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元谋县特产 元谋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元谋县特产 元谋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4-10 02:58:05

一. 云南省 临沧 云县 土鸡米线

米线,云南人喜爱之食物,米线的吃法和做法,种类繁多。云县土鸡米线在云南各处都可见,但说到到最正宗,却在其发源地临沧的云县,土鸡米线在云县众多米线小吃中,以其独特的风味,成为最具特色的一种,如今风靡全省,遍及城乡。

土鸡米线,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在当地是人人喜爱的,是在当地十分有名地方美食。其米线是经取上等优质大米,经天然山泉水浸泡、磨浆、过滤、蒸、榨、煮、清漂等八道工序精制而成,因其水质的原因,出了云县,就做不出味道正宗的云县米线了。

云县鸡肉米线制作方法简单,单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主料米线必须用云县本地自制的米线;辅料,用当地山地乌骨土鸡,以2至2.5公斤左右为宜,皮青黑肉微黑,处理好后,加入适量盐、胡椒、草果、八角等各种香料入锅加当地水煮,要求一鲜二慢三原味,即选用的鸡要是乌骨土鸡,用慢火慢慢煮,不放过多的调料,以保汤、肉原质原味。

云县土鸡米线,最大亮点在于鸡,鸡肉煮出来后有嚼劲、肉紧、鸡皮入口即化、香气十足,吃再多都不会觉得油腻。香浓的鸡汤加煮好的米线,其配料也繁多,腌菜、酸莲花白、小米辣、油辣椒、芫荽、葱花、酱油、酸醋、花椒等等,放多放少由自己口味决定,再配上炖的又香又烂的一只鸡腿或者鸡翅膀,堪称完美。

云县土鸡米线,看上去毫不起眼,特别是鸡肉微黑的色泽,感官不佳,但却香气四溢,吃起来,汤浓鲜香、鸡肉鲜嫩肥美,不腻不燥,可口细腻,爽滑香浓,令人回味无穷。

二. 云南省 迪庆 维西县 云南夏河蹄筋

以羊蹄筋为主料,配以木耳、黄花等分别蒸、煮而成。特点是柔滑鲜香。此菜始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带,据传明代已著名。

三. 云南省 楚雄 元谋县 元谋烤猪

元谋烤小猪制作方法及配料十分考究,具有悠久的历史。系选用当地二月龄或三月龄猪仔,宰杀后刮毛去内脏,留首尾,用铁叉首尾对穿,在木炭上烘烤,边烤边翻涂抹佐料,佐料系用葱叶沾丁香、肉桂等多种香料,里外揉匀,凉干刷麻油、蜂蜜、妥甸酱油等配料,再用文火烤至皮黄肉香即成。烤制的小猪,皮金黄、油润、酥脆、浓香四溢,是具有地方风味的传统佳肴,常用以招待佳宾。1961年陈毅同志在楚雄接待缅甸吴努总理时,曾作为席上佳品。

楚雄彝族的烤乳猪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佳肴。以元谋、禄丰、罗次一带的最具特色。烤乳猪一般选用刚满双月的瘦肉型乳猪,宰杀汤褪去毛后,去掉肚杂和四蹄,涂上蜂蜜等各种佐料调制的汁水,然后将全猪挂在小土窑内,用文火烘烤至熟。

元谋烤乳猪是楚雄州元谋县饮食风味中的佳品。元谋烤乳猪制作方法及配料十分考究,具有悠久的历史。系选用当地二月龄或三月龄猪仔,宰杀后刮毛去内脏,留首尾,用铁叉首尾对穿,在木炭上烘烤,边烤边翻涂抹佐料,佐料系用葱叶沾丁香、肉桂等多种香料,里外揉匀,凉干刷麻油、蜂蜜、妥甸酱油等配料,再用文火烤至皮黄肉香即成。烤制的小猪,皮金黄、油润、酥脆、浓香四溢,是具有地方风味的传统佳肴,常用以招待佳宾。1961年陈毅同志在楚雄接待缅甸吴努总理时,曾作为席上佳品。

元谋烤猪历史近百年,民国时期就已驰名省内外。 近年来,烤猪销于市场者增加, 深受当地和外来游客的欢迎。

四.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石林汤锅

石林是彝族撒尼人的聚居地,撒尼人是一个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民族。每到农历六月二十四,在石林、长湖或乃古石林等景区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火把节。这时如果你来到石林,就可以在观看了精彩的斗牛,摔跤比赛后,在场外不远的树林里大吃一顿极富地方民族特色的汤锅,其中有羊肉、狗肉、驴肉等。这里的汤锅烹饪技术极好,各种肉炖得恰到好处,不硬不软;无膻味、腥味等怪异味,色、香、味俱全,使人食后回味无穷。

五. 云南省 丽江 玉龙县 麻补

麻补是丽江特有的一种风味食品。它是由猪血、米饭及各种香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拌在一块儿,然后灌入加工过的猪肠子而制成的米饭肠。加工制作麻补是纳西族的传统习惯。第到杀年猪时,几乎每户纳西人家都要做一些麻补。如果家人在外学习或工作,还要想方设法请人到家制的麻补捎去。麻补在食用时需切成圆片,或用热油煎炸,或用蒸锅蒸热。麻补色泽古朴油亮,香味浓郁,营养价值高,是补血,补气之佳品。( 丽江)

六. 云南省 普洱市 景东 云南景东彝族火烧猪

火烧猪是景东县彝族员拿手的一种地方民族名菜,据说这种烧烤烹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火烧猪吃起来,具有酥脆、清香可口的特点而一直流传下来。其做法是,将一头80斤左右的细骨头猪宰杀洗净后,去掉头脚和内脏、再往猪身上擦上盐、酒、花椒、大蒜等调料,然后用特制的铁叉穿住猪身,在栗炭火上翻烤,边烤边涂卤水、麻油,待整个猪身烤黄,皮脆肉酥时即成。吃的时候将火烧猪肉切成块状,配以酱油、酸醋、辣椒、葱、芫荽等调料,火烧猪肉保持了它的原汁原味,新鲜而味纯正,是彝族人民在喜庆或宴请贵客时才出手的一道佳肴。

七.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剑川芸豆

剑川芸豆是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的。剑川芸豆因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无污染而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A级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剑川县由于海拨高,气候冷凉,病虫害少,无污染,非常适宜芸豆生长。剑川县花白芸豆栽培种植历史悠久,是山区、半山区粮菜兼用的主要豆类作物之一,在大春粮豆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剑川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种植经验,所产芸豆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无污染而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A级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一直畅销国外,是滇西北一带重要的芸豆交易集散地,常年交易量在6000吨左右,常年种植面积在4.5万亩左右。

八.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云南鸡枞

鸡棕,又名鸡枞,是云南省的一种名贵食用菌,雨过天晴,鸡棕破土而出,形如钝锥,一两天后形体陡长,形如伞盖,呈棕灰色,即时采而烹食,其味最佳。其味鲜、甜、嫩、香直可与鸡肉媲美。相传明熹宗朱由校最喜欢吃云南鸡棕,清代乾隆时的大学问家赵翼随军入滇,吃了鸡棕后大为赞叹,记之曰:“老饕惊叹得未有,异哉此鸡是何族?无骨乃有皮,无血乃有肉,鲜于锦雉膏,腴于锦雀腹。”鸡棕之名,由此而传。

九. 云南省 楚雄 元谋县 酸角

酸角是元谋之一,其果实富含粗蛋白、粗脂肪、有机酸及钙、磷、铁、钾、钠、镁等微量元素,具有消暑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现已开发出酸角糖片、酸角果肉、芝麻酸角、酸角汁等系列产品。全县种植面积2500亩,年产量25000吨,参考价2-6元/千克。

酸角又称罗旺子,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树。生长于元谋海拔1500m以下,平均气温19~23℃的江边、黄瓜园、物茂、苴林、能禹、平田、元马、老城等乡镇。

酸角树耐旱性能好,栽下后3~5年即可开花结果,8~10年后进入密果时期。苴林乡雷丁村现有酸角树最多,达300余株,年收入在万元以上。其中最大的树干周长约9m,高约10m,可以六人合抱。酸角树每年春末夏初开花,花细小呈黄色,翌年春天开始采摘果实。成熟的酸角具有清凉解暑的作用。在赤日炎炎的盛夏,当地人喜欢用酸角加水泡成醋水,作为制作渍菜、凉面、凉粉、水米线的辅助食料,也喜将醋加入少量红糖,酸中带甜,消胃火,解暑热。炼钢工人还用它作为高温作业的降温饮料。年产量4~5万千克。

近年来,县土产公司、县旅游局还将酸角制成元谋特色旅游食品,这种食品携带方便,老少皆宜,深受消费者欢迎。酸角远销上海、武汉、四川等地,也是大理3月盛会上白族人民喜好的佳品。

十. 云南省 文山州 砚山县 云南滇红

云南滇红分为滇红功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滇红功夫茶的主要特点是芽叶肥壮、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滋味醇浓、香气谈郁、条素均匀、外形美观。滇红碎茶的主要特点是外形均匀、色泽乌润。滋味浓烈、香气扑鼻。汤色红亮。如在红茶中加上牛奶和糖,乃是上等的营养补品。滇红是云南省的传统出口商品,远销美、英、俄罗斯、德国、日本、波兰、马来西亚、伊朗和香港、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