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弥渡农特产品 弥渡县农产品销售市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弥渡农特产品 弥渡县农产品销售市场更新时间:2022-04-28 14:47:17

一.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弥渡酸腌菜

弥渡酸腌菜是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的。“弥渡酸腌菜,云南人最爱。”弥渡腌菜色鲜、酸香,特别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青睐,是家庭常备的酸菜之一。凉拌、爆炒、生吃、煮汤,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有点酸酸的,很开胃的。

弥渡民间流传的酸腌菜主要有两种:一种叫水腌菜,另外一种叫扑菜。两种产品都是选用在弥渡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大青菜为主要原料,胡萝卜、萝卜为辅料,加入食盐、辣椒粉、原汁红糖、香辛料等配料,利用土罐(土坛)密封在自然条件下发酵而成。因在腌制过程中选用的青菜原料自身的水分含量的不同和辅料配比的不同,就形成水腌菜和扑菜两种产品,扑菜一般不加辅料,扑菜的腌制时间和自然保质期比水腌菜长,基本都是一年,更长的能达两年,水腌菜色泽鲜艳、味道酸辣,扑菜的酸香味比水腌菜更加耐人回味。

近年来,酸腌菜的腌制在充分保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与现代化生产加工设备结合,形成了“三选、三洗、一腌”的制作工艺。三选,通过三次选择,精心挑选出优质青菜原料用于加工;三洗,两次机洗,一次人工洗;一腌,腌制中加入食盐、辣椒粉、原汁红糖、秘制香料,入罐密封,其味自然天成。

二.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独头紫皮大蒜

大蒜是一种全球都公认的保健食品,而弥渡独头紫皮大蒜又是大蒜中的珍品。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铁、锌、铜、镁、磷、维生素(B1、B2),还含有大蒜素和具有防癌作用的硒和锗等矿物质。护发素中的大蒜浸膏能使秀发乌黑亮泽。吃大蒜可以激发斗志,增强耐力,促进血液循环,有利身体健康。当今,大蒜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弥渡独头紫皮大蒜、紫皮大蒜以个大、皮薄、质优、味浓、香纯而闻名海内外,产品畅销全国、走俏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大蒜浑身都是宝,青翠碧绿的青蒜苔,以其鲜嫩、香甜、可口的味道,成为弥渡县的一大优势产品,畅销西南、东北、华北、华南各省市及港澳地区,出口日本、东南亚国家。

三.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弥渡米花糖

米花选用优质糯米加工而成,泡、香、酥,颗粒大。米花加糖、核桃仁末,用开水冲饮,其味香甜可口,别有风味,是弥渡人新春佳节迎宾待客的特殊饮料。用大麦芽渍出的糖稀将米花粘合后可以做出米花糖系列。其中以“狮子糖”和“圆糖”为米花糖系列产品之最。狮子糖经美术工艺精制为狮形,造型美观,典雅大方,多姿多彩,栩栩如生,为传统佳节喜庆食品。圆糖其特点是形体各异、色彩鲜艳、如花似珠、故名圆糖。伴与狮子糖摆设室内满屋生辉,格外喜庆。每逢春节,是家家户户竞相必备的年货。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家里来的客人走时,送一份狮子圆糖,预示年内的生活甜甜美美,圆0满。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四.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寅街黄粉

寅街启官营民间传统工艺,用汪豆淀粉煮制而成,历史悠久,早在400多年前就以色正味纯而远近闻名。1965年时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阎红彦到弥渡调研时,在县委代理书记张玉琪陪同品偿后连声称赞。有“黄粉下酒越吃越有”的民间俗语为证。

五.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弥渡大竽头

弥渡大芋头因形状圆,大如头而得名,有极强的生命力,适种于温润的温带,藏匿于土壤之中。据《民国农业要事录》载:民国十一年组织农展,曾展出13.5千克重的单个大芋头,一般可见5千克左右一个。弥渡大竽头产量颇高,高产5000千克以上,九月份上市。大竽头可烧、煮、炒,是一方百姓的美食佳肴,“家有芋头,无米不用愁”表现出了大芋头既能做菜,又能当粮的特点。芋头煮吃为最佳,削去皮,切成片,拌青菜煮之,有酥、面、香、甜的口感,汤洁白如乳汗,营养丰富。大芋头久负盛名,又有“芋大如瓜,水涨就粑,香腻可口,营养最佳”的美称。

六.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红粬米

红粬米是弥渡县果子园村独有的纯天然生物无公害食品防腐剂、染色剂、调味佳品。主要成分为红斑素、红粬红色素,因为其颜色呈玫瑰色,又像樱桃鲜红诱人,故称为“红粬米”,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红粬米采用72种天然中草药先配制成粬种,然后将煮熟的大米按一定的比例加上粬种,入-的粬仓中发酵,历经8天时间,经过多道工艺反复而成。红粬米在治疗、预防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方面有一定疗效,具有健胃消食之功效。年生产7—8吨,远销香港、新加坡,走俏东南亚国家,供不应求。上过央视《致富经》栏目。红粬米的工艺属口授相传,有传子不传婿,传媳不传女之规。

七.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弥渡大芋头

弥渡大芋头是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的。弥渡芋头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特色赢得了广泛的市场知名度,远销成都、重庆、上海、山东、南京、广州、深圳、香港,并加工出口韩国、美国、欧洲等国家。

芋头,是弥渡的传统农作物,然而弥渡的芋头也是这蔬菜王国的一大特色,弥渡大芋头,一直是流传在弥渡的一个让人意味深长的话题。

“家有芋头,无米不用愁”。弥渡的大芋头因出于弥渡县而名,它既能做菜,又能当粮。因芋肉类似槟榔花纹,又称之为槟榔芋,在弥渡各地均有栽种,其肉白色、品质上等,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较高的钙和一定的维生素,香糯、松粉、口感略甜。

弥渡大芋头因形状圆,大如头而得名,有极强的生命力,适种于温润的温带,藏匿于土壤之中。可烧、煮、炒,是一方百姓的美食佳肴,以煮吃为最佳。削去皮,切成片,拌青菜煮之,有酥、面、香、甜的口感,汤洁白如乳汗,营养丰富,有“芋大如瓜,水涨就粑,香腻可口,营养最佳”的美称。

在弥渡煮芋头实在是人生的一大享受。熬出来的芋头汤、炖出来的芋头,味道鲜美,清香可口,对身体大有益处,如与肉类煮或焖、或切片入火锅烫食、做芋末丸子,则又别有风味。当然,最有特色的吃法应该是弥渡大芋头扣肉,芋、肉同时入口,那样就会色、香、味、型俱佳。

八.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烤饵块

烤饵块是云南大理当地的一种民俗小吃。是用煮熟的大米饭压成块状,通常是圆形薄饼状。在炭火上面烤制,然后涂上酱料和菜陷即可。大米的清香搭配酱料的风味,是云南人民普遍喜爱的食品。做法与糍粑相同。但糍粑的原料是糯米,饵块的原料是大米。糍粑是糯米做的,软而粘,饵块是大米做的,硬而韧。

民国期间,玉溪人翟永安在昆明端仕街开设的“永顺园”,以专卖此品而出。云南居港名流到昆必尝此味,临行时还专门到永顺园买上几碗,装入保温瓶中,乘机带到香港让亲友品尝那油汪汪、红润润、香喷喷滋润粑糯的小锅卤饵块。饵块这一米类制品,走遍全国各地,唯带云南是有。据古籍记载,麦类制作的食品古时约统称为“饼”,米类制作的为“饵”。 云南是古人类的发祥地,水稻栽种历史悠久,民间到了农历岁末,家家户户都要挑选最好的大米,洗净浸泡后蒸熟,放在碓中舂细如泥,案板上用蜂蜡抹好,再搓揉为长方、椭圆、扁圆等形状,用作馈赠的食品,称为“饵馈”,时间一久,老百姓就把它谐称为饵块了。

九.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香酥梨

香酥梨盛产于气候温和,水分充足的弥渡县红星、新庄一带,尤以朱坊、黄矿厂的香酥梨更佳,它以皮薄、味甜香脆、果肉细嫩而闻名于省内外。香酥梨是弥渡特有的一种水果,成熟较早,一般在农历七月至中秋节前后收获,果实不大,底色金黄,阳面胭脂红、肉质细嫩无渣、香甜酥脆如蜜。金秋时节,硕果满枝,熟透的香酥梨皮薄、鲜红透亮,甚是惹人喜爱。离果数米香气诱人,置于室内满屋飘香、故名香酥梨。


十.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夹沙乳扇

乳扇是产于大理的奶制品,形制更为独特,是一种含水较少的薄片,呈乳白、乳黄之色,大致如菱角状竹扇之形,颇难形容。

乳扇是鲜牛奶煮沸混合三比一的食用酸炼制凝结,制为薄片,缠绕于细竿上晾干而成。应是一种特形干酪。乳扇可作各种菜肴,凉拌、油煎、小炒皆可。其名菜夹沙乳扇膨酥,入口即化。其他套炸、椒盐都别具一格。

乳扇可藏数月,便于远途运输,远销东南亚各地,很受欢迎,馈赠亲友别有新意。

桃仁夹沙乳扇是白族风味菜。将乳扇回软,去掉扇耳,摊开。把桃仁用沸水烫后去细皮,下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沥干油,将洗沙、白糖、玫瑰糖、火腿末入碗拌匀。鸡蛋液加水淀粉成蛋糊,制成蛋松。乳扇铺在墩上,摊上洗沙馅。锅上火注入油,烧至三成熟,用筷夹住乳扇,边炸边滚至筒形,呈淡黄色。桃仁夹沙乳扇,酥脆香甜,奶香异常,富于营养。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