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潍坊好吃的特产 潍坊特产前十名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潍坊好吃的特产 潍坊特产前十名排行榜更新时间:2022-04-23 10:31:11

一. 山东省 潍坊 青州 青州全蝎

全蝎亦称蝎子、全虫,属钳蝎科节肢动物。完整的虫体长约6厘米,表面呈甲壳状,主体呈扁平椭圆形,长约3厘米,宽约1厘米,产于青州、临朐等地。<开宝本草>载:“蝎出青州,形紧小者良”。五代、唐、宋时期临朐属青州辖区,因而通称“青州全蝎”。清初外省商人就到青州、临朐大量购蝎子,因而<聊斋志异>中有“蝎客”的故事。全蝎既属地道名贵药材,也是餐桌上的名贵佳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全蝎多穴居,昼伏夜出。捕捉以清明至谷雨时最宜。夏秋捕的秋伏蝎,南次于春蝎。将活蝎倒入清水中洗净,然后在盐水中浸36小时,捞出,将盐水放入锅内烧开,再次蝎子倒入压实,煮4小时,待蝎体僵硬时,捞出晾干即可食用。将全蝎在温盐水中浸泡,再用香油慢火烹炸,即可食用。香酥可口,味道鲜美,奇香妙不可言,为风味独特的佳肴。全蝎含有三-、甜菜碱、牛黄胺、软脂酸、硬脂酸、孵磷脂及胺盐等成分,常用有舒筋活血、防风除湿、通络止痛、解毒强身之功效,营养价值极高,倍受人们喜爱。

二. 山东省 潍坊 安丘 芦笋

芦笋号称世界“蔬菜之王”,主要成份“两高一低”,即: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因营养丰富、无公害,颇受消费者的青睐

( 安丘)

三.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昌邑大姜

昌邑大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邑大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都昌盛产大姜,素有“姜乡”之称,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都昌大姜块大肉黄,质地细嫩,表皮光滑,辛香味浓,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国内外市场非常畅销,各种产品供不应求。生产的产品可做调味品、保健品,能健脾胃、增食欲,以及补肾、祛寒、解毒等。近几年,经科学研究测定,在抗衰老,防癌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也具特殊效能。( 昌邑)

昌邑大姜

地域范围

昌邑市位于山东省昌邑市位于潍坊市东北部,地处北纬36°25′~37°08′,东经119°23′~119°34′,东与莱州、平度市交界,西同寒亭、坊子区接壤,南与安丘、高密市为邻,北临莱州湾。辖3个街道,6镇1区,691个行政村(居)。全市耕地总面积 5.8万 公顷,其中昌邑大姜面积10000公顷。地理坐标为北纬36°25—37°08,东经119°13—119°37,海拔为 7米-30 米之间。地域保护种植面积为1000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昌邑大姜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其品种上以“金昌大姜”为主,生产出的肉质鲜嫩,粗纤维少,口感脆,辛辣适中,姜味浓郁。 2、内在品质指标:昌邑大姜内在营养丰富,干物质≥5.0%;Ca≥18.0 mg/100g;Zn≥1.5 mg/kg;Fe≥8.0mg/kg;Se≥7.5×10 -3mg/kg;维生素C≥2.0mg/100g。 3、安全要求:昌邑大姜执行NY 5221-2005 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标准。

四. 山东省 潍坊 诸城 诸城山楂

山楂 诸城山楂遍及境内35处乡镇,尤以马庄乡栽培历史最久,该乡齐家庄

子、 龙宿村尚有300多年树龄的山楂树,百年左右的山楂树有7000余株。得济于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境内山楂发育快,产量高,果实个大饱满,肉暄,味道酸

甜, 营养价值高。1987年,全市山楂园总面积73405亩,总产量3009吨。大量幼

树刚刚进入结果期,产量呈大幅度增长趋势。

五. 山东省 潍坊 诸城 诸城板栗

诸城板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自清初开始引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诸城板栗的主栽品种是明栗子及70年代由烟台地区引进的红光、金丰、石丰、上丰、玉丰等优良品种。现有板栗园3万多亩,年产量在百万公斤左右。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跻身国际市场。

诸城距黄海较近,形成独特的温凉湿润气候,平均年降水量790毫米。土壤多属棕壤、褐土,少部分为潮土,土壤透气性较好,雨量较充沛,积温较多。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这些条件有利于板栗的糖分积累和品质提高。

诸城板栗品质上乘,味美可口,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糖分等。1983年的山东省板栗质量鉴定会上,昌城镇潍东村从百年以上的大树上优选出的潍东7号、潍东38号栗子被评为第九名。在1988年的板栗质量鉴定会上,昌城镇芦河村选

送的芦河1号又获得三等奖。近年来,诸城在平原地区建立了板栗密植丰产园,通过推广高枝换头嫁接良种技术,对大部分低产园进行了技术改造,使板栗生产实现了良种化。尤以昌城镇的万亩板栗森林公园为著名,该镇被称为中国板栗之乡。万亩板栗森林公园中,最古老的栗树名为“祖孙树”,树龄已有400多年。

六.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七. 天津市 东丽区 赛珍珠的小站稻

小站稻,以原产天津津南小站地区的优质粳米而名扬海内外。其米粒大而饱满,半透明没有粉白色的腹白。蒸干饭,无论软硬,不粘不连,犹如满碗珍珠,油江发亮。煮稀饭,无论稀稠,都是汤汁浓郁,散发着清香。吃在嘴里,细腻滑润,有咬劲。小站稻,不仅好看好吃,而且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淀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属于营养型的天然食品
( 天津)

八.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亚热带的党参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但气滞、肝火盛者禁用;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用。

九.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十.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昌邑虾皮

昌邑虾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邑虾皮”经国家工商总局受理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即“昌邑大对虾”地理标志商标之后山东省昌邑市第二个水产品地理标志商标。

“昌邑虾皮”一直是昌邑市渔民捕捞的传统品种,属渤海南部种群,因虾小、肉坚实、味道鲜、营养价值高,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昌邑虾皮”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对于扩大昌邑渔业品牌影响,加强法律保护,促进规模经营,发展高效渔业有重要的意义。

推荐特产