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赫山区特产 益阳市赫山区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赫山区特产 益阳市赫山区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8 23:10:45

一. 广西 桂林 雁山区 罗汉汽锅鸡

传统滋补名菜,采用三黄或乌鸡肉、罗汉果和中药黄杞党参、佐料,以汽锅蒸制而成。具肉质香嫩,汤味鲜甜、补肾养精、降低血压功能。( 桂林)

二. 湖南省 益阳市 赫山区 美味酥糖

美味酥糖,每袋内装芝麻、花生、豆蓉、桂花四种酥糖,规格一致,每袋重量为425克,层次分明,气味香甜,营养丰富,独具风格。

三. 北京市 石景山区 绢人

北京—绢人,是美术人形的一种。民间布制玩具“针扎”、““彩扎”等手工艺品,都和它有着密切关系。 它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历代士女,戏剧人物和民族舞蹈造型等题材。 艺人们经过雕塑、彩绘、服装、道具和头饰等十几道工序的精细手工制作,做成栩栩如生的立体人型。 它的头脸和双手都是用蚕丝制作的,它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选用上等丝绸、纱绢做成,“绢人”由此而得名。 北京绢人是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品,是以丝绢为主做的人形,传统的民族手工艺品,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文化:在古代,我国民间流行用竹、纸为原料,制作各种工艺品。早在唐代(公元618-907年)福建南部农村就盛行彩扎,开始时是用纸扎成各式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后来又表现一些广为流传的戏文和神话故事,制成花灯,到处陈列,供人观赏。以后,这种扎制花灯的工艺逐步发展.形成了彩扎工艺品,据《东京梦华录》记述,北宋时民间艺人能剪绫为人,裁锦为衣,彩结人形了。至明代,民间还有制作绢人的。

清代时,以绢绫绸纱剪扎成老寿星和麻姑,同寿桃寿面一起,做为祝贺寿诞的礼品,可惜的是,制作绢人的技艺一度失传了。

如今的北京绢人的诞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中期,我国应邀参加在印度举行的同际玩偶展览会,文化部通过全国妇联把制作展品的任务交给了葛敬安、李佩芬、杜崇朴等同志。于是他们从各方面收集资料,反复推敲,终于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试制成功了五件表现少数民族妇女形象的作品,及时送展,获得好评。后来,成立了北京美术人形研究组,陆续试制出许多新作品,这种绢人具有新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从质料上看,国外的人形头部,采用石膏粉,胶泥和木头做成,而北京绢人,从头到脚都采用了中国丝绸、绢纱,人物的脸型、服饰和动作表情,充分体现出中国风貌。也因为做成人形的主要原料是彩绢,所以被人们称做“北京绢人”。

鉴别:北京绢人制作精美,神态各异,色彩绚丽,风格高雅,具有很高欣赏和收藏价值。以铅丝为骨骼,棉花纸絮为血肉、绢纱为肌肤,真丝为秀发,彩绘丝绸为服装,塑制而成的玩偶。多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和传说、传统戏剧中的各类人物、古装仕女及舞美造型等内容,经过能工巧匠们雕塑、制模、彩绘、缝纫等十几道工序,最终制作成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立体玩偶造型。

四. 北京市 石景山区 雕漆

北京雕漆创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为历代皇帝皇妃宠爱和享用,属于宫廷艺术。1949年以后,雕漆从宫廷走向社会,成为与全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民族工艺品。雕漆制作独特,多以黄铜为内胎,兼有脱胎(布胎)、木胎等。胎型外涂天然大漆,一般的雕漆至少要涂70层,镂空雕的高档雕漆则要涂500层以上大漆,漆厚约300毫米。然后再在漆层上进行精雕细琢。传统的雕漆以红色为主兼黑、黄色,现代雕漆以红黑为主,并发展了绿、蓝、棕、白、桔黄等多种色彩。传统的雕刻方法只有浮雕、浅雕,当今的艺人又创造了圆雕、半镂空和全镂空雕。 雕漆雕刻后,还要进行磨退、作里、烘烤等几十道工序,全部是手工操作。完成一件雕漆至少需3个月,多则需1至2年时间。

五. 安徽省 马鞍山 花山区 花山区煎饼

花山区煎饼

煎饼,是中国传统食品之一,用调成糊状的杂面摊烙而成,多由粗粮制作,也有细面制作。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形态似牛皮,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一般圆形,疏松多孔。

六. 北京市 房山区 张坊磨盘柿

张坊镇总面积152.4平方公里,共有7138户,21031人。优越的山前暖区条件,为这里林果业发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作为中国磨盘柿龙头乡镇和北京市唯一的磨盘柿专业镇,张坊镇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佳,是体现中国磨盘柿之乡产业化发展建设成果的缩影。自1998年起先后被农业部、财政部批准为磨盘柿生产基地。此后,先后被上级有关部门命名为北京市磨盘柿专业镇、磨盘柿标准化生产基地、房山区农业标准化基地先进单位。柿子产品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评为绿色食品、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定为“中华名果”。

据北京果树志(房山区)记载,大峪沟村群众相传,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9年)时期,当地就有柿树栽培。张坊可谓磨盘柿的故乡,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张坊磨盘柿一直是皇宫的贡品。至今,该镇大峪沟村内还留有一座百年老树园,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承载着柿农的希望。

张坊镇的历史文化灿烂悠久。据史书记载,张坊始建于晋代,至金代为乡级建制,称:奉先县怀峪乡,历史文化悠久,留有古迹众多,区级文物8处。以张坊古战道发掘为底蕴的宋辽时期文化,再现了远去1、鼓角争鸣、刀光剑影,向人们诉说着众多杨六郎抗辽的娓娓动人故事。据《房山县志(卷三、古迹)》记载,张坊古战道始建于宋辽时期,延用至明代,是北京地区发现的唯一的一座古代军事设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军事价值。此外,这里还有张坊古城、古戏楼、唐代摩崖造像、辽代八角形五级密檐石塔、始建于汉代的中山寺遗址、清代黄廷贵幕等历史文化古迹。此外,在这里信手拈来的还有众多历史传说,至今任流传着穆桂英招亲、乾隆微服私访等脍炙人口的历史传说。

张坊镇的产业文化底蕴丰厚。据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编修的《房山县志》记载:“柿,为本境出产之大宗,西北河套沟,西南张坊沟,无村不有,售出北京者,房山最居多数。”明成祖定都北京后,张坊磨盘柿作为贡品年年进奉。张坊镇曾先后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命名为磨盘柿生产基地,被市政府确定为磨盘柿发展龙头乡镇,其果品经食用农产品检验部门检测确定为安全食品,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 先后注册了“京峪”、“御贡”、 “张坊”牌商标。2006年张坊镇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7年张坊盘柿取得了“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被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七. 上海市 宝山区 鸡丝炒面

鸡丝炒面

色香味:面筋味美

主料:熟鸡肉120克、煎面底400克

辅料:姜片1克、油25克、二汤250克、精盐5克、味精2克、胡椒粉0.1克湿淀粉20克,、

制作:

1、先将煎面底放在碟中,用油20克起锅将熟鸡肉切成细丝。

2、注入二汤,用精盐、味精调味,放入鸡肉丝,撒上胡椒粉用湿淀粉打芡,加包尾油5克和匀,盖在面上便可。

八. 湖南省 益阳市 赫山区 明油纸伞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油纸伞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油纸伞,是历代益阳县的传统名优产品,曾与小郁竹器一道进贡京城,历史悠久,享誉盛名。纸伞取材于本地漫生遍野的楠竹、松木、桑树皮,用桐油浸泡伞面,经过七十道工序而制成。桐油即就是“明油”,故称之为“明油纸伞”。明油纸伞至今热销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地区。

九. 广西 桂林 雁山区 茴香油

茴香油既是高级调料,又是制作香水、香皂、牙膏、名酒、糖果等的原料。茴香油还是良药,有健胃、消滞振食、驱风、兴奋、催乳等功效。 壮族人民种八角和制造茴香油有悠久的历史,明、清至民国时期,八角的种植大有发展,本世纪30年代,广西八角产量为15000担。1987年,广西年采收八角干果16016吨,产茴香油273吨,产量及出口量均居全国之首。( 桂林)

十. 北京市 石景山区 麻酱烧饼

麻酱烧饼是北京特色风味小吃。麻酱烧饼色泽金黄,表皮焦脆,质地柔软,香味浓郁。

麻酱烧饼北京人统称烧饼,是大众化的小吃品种。饼色金黄外焦里嫩,香味浓厚,一刀切开,层次清晰、均匀,一般十五六层的最为地道。


将面粉和碱面与温水一起和成面团,按揉光润,分成相等的四块,芝麻酱与花椒盐、花生油调匀待用;取一块面团放在刷了花生油的案板上搓成圆条,擀成六寸宽的面片,然后翻转过来,甩成一尺七八寸长;在面片上抹匀一层芝麻酱后,抻成约三尺长,再卷成卷每个卷摘成五个剂,将面剂逐个捏成圆球形,收口朝下放在案板上,按成直径二寸二分的圆饼,刷上芝麻酱,沾上芝麻仁;饼铛用微火烧热,将饼放入,先烙背面,再烙正面,烙成浅黄色后,放入烤屉内,用微火烤至金黄色并略微鼓起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