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州东林镇特产 湖州十大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州东林镇特产 湖州十大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6 22:20:11

一. 浙江省 湖州 德清 湖州银鱼

产品名称:银鱼

产品产地:浙江湖州

产品特点:长二寸余,体长略圆,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

产品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鳞、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

产品简介:银鱼原为海鱼,后定居在太湖繁衍,是太湖名贵。银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鳞、无刺、无腥味,可烹制各种佳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银鱼又是江苏传统外贸产品,太湖牌冷冻银鱼在国妹上久负盛名。日本人常把银鱼与鲱鱼籽、海胆酱一起,配上调味品,制成珍贵菜肴。将银鱼晒成干,色、香、味、形,经久不变。烹制前,用水浸一下,柔若无骨,制成各类应时名菜,不比鲜银鱼逊色。八十年代太湖银鱼南移滇池,西湖,成为当地的名。

产品典故: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宋代诗人“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把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清康熙年间,银鱼就被列为“贡品”。

二. 浙江省 湖州 吴兴区 全鹅宴

全鹅宴是莫干山大酒店的特色宴席,其味道甚佳。白鹅肉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以其为原料用以各种烹术所呈现的全鹅宴,菜式多样,风味众多,用料讲究,营养丰富,堪称与莫干山齐名之美味。

三. 浙江省 湖州 德清 山蕗野菜

山蕗原是生长在高山上的野菜,经人们采挖后移植到大田作人工栽培。山蕗内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并且有大量的维生素及矿质万分,是较理想的无公害蔬菜。该产品收割后,去叶剥皮杀菌装罐,加工后出口日本市场,在日本有较好的销路。今年干山镇种植面积1500亩,平均亩产2500公斤,总产量375万公斤。该产品平均枝高50厘米,由于本地土壤肥活,品种优质,产品鲜嫩,色泽好,现已开始收购。目前“订单企业”三家正在大量加工,尚有600亩山蕗,产量150万公斤需要外销。价格面谈。联系单位:德清县干山镇政府农业办公室 联系人:王伟利 电话:(0572)8495085 手机:13706536629 联系人:孙连根 电话:(0572)8495028 手机:13058908819( 德清)

四. 浙江省 湖州 安吉 清水煮

“清水煮”,顾名思义就是用清水爆火煮熟竹笋,而不添加任何佐料。食之清爽可口,舌尖微甜。

五. 浙江省 湖州 安吉 鸡肉线粉

鸡肉线粉是浙江湖州著名风味小吃,至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原来由浙江湖州县一串走巷,小名“毛狗”的小贩首创,故又称“毛狗线粉”,有鸡肉,猪肉,猪杂碎线粉等诸般品种。该线粉选用纯绿豆特别精制成粗粉丝,质地滑润,烹制考究。长期以来,鸡肉线粉以鲜美异常而脍炙人口,常为街头巷尾流动食摊所经营,供过往行人驻足品尝。

六. 浙江省 湖州 安吉 白片茶

白片茶是湖州的。色腻如脂、滑如玉而得名。外形细秀,形如凤羽,色如玉霜,光亮润泽,内质香气,鲜爽馥郁,独具甘草香,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叶底自然张开,叶如玉白,中脉翠绿。白片茶采摘幼嫩、处理精细。谷雨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芽苞和一芽一叶初展,芽叶平均长度2.5厘米以下,通常炒制一公斤高档白片茶需采六万个左右芽叶。安吉白片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扁平挺直,显毫隐翠,香高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成朵肥壮,嫩绿明亮。

白片茶创制于1981年。1988年在浙江省名茶评比会上被列为省级名茶。1989的在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评比会上又荣获全国名茶称号。安吉白片又名玉蕊茶,因色腻如脂滑如玉而得名,为浙江省名茶的后起之秀。安吉白片产于浙江安吉县的山河、章村、溪龙等乡。地处天目山北麓,这里群山起伏,树竹交荫,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疏松,灰化棕色森林壤土,腐殖质含量丰富,腐殖质层厚度达20厘米以上,极有利于茶树生长。茶树生长旺盛,芽叶幼嫩肥壮,无需施用化学肥料,少有病虫侵害,没有农药污染,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白片茶品质的形成提供了先天条件。安吉白片在海内外均有较高的声誉,目前产量已达3000公斤以上,产品销往上海、南京、苏州等地,还用作馈赠港、澳、台胞的珍贵礼品茶,得到很高的赞扬。如今,白片茶区的茶农仍在不断完善采制技术,争取生产更多优质的白片名茶,满足海外人民的需要。

七.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太湖银鱼

太湖银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银鱼是太湖著名。因此,银鱼亦称脍残鱼或王余鱼。清康熙年间,与梅鲚鱼白虾并称为太湖三宝。银鱼形似玉簪,细嫩透明,柔若无骨,色泽似银,春秋时期太湖已盛产银鱼。品种有大银鱼、雷氏银鱼、太湖短吻银鱼和寡齿短吻银鱼等。银鱼肉质肥嫩鲜美,营养丰富。银鱼炒蛋、银鱼丸子、芙蓉银鱼和银鱼馄饨等是太湖名菜名点。

亦称冰鱼(icefish)或玻璃鱼(glassfish)。

银鱼科(Salangidae)银鱼属(Salanx)多种半透明鱼类的统称。见於东亚咸水和淡水中,在中国被誉为美味。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很少长於15公分(6吋)。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鱼。

银鱼是淡水鱼,长约七至十厘米,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因而得名。产于长江口的体形略长,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太湖银鱼,历史悠久,据《太湖备考》记载,吴越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太湖银鱼有四个品种: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大银鱼和雷氏银鱼。产量以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为高。

异名

王余(《尔雅》郭璞注),蛤残鱼(《尔雅翼》),银条鱼(《日用本草》),面条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大银鱼(《鱼类分类学》)。

来源

为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动物银鱼的全体。

动物形态

银鱼,体细长,近圆简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颌等长;前上颌骨、上颌骨、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但具一肉质突起。背鳍Ⅱ11~13,略在体后3/4处。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臀鳍Ⅲ23~28,与背鳍相对;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一般为18~21个。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死后体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尾鳍、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

生存环境与分布

可以生活于近海的淡水鱼,具有海洋至江河洄游的习性。分布山东至浙江沿海地区,尤以鄱阳湖,长江口崇明等地为多。我国的太湖盛产银鱼。少数种类分布到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库页岛地区。

化学成分

可食部100克含:水分89克,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物1.4克,灰分1.0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2毫克。

性味

《日用本草》:"味甘,平,无毒。"

归经

功用主治

补虚,健胃,益肺,利水。

①《日用本草》:"宽中健胃,合生姜作羹佳。"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利水,润肺,止咳。"

③《医林纂要》:"补肺清金,滋阴,补虚劳。"

④《随息居饮食谱》:"养胃阴,和经脉。"

相关传说

从前,水晶宫龙王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银果,女的叫银花。一日,龙王派他们俩到人间查看生物生长情况。在人间,他们看到人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十分羡慕。以后,它俩的感情日益深厚,于是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相敬相爱的自由生活,再也不愿回水晶宫了。后来,龙王知道了着这件事,认为银果、银花违犯令条,罪不能容,便派水兵水将,将他们捉拿回宫问罪,并传旨将银果、银花打出水晶宫,永为全身透明的小鱼。从此,银果,银花只能在浅水处游动。他们感情深厚,银花在人间有身孕了,肚子日渐大起来,游动也很缓慢。银果随着银花总不远游,并为银花寻找食物。不料这又被龙王知道了,龙王顿时大怒,即刻传旨,不许出生。银果、银花一听,悲痛万分,相互流泪不止。银果说:“这不是让我们断子绝孙吗?”银花接着说:“我们已是夫妻,怎能没有儿女,我决意破肚而死。这样能保全后代繁衍下去。”说罢,银花便游向碎石,破腹产卵而死。银果一见银花死去,他安置好卵子,也很快死去了。这是一段神话故事,不足为信。但银鱼的生命只有一年,确为事实。渔民们捕获的银鱼,不论大小,都是当年的鱼。

银鱼营养分析

银鱼属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对高脂血症患者食之亦宜。中医上认为其味甘性平,善补脾胃,且可宜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劳诸疾。

八. 浙江省 湖州 德清 湖州湖羊

湖州湖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湖州湖羊是浙江省湖州德清的。

湖羊原来叫做胡羊,源于北方蒙古羊,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据历史资料记载,南宋迁都临安,黄河流域的居民大量南移,同时把饲养在冀、鲁、豫的“大白羊”携至江南,主要饲养在江浙两省交界的太湖流域一带。又据宋《谈志》记载,原先湖羊主要分布于浙江西北部的安吉、长兴等县,后来逐渐由山区移向平原,由放牧转入舍饲,经过人们长期驯养和选育,逐步形成了湖羊品种。 21世纪以来,羊肉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价格也不断攀升,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养殖不断发展,湖州湖羊产业发展迅速。湖州多次举办湖羊文化节和赛羊会,湖羊文化得到了弘扬。南浔区练市镇被授予“湖羊文化名镇”荣誉称号,长兴县吕山乡被授予“浙江湖羊之乡”; 2015年长兴吕山湖羊获得全国“十大魅力农产品”称号,德清新市湖式剪羊肉被编入了《中国名菜谱》, 湖州练市镇荣膺浙江省餐饮协会颁发的“红烧羊肉第一镇”美誉。

所在地域: 浙江

申请人: 湖州市畜牧兽医局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湖州湖羊产地为湖州市域全境,辖吴兴和南浔2个区和德清、长兴、安吉3个县,具体分布于44个乡(镇)、511个行政村。陆地分别与杭州余杭区、嘉兴桐乡市、江苏吴江市、安徽宁国和广德县、江苏宜兴市相邻,北面与太湖相连。位于东经119度14分至120度29分、北纬30度22分至31度11分之间,东西长126公里,南北宽90公里范围内,总面积5818平方公里。

九. 浙江省 湖州 德清 德清毛竹

德清县气候暖湿,土壤肥沃。勤劳的劳动人民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发展土生产,为家乡锦上添花。

松、竹、梅,素被誉“岁寒三友”,尤其是竹子,不畏严寒酷暑,具有坚定、正直、有节、虚心、团结等品格,历来为文人雅士赞叹不已。清代著名画家、诗人郑板桥有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盛赞其高风亮节。

竹子在德清早就有广泛种植,无论是西部的深山野坞,还是在平原水乡的房前屋后,到处可见郁郁葱葱的竹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语,说出了竹子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竹子的种类很多。德清主要的竹种有毛竹、淡竹、刚竹、早元竹、哺鸡竹等。现有毛竹139020亩,杂竹林43727亩,早元竹2955亩。毛竹、淡竹、刚竹主要产于筏头、南路、后坞、上柏、对河口等乡镇;早元竹主要产于武康、二都、秋山、城关、雷甸、上柏等乡镇。如今筏头、后坞、南路等重点产区的竹林收入占山林产品总收入的60-70%,在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

现在德清有毛竹丰产林1.2万亩,渔用大毛竹商品基地5千亩,毛竹蓄积量达3000万支,平均每亩产竹180支。每年可提供商品毛竹200-300万支,最多的年份可达400万支以上。每亩年提供16支以上,名列全国第一(全国亩产平均为2.2支)。目前,德清县毛竹总产量仅次于本省安吉县及安徽省的广德县,是全国重点产竹区之一。近年形成的浙北毛竹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毛竹交易市场和集散地。

过去,德清的竹子大多是作为原材料销往外地。如今广大竹区人民充分重视竹资源开发,依托旅游胜地莫干山,大力发展竹工艺品,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筏头乡莫干山扇厂利用当地毛竹资源,经过深度加工,制成精巧、美观的各式工艺扇,行销国内外。筏头乡人造板厂利用竹加工中的废料,制成胶合板,为国家节约了紧俏的木材,既充分利用了竹资源,使广大群众劳动致富,又支援了国家建设。

十. 浙江省 湖州 德清 竹林土鸡

产品名称:竹林土鸡

产品产地:湖州德清县

产品特性:肉质鲜嫩,味美汤鲜,清香四溢,营养丰富。

产品成分: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产品功效:据专家介绍,经常使用绿色土鸡食品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白果煨土鸡,清热解暑,补而不燥。

产品简介:德清县南路乡、莫干山镇、筏头乡位于德清县的西北部,莫干山麓。西部三乡镇提供的鸡种 “海星王”,饲养在高山,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与国家名 胜风景区莫干山毗邻。鸡选用放养在竹林草地之间的本鸡,食野草野虫而肥。纯天然,纯“绿色”。饲养期135天左右,羽毛红色,体重不超过1.5公斤。采用放养,主食玉米、稻谷、山上的野生果实与昆虫。食用时肉鸡皮色嫩黄,味道独特。

产品历史:土鸡生存在我国的云南、广西和海南岛。外形与目前农村饲养的中国家鸡非常相似,只是雄鸡的尾羽较长,而且略向下弯垂,如不细分很难辨别。原鸡又叫红原鸡,生长在南方的热带雨林中,常活动于村落附近的耕地上,有时,混于家鸡中一起觅食。性极羞怯畏人,听觉和视觉都很灵敏,只要有一点异常,便起飞入林,或疾驰逃走。它们的活动很有规律,清晨和黄昏取食饮水,中午气候炎热,躲进林中阴凉处休息,洗土澡。雄性原鸡的叫声与家鸡近似,只是尾音较短,截然而止,声音似“茶花两朵”,故此,云南当地居民又叫它“茶花鸡”。每年2月开始繁殖。巢置于地面凹处,每年产卵1次或2次,每次产4-8枚,多则可达12枚。孵卵只由雌鸡承担,雄鸡觅食饲喂雌鸡。

我国驯化原鸡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中,就已发掘到鸡骨的化石,驯化历史至少也有三千年。近些年来,由于森林无计划的砍伐,破坏了土鸡的栖息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繁殖,加之乱捕滥猎,导致数量减少。为了保住土鸡的灭亡。目前已把原鸡列入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