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嘉兴特产物品 嘉兴特产方便携带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嘉兴特产物品 嘉兴特产方便携带的更新时间:2022-04-08 15:29:45

一.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汾湖蟹

产品名称:汾湖蟹

产品产地:浙江嘉善县

产品特性:肉质细嫩、口味独特。

产品成分: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产品功能: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淤血之功效。

产品历史:汾湖蟹蟹大螯小,色分红绿,蟹中独异。红者长细毛,绿者较光洁;其鳃均为紫色,故又名“紫须蟹”。持蟹饮酒赏菊,历来是文人们称颂的雅事。1920年冬,南社巨子、诗人柳亚子、陈巢南两度来西塘与社友余十眉、郁佐皋、蔡韶声等相聚。亚子是年第一次来西塘正好是农历的10月中旬,此时雄蟹正肥,诗人们擂姜泼醋、饱啖之后,兴起赋诗。这是汾湖蟹与名人结缘的典型一例,也是食蟹史上的佳话吧!

产品简介:汾湖蟹是产于嘉善境内汾湖和附近水域的一种高档水产品。它的蟹壳呈青灰色,脐部饱满、雪白,蟹脚坚硬结实,最特别的是两只螯(俗称大钳)有大小,右边大、左边小。

汾湖蟹生活在汾湖里,汾湖湖水清澈,湖边芦苇根连根,养料丰富,适合螃蟹生长。汾湖蟹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而且膏肥肉香,是蟹中上品。

二.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新篁檇李

新篁——檇李的故乡

人们只要一谈起珍稀名果檇李,一谈起美女西施入吴时经嘉兴品尝檇李的故事,便都眉飞色舞,兴奋异常,似乎全都亲眼看到美女用她晶莹如玉的指甲掐破果皮,贪婪地将一颗颗又香又甜的檇李浆液一吮而尽的场景。美果、美女,千年佳话,深深地印在历史的记忆中,印在嘉禾大地上,让人回味品尝,话说千年。

但檇李的原产地在哪里?人们一直众说纷纭。其实,檇李的原产地就在嘉兴市南湖区新篁集镇的乡间。当年,中国古代第一美女西施吃檇李的地方,就在新篁集镇北仅两里之地的李仁桥畔。

西施把吃存的檇李核顺手抛地了一块菜地里,不久便长出了许多棵檇李树苗。奇怪的是这些成熟的果子都在离果柄很近的地方有一个指甲痕。这是原来檇李所没有的,人们突然明白这是因西施掐过而成的。凡有指甲痕的果子,又比别的果子更鲜美。从此,这种果子便被称为“西施檇李”,成为最名贵的品种。

后来“西施檇李”被净相寺僧人种栽于寺内,名果被来寺的高僧带往全国各地,于是净相檇李便名扬海内,让人神望。

大约到了嘉庆年间,官府一到檇李成熟季节,便三天二头派人到净湘寺索取佳果,当地富豪劣绅、地丕流氓也频频来寺索讨果子,弄得和尚们十分烦恼。为了保住寺院的清净,和尚们愤怒地砍断了珍贵的檇李老树。

当时新篁栖柽名医李泉石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赶往寺内,幸好还有几棵小树没被砍掉。李泉石与寺中住持是要好的朋友,便向住持说明要将几株小树讨去栽种在龙湖边,住持满口答应。就这样,净相寺名种檇李被保存了下来,移种在新篁栖柽村的龙湖之畔。

经过李氏家三代人的精心培育,龙湖檇李已发展到有二百多株大树的一座树园。檇李树形状差,枝干苍劲如千年老梅,每当四月花开,一片晶莹洁白,并溢出淡淡的芳香,引得蜂飞蝶舞,禾城的文人墨客应邀前来赏花,常会诗兴大发,竞作诗词咏叹永。特别是到了果熟时节,人们更是蜂涌而至,纷纷品果吟诗,绘图纪事,并刻印了一本《龙湖檇李词》,广为传诵。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李泉石的曾孙李焕章续刻《龙湖檇李词》,当时的名士俞樾也欣然为此题诗,诗中有“买从僧寺几无价,移到君家信有情”的诗句,盛赞李氏家族为保住净相檇李名种而作出的功劳。“龙湖檇李”名噪杭嘉湖,俞樾一定是品尝了名果之后,被它的美味所陶醉了,才写出了多情的诗句。

抗战时期,不幸发生了,栖柽龙湖檇李园的二百多株檇李树被汪伪军砍伐做取暖煮饭的柴火,这是继净湘寺檇李被和尚们忍痛砍伐之后的又一次大劫,两千余年的名果胜地,几乎被断绝了命脉。幸好李氏的一个亲戚曾经偷偷地从果园里剪去了几个枝条,已培育了十几株小树,才算意外地保留着了这一名果真种。后来这十几株小树散种在新篁乡间,几乎不为人知了。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檇李名果又显生机,竹林、新篁一带又培植了一批檇李树。最近,凤桥三星村果农陆建民经过十年的培育,终于初获成功,其“陆园檇李”品味绝佳,名声已露,极有可能继栖柽“龙湖檇李”之后,又一次让檇李这一嘉兴名果重新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三.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元青豆

产品名称:元青豆

产品产地:浙江平湖

产品类别:黑毛豆

产品特性:呈椭圆形,皮黑肉青,故又称皮青仁、黑毛豆,而且颗料粗大、落盘有声

产品成份:其蛋白质含量43,5%,并含铁、铬、铜、钳钴等微量元素各生长素,以及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黑豆食品有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改善营养性贫血,增强免疫力,提高性功能以及抗应激功能。

产品功效:可治盗汗虚弱,又有滋阴,补血、健身之功效。民间常用元青豆炖猪蹄,具有催乳、补血等功能,是滋补佳品。

产品简介:《本草纲目》记述,黑豆能补肾、镇心、明目、下气利水、除热祛风;用黑豆治病的单方有59条。黑豆又是“卵磷脂”、“激素”、“维生素”、“蛋白质”等到药物的重要佐料。

产品历史:明、清时期的平湖市均有关于黑豆种植的记载。民国时期,有外商驻沪收购元青豆,也有广州客商来平贩运。民国21年,全市元青豆总产1875吨,外销占大半。解放后,产区分布于8个乡。1956年恢复出口,后时断时续。1968年全市收购元青豆1215吨,其中出口1015吨;1974-1976年出口210吨,1977年起中断出口20吨。1987-1989年共出口488吨,主销东南亚,日本,南美,北欧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四.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桐乡槜李

桐乡槜李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品名称:桐乡槜李

产品产地:浙江嘉兴

产品特性:形硕大,味道鲜美,每颗槜李果底有一个小小的印痕,形同指甲印

产品成分:水,蛋白质,维生素,钙

产品季节:3 月下旬至4 月初开花,4 月上旬萌芽出叶,5月中旬核硬化,7月旬成熟。

产品功能:解毒,健胃,消食、活血、化淤、防癌抗癌

产品历史:槜李为李中珍品,它是桐乡著名的土。古代常作进贡帝王之“贡果”,闻名遐迩,槜李原产于古槜李城附近。《春秋》杜预注曰:“吴郡嘉兴县西南有槜李城,其地产佳李故名。”据说,古槜李城就在桐乡百桃乡境内。如今古城已无踪影,但槜李仍有出产。百桃乡桃园村就有一个规模不小的槜李园。附近农家也都栽有槜李。这里出产的槜李,果形硕大,味道鲜美,每颗槜李果底有一个小小的印痕,形同指甲印。据传,这是美女西施留下的印记。

产品简介:槜李为李中珍品,它是桐乡著名的土。古代常作进贡帝王之“贡果”,闻名遐迩,槜李原产于古槜李城附近。《春秋》杜预注曰:“吴郡嘉兴县西南有槜李城,其地产佳李故名。”据说,古槜李城就在桐乡百桃乡境内。如今古城已无踪影,但槜李仍有出产。百桃乡桃园村就有一个规模不小的槜李园。附近农家也都栽有槜李。这里出产的槜李,果形硕大,味道鲜美,每颗槜李果底有一个小小的印痕,形同指甲印。据传,这是美女西施留下的印记。

桐乡槜李

地域范围

桐乡槜李又名醉李,为境内传统名果。据史料记载,原产地在浙江省桐乡市梧桐街道桃园村一带,相传在“春秋”时期已有种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李属品种的珍稀品种。桐乡槜李主要分布在梧桐、屠甸、龙翔等街道(镇),主要集中在梧桐街道桃园村核心基地及其周边各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7′40″~120°39′45″,北纬30°28′18″~30°47′48″。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桐乡槜李果形扁圆,成熟后果面为紫红色,密缀果点,外披果粉,果顶部常有一条指甲刻状裂痕;桐乡槜李果肉呈蜜黄色,汁液丰富,味甘甜,成熟后将果放在手心轻轻揉搓,果肉即可化浆,可以剥一小口吸食或用吸管吸食汁液,丰味浓蜜,有酒香味,品质极佳。 桐乡槜李的产地环境符合NY 5113-2002 《无公害食品 桃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按NY 5114-2002 《无公害食品 桃生产技术规程》和桐乡市地方农业标准DB330483/T 005-2009 《无公害食品 桐乡槜李》,桐乡槜李产品质量符合符合NY 5112-2002 《无公害食品 桃》相关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

五.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烘豆茶

乌镇人称喝茶为吃茶。薰豆茶又称烘豆茶。豆茶的主要原料是薰豆。薰豆是乌镇特有的加工方式,选用秋季上好的嫩晚黄豆,以香粳豆为佳。将新鲜晚豆在淡盐水中煮到半熟,捞出后沥干,然后盛在铁筛中,架在炭火上烘薰。用来烘薰的必须是炭火,不可用柴火或煤火,否则会沾染烟火气和煤气。文火烘薰至青豆表皮起皱,有香气逸出即可。这样烘成的薰豆,熟而不焦,酥而不硬,清香可口,余味无穷。

薰豆茶还得有一些辅料,如桂花、炒芝麻、橙皮、萝卜丝、苏子、炒柏子等。桂花香气馥郁,芝麻补血,橙皮通气,苏子则有降气平喘、化痰止咳之功效。独特的主辅料相配,薰豆茶遂成为一道富有滋补功能的待客上品。饮用时,客人可根据喜好,放少量盐粒以吊味。

六.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三白酒

旧时乌镇酿酒业十分发达,明时有酿酒作坊20余家,尤以高公生、顺兴、永盛三家最为著名。现仅存高公生糟坊,原名高公生酱园,始建于明朝初年。所产“乌镇”三白酒以其香气浓郁、酒味醇厚、入口柔绵、回味爽净、余香不绝而名声远扬,数百年来一直风靡江南一带,经久不衰,曾被列为皇室贡品,被誉为乌镇人的美酒。

乌镇牌米酒目前有三个产品,分别为55℃的三白酒、12℃的白糯米酒、以及4℃的甜白酒。这三种酒都是采用传统工艺,经手工酿制而成的。

三白酒是乌镇人的美酒,天然原料纯手工酿成。何谓三白酒?《乌青镇志》上说:“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纯、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饮用。以其香气浓郁、酒味醇厚、入口绵甜、回味爽净、余香不绝而名声远扬。几百年来风靡江南,经久不衰。

三白酒除了55度的三白酒外,还生产1度的白糯米酒以及4度的甜白酒。

七. 浙江省 嘉兴 海盐 黄沙坞柑橘

南北湖风景区处于我国柑橘载植区的北缘,据宋《澉水志》记载已有700多年的种桔历史。橘区集中于南北湖村及其黄沙坞山村一带,尤其是“黄沙坞”,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内桔园成林,被誉为“浙北桔园”,人称“世外桃源”。 邑人陆秉仁《黄沙坞观橘林》诗云:“黄沙坞内好风光,千树万树橘金黄。几处楼台秋风里,行人无不叫‘好香’!”

“采桔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黄沙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海相连,形成了冬暖夏凉的独特气候。春季橘花盛开,香飘数里;秋季果实累累,满山金黄,是游人赏橘、品橘、采橘的最佳处。品种有本山蜜桔、红桔、橙子、香椽、福桔、无核桔、柑等,其中本山蜜桔色泽金黄、甜中略酸、皮薄肉厚汁鲜,最负盛名,年产量千余吨。

高品质的无公害柑橘来源于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农技,常年聘请浙江省柑橘研究所专家为顾问,推广革新技术,采用复合肥代替单纯化肥,天然无农药残留,提高柑橘含糖量,据省农科院检测糖度最高达17度;全面使用生物制剂,每年多次喷洒微量元素,使柑橘吸收氮、磷、钾、镁等9种营养成分。

八.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新丰生姜

新丰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湖区新丰镇新坊牌生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已开始种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亩左右。年产生姜3000至4000 吨,销往江浙沪一带,是嘉兴的一个传统产品。

新丰生姜辣度高、纤维多、耐贮藏,全身是宝。嫩姜质脆嫩,味鲜美;老姜质坚实、辣味足、香气浓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烹调鱼虾时放些鲜姜,不仅味道香美可口还可去腥。此外,嫩姜还可加工成紫姜小包装、糖水姜、干姜、姜粉冲剂及盐渍、糖渍副食品。生姜又能入药,姜性温,味辣,能入肺、脾、胃三经,有祛寒、发汗、镇呕、驱风、化痰等功效。

地域范围

年产生姜3000至4000 吨,销往江浙沪一带,是嘉兴的一个传统产品。

特定品质

新丰生姜辣度高、纤维多、耐贮藏,全身是宝。嫩姜质脆嫩,味鲜美;老姜质坚实、辣味足、香气浓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烹调鱼虾时放些鲜姜,不仅味道香美可口还可去腥。

文化典故

南湖区新丰镇新坊牌生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已开始种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亩左右。

生姜是嘉兴新丰镇的传统,旧时是新丰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因此在栽培过程中格外讲究,逐渐形成了生产习俗。

谷雨前种的姜出窖时,姜农要立即做“春角”,即在屋角置一催芽灶,每天早晚各生一次火,从灶门添柴加温,进行烘姜催芽。并利用热烟加温保湿,使灶内“只准有温度,不能有亮火”。经二十天左右停火,把姜内多余水分蒸发出。这既能杀灭病菌,又利于出芽,民间说法是把“僵气”赶走。

催芽后,还要根据姜块大小、芽头多少,进行掰姜,这叫“掰发掰发”,图的是吉利。掰好后就去栽种,姜农忌讳“姜”与“僵”同音,管这叫“排辣货”。记得父亲会在种姜的田横头栽上几棵胡葱,期望“无冲”,即不会有邪晦之气来冲撞。到六月上旬,姜苗高四五寸时,人们在姜田里用竹竿搭起一米高的平架,上铺一层麦柴,使棚下有光但不强烈。搭好的棚怕被风卷走,便在棚顶的东南角放一个旧马桶盖或破夜壶,据说这样可吓跑龙卷风。

在姜田干活,最累的是“抄姜沟”。大暑节气后,姜农要“抄姜沟”,目的是为排水通畅,要求将沟搞深、刮净碎泥、拍平垄面。那时,父亲往往还帮别的姜农家干活,因活计累,故待遇也高。旧时新丰有句“五酒三饭四六八”的顺口溜,说的就是姜农一天喝五次酒,吃三餐饭,早上三个菜,中午六个菜,晚上八个菜,而且工钿加倍算。

在姜的苗叶发出四五片时,如果将种姜挖出,这就叫“偷娘姜”。娘姜老辣,去腥臊的性能特强,人们常说“三斤青姜不如一斤老姜”,指的就是娘姜。

不管丰年歉年,新丰的姜农总会留一部分姜作种姜用。种姜须及时窖藏。村上常几户人家合藏一窖。入窖前,会举行“做社”仪式,以敬谢土地神,保佑种姜平安过冬。待到来年开春,窖姜出坛,姜农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做“春角”了。

九.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乌镇青团

用嫩艾、小棘姆草等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色的团子,过去乌镇人用它扫墓祭祖,但现在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已日益淡化。

青团流传百余年,一般无馅。前些年曾出现过多种甜咸馅料的青团,如猪油玫瑰青团、黑洋酥青团、鲜肉青团等,但最受欢迎的却仍是本色的实心青团,也许是它最能体现春天的纯净气息吧。

十.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桐乡湖羊

桐乡湖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桐乡湖羊是浙江省嘉兴桐乡的。

桐乡湖羊饲养历史悠久,其祖先是北方的蒙古羊。据记载始于宋朝,《嘉泰吴兴志》记载,宋时,“嘉属一带盛产吴羊”。在明清时期,桐乡湖羊养殖就已成为农民的重要副业。明末清初《农书》记载,崇德、桐乡两县“湖羊为当地主要家畜”。

桐乡湖羊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与桐乡栽桑养蚕密切相关,湖羊春秋季爱嚼青草桑叶,冬季喜啃枯桑叶,吃食几乎与蚕宝宝一样,所以产出的小羔羊毛质有着蚕丝一样的光泽,柔软而富有弹性。

得天独厚的“桑山叶海”使桐乡的湖羊业迅速发展。据调查统计显示,桐乡的湖羊饲养量一直以来占全国饲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稳居全国县级市首位。去年,桐乡湖羊存栏数达到22.38万头,出栏数达到30万头。

桐乡湖羊

桐乡市畜牧兽医局

13449613

湖羊(活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