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镇雄县都有什么特产 我的家乡在镇雄有哪些丰富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镇雄县都有什么特产 我的家乡在镇雄有哪些丰富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6 04:13:19

一. 西藏 拉萨 当雄县 当雄牦牛

当雄牦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雄牦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当雄牦牛终身无劳役,逐水草而居的半野生放养方式、原始自然的生长过程,一生中摄入大量的虫草、贝母等名贵中草药,使牦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而水草丰美阿热湿地造就了这里的牦牛肉比其他地方更加细腻、更加鲜美。因牦牛生长在海拔4200米无污染的高寒地带,生长条件完全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牦牛肉营养极为丰富,含蛋白质24.69%,矿物质1.33%,其红血球、血红蛋白比黄牛高50-100%。其营养价值高于黄牛,仅血红蛋白质就高于普通黄牛50%。

当雄牦牛产地范围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当曲卡镇、羊八井镇、格达乡、宁中乡、公塘乡、龙仁乡、乌玛塘乡、纳木湖乡现辖行政区域。

二. 河北省 雄安新区 雄县 纸花

纸花

纸花产品始于明末清初,有纸花、绢绫、草花、金银花、麻绒花、拉翻花、蜡果花等七大类上百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外市场。

三. 海南省 琼海 礼都陶瓷

泮水镇礼都村,以烧制陶瓷而出名,所烧制的陶瓷包括农村各种生产用具与生活用品,如屎盆、屎桶、盛放各种物品的“脚盆”、煮饭煮汤用的陶器、盘碟碗勺等。改革开放后,由于现代工业的冲击,塑料制品用具、不锈钢用具的兴起,礼都陶瓷已走向衰落,至今,所烧烤的陶瓷只限于祭祀时烧香烛所用的烛台、祭祀时烧香纸用的“聚宝盆”等。

四.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镇雄天麻

镇雄天麻是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的。镇雄是天麻之乡,镇雄天麻因其质量优、外型美而闻名于世,作为天麻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镇雄县境内天麻的氨基酸含量氨基酸含量全国最高。

天麻,既是生物资源,又是一大中药材产业。目前,镇雄全县的天麻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万平方米,年产鲜麻达240万斤以上,产值达2000万元。现有生产销售密环菌、萌发菌企业3个,其中,荣成天然生物开发责任公司集研究、繁殖、生产、种植于一体,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年可产“两菌”75万瓶,天麻种植8万平方米,每年可创产值800余万元。该企业“荣生牌天麻保健品系列”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商标。

五.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凤都茭白

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属禾本科,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际有白色匍匐茎,春天萌发产生新株。世界上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的只有我国和越南。古人称茭白为“菰”。在唐代以前,茭白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它的种子叫菰米或雕胡,是“六谷”(稌、黍、稷、粱、麦、菰)之一。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无病象,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就是我们现在食用的茭白。这样,人们就利用黑粉菌阻止茭白开花结果,繁殖这种有病在身的畸型植株作为蔬菜。现在,人们反而把那些健康的、会抽穗结果的茭白看作是退化、野生种了。初夏或秋季抽生花茎,顶生大圆锥花序,雌雄同株,雌花在上,雄花在下。结狭圆柱形颖果,这就是“菰米”。茭白性喜温湿的气候,适于粘壤土生长。古代的茭白为秋季一熟茭,到明朝时选育出了夏秋两熟茭。茭白在我国从东北至华南都有栽培,以太湖流域最多,著名品种均出于无锡、苏州和杭州一带。它味道鲜美,有一定营养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茭白具有“解烦热,调肠胃”的药效,还有解毒利尿之功能。茭白的营养丰富。每100克茭白含粗蛋白21.75-23.35克,脂肪0.63-0.66克,维生素c685-720毫克,还原糖9.16-9.44克,氨其酸11.26-12.69克。茭白含赖氨酸等17种氨基酸。其中,苏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为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1000多年前,茭白、莼菜、鲈鱼被列为江南三大名菜。

凤都镇茭白依托传统在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下生长,以其嫩、白、脆、净、味美为特点,并富含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等22种营养成分,品种有双季茭和单季茭。双季茭在每年的古历四月初和九月初开始采收;单季茭分为早熟、中熟、晚熟,均为新技术改良新品系。如果采用大棚栽培的早熟茭可赶在五一节日期间上市,因此凤都茭白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信誉。

凤都茭白按熟性和生态类型,栽培茭白可分以下种类:

(一)一熟茭

1.田茭 栽培于浅水田中。春季移栽,当年秋季收秋茭。

2.塘茭 栽培于池塘、水沟边。春季移栽,当年收秋茭。

(二)二熟茭

1.夏秋兼用型 春季移栽当年秋季收秋茭,翌年夏季收夏茭。秋茭、夏茭的产量相差不大。一般为每亩每季1200-1500公斤。

2.夏茭为主型 春季(或夏末)移栽,当年秋季收获秋茭,翌年夏季收夏茭。秋茭产量较低,一般每亩400-600公斤;夏茭产量较高,一般每亩2000公斤左右。

六. 西藏 拉萨 当雄县 “强木都”茶

“强木都”茶先在碗里放上少量糌粑、干酪粉和酥油,再倒上茶水,茶水喝完后,将糌粑用勺搅着吃。( 拉萨)

七. 西藏 拉萨 当雄县 藏式酸菜汤

藏式酸菜汤

到藏胞家作客,一般都要请吃酸菜汤。酸菜汤味道好,还可以调节口味,增大食欲,增加胃酸的分泌,起到改善消化的作用。除此而外,吃酸菜还可以多排汗,有的人吃过便汗流浃背,可防治感冒。

酸菜的做法很简单,把一般的蔬菜叶煮到快熟时,取出冷却,然后装入坛子或木桶里,再加一点冷水,密封好放在阴凉处,大约一星期左右就成酸菜了。藏胞们一般在春暖花开时开始忙于做酸菜,夏秋季做得最多。

八.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洱海弓鱼

肉嫩味美的弓鱼,是洱海独有的。 弓鱼?不象弓,因为它能以嘴衔尾成串的象弓一样跃出水面,故名“弓鱼”。它籽多、刺少、苦胆小、味道美,每尾约2-5市两重,因而当地卖弓鱼一般不用秤称,4条就是一斤。弓鱼特别喜欢清水激流,每当农历五、六间把籽儿产在水底的沙土上。成活后的小鱼,也喜欢在激流中生长,所以弓鱼肉特别鲜美。清代诗人师范曾为它写下“嫩腹含琼膏,圆背媚春酒”的赞美诗句。当地的白族群众管它叫“洱海花”,买者甚多。出门时还往往烹制加工,随身携带,作下酒的菜肴,因而留下“弓鱼走四方”的佳话。

有“高原明珠”之称的大理洱海,是云南横断山脉中容水量最大、水质清澈的淡水湖泊。自然资源丰富,仅鱼类就有10多种之多,其中最有名气的是弓鱼。

弓鱼又称工鱼,因跳跃时形似弓,故得名。弓鱼早在唐代就作为贡品远送长安,故又有“贡鱼”之称。明代谪居云南的著名学者、状元杨慎,把弓鱼赞为“鱼魁”。弓鱼其色如银,形体呈圆背长条状,无鳞少骨,成鱼每条重2两一3两;肉质细嫩,食味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古书图书集成·禽虫典》记载弓鱼:“出洱海,如鲦而鳞细,长不盈尺。”《新纂云南通志·物产考》:“工鱼,一作公或弓。鱼似鲦而鳞细,长不满尺,肉细刺少,子腴美,可腌食。”弓鱼的丰产期在春季桃花盛开时,食法以清汤加青蚕豆米与鱼共煮,这种烹调方法菜名“桃花鱼”。清代大理学者师范写的“内腹含琼膏,圆脊媚春酒”,说的就是春食弓鱼的盛事。

历史上洱海弓鱼产量极多,60年代还用汽车把腌制好的成吨弓鱼,从滇缅公路运到昆明,再转运省外,或西出缅甸销往东南亚国家。70年代后,因洱海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弓鱼产量急剧减少,现已很难吃到。近年来,有关部门已采取措施,开展保护、管理、科研等工作,在洱海上游河道已有少量的繁殖.

九.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镇雄马铃薯

镇雄马铃薯是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的。镇雄县是一个以旱作为主的农业大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大,是镇雄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农民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

镇雄县境内海拔630~2416m,高差达到1786m,立体农业特点十分突出,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非常适宜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有利于马铃薯块茎的形成与干物质的积累,是马铃薯的适宜种植区。

镇雄县作为昭通市马铃薯主产县之一,种植面积居于全市首位,2012年,种植面积突破4.4万hm2,占昭通市种植面积的35%,总产量72万t,2013年为83万t,占昭通市马铃薯鲜薯产量的38%。

镇雄县马铃薯种植以套种为主,一般是和玉米进行套种,方式为两行玉米套种一行马铃薯或两行玉米套种两行马铃薯,套种面积2.8万hm2左右,占我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的64%;在海拔1750m以上的地方,马铃薯种植以净种为主,净种面积1.6万hm2左右,占我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的36%。除老品种米拉外,引进的专用马铃薯品种有会-2、威芋3号、中心24、大西洋、中甸红眼、90单选、云薯201、云薯2号、3810等十多个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在0.667万hm2以上的品种有米拉、会-2、威芋3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