糊状,然后加入猪油,继续煮沸,以将全部糯米粉煮熟为度。

3.合粉:将其余的糯米粉与鸡蛋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熟芡,揉成粉团。然后将粉团压成0.5厘米厚的片块,切成1.5厘米宽的条子,再将条子切成0.5厘米宽的小块,即为生坯。切块时要求形状一致,大小均匀,生坯间应用撒粉,以防止粘连。

4.油炸:先将麻油倒入锅内,升温到250~280℃时,再将生坯逐渐放入油锅,待生坯呈谷黄色、爆化时即捞出,是为糕坯,冷却待用。

5.熬糖、拌和、成型:将白砂糖和饴糖放入锅内,加上适量的清水

五.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泡糕

在建水城乡,每逢起房盖屋,亲朋好友都要带上礼物前去祝贺。所带的礼品中,少不了一甑雪白松软的泡糕。

泡糕的历史极其悠久。从明代至今,一直是建水的地方名特小吃之一。在其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一批高手,西门外的蔡明是其中的代表。蔡明,外号蔡瞎子,因所做泡糕出名而得其绰号。他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开业至1956年的45年中,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制作的泡糕极受欢迎。他的选料精致,专用建水狗街的青肚皮、老里洞秧草沟的冷水谷大白米和开远布沼坝、建水南庄的优质红糖,加以玫瑰、芝麻等。蒸制时,每甑用大米面四斤,红糖二斤,玫瑰糖二两的比例严格制作。蒸制时火候掌握适当,大约用完10个草结后,即可出笼。撒上芝麻,就可出售。其特点是松软,富有弹性,不粘牙,香甜可口。

六.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建水白桔

建水白桔是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的。建水白桔1989年获云南省优质水果称号。

建水县自然资源条件较好,立体气候明显,适宜种植多种水果,县内温带、亚热带、热带水果均有,是云南省有名的水果之乡和水果生产大县。

白桔是建水特有柑桔品种。属椪柑类,晚熟品种。已有三百多年栽培历史。果实硕大,色泽金黄瑰丽,皮薄软,肉细核小,汁多甜蜜。被评为云南省优质水果。现全县已连片种植20余处,建成柑桔保鲜库5个。产品销往北京、天津等地。

七.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建水狮子糕

建水狮子糕是云南省建水县的传统名食。相传是清代后期,由建水县“荣香斋”糕点铺一吴姓所创制,因糕状似雄狮颈毛而得名。狮子糕的主要原料为上等糯米、米制饴糖和少量蔗糖。制作时,先将糯米用清水浸泡10-15天,然后将糯米蒸熟,合团压片,切条,凉干,再放入菜油锅里炸至炮酥,冷却后,用80%的米糖和20%的蔗糖包裹,压扁,切块,即为成品。这种糕点,酥脆甜香,美味可口。( 红河)

八.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苦刺花

苦刺

【别名】苦刺花、狼牙刺、铁马胡烧

【来源】豆科槐属植物白刺花Sophora viciifolia Hance,以根、叶、花及果实入药。根全年可采;叶、花及果实夏秋采,分别晒干。

【性味归经】苦,寒。

【功能主治】

根: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凉血止血。用于喉炎,肺炎,痢疾,膀胱炎,水肿,衄血,血尿,便血。

果:理气消积。用于消化不良,胃痛,腹痛。

花:用开水冲泡做清凉解暑的饮料。

【用法用量】根、果3~5钱,水煎或研粉冲服。

九.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建水沙莜

建水沙莜是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的。沙莜即白薯、红薯,在建水种植历史悠久。品种多,产量高,富含淀粉、糖分、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吃后有饱足感,易消化。

沙莜其淀粉纯白,称小粉,制成凉勺粉,消暑解喝爽口。锣锅煨沙莜,更是好吃。取本地品种的真白沙莜,风干晾瘪,用锣锅慢火煨熟,闷干,可见糖汁流出,味道蜜甜。传说清朝乾隆皇帝食后赞日:真云南参也。亦可作菜肴,洗净切条,先蒸后炸,颜色黄灿,撒上椒盐,入口酥脆。滇中民谣:"好个临安府,沙莜当晌午,肚子吃得胀鼓鼓,手里还拿着两大股。

十.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建水黄褐鸭

【种质原产地】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

【体型特征】 体躯呈长方形,羽毛紧密

【肌肉主要化学成分】 (%)水分:75.57±1.29/干物质:24.43±1.29/粗蛋白:21.01±0.92/粗脂肪:1.92±0.55/粗灰分:1.13±0.09

【品种优缺点】 产蛋量较高,蛋品质好,蛋大且均匀,肉质细嫩、鲜香,耐粗饲,觅食能力强等特点,能适应各种放牧环境,在坝区、半山区、山区都可以饲养。但该品种鸭生长速度相对较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